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这样?员工为何“敬业精神不强”?企业家为何缺少“道德”?
还是从中国人的孩提时代说起。
林懂事开始,中国的孩子们花费最大量的时间在学习上,巨大的作业压力和迅猛的“死知识”灌输速度,使他们根本无暇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深入思考,也不可能在其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也许有人会说,班级排在前10名之内的同学,还是有快乐的。这话虽然不错,但那些孩子得到的快乐,不是因为学习本身,而是来自于老师的嘉奖、父母的表扬和其他同学的艳羡。
如果没有了这些,孩子们爱学习,那才是真正的爱。中国的孩子,有吗?
因此,在中国,就产生了一种奇特的现象:
小学生学习很努力,中学生学习最拼命,大学生学习相当轻松,而在工作之后,中国人除了在职业方面接受不得不进行的考证学习和培训外,根本不再考虑学习之事,他们抓紧时间打麻将、看电视、玩游戏、打牌、搞婚外恋,疯狂地将青少年时期被竞底掉的娱乐,加倍补偿回来。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中国人小时候,被竞底式学习害得太苦了。学习,在他们的心目中是一个可怕的梦魇,意味着考试、压力、紧张、付出、排名,甚至挨打挨骂、跪搓衣板。现在终于没有升学的压力,谁还愿意把那沉重的枷锁,套在脖子上?
正是竞底式的学习,造就了一个不爱学习的民族。
正是在这样不爱学习的国度,两千多年前孔丘总结出来的儒教,才能在二千多年后依然横行无碍,直到21世纪,还会流行鼓吹“皇帝圣明”的二月河、阎崇年之类无聊文人。
中国人聪明吗?中国人智慧吗?
但可叹的是:中国人在小学、中学、大学所学的,不过是些专供死记硬背的基础知识,且中国应试教育所传授的大多是死知识,极少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而最重要的还是靠大学毕业后,在工作中不懈的专业学习和钻研,因为“学习是成功适应变化的唯一途径”。
例如工科大学生经过努力学习,可以将流体力学考100分,但真的要将流体力学活用到潜艇外形的设计中,必须靠工作中的学习。
但中国人工作后却不爱学习,自然难以成功适应变化。因此,在和善于学习、真正热爱学习的西方人较量时,只能依靠竞底式的苦干,同时忍受底线式的待遇。
要想获得非凡的感知与洞察力,必须具备开放性。开放的头脑、敏锐的观察力,但这一点对于竞底人群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中国人在内心深处,不爱学习。
为什么中国员工难以享受工作呢?为什么中国的企业家难以享受他们的事业?
在此我们只分析员工的情况,企业家的情况照员工情况类推即可。
和学生学习的情况类似,由于竞底式的工作压力巨大,单调乏味,中国的员工们也不能享受工作过程。他们之所以要工作,不论是为了养家糊口,还是为了实现财务自由,绝大程度上是受物质收益的驱动。
为此,他们不得不甘愿承受体力、精神的巨大负荷,和时间的大量透支。
1、工作量方面的因素:所谓的“享受”,只有在保留一定备用资源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如果员工常常被迫付出100%的身心资源,那么他只有心力交瘁,而不会身心愉快。竞底企业往往倾向于要求员工多付出,或让员工彼此竞底。这样他们不仅要付出100%,甚至付出130%,最好多多益善。如此一来,员工如鞭打快牛,何以能享受工作呢?
其实,中国企业家很清楚其中国员工的底线式生存状态,因而他们大多努力为自己的后代多聚敛财富,以便使子孙远离被竞底的困境,不去做别人的员工。能安排好子女,也是中国企业家们互相攀比的一个内容。谁“出了事”,没有事先安排好子女,是要被人看不起的。
因此,可以理解,华人富豪的财富再多,也绝不可能出现象比尔盖茨那样的“裸捐”,即把自己所有的财富捐出来,因为那样他们的子女将沦落到被人竞底的窘境,他们会被脊梁骨。
2、工作性质方面的因素:竞底企业的工作由于没有创造性,通常枯燥乏味,很快就使人产生审美疲劳,这当然不能谈什么享受。既然不能享受,那就只能鼓励大家忍受。
案例:IBM和华为对工作的比较
中国的企业界津津乐道于任正非对研发人员的号召“板凳要坐十年冷”。但十年板凳坐了之后,有什么激动人心的结果吗?这种结果有什么机制上的保障吗?对这一点,任正非之类的竞底者是不会,也不可能给予承诺的。
那么,员工就只能凭一种“愚公移山”的傻劲,去坐“冷板凳”。他们这些活生生的聪明人,该怎么去享受这种“坐法”呢?任正非喊了几句大而空的口号后,没有再指导下去,他也不可能再详细具体地指导,否则竞底战略就“穿梆”了。
同样是从事IT高科技行业,也是华为榜样的美国IBM公司,他们从不号召员工坐冷板凳,更不用说坐十年冷板凳,其高层非常清楚和认同“新生一代已经进入到了全球的劳动大军之中,他们非常不习惯等级森严的结构,而且希望能快速建立合作关系,不希望受制于公司的架构或者时区。”
因此IBM常常在公司内部发动创新大讨论,并设有一个“思想空间”,用于发挥员工的智慧和专长,鼓励“无论哪个事业部,不管进IBM时间多长、级别多低的员工”,都可以去发表评论,补充各种创意,并设法将这些创意变成真实的产品。
到2007年底,IBM的“思想空间”已经有了8000个非常活跃的创意。
这类事情将大大促进员工的参与感,提高他们对工作的享受水平。但在任正非之类的竞底者眼里,这些玩意不过是不务正业的剩余精力宣泄。中国企业家们一定认为:有这点精力,还不如多去干些本职工作。他们甚至会担心这类空间,可能成为员工抨击公司竞底政策的平台。这并非空穴来风,如非常精于政治斗争(高级竞底)的任正非,就明令禁止华为干部联名提意见,他一定认为这是一种反竞底的“群体事件”,会撼动自己的权威。
3、工作收益方面的因素:不公平的利益分配和安全保障,是员工不能享受工作的最大障碍。竞底企业通常会处心积虑地探测员工可承受的底线,尽可能在不击穿底线的情况下,压缩综合支出,以降低成本和责任。如2007年,中国实行新劳动合同法之前,华为为了保持更多对员工的辞退主动性,不惜违背企业的社会责任,发起“万人大辞职”。(当然,2007年的《新劳动合同法》,也是政府对中国企业的一次法律大竞底,华为以对员工的竞底,来对付政府的竞底,也是出于无奈。但这种超级玩法,正彰显了这个社会竞底的普遍性。为什么一部西方人用于保障劳动者权益的竞优法律,在中国却变成了一种竞底工具呢?我们在第七章专门设案例讨论。)
较多依赖人力资源质量的知识密集型企业如此,而知识含量较低的企业,对员工的竞底就更加直接、露骨。据《联想不是家》中记录,2004年,联想空前大裁员时,事先员工完全不知情,有的被叫到会议室,经过5分钟交谈,就得签字,两小时内离开公司,该员工曾经存在过的所有痕迹,都被公司一笔抹掉。
在这样的环境下,员工如果还能享受工作,那他可能真的乐观到应该去检查精神是否正常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家如果还能热爱自己的事业工作,那他实在是太难得了。所以中国企业家大多持联想柳传志的经营哲学:怎么赚钱怎么做。今天做医疗器械;明天开矿;后天搞房地产;大后天去炒期货,在终于聚敛了一笔财富后,就买外国护照或绿卡,逃离这个竞底的国度。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华为任正非能坚持做通信制造,确属不易。华为有今日之成就,任正非强悍的竞底精神,是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第六章的竞底人物段位排列时,任正非和郭台铭等排在柳传志、陈水扁、李书福之上。
但是,竞底式的工作,只能得出底线质量的产品,坚忍和刻苦的结果,只能是及格,而只有热爱,才能达到优秀或出色的境界。
要靠一群没有热爱的人,将中国打造成人类社会的强国和大国,很难。
任何真正的创新,都必然建立在热爱的基础上,没有热爱并享受工作的员工,没有热爱自己行业的企业家,中国的企业自然无法进行真正的创新,因此它们将永远停留在竞底的水平。
在当今世界,靠军备竞赛、军事掠夺谋求长期的发展,绝无可能。宏观经济的发展,完全依靠微观层面上,每个企业竞争力的提高,而每个企业的竞争力,又完全依赖于其员工的竞争力,中国的员工不热爱自己的工作,中国企业必然缺乏竞争力,如此一来,中国想成为世界强国,可能吗?
这就是为什么经济腾飞了30年,中国却不曾出现过值得尊敬的企业,没有产生真正的国际大品牌,更没有伟大的企业家,只有赚了些银子、善于用各种方法做秀的商人,和一堆渴望赚钱的企业。
案例:为何华为的研发人员不爱研发
华为的研发骨干在离开华为后,很少再做技术工作,因为他们在华为,早已对这种竞底式的工作,忍耐得太长久,工作已经透支了他们在研发时的所有热情,因此,当他们可以自由选择时,就像脱网的飞鸟,再也不会选择搞研发。
有能力、有经验的研发人才大多设法离开研发岗位,如此一来,华为只有那些无力解脱,或新入职的工程师,才会无奈地留在研发的岗位上,这样的工程师做出的产品质量,自然难敌对手有热情、富于创新的工程师,因此华为不得不在市场上以低价竞争,并付出更多的成本用于售后服务。这样的结果是,不得不给研发人员较低的工资,从而更加留不住有水平的研发人员,陷入恶性循环。
在前言中,我们曾讲述了一个犹太人和华人开修车店的故事,实际上那就是竞底企业的一个普遍写照。
正是竞底式的工作,造就了一个不爱工作的民族!
正是竞底式的环境,造就了一群不热爱自己行业的企业家!
实际上,中国的问题,从古到今,从来不是出在底层的被竞底者身上,而是出在竞底者身上!出在竞底的机制上!
企业做得不好,不是“细节决定成败”,而是首先由战略和制度决定成。难道2008年企业倒闭潮,是细节引起的吗?同样,中国的经济没有搞好,也不是企业家们做得不好,也是战略和制度的问题。
只有以制度打破竞底的怪圈,确定出不断进步的发展战略,中国的起飞才可能持续。
但要从制度层面进行改善,确实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人们往往会将问题推给底层的员工。对于员工的低敬业水平,任正非作为竞底者,不会对员工的被竞底状态进行反思,反而理直气壮地在大会小会上痛斥“中国人难管、懒散,非得用僵化的制度牢牢地束缚住”。这样一来,华为的竞底必然愈加剧烈,“毛巾”越拧越紧,导致华为不时横死几个年青人。他们的夭折,也许能让任正非认识到“毛巾”就要拧断了,让竞底制度的“天网”,稍稍疏漏、松动几分。
被竞底者虽然人数众多,但却是纯粹的弱势群体,他们是典型意义的“群众”,面目模糊。他们虽然很要面子,但却只有很低的自尊,因此,缺乏个人特征,很容易按照竞底者的要求做出服从,尽管这种服从可能只是表面上的。他们很难在工作中表达自己的独立思想。
华为的一名员工曾善意地上书,谈自己对企业的建议,立刻被任正非批示:要么将该员工辞退,要么送精神病院。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此事在华为传为佳话,在中国的企业界传为美谈,成为一个经典案例。
显然,在这样的竞底环境下,员工只能对上级唯唯诺诺,表现得缺乏自己的个性。确实,被竞底者就如同机器上的一个螺丝钉,螺丝钉只应中规中矩地固定在某个位置,当然不能有自己的个性。
但人能是螺丝钉吗?人应该是螺丝钉吗?人成了螺丝钉,那“以人为本”又怎么说?
竞底者如任正非、柳传志、张瑞敏等,愿意让他们的子女,成为这样的螺丝钉吗?在第六章中,我们将说明,竞底企业的文化,实际上是一种虚伪的文化,对人不对已的文化。这也能说明,竞底者只会将他们的竞底口号,如“艰苦奋斗”、“坐冷板凳”、“入模子”、“要效果不要借口”等等,只会用在被竞底者身上,不会用在自己的子女身上。
八、与竞底相关的理论阐述
竞底既然在中国如此普遍,源远流长,必然有其“合理”的方面。经过研究发现,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有多种理论和概念,可用于解释中国人竞底的合理性:
A、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这条著名规律的意义是: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连续投入某种生产要素,如果增加到一定之后,所提供的产品增量就会下降。
如对华为而言,政府对它的土地供给量超过一定程度后,对其增加通信产品的产出,并无显著的帮助。
在中国,因为廉价劳动力的海量存在,企业倾向于不搞技术创新,较少升级设备,而喜欢连续增加员工的使用(中国另一个显著廉价的东西,便是环境破坏的成本,这将在本书后面另行讨论),当人员使用超过一定规模后,将使企业因增加员工而增加的产出出现递减,从而反过来约束了员工的报酬增加。
因此,就形成了竞底,所以志强厂的打工妹们的实际收入,18年来没有实际增长!
因为穷,所以要多生孩子去赚钱。因为人口多,所以工资很自然被压到底线,打工不赚钱。因为不赚钱,所以穷。因为穷,所以要多生孩子……,这是一个竞底带来的无法中止的怪圈,封建社会是靠改朝换代时的人口大规模灭失,来打破这个怪圈的。
由于全球化所带来的世界产业自由流动,中国人的这种低报酬,使大量低级产业在美日韩等国无法招聘到廉价的工人,竞相转移到中国。
有一首打油诗很形象地反映了这种竞底现实:
美国人发明东西;
日本人把东西做好;
韩国人把东西做烂;
中国人把东西做到没钱赚。
中国2008年流行一句俗话“至贱者无敌”,区区五个字,高度概括了竞底的本质。竞底,就是这样一种精神“我已经把它搞得没钱挣了,看你还怎么跟我争!”
但是,为了获得竞争力,要生活在“至贱”的状态,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悲哀呢?要在别人没有钱赚的底线以下生存,这种生存方式的艰辛,可想而知。
所以任正非会无奈地长叹“现在卖高科技产品,简直像卖萝卜白菜一样不赚钱”,他没有反思,华为的竞底正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2008年珠三角和长三角,这二个中国最发达的产业带,会发生大量的倒闭潮;
所以2008年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要竟相去当兵,或者忍受月薪五六百元的工作;
所以广东1300名硕士,去竞聘30名屠夫的职位。
……
B、丰收悖论:
这一经济学著名悖论指的是:农民获得了大丰收,但他们的收入却减少了。也就是每个农民都尽量增加产出,但所有农民的产出都提高时,每个农民的收入都降低了(不是不变,是减少)。
同样,中国的每个企业、企业中的每个员工都拼命地干活,但最终每个企业、每个员工的收入,反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