(第三节)第六感的神秘力量
说出来你肯定会有所质疑,但是没错:你想要什么,便会得到什么!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块存储着巨大磁场的磁铁,第六感会将你的引力向外伸张,将你所想要的东西吸引过来。
在潜意识的支撑下,第六感能够空着我们身体各个部分的关键技能,它能给出所有问题的解决之法,并能给我们以最直接、快捷的处理建议,接受它的指令,我们往往能做出最有效的决断。
例如,在你过生日的时候,当朋友给你送上一个礼盒时,你的第六感会在第一时间告诉你它是一个惊喜:不管是一件精美的礼品,还是一个会弹出来吓你一跳的鬼脸,总之,你的第六感会非常明确地传达给你惊喜的信号。
第六感并不纯粹是一种被动的感觉,只要我们加以适当的暗示和训练,它就能回馈给你以神奇的力量,借助这种力量,你就可以更接近于你梦寐以求的成功。
我们知道第六感是潜意识的漂浮物,那么训练第六感的一个方法就是“塑造”潜意识,为你的潜意识写出各种能够满足自己诉求的方程式,这样你就能够体验到第六感为你解决问题的神奇力量。比如,有很多潜意识的开发专家都向人们建议:如果你想开发自己的潜能,你最好反复向你的潜意识诉说具体的请求。这种方式是符合第六感的工作原理的,因为你印刻到潜意识中的各种观念,都会最终以第六感的形式传达给你,从而直接影响你的实际经历,也能让你与周围的环境互动,从而发挥出第六感的张力和引力,帮助你实现那些或大或小的诉求。
仅只满足于此还是不够的,第六感的神奇还体现在它的强烈的直观内在关注。我们内心的所思所想,都会转化为左右第六感的潜意识,最终都会直接地影响我们的判断和行动,因此,可以这么说:你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潜意识,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第六感,所以我们千万要注意自己的思想,即便是关于一些琐碎的小事,也要偏重关注于它的可行性、积极性,而不是关注事情的负面,这样你才可能形成积极的第六感,最终积少成多,走上成功的大道。
如果一个人讲注意力集中在挫折、失败上,他得到的往往越是与此对应的失败、伤心,长此以往,他的第六感就成了一个预报坏事的乌鸦嘴:每当要做一件事时,他的第六感就会冒出不详的可能,继而果真把事情往不好的方向引导。
季涛是一位清华的高材生,他毕业的那年只身前往美国,抱着一颗创业的野心,立志在美国做出全世界最好的商业管理软件然后申请出专利,开起公司,最后再杀回中国,做一个跨国大公司。
但是他却一直在一个快餐店里洗盘子。
说起原因,季涛满腹的怨恨。他到美国的第一次机会是去微软面试,同时去面试的还有一个他所住公寓的一个室友,同是国内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但是,就在他去面试的前天夜里,他第六感觉得有不详的结果,心中烦闷的他便去外面喝酒解闷,还吃了一些没见过的东西。结果当天夜里他严重腹泻,整夜没得安生,第二天又睡过了时间,晚起了一个小时。当他挂着黑眼圈匆匆赶到微软公司时,面试已经结束,自然,被录取的不是他,而是他的室友。
说起来也怪,从此以后,季涛的人生灾难接踵而至,他在每次机会到来时,都因预感的不详而惨遭挫败。受挫感越来越重,在他的眼中,世界成了黑色的,原先在他心中的美国是创业者的天堂,现在却成了他的地域,—他手中所洗的盘子,就是被他一层层摞起来的失败的象征。
他越是抱怨,心中越是烦闷,就越是觉得心中没有了力量,即便再有机会出现时,也无力把握,心中的第六感总是告诉他:努力也是没用的,总会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把机会抢走。
例中的季涛,因为他关注的全是自己的失败、挫折,结果失败和挫折就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所以你必须要让你自己有一个对未来抱有美好预期的第六感,对于不愉快和不顺利的事情,一定要弱化它们的影响。这也就是我们生活中为什么要赶紧忘掉伤痛,不去想那些已过去的不好的经历。当一个人面对困难时,乐观的第六感把他所导向的结果跟悲观的第六感所导向的结果,必然是截然不同的。
我们必须要相信,第六感所具有的神秘力量,必将实现你的心中所想,你所想的越美好,所实现的就越美好。
(第四节):暗示,第六感的魔力之手
暗示,就如同第六感的魔力之手,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脑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关于暗示的作用,有这么一个教育实验可以印证:
在实验中,老师实现将学生随机分成等量的甲乙两组,然后让两组学生朗读同一首诗。不同的是,在朗读前,对于甲组学生老师告诉他们这是着名诗人的诗;对于乙组学生,老师则没告诉他们是谁写的。朗读结束后,老师让两组学生同时默写该诗,结果,甲组的记忆率为57%,乙组的记忆率则是31%,相差接近一倍。
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偏差,其中有何玄妙?
暗示在这其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着名诗人”的诗引起了第一组学生的关注,他们马上觉得,这是一首值得记住的作品;而在第二组学生的第六感暗示支配下,他们认为这是一首普通的诗,没有什么值得特别注意的地方。很显然,不同的心态影响呃学生的关注度,改变了记忆的积极性,这就是源于老师的直接或间接的心理暗示所产生的影响。
心理学家已研究证实: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积极的“暗示”会对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产生良好的、积极方向上的影响,继而激发人的内在潜能,不但可以使人勤奋,催人奋进,而且能影响人一生的命运;消极的“暗示”则会对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产生不良的、消极方向上的影响,引导人去关注负面的信息,同时泯灭人的内在潜能,使人懒惰,让人颓废。两者之间的天壤之别,对此我们不得不重视。
如此说来,培养自己形成怎样的“暗示”,是构建正面的、导向积极的“暗示”或采取负面的、导向消极的“暗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幸运的是,对于“暗示”的选择权一直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怎样的选择,也完全有我们自己来决定。
现在我们既已认识到“暗示”这一第六感的魔力之手的力量,接下来我们就该进一步地去了解它的“工作原理”,并加以积极的引导。
意识与潜意识的关系,可以这样来形容:意识就是潜意识的守门人,它可以防止潜意识收到错误观念的引导,特别是外在暗示的引导,暗示总能悄无声息地对我们内在的潜能起到支配作用,这一切都是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可以发生的。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
晚上,你一个人坐在客厅里的沙发上,平举其双手,然后闭上眼,心中反复对自己说:左手比右手高。三分钟后,当你睁开眼,你会发现你的左手真的比右手要举高了一些。除非你在意识中刻意抵制或不相信自己的心理暗示。
其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具有这种心理特征的,上面的实验只是一个典型的放大。尤其是那种容易陷入自卑或消极的人,他们的心理特别容易受暗示,在生活和工作中,他们也总是轻易地相信他人灌输的信息,以至于失去了自我的独立思考能力,变得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经不起挫折打击。
相比与成人来说,孩子更容易受人的暗示做左右。假使对一个孩子每天说一遍:你真是笨死了,你学习这么烂,将来肯定考不上大学。长此以往,他就会也在心中认定了自己不是学习的料,为了“对得起”自己已经相信的暗示,他也只好在学习上破罐破摔了。
从心理学术语上来说,暗示分为自我暗示与他暗示两种。对待不同的暗示,要采取不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