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识人用人管人
2975800000014

第14章 识人要全面,要有深度,要讲方法(4)

第三种人,似乎什么都懂。这种人知识面宽,随意漫谈也能旁征博引,各门各类都可指点一二,显得知识渊博,学问高深。缺点是脑子里装的东西太多,系统性差,思想性不够,一旦面对问题可能抓不住要领。这种人做事,往往能生出几十条主意,但都打不到点子上去。

这种人是杂家,宜做领导,只是要加强培养系统性、条理性,不然只是一位光说不练的天桥把式。

第四种人,说话平缓宽恕。这种人性格宏度优雅,为人宽厚仁慈。缺点是反应不够敏捷果断,转念不快,属于细心思考、有恪守传统、思想保守的倾向。如能加强果敢之气,对新生事物持公正而非排斥态度,会变得从容平和,有长者风范。

这种人宜做学问,只是不免流于守旧,宋代的司马光极力反对新法,但却是位谦谦君子,就是这种人的典型代表。

第五种人,华而不实。这种人口齿伶俐,能说会道,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乍一接触,很容易给人留下良好印象,并当做一个知识丰富、又善表达的人才看待。但是,须要分辨他是不是华而不实。华而不实的,善于说谈,而且能将许多时髦理论挂在嘴上,迷惑许多识辨力差。知识不丰富的人。

这种人宜做演员。天生具有表演才能,忌浮躁。

6、日久见人心

看人不能光看表面,要看本质,因为表面可以伪装,但本质却无法改变,那么怎样才能看到一个的本质呢?这就要你花大力气长时间了。

很多现代工商界人士只知道名震海内外的"宁波帮",但极少知道它的奠基者严厚信,更不知道他是我国近代第一家银行、第一个商会;、第一批机械化工厂的创办者。这里,我们讲一个为什么他在当时的工商界信誉卓著、成就令人瞩目的奥秘。

严厚信原籍慈溪市,少年时,因为家里贫困,只上过几年私塾,辍学后在宁波垣业钱庄当学徒。由于他食量超过一般人-倍以上,没多少时间就被老板借故"炒了鱿鱼"。之后,他经同乡介绍在上海小东门宝成银楼当学徒。在此期间,他手脚勤快、头脑灵光,很快掌握了将金银熔化的技术,并掌握了打铸钗、髻、镯、戒指和项圈等各种首饰的技巧。同时,业余时间他酷爱读书,尤其酷爱书法和绘画。他常常临摹古今名家的作品,几乎可以达到乱真的程度。

后来,严厚信在生意中结识了"红顶商人"胡雪岩。一次,胡雪岩在宝成银楼定做一批首饰,严厚信亲自动手,做好后又亲自送去。胡雪岩给他一包银子,要他点一下,他说:"我相信胡老爷,不用点。"但是,拿到店里数一下,按数少了2两银子,他不声不响,将自己的辛苦工钱暗暗地凑在里面,交给了老板。又一次,胡雪岩要宝成银楼的首饰,严厚信送去之后,又数也不数拿了一包银子回来。可是,一数,吓了一跳,多出了10两银子。10两银子,当时相当于一个小伙计的几年辛苦工钱。然而,他想起家里大人的教诲,绝不能要昧心钱。于是,次日一早,马上送还给了胡。其实,同前一次一样,这是胡雪岩试他的品行。自然,他得到了胡的好感。继而,他以自画的芦雁团扇赠给胡雪岩,深得胡的赏识,称赞他"品德高雅、厚信笃实,非市侩可比。"于是,推荐给中书李鸿章。他得到了在上海转运饷械、在天津帮办盐务等美差,逐渐积累了一些金钱。尔后,在天津开了一家物华楼金店。

京津沪等地的"八大样"是个历史悠久的老商号。其创业老板姓孟,是山东章丘人。过去,有个叫张云德的孤儿,靠亲戚帮忙,过继给盂家,改姓孟,在布店做小伙计。入店后,他勤快、踏实、沉默寡言。一天,老板叫云德带8匹马去济南田家做一笔绸缎生意,根据路程限定他次日返回。当天傍晚,他准时把布送到了济南田家。次日一大早,老客户田老板将货钱给了云德。云德像大掌柜一样数也没数就将钱包好上路了。因为这是老板第一次叫让他单独做生意,他心里有点不踏实,中午到平陵城时,趁其他伙计休息的时候,他偷偷点了一下货款。一点,吓了一跳,贷款多出了不少,远远超出了这笔生意的利润。怎么办?他想田家发现后一定会很着急,当即决定,让其他伙计先回家,自己重返济南。掌灯时分,他把多余的钱送到了田老板手里。谁料,田老板不但不感谢,反而责骂了他一通:"你这家伙,存心不良,既然多了钱,为什么当时不说?害我怀疑这个怀疑那个,弄得鸡犬不宁!"云德怕断了老板的生意,不敢争辩,只好低头不作声。第三天回到章丘,自己的老板又大骂了他一通:"第一次让你出门办事,你就这么放肆,竟敢冒犯店规,迟一天返回!你这种人今后谁还敢用?明天中午,到账户领工钱,你不再是这里的伙计了!"没想到做了好事反而砸了自家的饭碗,他只得把眼泪往肚里咽。次日上午,他没事就打扫干净了自己的房间,并把东西都整理得井井有条。中午,准时去账房。他从大掌柜手里拿了钱,向一旁在座的老板深深鞠了一躬,说了声:"谢谢您过去的教诲。"转身走了。走到门口,突然被老板叫住了。原来,这一闹剧是老板对他的考验。他当即被老板委任为大掌柜(相当于现在的经理)。从此,他以身股参与分红,并用分红办了自己的店铺,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富商。

对于严厚信张云德的人品是勿庸置疑的,我们佩服他们高贵的品质。但我们更为叹服的还是胡雪岩和孟老板的管人用人手段,是他们发现了严厚信和张云德。像他们这样闻名古今的商人在管人用人上的手段何止此一二,不然又怎能开创了如此辉煌的事业呢?

7、识才先识德

品德是内在的结果在外部的表现,也是认识一个人的重要途径。在现代社会,很多大公司考虑吸纳新人时,都先从德开始。一个无德有才的人是不会给公司带来好处的,从公司的长远发展来看,这种人是不可取的。

任先生的公司来了两位女士,一位黄某,一位董某。黄某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给人一种愚蠢的感觉。而董某,荚貌出众,活泼可爱,让人看上去就觉得她才华横溢。

通过两个月的工作实践,董某初绽头角,以出色的公关才能,给单位带来不少利润。于是她得到同事的羡慕以及老板的赏识。老板多次在会上表扬她,并在第二季度给她颁发了头等奖。可是慢慢地,她的原来的德性就开始暴露出来。她目空一切,自高自大,说东道西,挑拨离间,无事生非,有些同事在她的挑拨下反目为仇;也有些年轻的男同事在她的挑唆下,争风吃醋,大打出手。好端端的单位变得乱如一团麻,打架的、闹情绪的,还有一位青年因董某对恋爱的一些错误观念而对爱情丧失信心,心灰意冷离家出走。

老板对这些事非常重视,经过详细调查,终于弄明白是董某一手造成的。于是公司开大会,会上点名批评了她。董某不思悔改,两个月后,她煽动老乡合伙贪污公款,公司为此对她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

在批评后的第一个月里,她表现还不错。一来闲话已没人听,人们都躲她躲得远远的,二来刚挨批评,她不敢再贸然活动。但到了第二个月,她的恶习又暴露出来,连续贪污三次公款,先后煽动三个同乡潜逃。公司经理对她彻底绝望,断然把她开除。

同来的黄某虽没有董某的公关才能,但她勤恳老实,任劳任怨,在同事中享有较高的威信。部门主管把她安排在办公室内做勤杂工,她不但把自己的本质工作干得很好,而且还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同事,单位人员提起黄某的为人,无不伸出拇指大加赞赏。后来老板认为她大公无私,坦诚可靠,就把她提升为会计,她上任后把工作干得井井有条。

所以,用人时先看其德,后观其才。否则纵有精明头脑,超人才能,也是不能委以重任的,因为任用这样的人,只能得不偿失。

"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但丁语)非常有力地揭示出了"才德"两者之间的不可替代性,也可以作为领导选取人才时的一个警示。

法国银行家莱菲斯特没有发迹时,因为没找到工作,只好赋闲在家。有一天,他鼓起勇气到一家大银行找董事长求职,可是一见面便被董事长拒绝了。

他的这种经历已经是第52次了。莱菲斯特沮丧地走出银行,不小心被地上的一根大头针扎伤了脚。"谁都跟我作对!"他愤愤地说道。转而他又想,不能再叫它扎伤别人了,就随手把大头针捡了起来。

谁想,莱菲斯特第二天竟收到了银行录用他的通知单。他在激动之余又有些迷惑:不是已被拒绝了吗?

原来,就在他蹲下拾起大头针的瞬间,董事长看在了眼里,董事长根据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认为他是个谨慎细致而能为他人着想的人,于是便改变主意雇佣了他。

莱菲斯特就在这家银行起步,后来成了法国银行大王。

莱菲斯特的机遇表面上只因拾起一根针,看似偶然,但他能在自己落魄之时都保持良好的行为,说明品德情操十分高尚。

那位从细微处见精神的董事长更是一位识人高手,是他发现了莱菲斯特这匹千里马。莱菲斯特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那位董事长识人的独到之处。

一个有德的员工,不仅会给你的公司来带和谐的气氛,高贵的形象。而且还会让您放心地把荼我给他们。衡量一个人的品德就要看他平常的表现。

宋真宗想拜王钦若为相,王旦制止说:"王钦若受陛下赏识提拔,地位与待遇已相当优厚,我还是希望他能留在枢密使的位置上,这样,枢密府与相府之间也可以保持平衡。我朝从太祖开国以来,还没有任用南方人当宰相的先例,虽然古人说惟才是举,但也必须是真正的贤才才可以破例提拔。我身为宰相,不敢压抑贤才,但不同意王钦若当宰相,这是公众的意见。"由于王旦反对,真宗便暂时放弃了自己的想法。直到王旦去世后,王钦若才被放手使用,因此,王钦若逢人便说:"是王旦使我当宰相的时间延迟了十年!"当初,王钦若与陈尧佐、马知节同在枢密院任职,因为汇报工作,当着皇帝的面发生了争吵。真宗把王旦叫来处理纠纷时,王钦若还在大骂不已。马知节哭着说:"我愿与王钦若一起到御史府对质,请求公正评判。"王旦怒叱王钦若退下,才平息了这场纷争。事情发生后,真宗非常愤怒,立即下令要将王钦若三人投入监狱。王旦严肃地说:"王钦若等人多年来一直凭借着陛下的特殊宠爱,所以才敢如此肆无忌惮。陛下要责罚他们,也应当选择公开正式的场合,今天,您暂且回宫休息,明天我再来领取圣旨。"第二天,宋真宗召见王旦,问他是否安排了处罚王钦若的事情。王旦回答:"王钦若等人理当处罚,但不知陛下要怎样处罚他们。"宋真宗说:"判他们忿争无礼的罪名。"

王旦说:"陛下治理着天下,却用忿争无礼的罪名将大臣入狱,如果这件事传到国外,恐怕会因处罚失当而损害您的威信。"真宗问:"你说该怎么办呢?"王旦说:"应该通过中书省传达您的旨意,把王钦若叫来宣布陛下对他们宽大为怀的态度,同时对他予以警告。等过一段时间,再将他们罢免也为时不晚。"真宗同意了王旦的处理办法,并说:"如果不是您说了话,我真是难以容忍他们这样放肆。"一个多月后,王钦若等人都受到了免职的处分。

王旦不以和怨待人,体现了品德的高尚。衡量一个人的品德,就在于看他平常处理事物的具体表现。王旦曾经与同僚杨亿一起品评当朝人物。杨亿问:"丁谓这个人日后的前途如何?"王旦评价道:"丁谓是个有才华的人,但在品德修养上还有所缺陷。他日后担任了高级职务,假使有品德高尚的人帮助他,可能会有一个好的晚节;如果是他单独掌权,一定会给晚节带来不幸。"后来,丁谓的发展果然证实了王旦的预见。

王旦作为皇帝使者负责修理衮州景灵宫,太监周怀政与他一起同行。有一次,周怀政趁便请求与王旦相见,王旦却一定等随从的人都来到后,才穿着官服在大庭广众下与他见面,说完了正事就立即告别。后来,周怀政因为策划政变而被杀,众人才知道王旦识人之准与深谋远虑。另一名太监刘承规因为忠厚老实受到宋真宗的宠爱,在他即将临死之时,他请求皇帝能封他做节度使,刘承规和王旦在私交上堪称莫逆之交。但当皇帝问及王旦此事如何处置,王旦却执意不批准,他说,从私谊而论,对于一个即将死去的朋友,这点要求并不算过分,但从国法上论,这个例子不可开头,会影响到今后的大局。刘承规的遗愿最终没能实现。从这个方面上说,王旦是位品德优秀的人,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到人格的魅力。

一个有德的人,他们看待事物,不会以自我为中心,更不会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这对一个企业,及至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一个企业或国家没有品德高尚的人话,我想它离消亡就不远了。所以,识人要从品德出发,认识他们的优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