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有个故事,有位猎人抓到一只猴子,把它剖肚取骨,要熬"猴胶"。母猴一路跟随在后,当它看到小猴子被猎杀剖肚抽肠取骨时,伤心地一直哭一直叫,最后竟倒地而死。这位猎人心想:为什么这只母猴会来送死呢?于是将母猴开膛剖腹,竟然发现它的肝肠已寸寸断矣!这就是"如猿泣爱子,寸寸断肝肠"。
畜生的母爱尚且如此,何况是人类母爱!子女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母亲那份爱子的慈心,就像母猴忧子一样安不下心来,欲哭无泪、投诉无门,所以她肝肠寸寸断啊!
父母对子女的关心爱护是无微不至的,也是无处不在,即使子女长大成人、离乡背井,做父母的一颗心还是牵挂在孩子的身上!
深加体恤恩第九,深加体恤恩。颂曰:父母恩情重,恩深报实难,子苦愿代受,儿劳母不安。闻道远行去,怜儿夜卧寒,男女暂辛苦,长使母心酸。
父母对子女真是恩深情重,我们要报答父母恩,实在是难报于万一啊!也许有人会感慨现在懂得报父母恩的人太少了,其实,不只是现在,过去也有不孝的人。佛陀在世时,有一位阿阇世王,他尚为太子时,他的父王频婆娑罗王是佛教一位虔诚的护法者。当时佛陀的身边有一位弟子名叫提婆达多,他一心想要超越佛陀,成为普天之下唯我独尊的"新佛",因此千方百计地想要杀害佛陀。
提婆达多为了达到目的,就去勾结阿阇世太子,唆使他说:"你如果灭除你的父亲,就可以为新王;我灭除了佛陀就可以成为新佛,如此天下就是我们的。"阿阇世由于欲心蒙蔽良知,就真的把父王囚禁到牢中,篡位为王,并断了父亲的水粮,他的母后无法忍受儿子的这种逆行。但阿阇世自立为王后,下令任何人都不能送东西给父王。母后无可奈何,只好天天沐浴干净,然后把蜜汁涂在身上,利用到牢中与国王会面时,把衣服脱掉,让频婆娑罗王舔食她身上的蜜汁。
经过了七天之后,阿阇世发现父王没死,深感奇怪,打听得知原因,就把母后软禁在宫内。如此再经过七天,频婆娑罗王竟活活饿死在牢中。
母后心中又恨又痛,但终究是自己的儿子,又能奈之何?阿阇世本身也有儿子,有一天吃饭时,他儿子要求非让自己最喜欢的一只狗与他们同桌共食不可,阿阇世无可奈何地答应了,并感慨地说:"我身为一国之王,却要顺着儿子,与狗同桌吃饭。"
那时候母后听了说:"这没什么啊!你知道吗?小时候你的手上长了一个疮,生了脓,你痛得一直哭,你父亲为了让你减少痛苦,竟然不怕脏也不怕臭,用嘴把脓血吸掉了。"
阿阇世听了如梦初醒,心想:我为了爱孩子,竟顺从儿子与狗同桌吃饭。父母疼爱子女的心应该都是一样的,我父亲甚至用嘴吸吮我的脓血,这种恩德我如不知报答,那我还算人吗?
他赶紧跑到牢中,看看父亲是否还有救,但是太晚了!父亲已经死了,想要孝顺也来不及了,这时他心中的忏悔悲痛可想而知。
即使是与佛同世,也同样有人迷失人性,做出伤天害理的事,何况现在世风日下的社会?我们学佛,应该要常常反省自己,是否能及时知恩报恩?
"父母恩情重,恩深报实难"--父母的恩情重如泰山,我们要报答已经很困难了,如果要等到孩子长大、父母也年老时才想到要报答,那时已经为时不长了,所以说恩深报实难。
"子苦愿代受,儿劳母不安"--父母亲为子女辛劳工作,如果子女生病受苦,父母宁愿代替儿女受苦,只要孩子平安无事,父母即使再累再苦都愿意。有些孩子较体贴,想替父母分劳。父母就会考虑很多,怕孩子太辛苦;女儿要帮忙做家事,怕她双手变粗变丑,儿子要代替父亲去做工,怕他力气不够""种种顾虑,都是因为父母对子女的疼爱。
"闻道远行去,怜儿夜卧寒"--有些人外出去求学闻道,天寒了,做父母的就担心孩子身上穿得不够暖和,赶快想办法寄去暖厚的衣服;甚至过年过节,也要寄去一些年节的物品给异乡的子女。
有个慈济委员,她的儿女在日本念书,端午节前几天她就开始包粽子,我问她:"怎么这么早就在包粽子了?"她说:"我要赶快包好,明天叫先生搭飞机送到日本给孩子吃,让他们也过过端午节。"无时无刻不关心孩子,这就是父母心啊!
"男女暂辛苦,常使母辛酸"--做子女的如果暂时稍微辛苦一些,做母亲的就日夜难安。
究竟怜悯恩第十,究竟怜悯恩。颂曰:父母恩深重,恩怜无歇时,起坐心相逐,近遥意与随。母年一百岁,常忧八十儿,欲知恩爱断,命尽始分离。
人与人之间相处都会有感情,但也会因一点小事摩擦而记恨在心。但是父母却不一样,父母对子女的恩德是绝对的,总是时时抱着怜爱的心来照顾子女。子女再怎么坏、怎么不孝,父母还是抱着怜悯宽容的爱心来对待他们。看到子女有任何苦难,都会让父母痛彻心扉。
莲池大师曾说过"父母恩重如山丘",父母对子女的恩德像大山那么高,像大海那么深,不管任何时候,他们对子女的爱都不曾停歇。所以说"父母恩深重,恩怜无歇时"。
"起坐心相逐,近遥意与随"--当孩子学走路时,父母就跟前跟后的,随着子女的身子晃动,父母的心也无法安定。子女一天天长大了,父母亲的关心和爱念,并不会随之减少,即使子女已长大成人,甚至离家在外,他们的心还是跟随在孩子身上,无法安宁。即使子女年龄已到七八十岁,但在一百岁的母亲眼中,他还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曾听过这么一则小故事:有位忙碌的企业家,他很喜欢打高尔夫球,每天一大早出门打球,晚上又要应酬到很晚才回来,早出晚归,做母亲的想见孩子一面都很难。每次看到孩子打球回来,一身大汗淋漓,肩上还背着重重的球袋,她看了非常心疼。
有一天她起早了,正好看到儿子背着球袋又要出门,她拦住儿子说:"孩子啊!你何必这么辛苦呢?不要再打球了,如果非去不可的话,倒不如请一个人代你去打吧!"
这就是慈母心,虽然这个儿子已经是好几十岁的大企业家了,但在母亲的眼中,他还是个尚未长大的孩子。这就是父母爱子女的长久心,所以说"母年一百岁,常忧八十儿"。那么要到什么时候,父母才放得下爱子女的心呢?要等到他咽下最后一口气,这份爱才会终止啊!
人的感情很脆弱,尽管平常感情很好、爱情很深厚,但稍微有些让对方不顺意,所谓的"爱"很快就会消失。真要问世间情爱是何物?只怕唯有父母对子女的爱和恩情是永不减损的。
父母对子女的爱,犹如细水长流,绵绵不绝,而子女回报父母的,总是极其有限。须知"百善孝为先",过去如果曾疏忽这份孝念,要赶快弥补,从现在起及时孝敬父母还不迟。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如果我们能时时对父母恪尽孝道,就是给自己孩子最好的教育--将来有一天自己年老时,子女也会学习好榜样来孝顺我们。这就是身教,也就是爱的教育。
父母对子女的感情究竟有多长呢?经文说:"欲知恩爱断,命尽始分离。"要等父母寿命尽了,才会无奈撒手,这就是父母对子女的宏恩长情!
子女对父母的情,经常是情薄如纸。有需求时,总认为父母给他们的是理所当然的,而他们给予自己的子女也认为是应该的。可是稍微回报父母一点点,就觉得已经付出太多了,甚至还计较兄弟姊妹应该分担一些,这是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
有一次我到医院去,病房中有一位老太太坐在椅子上,把头趴在椅背上,我拍拍她的肩膀问她:"阿婆,你怎么了?"她说:"我很难过!"隔床正好也住了一位老太太,她的媳妇坐在她身旁正在替她擦脸,婆媳之间就像母女那么亲密。
隔床的媳妇对我说:"那位阿婆好可怜!医师说她没什么病,可是她却从白天呻吟到半夜,又从夜晚呻吟到天亮。"
我回头问这位老太太说:"你怎么了?儿子媳妇呢?"她说:"儿子在上班,媳妇也没来看我。"我说:"现在都是小家庭,媳妇也有她的事要忙,所以无法来看你。"她听了,愤愤不平地回答:"孩子都请人带,哪有什么好忙的?"
婆媳之间有这条代沟存在,实在令人慨叹。做媳妇的没想到今天能够请人带孩子,日子过得这么好,是因为先生的庇荫;而能有这么好的先生,则是婆婆生养给她的啊!如今老人家病了,她认为把婆婆送进医院,就算尽了子媳的责任,可见子媳对父母公婆的这份孝思实在太淡薄了!既然孝思亲情这么淡薄,当然就没有什么亲恩好谈的了!
佛陀视所有众生如罗睺罗--罗睺罗是佛陀的独子,他在皇宫被佛陀度化出家。佛陀认为人在社会人群中,不断地造业:人与人之间斗争不息,国与国之间也不断地战争,而一个国家为了成就一个国王,不知要损伤多少条人命。
看看现在的世界,战争一直不曾中断,牺牲的人命不计其数,战争不知何时能了。说实在的,两国交战,人民之间并没有仇恨,但是一声令下,彼此开战,无辜的人民便在炮火中牺牲了,辛苦建立的家园也被摧毁殆尽。追究其因,只不过是几个执政者的权力争执、贪心欲念罢了!
佛陀出家,就是因为看透众生弱肉强食的情况,因此放弃权力、地位以及荣华富贵而出家修行。他透彻了生命的真理,再来度化他的父亲、儿子、妻子、姨母,让他们脱离世俗间的贪欲烦恼。他希望大家都能抱持"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胸,视普天下众生都如自己的父母、子女、亲人。
在世俗中,人们永远无法割断私我的感情,即使是再贤惠的母亲、贤明的父亲,他们还是私情难断--心心念念都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这些都是有色彩、有污染的爱,又怎能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呢?
佛陀就是希望他的儿子罗睺罗能够去爱普天下的众生,而不只是把他的爱局限于一个国家中,所以度子出家,这就是最深刻的大爱。
一般做父母的,爱子女只是这一生、一世,但佛陀爱天下的众生却是累生、累世,这种爱就是长情大爱。
我们都是佛教徒,既然要学佛,就必须以"父母心"来关爱普天下的众生。视普天下的老者都是我们累生累世的父母--像佛陀看到一堆白骨,就很恭敬地礼拜,并且开示弟子:这些白骨是他生生世世父母的骨骸。
佛陀以累世累劫的慧命,不断地来回于六道中;然而倒驾慈航于娑婆世界,就必须藉父母所生之身才能来到人间。所以佛陀不只感恩过去生的父母,也感恩未来世的父母。
佛陀的母亲摩耶夫人因为生了福子,而往生忉利天。佛陀将入灭时,思母恩未报,因此到忉利天为母亲讲述《地藏经》,使她能闻法得度。而佛陀的父亲也因听闻佛陀的说法得到初果。这就是以父母生育的生命来回馈、长养父母的慧命。
一个真正的佛弟子,应该以智慧来启发父母的慧命,更应该视一切众生如己子,时时抱持为人父母的心怀来爱护众生,以及为人子女的孝思来礼敬众生,这才是真正以大孝回报父母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