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上进有为,又已被立为太子,李承乾被当时所有人看作是理所当然的皇位继承人,前程一片锦绣。然而世事难料,李承乾放着顺利的政治坦途不要,非得自毁前程。这个被众人看好的皇太子渐渐在发生着变化。
由于李承乾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自幼养尊处优,喜好声色。慢慢地,就沾染上了不少坏习惯,生活日益荒唐颓废。
据史书记载,太子李承乾曾让人铸造了一个近两米高的铜炉和一口巨大无比的锅,雇用逃亡的奴隶去偷盗老百姓的牲畜,然后他亲自把那些偷来的牲畜放在大锅里煮,和他的手下分着吃。
就这样,表面上一片“大好形势”的太子越来越“不走正道”。李承乾喜欢说突厥语,穿突厥服。他还特别挑选了面貌像突厥人的侍从,每5人组成一个部落,把头发梳成小辫,身穿羊皮,到草地上牧羊。有时还玩“假死”的游戏,他对自己的手下说:“假设我是可汗,现在死了,你们效仿突厥的风俗,来办丧事。”然后就像死人一样躺到地上,大家一起放声大哭,骑到马上,环绕着“尸体”奔走,并依照突厥风俗,用刀割破自己的脸。李承乾对这种游戏乐此不疲,还说:“有朝一日我统治帝国,一定要率数万骑兵,到金城(今甘肃省兰州市)以西打猎,然后把头发解开(汉人束发)去当突厥人,投靠阿史那思摩。如果他给我一个将军当,我一定不会比别人干得差。”
李承乾所说的阿史那思摩,是突厥阿史那部的酋长。身为大唐王朝的储君,李承乾竟然公开表示要在得到天下后去做突厥酋长的部下,即使这番话纯属戏言,在当时那个朝代来说也显得过于离谱,至少不合储君的特殊身份。而这些,不能不引起太宗的恼怒。
李承乾跟叔父李元昌关系很好,常常一起出去游玩。有时,李承乾把左右侍从官员及卫士分作两队,他和李元昌各率一队。大家身披毛毡缝制的铠甲,手拿竹枪竹刀,扎营列阵、冲锋厮杀、枪刺刀砍,把流血受伤当做娱乐。有不听从命令的,就把他绑在树上一阵毒打,不少卫士因此而丧命。李承乾常常叫嚣:“要是我当了皇帝,就在御花园设一个万人营,跟汉王(李元昌)分别指挥,观赏士兵肉搏战,岂不快乐!”又说:“我当皇帝,一定要尽情享受所有的乐趣,有人规劝,立即诛杀。杀了数百人之后,那些进谏的人就不敢再说话了。”
李承乾的言行不仅荒谬,而且与太宗的想法及期望可以说是完全背道而驰。李氏家族虽然以武力得天下,但是,逆取而以顺守之,以马上得天下,不能以马上治之。此中道理,太宗自然十分清楚。所以执政以来,太宗一直偃武修文、制礼作乐、尊贤重士、修养百姓。而李承乾对太宗的举措似乎并不感兴趣,他喜好的依然是胡人风俗与战阵厮杀。
这里颇值一提的是,李承乾还养成了制造假象、愚弄朝臣的坏习惯。他常常在太子宫的官属面前谈论忠孝道理,谈到深刻之处甚至泪流满面。可是一回到宫里,就跟一群卑劣的小人物混在一起,淫乱猥亵,无所不为。如果有大臣打算规劝,李承乾知道他的来意,总是表示非常感激,亲自叩头迎接,极其诚恳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如此一来,劝谏者自然也就无话可说。寝宫之内的秘密外人无从知晓,所以当时的大臣相当看好李承乾,还一直认为他是一位贤能的储君。但李承乾这种“饰非”的习惯,最终坑害了他的政治前途。
与父失和,李承乾太子之位岌岌可危
李承乾伪造的假象,能瞒得过众人,却哪里能瞒得过太宗?没多久,太宗就发现了李承乾的劣习。最初,太宗也并没有打算放弃他,认为李承乾毕竟年轻,可塑性较大;只要有名师指点,就应该能把他培养成一个好的皇太子。
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唐太宗为李承乾特意物色了一位名师——以向皇帝直言而闻名朝野的中书侍郎杜正伦,与协助太子的另一位老师于志宁共同教导辅佐太子。在杜正伦走马上任时,太宗千叮咛万嘱咐:“太子生长深宫。百姓艰难,耳目所未涉,能无骄逸乎!卿等不可不极谏!”太宗设身处地为李承乾着想的用心可谓良苦。
这时,李承乾患了脚疾,不能上朝觐见太宗,客观上便失去了太宗对他教诫、监督的机会。这使那些卑劣小人有了乘虚而入的机会,最终还是把这个“好声色”的太子引上了“侈纵日甚”的浪荡歪道。于志宁、杜正伦的直谏都不能使他回心转意。
唐太宗陆续聘任朝廷中的重要大臣作为太子李承乾的老师,不仅仅在于向李承乾传授学识才略,更重要的是希望借助于股肱大臣们的名望地位,形成一个以李承乾为核心的班底,为皇位继承打下基础。
可惜,李承乾并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些机会来增长自己的才干,树立自己在朝廷中的威信。未沾恶习前,他也曾经试图与这些元老重臣们建立亲密的关系,例如李纲为太子少师时,患脚疾,不能穿鞋走路,李承乾便命卫士将他抬到殿内,“亲拜之,访以得失,大见祟重”。但随着李承乾纨绔习气的发展,他与老师们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老师们的直言规谏让他觉得不舒服,老师们的背后告状更是让他恼恨不已。发展到后来,李承乾甚至派刺客去暗杀自己的老师。于志宁如果不是居丧守节,使刺客动了恻隐之心,恐怕早已命归黄泉。
李承乾平日宴游无度,甚至骄纵一个名叫称心的太常乐童。称心年十余岁,姿容美丽,能歌善舞。李承乾和他同起同睡,弄得满城风雨。唐太宗得知后怒不可遏,诛杀了称心,并狠狠地责骂了李承乾。但李承乾并不悔改,竟在太子宫辟出一个房间,供着称心的塑像,早晚焚香祭奠,还装着身体不舒服,几个月不上朝,公然与父亲对抗。
李承乾因病而致脚跛,已让唐太宗失去好感,而他君德上的缺陷更加深了唐太宗的不满,以至于对他开始厌恶了。查阅史籍,贞观初年,唐太宗常常亲临东宫,了解李承乾的学业进展;贞观七年,父子有时还相见。但此后,就没有唐太宗去东宫或与之交谈的记载了。父子之间隔阂日深,使李承乾在后来的储位争夺中势单力薄,处境十分不利。
孤注一掷谋政变,李承乾没能走完登基路
唐太宗对李承乾从疏到废也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太宗开始疏远李承乾,然而还没有废立之意。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开始萌废立之心。这年正月,他重新调整分封了子弟17人为王。2月,除5人因年幼暂且不赴任外,其余12人均下诏迁任诸州都督,但只有相州都督魏王李泰“不任官”,由张亮代行都督相州职权。太宗把李泰留在身边,就含有废立太子的用意在内。
李承乾清楚地看到了父皇对自己的日渐疏远和对魏王李泰的偏爱,也明白自己已经失宠,太子的地位岌岌可危。当时的李承乾,不仅恶名远播、疾病缠身,而且上无太宗的信任,下无朝臣的支援,势穷运蹙。无计可施之际,他不得不开始采取极端的措施。
李承乾曾经派人伪称李泰府中官属,向唐太宗呈递“亲启密奏”,指控李泰种种罪恶。不料,太宗发现其中有诈,下令捉拿告密之人,要求将事情追查到底。告密计划落空以后,李承乾又派亲信纥干承基等人暗杀李泰,结果又没有得手。
屡次不成后,李承乾走出了最后一着险棋:他暗中联络政治上失意的叔父李元昌和大臣侯君集等人,歃血盟誓,阴谋发动政变,迫使太宗退位。附马杜荷对李承乾提供的方案是:“天象发生变化,应立即用行动响应;你只要声称忽然得急病,生命垂危,皇上一定亲自前来探视,我们的谋略就可以成功。”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2月,就在李承乾紧锣密鼓地策划政变时,太宗第五子齐王李佑反于齐州(今山东历城)。李承乾闻讯后得意洋洋地对纥干承基说:“太子宫的西墙距皇宫只不过20步,跟我共同创造大业,齐王怎能相比?”
齐王佑的叛乱被迅速平定。在审问谋逆案件时,牵连到李承乾的亲信纥干承基。4月初一,纥干承基在传讯中供出了李承乾密谋发动政变的方案。太宗大为震骇,立即指定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特进萧瑀、兵部尚书李世绩,会同大理、中书、门下组成专门法庭进行调查审判。这个专门法庭几乎汇集了当朝所有的高级官员,可见太宗对调查太子是否谋反一事的重视。
经过调查,专门法庭认定谋反证据确凿。太宗问侍从官员说:“怎么处置李承乾?”没有人敢回答,通事舍人来济建议说:“陛下仍然是慈父,太子得以终其天年,当属最好的结局。”太宗接受了这个建议。
4月初六,唐太宗下诏罢黜太子李承乾,贬为平民,囚禁于右领军,又于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9月初七,将李承乾流放到黔州。李承乾到了黔州没多久,便猝然死去。
千秋评说
按理说,李承乾有父皇李世民这个强大的后盾,再加上自己的勤奋和睿智,他的前途应当说是一片光明。可是这个李承乾却偏偏不识时务,认为自己是太子身份,就是理所当然的未来继位者,而在个人品行上不再严格要求自己。整日在东宫与群小猥亵,纵情声色,贪图享乐,荒废学业。这怎么能不让一心想追求历史英名地位的唐太宗反感呢?作为千古一帝的李世民,怎么可能将他辛辛苦苦经营的江山托付给一个颓废堕落的人呢?于是,更换太子的念头便萌发了。
只是更加可悲的是,糊涂的李承乾意识到自己的太子地位受到严峻考验时,不但没有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反而采取了政变这种极端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但李承乾与他那位政治高手的父皇相比,实在是太稚嫩了,政变阴谋很快就被粉碎。根据法典,政变当事人绝对是要处以极刑的,这是铁律。可是李世民在这件事上却显得十分包容,也许李世民知道,自己就是通过弑兄杀弟而登上帝位的,如果再将儿子李承乾处死,无疑会让他背上千古骂名。
但李承乾也为他的政变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从太子身份而变为庶人;先是囚禁,后被发配,最终客死异乡。从某种程度上讲,李承乾怨不得别人,都是他自己咎由自取的结果。
5.耶律浚——遭陷害母后蒙冤,受牵连无辜被杀
耶律浚,小字耶鲁斡,出生于1057年,是辽道宗耶律洪基长子,母亲为宣懿皇后萧观音。因其“幼而能言,好学知书”,深得道宗喜爱。
耶律浚在6岁时便被封为梁王,8岁就被立为皇太子,成为辽国的未来储君。同时,耶律浚本人也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又善骑射,可谓是文武双全。如果能够顺利继承皇位,一定可以成为一代明君。只是他的一生却并没有表面上这么光鲜和顺利,而是充满了坎坷。不过,即使如此,耶律浚仍然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多次化险为夷。
除了拥有相当高的政治智慧之外,耶律浚还是一个颇重感情的人。但这也正是他最大的缺点,导致他最终被人利用,年仅20岁就在权力的争斗中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耶律浚死后,辽道宗耶律洪基追悔莫及,追封耶律浚为昭怀太子,以天子之礼将其葬在玉峰山上。此外,在耶律浚的儿子辽天祚帝继位后,又追尊自己的父亲庙号顺宗,谥号大孝顺圣皇帝,以此来肯定耶律浚的历史功绩。
继位内幕
在现代人看来,皇太子作为一国之储君,未来的帝王,应该算是最有前途的职业了。而且皇太子之位仅此一个,因此品牌的含金量自不待言。所以这一行业,是真正意义上的高风险行业,随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在辽代太子耶律浚的继位过程中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太子是耶律浚的人生起点
耶律浚生于公元1057年,小字耶鲁斡,是耶律洪基和宣懿皇后萧观音的第一个儿子。耶律浚给后人留下的印象极佳,《辽史》记载他“幼而能言,好学知书”,而其父耶律洪基则说:“这个儿子聪慧过人,拥有天赐的才华。”同时,耶律浚的母亲萧观音与耶律洪基之间也是十分恩爱,两人均通音律、善书画、爱好诗赋,可谓志同道合。所以作为他们爱情的结晶,耶律浚自然从一出生就深得父母的重视,年仅6岁便被封为梁王,并且也一直都是皇位继承人的最佳人选。
除了天资聪颖以外,耶律浚在狩猎方面所表现出的过人天赋也让耶律洪基大为欣喜。7岁那年,耶律浚随父亲一起外出狩猎,先是连发三中,后又独自捕获了9只鹿。这让原本就对狩猎抱有浓厚兴趣的耶律洪基惊喜不已,他甚至觉得,自己的儿子虽然年幼,但在骑马射箭方面的能力却足以与此前的许多骑射高手相媲美。为此,耶律洪基还特意设宴庆祝了一番。
文武双全的耶律浚在各个方面都令耶律洪基颇为满意,于是在其年满8岁时,就被立为皇太子,成为了耶律洪基的继承人。公元1075年,作为皇太子的耶律浚开始帮助父亲管理朝政,兼领南、北枢密院事。
在还没有协助父亲管理朝政之前,耶律浚的生活还算是颇为顺利的,他不仅是耶律洪基的长子,同时也是他唯一的儿子,因此也不存在会有人与他争夺皇太子之位的危机,但没有人争夺,并不代表没有人会不嫉妒。耶律浚兼领南、北枢密院事后,就有人开始对他产生了嫉妒之心,这个人即是当时的北院枢密使耶律乙辛。
耶律乙辛可谓是辽道宗统治时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人物,也是耶律洪基所宠信的权奸之一。据说他从小就聪明机智,长大后又是仪表堂堂,但由于内心狡诈、好争权夺利,因此也给人留下了极其不好的印象。早在辽兴宗在位之时,耶律乙辛就已进入朝廷为官,并深得皇帝和皇后的青睐,屡次升迁。后来在耶律洪基继位后,耶律乙辛作为前朝的官吏,自然也得到了重用。
公元1063年,辽兴宗的弟弟耶律重元发动叛变,想要夺取耶律洪基的皇位。耶律乙辛和南院枢密使耶律仁先联手对叛军进行反击,最终帮助耶律洪基平定了叛乱,保住了他的皇位。因此,耶律洪基对耶律乙辛也更为器重,授其为北院枢密使,进号为魏王,并赐号匡时诩圣竭忠平乱功臣。1069年,耶律乙辛又担任了代理太师,掌握了军权。从此,手握多项权力的耶律乙辛开始大肆收受贿赂,凡是对他阿谀奉承的人均得到了升迁,而一些忠直的大臣则遭到了排斥。如同样在平定叛乱中立功的耶律仁先就于1065年因受耶律乙辛而不得不出任南京,并留守在当地。
耶律浚兼领南、北枢密院事后,便立即着手对一些法令制度进行了改革,从而使耶律乙辛的权力受到了直接的限制,令他无法再为所欲为,于是便产生了对这位皇太子的嫉妒之心。虽然耶律乙辛自知无法取代皇太子之位,但他却可以设法除掉这个“眼中钉”,以恢复掌控权力的自由。于是,一场场的阴谋开始在宫廷中上演,直接威胁着皇太子耶律浚的安危。
十香词案,一代艳后萧观音香消玉殒
为了除掉皇太子,耶律乙辛多次寻找时机,不断地对耶律浚进行诬陷。然而太子也不是任人宰割的懦弱之辈,面对耶律乙辛的陷害,他每次都可以利用自己的睿智成功化险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