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西方文化概论
29813700000012

第12章 西方社会经济及商业贸易(2)

中世纪后期欧洲商业经济出现了转机。12世纪起,英国在城市中开始实行商业法,商业法是保障商业经营活动与商人利益的重要法律,代表着欧洲工商业经济得到政府的承认。虽然贵族与教职人员可能仍然对商人采取不友好的态度,但是已经无法从法律上否认其合法权利了。随后,法国、德国、荷兰等国立即跟进,商业立法与司法在众多城市得到独立确认,从法律上保障了商业活动的合法性。欧洲工商业的发展是在城市司法独立、市民获得自由的大环境中进行的,市民中相当多的便是早期的商人,他们获得了特许状,取得了自由与进行商业活动的权利。中世纪有一种“特许状”(charter)名噪一时,所谓特许状是一种官方文件,用于说明授权使某一地区的市民与人民获得身份自由与行动自由,其中包括从事商业活动的自由。几乎所有特许状中都有关于商业的条文,这也是欧洲商业化中的一个有意义的现象。如最著名的《劳里斯的自由特许状》中就有这样的条款:

6.任何前往劳里斯的集市或是市场的人,或是返回的人,都不能被拦截或是无故的扰乱,除非其在当日即在劳里斯的集市或是市场上有犯罪行为。(6.Let no one going to the fairs or markets of Lorris,or in returning,be stopped or inconvenienced unless he shall have committed some misdeed that same day and let no one on a fair or market day at Lorris,seize the bail given by his security unless the bail be given the same day.)

由此可见,当时欧洲市民商业活动之频繁了。商业活动作为人的自由权利受到保护,这是欧洲文明相当重要的一种进步。从法律上保护商人与从事商业人员的身份,这是东西方文明的主要不同。

授权市集贸易,是商业法的早期重要内容之一,它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市集安全与商人人身安全,制止抢掠、霸占、夺取商品,保证交易公平。它所防范的主要对象不仅是强盗与匪徒,也包括一些庄园主,因为工商经济的兴起对于农村庄园既有助益,也有一定的竞争与威胁,所以一些封建庄园主经常压迫商人,阻挠破坏商业贸易。从6—7世纪起,早期市集已经受到国王的保护,但这种保护在过去尚未形成法令的形式。11世纪后,西欧大多数国家已经公开市集保护法令,有力地支持了工商经济的开展。其中一些著名的市集法令对于整个欧洲都有影响,吸引大批客商前往,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康拉德曾经全权委托一个富商在多瑙河畔开办大型市集,并且公布法令保护市集,准许来自各国的商人来这里进行交易。市集文告中说:

朕以国家之权力命令,所有赶赴市集之客商及参加市集之全体,均依法享有和平之权利,若有借机滋事生非,无理取闹,以扰乱市集,则律同扰乱雷根斯堡及奥格斯堡等市集同等治罪。

欧洲商业立法复杂而详细,从技术层次上看,它主要体现了一种从被动管理到理性自觉的确立。从最初的商业习俗法,到最后的商业立法,都弘扬了商业活动中的公平、平等、自由贸易等原则。商人,本身是一个平等身份象征,它与没有人身自由的农奴是不同的,商人享有平等与自由的权利,这是由于他们所从事的活动与社会地位所决定的。从其来源说,这是商业独立原则与工商业的主导地位确立的一种必然结果。如果从文明层次来说,这也是工业文明的心理学的光辉一页,因为其中处处可以看到人权、自由、平等精神的骚动,看到人类平等战胜等级制度,个性自由战胜精神禁锢的伟大胜利。欧洲的市集贸易发展虽然晚,但在规则制定方面的进步却出奇的快。另外,13世纪之后的市集管理机构基本完备,一般来说,市集管理都由所谓的“书记”来负责。书记就是所谓“市集书记”,他的职责范围很广,主要包括市场安全、执法、管理等方面,是全面负责人。在他下面,一般设有秘书或是掌印官,负责掌管印信与书契、发布公告等。其余就是维护市集规定的法警,他们主要的工作是维护交易秩序与市场治安。欧洲市集的设置虽然并不繁复,但是管理职责分明,管理人员各负其责,体现了欧洲管理的一贯精神。与其他一些地区市场或是集市中大量设置管理人员,但是职责不清、滥用职权或是渎职行为、贪污贿赂等风气盛行的状况完全不同。

西欧市集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具有国际化信用体系。西欧民族国家众多,因此一个集市中的商人都是来自各国,这就使得这些大集市自诞生起就具有国际性。由于从业者的文化不同,经商方式与理念各异,经营的货物更是五花八门,无所不有,因此,这种市集的开放性也是世界一流的。一些历史悠久的大型市集往往有来自法国普罗旺斯、西班牙、德国、芬兰等国的客商,欧洲南北各地产品汇集。这些集市有的享有长达几个世纪的繁荣,有的甚至至今仍然对城市有巨大影响。其中布里市集、普罗旺斯市集、法兰德斯市集、香槟市集、拉革尼市集、巴耳市集等,都是客商云集,生意兴隆,享誉世界。欧洲市集的国际性一方面体现为货币信用制度的一体性,这里建立了欧洲的流通体制与信用体制,各国钱币在这里可以兑换。另一方面则表现为管理模式的一体性,其程度大致相同,分为四个程序:入市登记,来自各地的商人们先进行身份与货物验证,进行登记。然后是区域分配,欧洲市集一般不采用同类货物集中于一个区域的做法,而是采用经营者各自独立的方式。其后才可以进行交易,交易时间是有限定的。最后是结算流通,商人们将不同货币进行兑换,缴付利税,就可以离市了。

工商业行会的建立也是一个重要特征。商业行会,是商人们根据商业经营范围与特点所建立的一种行业组织,起到一种同行业的互助与互相监督作用,以保障正当商业经营获得应得的利润,维护商人的利益,防止非法侵害。商业行会在世界各国商业中起源都相当早,欧洲的商业行会早在中世纪已经相当普遍,具有前现代性的工商业建立后,行会组织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重要的社会组织。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有自己的行会,小贩、布商、饭店主、客栈主等都有自己的组织,而一些大的行业如毛纺业等在一个城市就有数个行会。行会组织中一般有专职管理人员,有行会会长、书记员、接待人员等,有的大行会独立聘请牧师,定期举行宗教活动。行会的专职人员有固定收入,一般行会每年都要举行一次以上会议。行会会员通常是世袭的,这种世袭是由行业的子承父业所决定的,与贵族的名分爵位世袭并不一样。行会主要保护会员的商业利益,非行会会员无权经营某类产品。这是欧洲行会相当严格的规定,欧洲商人一般是专营商,这种规定对于商家是相当重要的。同时,有的地方甚至规定,非行会会员连一般的商业经营行为如酒类、皮毛、蜂蜜、盐类、油类等生活必需品都不许经营,违者被予以没收,从源头上杜绝了假冒伪劣产品、低质量产品流入市场。这种制度看起来过分严厉,但实际上对于当时商业发展是有利的。早期的商业如果没有行会的保护,是无法与强大的庄园经济与贵族宗教势力竞争的。

欧洲现代工商业,归根结底是以纺织业与制造业为基础的,这是不同于阿拉伯商业或是其他商业类型的,它是一种工业与商业的结合。工商经济的兴起为欧洲带来一个新的文明时代,工商文明取代了传统的农业文明。城市自治冲破了封建关系,建立资产阶级法权,城市市民与商人表现出一种新的自由平等观念,这成为资产阶级平等博爱自由观念的社会基础。采邑制度原本是以人身依附为开始的,但是在历史发展中,它走向了自己的反面,最终促成的是个人自由精神的张扬。

市场与市集贸易将最早的市场经济观念灌输到人们的思想中,不但领主与贵族们无法抗拒它,就是以后欧洲的民族国家权力,也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点,即对于市场经济作用的承认。这种思想观念给欧洲民族国家留下深刻的印痕,处处得到表现。

总而言之,包括采邑制度的实行、庄园经济的发展与城市自治运动,所有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中世纪后期到现代社会的工商业文明的诞生。这一新的工商业文明,从西欧发源,向北欧与东欧扩散。工商业文明也是大工业文明的前身,到17世纪之后,这一文明终于向东方至全世界大扩展,形成了世界性的工业文明时代。

二、世界经济贸易的新模式

从17世纪起,一种影响以后几个世纪的新文明开始成为世界的主要形态,这就是近现代工业文明。工业生产在欧洲发达国家逐步取代农业生产的统治地位,成为国家经济的主要成分,这是世界工业史上的一次革命。这一文明经历了2个多世纪的发展,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形成了更为宏大的“产业革命”浪潮,也就是所谓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终遍及全世界。到20世纪后期,兴起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直到今日,我们依然在感受它的作用。

世界的工业化给人类社会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它的意义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可以说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巨变。其中,最为重要的当然是社会经济与生产活动的变化。

从中世纪后期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欧工商业逐渐发达起来,这种发展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济繁荣,而是由于社会生产与经济制度的变革所产生的必然结果。特别是在中世纪的中后期,即从10世纪到15世纪的数百年间,西欧社会有了实质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从开始就具有自己的特色。西欧的采邑制度、庄园经济是典型的封建社会形态,这种封建社会形态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君主制度或是封建割据的社会并不相同,这是一种承袭了欧洲古代城邦特点的封建制度。封建地主与领主为了发展经济,把土地租给农民耕种,农民受到封建领主剥削。为了保障对于土地的所有权,封建领主保卫自己相对独立的权力,同时也给予农民在人身自由上的一些庇护。这种状况一定程度上抵抗了封建君主与教会的掠夺。正是由于西欧这种特殊的社会经济状况,有利于没有土地但有相对人身自由的农民、破落的小地主们的流动,他们转为小手工业者与商人,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城市经济不同于农业经济,这是从社会生产到生活方式的一种全方位转变。一场巨大的工商业生产变革在欧洲展开,从意大利、法国与英国的毛纺织业的突起,到北欧汉萨同盟形成,到欧洲民族国家建立。这场变革使欧洲变成了工商业经济发达的地区,这种经济最后也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现代商业在19至20世纪更为成熟,它的主要特征是世界性的跨国集团的出现。以国际托拉斯为代表的工商业集团,已经不同于历史上“汉萨同盟”那样的封建商业联盟,它变得具有更大的垄断性。欧美国家政府一直对大企业与商业集团的垄断行为进行管理。例如从20世纪初期美国的摩根财团到21世纪的微软公司,对于行业的商业霸权有增无减。美国政府的有关部门多次直接干涉这种垄断,21世纪最初的几年中,美国多次以反垄断法对微软公司采取制裁措施,以限制其行业垄断。同样,世界发达国家中,英国、法国、德国与俄罗斯,也不同程度地对国内外具有垄断地位的大公司进行限制,以防止其对国家经济造成危害。这些大的工商业集团在成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同时,也对国家经济有相当大的掌控作用,特别是在能源、交通、钢铁、建筑、计算机、金融等重要行业中,如果不加以限制,可能会影响国家与地区的正常经济秩序,甚至会形成经济危机、“金融风暴”等。欧洲商业中形成的传统,在现代社会仍然有一定作用,各国政府的做法虽然有所不同,但明显可以看出文化传统的共同作用。

三、世界市场的争夺与世界战争

从16世纪到19世纪,经过三百年殖民主义掠夺,西方的海外殖民地已经遍及世界,这些殖民地所提供的丰富资源与劳动力使西方国家经济获得空前的大发展。19世纪最后30年中,世界铁路总长度从21万公里增长到了76万公里,世界贸易总额从45.5亿法郎变为118.2亿法郎,高速发展的经济与贸易,促使世界性的大市场形成。

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特别突出的就是新的垄断组织不断出现。什么是垄断?垄断就是独占与集中,是贸易与生产的过度集中。垄断组织就是大企业与公司为了独自占有某种商品的生产和交易,与相关组织联合,以取得最高利润。这种组织可以控制某种商品的生产、销售、原料生产和投资,可以制定垄断价格。垄断组织的形式比较多样,最初的垄断活动是通过短期价格协定等简单方式来组织商业活动,以后逐渐发展出了垄断组织。19世纪60—70年代,在德国出现了卡特尔(Cartel),1873年世界经济危机之后,这种卡特尔得到迅速发展。以后出现了辛迪加(Syndicat)、托拉斯(Trust)与康采恩(Konzern)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垄断组织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康采恩成为了主要的形式。

卡特尔,是法语的音译,原意是“联盟”或是“协议”。这种组织仍然保持了早期的价格协定的特征,主要在生产某一类产品的企业之间形成联合,它们在价格、销售与生产等方面达成协议,但是,这种联盟的各组织仍然保持其独立性。它的主要经营方式是,通过价格统一,达到基本固定的组合,不过,在各公司之间,经营又是彼此独立的。如果违反协定,就要负一定的责任,如处以罚金或是取消权利等。这种协定的种类相当多,比如价格卡特尔、原料卡特尔、销售卡特尔、产量卡特尔等,也可以采用综合性的卡特尔形式,包括以上各方面的内容。卡特尔是国际化的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日本等国再次兴盛,出现了包括反对经济危机的“反萧条卡特尔”等多种形式。但是,卡特尔这种形式毕竟有较大缺点,如不太稳定,很少有长期存在的。另外这种组织由于各企业之间没有达成真正的联合,互相竞争激烈,损害了共同的利益。

辛迪加也是法语音译,原意是“联合组织”,它的产生年代大约与卡特尔相同,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先在德国流行,以后在俄国等国有相当的发展,同时还有国际辛迪加组织出现。与卡特尔相比,辛迪加的组织显得更加巩固。凡是加入此组织的企业,虽然仍能保持自己独立的资格,但是在商业上已经不具备独立地位,也就是它不能再直接进入市场。它的订货由总的办事机构来统一进行,所以它可以低价收购原料,高价售出,从而获得高额利润。但是这种组织也有它的缺点,即组织机构较固定,企业不易退出。特别是当市场情况发生变化时,企业无法获得应对市场变化的机会。

美国出现的托拉斯是一种较高级的垄断组织,它主要是由大企业联合形成,它相对于卡特尔与辛迪加来说变得更加稳定与统一。所有参加托拉斯的企业在商业与法律上不再具备独立性与独立地位,托拉斯由董事会统一管理,所有的企业只是作为它的股东起作用,领取股息,参与分配。托拉斯可以分为金融托拉斯与工业托拉斯,前者主要是通过股票来控制各企业,后者则是管理严格的生产企业联合体。1882年成立的美孚石油公司是美国第一个托拉斯,从那以后,托拉斯在美国大行其道,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托拉斯在欧洲也开始流行。

康采恩出现于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少数的康采恩在德国兴起,它们控制了德国的经济,这种组织形式传入亚洲后,在日本企业中得到采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的三井、三菱、安田、住友等四大财团组成了康采恩,在亚洲商业界,对于康采恩的理解就是财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康采恩在西方国家发展势头强劲。康采恩在德文中的原意是“多种企业集团”,它是一种打破企业的行为界限,把多种不同部门的企业与银行联系在一起的复合型企业集团。这种集团是一种高级的联合体,经常由多种工业部门、大公司与企业、银行、交通运输与贸易、服务性企业组合在一起所形成。这种集团的中心不但经营主体业务,并且进行对其他行业公司的控制活动。所有参加康采恩的企业,形式上依然独立,但实际上受到资本雄厚的大企业或是银行的控制。康采恩甚至可以通过控制股权的活动来达到左右大于自己数倍的公司。康采恩在某种程度上与一些以金融控制为基础的托拉斯之间十分相似,但是它们也有一定的区分。比如说,康采恩可以包括各种企业,而托拉斯则一般是同类同行业的企业;托拉斯是独立企业之间的联合关系,而康采恩则包括了独立企业与个人,甚至包括了一些托拉斯。

垄断组织的出现给西方国家的经济结构与社会都带来了巨大变化。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垄断组织大量出现,控制商业与工业经济,并通过与银行相互联系,形成了产业与金融的高度集中。这些垄断组织为了对外输出资本,为了争夺原料产地与市场,甚至操纵政府进行对外战争。列宁认为,这一时期的资本主义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就是战争,帝国主义时代的战争是世界大战。

20世纪初期,有两个重要条件对于世界市场形成有决定性作用。第一是以大工业为中心的世界性城市与世界性农村相对立的国际分工体系,这种对立使得世界市场的供求关系明确。第二是国际性的交通运输业得到巨大发展,国际商业贸易网络形成。这两个条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世界市场的形成,必然导致对原料供应、市场销售地与生产基地的争夺,世界性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世界大战,是指世界范围里的不同文明中的主要国家都卷入的国家集团性战争。在这种战争中,双方或多方结成一定的联盟或签订协约,采取共同的互相协作的战争行动,包括攻击与防守行动。我们所提到过的历史上各种群体的战争虽然范围可能都很大,甚至是世界性的大帝国与民族征服战争,但是这种战争一般不称为世界大战。真正的世界大战争其实是一个特指,这就是发生于20世纪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为什么只有20世纪才有世界大战?

我们认为,世界大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的组合,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帝国主义对于世界殖民地的瓜分,而且这种瓜分只有20世纪才可能进行。这种争夺已经不是古代战争式的远征或是边境冲突,而是一种全球范围里的争夺。全球性争夺是工业文明时代才可能实现的,战争风云席卷亚洲、欧洲、非洲、美洲与大洋洲,从欧洲大陆的现代化都市到非洲撒哈拉大沙漠,遍布世界各地。世界大战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只有在工业文明时代的物质与武器、战争经验与财政能力具备的条件下才可能形成这种战争。

所以,我们认为,战争的原因主要不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而是工业文明时代的社会利益集团的分裂与争夺。工业化生产把地球资源变成了世界性的,以地域文明、民族与国家为划分的资源面临世界性利用的矛盾,于是形成资源的争夺。工业化时代的资源并不只是一种物质产品,它包括相当丰富的成分。资源有一个最简明的定义,一切有价值或可能创造价值的事物都是资源,主要为自然资源(包括地球与宇宙的一切自然构成,如土地、海洋、石油、矿产、水等,甚至地球与星球的空间都已经成为工业文明所必须争夺的资源)、精神资源(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资源,如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政治宗教等)与人类资源(作为资源创造者的人类即市场劳动力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各类人才)。这些资源自古以民族所有的形式存在,只是在工业化社会中才成为真正的世界资源,比如作为空间资源的国家领空权,在人类没有飞机等飞行器之前,它的经济与军事价值无从体现。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空中力量成为战争的重要因素,国家的领空就具有军事价值,成为宝贵资源。直到今天,如果两国之间关系处于对立状态,互不通航甚至不允许通过领空都是极平常的,这都说明了资源控制的重要性。

不可否认的是,西方国家的经济扩张与殖民侵略应当对世界战争负有责任,关于这一点,美国的杰弗里·帕克等在《剑桥插图战争史》中说过,西方的经济力量为“20世纪的灾难性战争提供了资源”,西方的“单一民族国家的竞争”与经济扩张是造成战争的主要原因。

其实自从进入工业化社会后,世界性战争爆发的危险已经时刻存在。欧洲从17世纪以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使欧洲本土民族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与海外殖民地争夺同时展开,这是欧洲人的世界之争。在世界殖民地的争夺过程中,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后起的工业化国家纷纷加入,终于导致世界性的战争集团形成,爆发世界大战。世界大战,从形式上看来是发达国家争霸世界的战争,实质上是发达文明掠夺不发达文明的战争,是一种混合性的战争。资源争夺、民族宗教与文明差异、意识形态斗争,共同造成了世界大战。

世界大战虽然发生于20世纪,但是它的形成历史却很长。如果从它的最早阶段算起,应当说17世纪之后已经开始在酝酿,到19世纪末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从历史背景来看,这是一个现代工业大发展的时期,也是世界列强争霸的时代。由于西方各国工业化进程先后不同,造成经济力量、国际地位、殖民势力等诸多方面的不平衡。后起的发达国家要争取自己的地位,就要通过战争手段来夺取。这种战争是世界范围内的,必然会产生多国结盟,互相利用,共同对敌。1648年10月,《威斯特伐里亚和约》签订之后,神圣罗马帝国已经名存实亡,欧洲强国各自为政,相互之间战争不断。英国与荷兰之间为争夺海上霸权进行了三次大的战争,到1764年两国议和,英国已经成为新一代海上霸主。18世纪中期的七年战争(1756—1763)使得全欧洲卷入了一场混战,英国与普鲁士联合,而法国、奥地利与俄国结为一体,海外殖民地的瓜分与霸主地位的争夺,使战争风云远远超出了欧洲范围,美洲、非洲、亚洲的大批国家与民族都牵连其中。法国大革命后,维也纳社会体系只起了一种维持与缓和的作用,欧洲的内部矛盾与世界争霸都没有最后解决。因此,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原因,而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其推动力就是欧洲强国争霸与海外殖民地开拓。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东西方文明关系、工业化强国与殖民地的矛盾交织在了一起。东方文明的分化也更加明显,一个是奥斯曼帝国为主体的近东文明,一个是中国、印度为主体的远东文明。到20世纪之前,非洲、美洲与大洋洲已经基本被殖民化,只有欧亚大陆上的古老文明、东方文明面临工业化的冲击,存在着毁灭旧文明、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机会。两次世界大战如果从东西方文明关系看,是欧美工业化强国与日本侵略“两个东方”即近东与远东国家的战争,而工业化强国之间的纷争只是分配不均引发的内讧。这才是世界冲突的实质,而不是什么儒家、******世界与基督教世界之间意识形态的对立。我们只要粗略分析一下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主要战争,一切就昭然若揭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对奥斯曼帝国及其统治的近东地区的战争是关键。

俄罗斯与土耳其之间的战争,即俄土战争,从17世纪到19世纪70年代一共发生9次。其中在1853—1856年的克里木战争中,英法联军与俄军激战,最后签订《巴黎和约》,土耳其被置于欧洲列强的监视之下。

1875—1876年土塞(塞尔维亚)战争和俄土战争后,俄国与土耳其签订《圣斯特法诺条约》,俄国取得了对保加利亚的控制权。英国与奥匈对此不满,于是就又在柏林签订了《柏林条约》,重新瓜分保加利亚,兼及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那。

1908年再次出现“波斯尼亚危机”,俄国与奥匈通过协商,俄国同意奥匈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1914年,奥匈帝国****F.斐迪南在萨拉热窝被刺,欧洲各敌对大国借机宣战,由此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巴尔干半岛上长期以来因为民族、信仰等方面的不同而连连发生纠纷,而在这些民族的背后都有不同势力的支持,这些矛盾积蓄已久,冲突不断,甚至世界大战都不能完全平息斗争。直到20世纪后期,仍然有波黑战争的爆发,人们称这一地区为“欧洲火药桶”。究其根源,仍然是世界列强争夺殖民地与被保护国的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样与殖民主义有直接关系。

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线是欧洲战线,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有了东西两条战线。西方战线上,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各国与法西斯轴心国家之间主要是德、意进行殊死战斗,战线长,涉及国家多,西方战线的主要战场在欧洲。东方战线则是日本对亚洲国家和中国的侵略战争。从1910年起,日本就吞并了朝鲜。1931年9月18日又发动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战争,建立满洲国伪政权。1937年继续扩大对华战争。1940年9月23日,日本侵入印度支那。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次日,美国对日宣战,法国、英国、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古巴等国都向日本宣战。而中国政府也对德国、意大利与日本宣战。12月11日,德国与意大利对美国宣战,太平洋战争开始,这才有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展开。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什么不同,那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方的世界化进程加快,东方与西方和世界的关系更加紧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结局取决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虽然反法西斯主义的战争早已在西方展开,但如果没有东方战线的形成,没有对于日本军国主义的胜利,也就没有真正反法西斯主义的胜利。

时至今日,在多数西方人心目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仍然是以西方战线为主的,如果不是日本人偷袭珍珠港等战争行为,美国与欧洲还不会立即对日本宣战,欧洲与美洲不会为了东方而轻易对日本作战的。虽然如此,西方战线上的胜利同样是得来不易。西方战线的主战场是德国法西斯对欧洲与苏联的战争,战争初期,1941年6月12日,英国和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希腊、卢森堡、荷兰、挪威、波兰、南斯拉夫等国与自由法国代表宣布了同盟宣言,以后美国也事实上加入了同盟国。这时,法西斯德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才诞生的新国家社会主义苏联的关系引起世界的关注。法西斯如何对待这个不同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国,是与其交战还是利用苏联对付欧美,都存在可能性。斯大林没有料到德国会突袭苏联,得到战争情报后还不相信。德军侵入苏联后,1941年8月14日,罗斯福与丘吉尔发表了《大西洋宪章》,以后苏联等15国先后宣布赞同宪章精神,这就意味着,一个反法西斯主义的同盟已经有了共同的纲领,这是世界史上一次不同的社会制度国家合作反对法西斯的一个范例,两种具有对立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国家,联合起来携手反对法西斯主义。对于长期在反共宣传之下视共产主义为洪水猛兽的西方自由世界民众来说,苏联第一次以反法西斯盟友的面目给他们留下新的印象。

当然,东方战线的中国共产党人也首次在反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中走上世界政治舞台,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史沫特莱、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等人走访了中国大西北黄土高原上的古城延安,在这里的窑洞中拜访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领袖******。斯诺的名著《西行漫记》和这些记者所发出的报道使世界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在东亚中国与在欧洲大陆的命运并不完全一样,中国人以东方文化的实践重新阐释了它。记者们报道,中国共产主义运动有了自己的杰出领袖,一位中国师范学校毕业的具有思想家与传统儒生气质的军事领袖,他叫******。这位领袖的理想原本是做一位大学哲学教授,他从不用枪,却在黄土地特有的建筑——窑洞中指挥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抗日战争。欧洲国家的领袖们当时并未完全在意这位在20世纪后半期令世界震惊的、土生土长的农民领袖,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从黄土高原走下,奇迹般消灭了世界上最庞大的、用先进的美式武器装备的军队——自称“国军”的国民党政府军队,以后又在朝鲜战场上挫败了美国及其同盟国军队的进攻,使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次遭遇到重大失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共同的反法西斯战争中,世界不同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同组成了反对法西斯的同盟。法西斯主义,归根结底是反对人类文明与进步,它本身并不是工业化的产物,而是独裁专制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变种。“法西斯”一词的本义是罗马帝国权力制度的象征,是****统治的暴力象征。1941年12月11日,德、意、日签订了《联合作战协定》,成为一个法西斯的军事联盟。1942年元旦,美、英、中、苏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共同宣布对法西斯国家决战到底,绝不单独媾和,最后加入《联合国家宣言》的国家达到47国,世界性的反法西斯联盟最终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社会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也是人类文明的胜利,这一胜利有着浓厚的时代特色。

20世纪中期,西方战后经济迅速恢复,第三次工业革命(或称为第三次技术革命)兴起,这是以高科技为代表的革命,核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新材料与生物工程等新兴领域的高速发展,对世界经济形成空前影响。美国的计算机工业骄子微软公司短期之内,以巨大的财富与经济影响使传统的“石油大王”、“汽车大王”等风光一时的垄断企业屈居下风,传统工业虽然在总体上有优势,但新兴科技工业代表着世界的明天,具有更光辉的前景。

20世纪中后期,西方进入所谓“后工业化”社会,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结构都发生了变化。新技术革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大大提高。第三产业不仅包括传统服务行业、交通运输、商业与文教,它还包括信息通信等相关行业。欧洲国家的工业结构进行调整后,电子、航天、生物工程等高科技工业保留于本土继续保持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而把一些重工业与传统工业,如钢铁、化工、机器制造等污染环境、能源消耗大的工业部门迁移到发展中国家。综观世界工业化进程,从17世纪到19世纪,西欧都是制造业最集中的地区,素有“世界工厂”之称。现在制造业的基地已经不在西欧,而在亚洲与拉美国家。后工业化社会中,欧美国家在社会生活中实现了现代化,人民生活水平远高于其他国家,居民收入高,消费也高,高端消费品得到普及。即使在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水平也迅速提高,亚洲与拉美部分国家的普通居民生活水平正在基本实现现代化。

同时,世界性的资源争夺也愈演愈烈,这种斗争会生发出多种可能,特别是引发宗教、法西斯主义、恐怖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的冲突,这种局部性的冲突最终可能导致世界性的危机。这种危机并不是美国学者所说的“文明冲突”,而是强权政治与民主政治、一元文化与多元文化之间的斗争,是少数超级大国与爱好和平的民族之间的斗争。在世界文化危机中,对于异己文明的压迫、战争、抢掠,可能会引发新的战争。但从世界历史规律来看,最终结果是文明战胜野蛮,是民主和平力量战胜法西斯、恐怖主义与极端民族主义,是世界多种体系的文明战胜单一文明的扩张。当我们回顾德国大排犹、南京大屠杀、列宁格勒大围困、伦敦空袭、广岛原子弹爆炸等历史事件时,不禁对于人类文明与反文明斗争的曲折进程,对于法西斯主义和世界大帝国,对于人类社会的危害深有感触,也对于人类社会和平及光明的未来充满信心。

四、西方经济集团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美国与欧洲共同建立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这三个大的组织对西方与世界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有效地调整了战后的金融关系,保证了各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及汇率稳定,它对国际贸易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同时,欧洲的地区性的经济合作组织也十分活跃。早在战争尚未结束的1944年,比利时、荷兰与卢森堡三国的流亡政府就在伦敦签署了三国关税联盟协定。1958年2月3日,三国在海牙正式签订了《比荷卢经济联盟条约》,这是一个包括三国人员、货物、资本与劳务自由流通的经济联盟。三国联合大大加强了经济实力,也使该联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集团之一,其出口额位居世界第四位,进口额位居世界第五位,只低于美德日三国。

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成立,标志着西方经济的地区性合作取得了成效。这是很有代表性的行业性商业联盟,同时也具有欧洲的传统特色。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国根据“舒曼计划”在巴黎签订了为期50年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2年7月25日该条约生效。欧洲煤钢共同体又称“欧洲煤钢联营”,它是政府间建立的经济组织,主要目的是通过煤钢共同市场的建立来促进经济合作,这对于成员国的就业、人口增长与生活水平提高都有一定益处。

1993年11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包括了欧洲共同体12个国家,超过3亿多人口的欧洲联盟从此成立。近年来,欧洲统一使用欧元,同时欧盟在不断扩张,2005年又在酝酿通过欧洲统一的法律。

北美历来与欧洲经济同步,欧洲经济集团化对美国、加拿大经济必然带来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的经济政策有所变化,为了自身的利益,它主动加强了与墨西哥、加拿大等邻国的联系,以形成美洲的经济共同体,参与世界经济集团化的竞争。1988年1月美加两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双方在10年内缔结取消一切产品关税和投资限制,美国资本直接和间接购买加拿大公司的限额予以提高,两国在劳务合作方面逐步实现给予对方公民以国民待遇。1992年底,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就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达成协议,三方就相互逐步减免关税、促进投资自由化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达成共识。

从欧洲经济共同组织到欧盟,欧洲的一体化与世界的一体化在同步进行。建立统一欧洲一直是欧洲思想家与学者的理想,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向这一目标迈进,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目前这一理想正在实现的进程中。这种经济模式对于世界经济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它的历史功过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

从世界经济领域看,西方仍然是经济一体化最主要的推动力量。1946年2月,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采纳美国的建议,成立了国际贸易组织筹备委员会。1947年4月,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二次筹备委员会会议上,通过了宪章草案。1948年1月1日起,世界关贸总协定开始实施,美、中、英、法等23个国家签字缔约。1993年,乌拉圭回合达成了《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定》,决定在世界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这代表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开始了一个新阶段。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与欧洲经济集团化的步伐都在加快,中国等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世界经济出现了多元多边关系的局面,在这种新形势下,集团化与一体化之间既有互相促进的一面,也存在互相冲突的可能。如何协调世界经济与东西方经济之间的关系,将是一个长期性的历史课题。我们认为,这一进程的本质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对经济集团化的吸纳与接受,当包括欧洲在内的各经济集团以世界经济一体化为自身发展的指导与要求时,才可能真正实现一体化,各集团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关切与照顾。反之亦然,正是由于对不同经济集团利益的关切与照顾,也才有可能最终使得经济一体化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