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第六感之谜:破译生命中的隐形密码
29831300000022

第22章 印象塑造术——塑造别人的第六感(2)

人们对自己的聪明感到自豪,这是一种自我加分的第六感,其本身无可厚非,而且是有一定好处的。我们要在别人脑海中建立好的第六感印象,也可以借用这个人性特点,让他聪明反被聪明“误”。

当你要做印象洗脑,在别人脑中建立第六感印象的时候,不能够流于平面,须做出层次感,让对方觉得是他自己“发现”到你的优点,从而形成对你的好印象。

请注意,对方不一定要真的发现,只要他觉得有发现到就可以了。人们因为大都对自己的聪明信心过度,当我们觉得自己用了一些脑力发现到一些事情时,就会冲昏了头脑,认为是自己的聪明发现的真相,从而不加质疑,深信不疑。

那么我们要怎样去利用人们的这一个弱点来建立他对你的印象呢?

若只是单纯的去展现自己的优点,会让你的个性单面化、乏味,没有惊喜。太过平面的意思就是说,就算我认识你很久了,看到你的另一层面时,发现这一层面的资讯和你的表层形象是相呼应的。我会觉得:哦!你这个人我完全明白了!你就是如此简单而已。

例如,当你看到一个贵妇人,她外表美艳,端庄矜持(这是她的一个层面)。后来你和她认识了,某一次她非常开心地邀请你:我们去××大厦买衣服吧,那里新款的夏衣非常漂亮,一件真丝裙衫才3000多块。这时你会觉得,你是贵妇人,果然就是这样,喜欢奢侈品。随之,因为没有神秘感,你会对她失去兴趣,心想,我又不像你这么有钱。

但如果是这样:同样是这个贵妇人,你在认识她后,某次她碰见你在遛狗,就表现出一副不愿接近的样子来。你笑着问她:怎么,你不喜欢小动物啊?她回答说:不是,我发过誓,决不再养小动物。你好奇心被勾起来了,接着问:为什么啊?你以前养过?她黯然沉默一会儿说:别问了,我不想提起。这时你会怎么想?

再有一次,你和她在一起是发现她小胳膊上贴了条创可贴,问她怎么受的伤,她轻描淡写地一语带过:没什么,上次和教练对打不小心擦破点皮。

这下你该发挥你的聪明去想了:这女人真是不简单,她肯定也喜欢小动物,一定是养过一只,后来死了或丢了,伤心欲绝,就发誓再也不养了。而且她看起来真么端庄美艳,竟然还会去练拳击?或是什么别的会有对打练习的项目,嚯!真是不简单。

这样一来,贵妇的形象彻底在你的脑海中扎根了,而且绝对是深不可测,让人叹服的印象。

当一个人行为与其表面身份冲突时,旁观者会判断该行为才是真面目,就会据其行为建立起第六感印象。试想,一个经常上电视的慈善家,某次忽然爆出当街踢开一个乞讨者的新闻,你会对他产生怎样的第六感印象?

这种借别人之聪明,巧种印象种子的事例,在古代也很常见。

刘邦在得到江山做上皇帝后,就好像其他皇帝般,秘密计划要杀掉他的策士萧何。萧何因有远见,在刘邦还未出手前,就上演了一套戏:抢夺人家的财产,强奸人家的老婆。

当刘邦得知这个消息后,在大家见面时,他拍了拍萧何的肩膀并取笑他是个老色鬼,然后就走了。萧何也松了一口气,他知道刘邦已经放过他了。原因很简单,刘邦做了皇帝后,他自己亲眼见识过策士萧何厉害之处,所以最怕的是自己的策士也想做皇帝。若他见到有功的策士又不要财又不贪色,他就会怀疑这个人是否也想密谋做皇帝。

在平常人中,若你平时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聪明之人,哪一天你给人家看到你愚蠢的一面,这个层次感不会让别人觉得你有神秘感,而是让他们觉得他们看透了你,他们反而会很武断的认为你其实是笨的。

普通人想假扮愚蠢的话,通常会选择一些言行举止来突显自己很笨,如讲错话或假装不明白一些事情。如此做法,可能有大部分的人会认为你是笨的,但真正的高手想假装愚蠢的话,反而是要装聪明,就如例中萧何一样。在一些关键时刻,高手会让对方觉得是他用了自己的聪明看穿了他,并心想:噢!原来你萧何不过是个贪财好色之徒,毫无大志,看来我这帝位不用担心你来抢了。为什么我们要让人判断我们笨呢?其实,我们并不是要装笨,而是装没有威胁力。若你知道你的对手有绝对可以铲除你的能力,而且他也很介意你有能力,你就要装笨。

但大部分的时候,你是不需要装笨的,你也不需大智若愚,因为太浪费时间了。正确的做法是照旧给人看到你的实力,但却用另一个工作态度来包装自己。

在某家公司中有两个工程师小李和小王,他们是具备相同实力的电脑软件程序编写员,但他们的工作方式的取向有点不同。小李是“认真派”,做事百分百准时,一定提前做好,工作也井井有条,有交代,而且还常早到迟退,十足最佳员工奖的得主模样。而小王则是“奸猾派”,他的工作的量和质当然也让老板可以接受,但肯定不会百分百准时,有时候会犯些小儿科的错,工作的时候喜欢跟同事们说笑,有时候还像小丑,还常跟女同事贫嘴调笑,其工作态度整个就是有点儿玩世不恭、吊儿郎当的样子。

乍看之下应该是小李更受青睐,若有升职机会,一定是小李而非小王。但是小王偏生懂得一些印象洗脑术,他只要借助那么几次印象洗脑,就可以扭转局面。

在公司里的运作中,一定会在某些时候遇上预想不到的问题或障碍,而这时就是小王一反常态,表现他的“真实面目”的时候了。当发生这类事情的关键时刻,小王就会趁机改变他的印象,忽然间他就如变身成另外一个人般,处事极度认真,专注到废寝忘食的程度。甚至若公司遇到超紧急的问题时,他还会待在公司,不回家,不眠不休的连续工作四十八小时。

这种突变式的认真,小王只需做上那么两三次,就给大家播下了“非同寻常”的第六感印象,其深刻程度,决不低于小李。当有升职机会来临时,领导会怎么想?

所以说,你若想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内在实力,你的外在可能就要吊儿郎当或幽默搞笑,但要策略性的让对方偷偷发现你的才华或承诺。你要让人家认定你的内心是善良的话,就得想办法用相反的一面来充作严厉的外层,然后策略性的给对方偷窥到你内心的善良。这外严内善的包装,也是古代将军用来使部属为他卖命的印象洗脑法。

古时候有一个很会训练人的将军,他训练人的时候是非常严厉的。当你犯错时,他会毫不留情的惩罚你,令到部队的每一个人都很怕他。但这只不过是他印象洗脑的铺排。

有一次,有一位士兵受伤了,这位将军看到后立刻亲自蹲下来舔那位士兵的伤口,因为当时的人相信口水是有疗效的。借助这一个“外刚内柔”的印象洗脑,将军舔士兵伤口的故事就不断的被宣扬出去。旁人受到了这个对比印象的影响,就对这个将军产生了非常和善的第六感印象,他们在心中认定将军其实是很慈悲、很爱护下属的,他外在的严厉其实只是他的责任,而且他如此残酷的对下属严厉训练也是为了他们好。

不久,故事就传到该士兵母亲的耳中,士兵的母亲哭了起来,邻居们都很好奇地问:将军对你儿子这么好,为何还要哭?母亲回答说:我一共有三个儿子,我的三个儿子都被这位将军严厉的训练。第一个儿子曾向我投诉将军的训练很严格,太辛苦,可是每当他受伤时,将军都会亲自帮他包扎伤口,并照顾他。结果,他在一次打仗中为了拯救将军而牺牲了。第二个儿子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现在我的第三个儿子的命运恐怕也将会和前两个儿子一样了。

这位将军可能会在训练军人时,刻意制造可以让人受伤的机会,然后当他一见士兵受伤时,马上就从严父的形象一转而成慈母。

不只是将军会运用这种“印象洗脑”,就算所谓“不该爱”的坏男人也会无意中用上这种外刚内柔方法来对付他的情人。生活中,我们常见有些女士爱上了很坏的男人,你若问她:他那么烂,你怎么还跟他在一起?她可能会回答:你别看他表面对我如此,实际有一些时候,他真的对我很好的。

这里的关键就是有一些时候。男人有一些时候对女人的好,让女人认定了这个男人打心底里是对他好的;而平时对她的那些不好,则可能被她解释为“自己的不好”。所以说,坏男人有时候真的不值得爱。

(第四节)自我分裂才能变成万人迷

没有男人会喜欢全然女性化的女人,也没有女人会喜欢百分百阳刚味扑鼻的男性化汉子。如果被这种百分百的性别原型吸引到的话,最多也只是昙花一现的爱情。这种百分百单一形象的爱人,长期相处下去是最乏味的。所以,在别人的脑中制造你的第六感印象时,切不可过分单一,而要适当将自己的形象进行自我分裂。基本上就是说你要策略性的表现出自己的“双重性格”。

如果你的形象看起来比较乖,要策略性的展露出一点坏或狂野的性格;你看起来有点坏,就展露一点点的乖;外在看起来狂野,就加入一点灵性上的气质;看起来朴实的,就策略性的泄露出一点的智谋;外表看起来很安详和平,得加入一点的危险或残酷;你样貌看起来很有分量的话,就策略性的展示出一点顽童之心。

你的层次感会使人觉得没办法在短期内完全看透你,这样,就算你的异性伴侣或朋友不和你在一起时,他也会想起你这个看不透的“神秘”人物。

对一个人吸引力的考量,不是只在见面时被吸引,而是这个人不在你身边时,你还会不会思念他。如果见面时会被吸引,不在身边,你就忘了他,那他只是在见面时使你能够分心娱乐,而离开时却没能留下值得揣摩的第六感。

在用性格分裂的对比来塑造第六感印象时,“内在相反”的那一部分,要像调味料一样,分量要用得恰当,用得过重的话就盖住菜味喧宾夺主了,对方吃到的只是调味料的味道,而吃不到菜肴原有的味道。若你“内在相反”的性格分量过重的话,别人会觉得你要不是精神分裂,就是严重的虚伪做作。

但是在“身份”上的层次感就可以极端些,分量也可以重些。我们这里所讲的身份并非“我除了是职业教师外,也是一位丈夫、爸爸、兄长、朋友”之类的身份。这里的身份定义对应着的是你的专长,你要把自己定位成自己专长领域里的专家后,你身份上的特色才会浮现。

假如你要定位成专家的话,最起码要往三个方向定位:即你本有的事业,你喜欢的娱乐,你特别的兴趣。

为什么你需要成为这三个领域的专家呢?

事业上的专家定位会让人很明确的知道你可以提供什么样的经济利益予人,你的专业价值又是什么;娱乐的意思就是吃喝玩乐,你需要透过一种说话的方法来介绍你的享受,让人觉得你的享受有品味的;兴趣可以是古董、宗教、哲学、文学、瑜伽、艺术、摄影等,你所制造的印象就是一个有深度,有修养的人。

事业上的专家定位让人明白你的价值,娱乐上的专家定位让人觉得你有品味,兴趣上的专家定位让人觉得你有深度。这三种不同的专家印象,可以帮你吸引不同的人,同时也可以制造层次感,在别人脑中留下深刻的第六感印象。

在事业上,若你是室内设计、保险、或广告行销上的专家,当有人想到室内设计、保险、或广告行销时,他们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你。你的专业价值印象会很明显的帮你吸引到客户,这道理很容易明白。但为什么在别人的脑中还要给自己简历品味和深度的第六感印象?

请注意,只会跟人讲哪家餐厅有好吃的东西是不足以造就你品味的印象,你要讲得出享受吃的学问,描述出好吃的意境才行。品味就是享受的学问,品味上的第六感印象塑造会帮你吸引到朋友。

读者们还要记得,虽然品味是一种享受的哲学,但是不一定要花很多钱才叫做享受,就算你喜欢吃夜市小食,也可以从中制造品味。

你不能够只是跟人说你喜欢吃哪里的臭豆腐,这是不足于制造印象的。除了介绍哪里的臭豆腐出名,你还要讲得出臭豆腐要怎样吃,有多少种臭味,每种臭味的特色是什么。初吃者,你会建议他吃哪种臭豆腐,臭豆腐的食家又会吃哪一种,酱料的配搭等等。

再说兴趣。兴趣与个人事业的对比若越极端,就越惹人想更深入的了解你。这种极端的组合会让人有谜一般高深莫测的感觉,给人的第六感印象也就越难忘。那么如果你的职业是会计师,你需不需要刻意地去学爵士音乐呢?

我们不想跟你说每一个人都要有一些兴趣是能够与他的外在形象产生极端的矛盾对比,我们这里只是要你接受一个事实:很多人的兴趣都是不特别、没创意、不会让人有任何印象的。大部分的人都是“闷人”,一个做无聊的工作,看无聊的电视节目,参与无聊的兴趣。就好比一个歌星在自己的个人资料里注明了自己的爱好就是跟朋友一起去唱唱歌,这好不新奇,你就是这么个唱歌的人,你自然就该有唱歌的兴趣。但是,这只能给人留下一个很平的印象,若非该歌星能拿出脍炙人口的作品来,甚至会很快被人忘记。

所以,利用下对比的魔力,让自己“分裂”一下吧!这种极端包装是绝对值得的,所以我们鼓励大家刻意地去学习起码一门与你外在形象相反的兴趣,因为学习基本上就是一件好事,就算学得不好也不要紧。我不赞同你完全没有学过,又没有相关资讯,就欺骗式的说你是爵士音乐家,这个谎言很难维持太久。

下面我们摘录一个大一新生的日志,在这里面他描述了他大学计算机工程系张教授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这就是一个层层剥开,层层对比新颖的人物形象,张教授给他留下的第六感印象,足以达到“终生难忘”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