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不生病的思维
29684500000018

第18章 这样想,就治大病(4)

如果你喜欢嘈杂而不喜欢宁静,播放一张录着自然环境的声音的音乐有助于你集中注意力。或者唱圣歌。你可以在冥想的时候通过重复一首简单的圣歌,比如哦、啊或者和平来唱圣歌。也可以放一些圣歌CD,你可以跟着唱。宗教音乐的完整目录中,最好的例子是《圣歌,声音中的精神》,它收录了来自多种文化的圣歌,这些文化包括像阿帕切族的和苏菲派圣传在内。

即使在工作时你也可以冥想。繁重的单调的工作时,摘下你的耳机,一会再看那些阅读材料。与其试图避免乏味或关注结果,还不如体会你体内正在发生的事情:你的呼吸、你的正在放松的肌肉以及你某个伸展动作的紧张度。

第三个星期

租用或购买一些有指导性的关于冥想的音像或影像制品。这方面训练的很多杰出的学者和老师都录制了一些有助于你集中注意力的东西,有些基本的是指导你如何做,其他的则纯粹是身体练习如呼吸或身体放松。我们向你推荐琼博士写的《冥想,为了放松和减压》。那些人录制的很多东西都与旧式的宗教或者精神传统有关。很多磁带介绍三四种不同的方法让你尝试。戈尔曼博士根据《冥想的艺术》汇编了四种方法-呼吸、体检、散步和用心冥想。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他帮助你找到最适合你的方式,让你更深刻的理解你自己和你的世界。到书店逛逛或浏览Amazon.com这个网站,将使你获得很多新思想。

第四个星期

试着参加一个小组或班,在他人的陪伴下冥思是一种极为动人的经验。寻找一个佛教的寺庙,他们常常集会并向公众开会。有些甚至还提供训练,你的医生或当地的医院或许能够指导你加入一个小组因为现在很多医疗机构把冥想当作一种减压的方式。

冥想练习也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特别是在流行性感冒蔓延的时候。研究还表明,冥想练习完全有可能增加癌症病人体内抵抗肿瘤的细胞。所以,我要说,为提高免疫能力而花一些时间是值得的。

其他一些如溃疡、慢性心脏病、某些肠道疾病,以及哮喘和不明原因的逆反行为等,都能通过冥想练习得到缓解。

冥想练习是一种能够促进身心交流以保持身心健康的自然方式,其独特之处在于它将瑜珈等健身方式与冥想技巧,完美结合而成为治疗身心疾病的有效途径。

虽然你很忙,但你总能挤出一点点儿时间,静下心来冥想吧!

通过冥想练习,你可以提升自我形象,发挥最大的能量,并能收获美丽,得到人生最大的财富——健康!静下心来,敞开胸怀,从练习中感受难得的宁静、聪慧和幸福吧!

3、阳光气化想——藏医治好了老人的肝癌

我们的生命是阳光给的,我们就是阳光的化身。因此,我们在内心深处都是十分喜爱阳光的,那其实就是喜欢我们自己。

生命健康与否,就看体内的正气与邪气较量结果,正胜邪则不病,邪性正则病,正邪相抗则是亚健康状态。而阳光是代表正向能量的。

阳光,它能使黑暗中的人升起温暖,使失败者看到希望,使病人又焕发出新的活力,使人生充满光明。

万物生长靠太阳。这是一句真理。但我们几乎都忘记了这一真理。我们都对这句话不已为然了。其实它是真有用。

在中国西藏的一座大山里,有一个老人得了肝癌,由于没钱医治,她便去求救藏医,一句奇特的藏医给她教了一套思维术——阳光气化想。

藏医教老人每天一清早就起来,爬到山之江坡面对太阳出来的地方,站好(也可坐好等),深呼吸,自然放松,双眼微闭,大脑中想象阳光,红色的如线一样的阳光从自己的头顶进入,而后往下照去,照到自己的肝上,阳光源源不断地照到那个肝上,肝上有许多细小的被污梁的水珠正在被阳光蒸发消失。

一分钟,二分钟,就这样想象着。

每天站着这样想一个小时,坐着想半个小时,老人累得全身汗如雨下。

这就是藏神医告诉她的阳光疗法。

阳光气化想,就是想象用阳光的温度在照射到病变处后开始升温,升温,升温,升温,升温,由于温度升高,病毒被慢慢蒸发掉了。

同样的道理,这位藏医还开发出了——瀑布洗刷想的治病救人的优秀方法。可见一理通,百理通。同样,你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你的优秀方法。

这位藏医还告诉病者,每天下午,开始到她屋后的瀑布下全身赤课站入不中(当时是六月天),开始想象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从头顶射入,开始洗脑,洗颈,洗肝,洗肝,洗肝,将肝上的污点洗走,冲涮,一次,一百次,二百次……

每天这样做半个小时。

当然不站到瀑布下也行,只是效果差一点点而已。

这位肝癌患者同时配吃了一些自然绿色食品,不到半年月就胃口大增,精力旺盛。

她又接着练了二个月。

共三个月,她觉自己的病完全好了。因为她自我感觉一切就象回到中年人的身体状况一样,能吃,能喝,能睡,能干重活了。

显然,是真好了。

表面上看来,这位病人是借助的外在能量——阳光、瀑布——治好了她的大病,而实际上,是她自己调动了自身的潜能将自己的病治好了。

人的思维力量真是奇妙无比,外显可以改天换地,内显则可以治病除邪。真是了不起呀!

阳光气化想训练的注意事项:

1、选择一个幽静的氛围 ,要适合排除干扰,全神贯注。

2、选择一个大脑比较空闲的时间。

3、习练的最佳时间是黎明和黄昏,这是一天中天音最强的时刻。

4、坚持每天练习 ,尽量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以帮助大脑尽快进入状态。

5、阳光气化想的站姿或坐姿一定要稳定舒适,头、颈、背挺直在一条线上,面东或面西。不要尝试去争取大脑的平静,这样只会事与愿违。尽力去忘我自我就好了。

6、以5分钟的深呼吸开始阳光气化想。然后保持均匀的呼吸。

7、练习中紧紧扣住你的阳光气化想方式。

阳光气化想相关问题回答:

阳光气化想体式中的挺直脊椎——为什么?

每个阳光气化想体式都要求挺直脊椎。人的脊椎骨本来就不是非常直的,有两个易弯曲的地方。因此谈到保持脊椎挺直,指的是不会产生新的弯曲。使人体躯干及头部与地面保持垂直,可以保证脊椎挺直。

多数人认为挺直脊椎的生理优势是挺直脊椎,保持原位,正常发挥功能。从下面几点可以看出,这种论点并不让人信服。首先,由于脊椎所在的脊椎骨弯曲,脊椎不会非常直,它会保持自然弯曲。

即使脊椎骨发生弯曲,脊椎的正常功能不会受任何干扰。泛泛而论,脊椎由三层膜包围,周围是流体,还有相当数量的脂肪组织充当包装材料。这样脊椎有三层膜支撑,有流体和脂肪组织的保护,就不会受到振动或颠簸。有着内部的层层保护,即使脊椎骨经受一定限度的弯曲或扭曲,脊椎也会安然无恙。

因此即使脊椎骨不挺直,脊椎的功能发挥也不会收到任何影响。由此可见,因挺直脊椎而带来的生理优势的说法或多或少带有想象的成分,肯定还有其他的生理优势。

我们可能会想,愈加要求在阳光气化想时挺直脊椎,是要避免腹部内脏收缩及由此引起的疾病。上文中已经表明无力的腹部如何导致消化不良,脊椎前倾导致体式放松,如果一个严谨的阳光气化想练习者一天坚持前倾几小时,将会由于习惯与放松导致腹部肌肉变弱,再加上腹部器官收缩,就会引起消化不良。

坚持挺直体式,就会避免所有的问题,体式挺直就要求脊椎挺直,愈加要求脊椎骨挺直作为阳光气化想体式的技巧之一。

阳光气化想要求脊椎挺直还有一个原因,阳光气化想过程中,思想必须完全脱离身体,这就意味着身体体式必须放松、舒适、平衡。由于脊椎骨挺直,叠起双腿组成的三角底座,双手置于膝部或盆骨前脚跟,阳光气化想具备了所有优势。除去躺下后脊椎的水平位置,挺直是脊椎所能保持的最舒适的体式。但是水平体式并不适合阳光气化想,因为那样习练者就容易入睡。

由此可见,挺直是阳光气化想唯一的体式。阳光气化想习练者发现阳光气化想体式是最舒适的。思想完全开放,任意而为,不受身体干扰。

阳光气化想体式中的血液循环;阳光气化想体式的第二大生理特征是可以调节盆骨神经。

盆骨肌肉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是很活跃,由于这些原因才需要血液自动流动,这样盆骨就有更多来自在腹部大动脉分支的血液供给。因此由脊椎部位,即尾骨和荐骨发出的神经就会得到更丰富的血液供给和调节。

血液供给增加,随后的神经调节都有助于唤醒昆达里尼,这个过程当然离不开其他愈加体式的协调。传统的观点认为,仅靠不断练习冥思就能唤醒昆达里尼,以上的结论就是以这观点为依据的。

阳光气化想体式中的呼吸机制;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生理特征是最少的二氧化碳产出。二氧化碳最少是于阳光气化想时只有微量的肌肉活动,尽管保持阳光气化想体式所需要的肌肉能量不比躺下或睡眠所需的能量少,也就相当于坐下或站立所需的能量,阳光气化想体式需要极少的肌肉能量。因此,阳光气化想时,二氧化碳产出也达到最低点。

肺部活动和人体二氧化碳产出成比例,这已经是公认的事实。如果人体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肺部活动也会相应增加,就像运动员参加跑步,摔交,划船运动一样。相反,躺着或睡眠时,人体二氧化碳产出较少,肺部活动就会减缓。此外,心脏与肺部活动一致,肺部活动增加时,心脏活动也随之增加,肺部轻微活动时,心脏活动也缓减。

根据这些生理事实,阳光气化想时,二氧化碳产出达到岁低点,肺部和心脏活动都减缓。在一定时间内保持阳光气化想体式,比如说一次坚持半个小时,呼吸就会变轻,心脏跳动得到控制,习练者所有的活动似乎都停滞了。

这种情况下,呼吸就完全是腹部呼吸了,只有细心的人才能从腹部肌肉前后轻微移动看出肺部的活动。这样习练者的思维就自觉不自觉的完全摆脱了身体活动的干扰。

习练者可以指引思维去探索本身的奥秘,甚至把自己同意识分离,直面现实,最终与现实融合为一体并获得自我。

阳光气化想时,要进行三调:即调意、调身和调息。

调意:即调理自己的意念,也就是训练涌现在头脑中的思想和念头。一般地把它限制在一个简单的词(如松)或数字(如一)上,并把它固定在想像中的身体某一部位上,如两眉间的上丹田,脐下一寸半的下丹田,这就称为意守,意守的目的是为了入静。做到真正的入静,即排除各种内外干扰,头脑里什么也不想,没有什么念头,身心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是很不容易的,这是一个主动的抑制过程,需要反复锻炼,付出很大的主观意志和努力才能达到这种入静、物我两忘的境界。

调身:即调整自己身体的姿势。由于功法不同,要求身体的姿势也各异。不论何种姿势要使自己的头颈、躯干、四肢肌肉和关节都处在一个相当松弛的状态,并不为自己所意识到,即使练动功时,身体各部分的活动也是得心应手,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

调息:即调节自己的呼息,有意识地进行一呼一息的训练,延长吸气或呼气的时间。呼吸可兴奋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并通过它们的影响调节内脏的功能。  在各种不同的功法中,虽然三调各有侧重,但调身、调息都离不开调意的指导,所以调意是主要的。然而在思维中。为了迅速获得效果,常从较易掌握的调身入手,训练自己身体的姿势或动作。这一训练虽然需要用意念来指导,但随着身体各部分的放松或动作自如,意念的指导作用也随之减少。在调身的同时也可进行调息,也就是以意领气,将自然呼吸逐步转为均匀的,缓慢的腹式呼吸。练习到一定程度以意领气的作用也逐步减少,此时即可有目的进行调意,从意守某一部位到万念俱寂,进入深度的入静状态。气功练到意念、姿势(有时是动作)和呼吸三者高度密切协调,自我与外界浑然一体,就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刚开始阳光气化想时,难免会杂念丛生,胡思乱想,但是不要因此而灰心丧气,我们刚开始如果能做到一分钟内保持大脑空白十秒钟就有成就,好事多磨,欲速而不达,慢慢来经过一段时间的修持,我们会发现思维原来可以这样控制。

大概这样修持15天左右(不能一概而论,根据自己控制思维的程度来决定),坐下来后刚开始默念空、静、虚、无,过一会就什么也不要想了,记住默念是为了大脑空白采取的方法,不是我们最终追求的目标,这个度,这有自己能把握。

尽量进入到恍恍惚惚、混混沌沌、忘我无我的空空状态,大脑一片空白。没有空白的要渐渐空白下来,能够很快让大脑空白下来就是功夫。

为什么我们要求平时心平气和?要你多做好事善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培养这种良好的心态,这种瞬间空白无杂念的功夫。

只有做到放松自然,大脑空白了,杂念不生了,连呼吸也缓慢下来,入静越深,越深越静。静极则动,是内动不是外动,是真气发动,全身气机发动,动则通,通则空,空则灵,灵则明。明心见性了,就是唤醒元神了!

这个方法要求的重点是,不可意念,老子道德经的无为而无不为就能用来说明这个问题,只有进入到无为状态,才能无不为。我们用这一句话来联系到身体,说白了,只有大脑完全空白下来,我们才可去意念,

意念什么?当然是我们的身体,比如腿关节风湿痛,我们就要意守腿关节(闭眼想象自己看着关节),意念经气(也可意念来自大自然的暗物质能量信息,可将物质能量想象成金光色)源源不断的进入到关节处(前提是必须先将大脑空白,在此我反复强调),长此以往,要不了多长时间,关节处的风湿痛,就会减轻或消失,平时在自己的内心处要这样想,我的关节痛确实轻了,最好平时将这个病,从心里头忘掉!这就是悟性。

其它疾病以此类推。最终的效果和我们的真诚、悟性、德性有直接关系。

还有,心理的阴影也可通过明媚的阳光驱除。

有一位老者,一只眼睛失明,另一只眼睛的视力也仅有0.1,胃切除三分之一,还有糖尿病,心脏也不好。然而,老人并没被这些病痛压倒,也未因此而颓丧,依然每日里快快乐乐地生活着。

老人何以能够面对这种不幸而快乐地生活每一天?有人向老人询问,老人的回答让所有的人都深受启迪并对其油然而生敬意。

老人说:“每天面向太阳,你就不会陷在阴影里。”

是的,每个人都会有生活中的“阴影”。这“阴影”·如影相随,时时在搅扰着你,困惑着你。你如果陷

在“阴影”中不能自拔,不能突围出去,笼罩的“阴影”就会将你吞没,让你在迷茫的黑暗中苦度人生。

如若摆脱“阴影”的羁绊,最聪明最好的方法就是“面向太阳”。

面向太阳,就会把“阴影”甩在身后,而没有”阴影”的生活将充满欢乐;面向太阳,就会化忧伤为喜悦,变烦恼为欢欣,转困惑为明达;面向太阳,迎来的是一片光明,美好生活带给你的是无限的憧憬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