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家、道家、儒家智慧一点通
29680400000008

第8章 终日念佛不得佛

对于参佛悟佛,并不是出家做和尚、不婚不嫁,从本质上来说佛法就是修心之法,悟心之发,智慧之法。

正如六祖禅师的《无相颂》所讲,学佛不一定要出家,在家也可以婚娶,繁衍后代,延续家族香火;也可以耕种生产,福利百姓。当然,也可以选择出家修行的方式。总之,无论是出家还是在家,众生都可以持有佛法。

在家修行,首先要做到“行直”“心平”。

“行直”就是时时处处要心胸坦荡,没有狭隘之心。

“心平”也就是时时刻刻要内心平坦,没有任何的贪婪。悟透这一点也就找到了佛法的门径。如果能做到,就可以实践佛法了。

但是,理解并不难,做起来并不易。学佛修行的人,要努力去做。

对于父母要尽孝,要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对于长辈、晚辈要给予他们尽可能的帮助;为人处世,要懂得道义谦让,和睦相处;与人交流,逆耳忠言要听得进去;日常所做,要有益众生。所以,佛法说:“想要求佛,先要学会做人”。

一天,老禅师正在讲禅。禅师对这本禅书颇有心得,讲得让人入迷,听众对其佩服不已,举目称赞。

正在此时,一个小僧人走上前来,深深的鞠了一个躬,虔诚的问禅师道:“请问师父这本经书为什么被叫做《圆觉》呢?”

禅师一听,觉得此弟子聪慧过人,就笑着说:“圆,即圆中有漏,它将一切烦恼都包容在内了;觉,就是觉尽无余,让天下人都能受到感化,得以解脱。将有限的烦恼圆融,无尽的众生都能觉悟,为此被称为圆觉。”

小僧人并没有满意禅师的回答,于是便说:“如果能超脱人间的境界,没有一切的烦恼阻碍,一切都是空无的,还有什么可圆觉的呢?”

语出,众人都很吃惊,为此,小僧人的这句话被传为了佳话。

不久,这个小僧人便修成禅师,被称为慧贤禅师。于是他离开寺院,四处云游,以求得更高的佛法境界。然而,他总是心有所求,总是不能开悟,总是觉得人间和生命是相对的,并不能达到有空有无的无相。

有一天,慧贤禅师来到四川的梁山寺,主持缘观禅师正在讲法,说的正是“无相”的事情。

于是,慧贤禅师走上前去,问道:“请问大师,如何才是无相道场呢?”

缘观禅师沉默了一会,然后指了指墙上的观世音菩萨相说道:“这幅挂相是吴道子亲笔手法,禅师以为如何呢?”

慧贤禅师仔细认真的看着,揣摩着吴道子的手法,分析其中的构图,以便做出赏析。正当他要开口说出自己内心想法的时候,缘观禅师打断了他的想法,大声的说道:“这些都是有相的,究竟什么才是无相呢?”

慧贤禅师一下顿悟,以前的种种执着全都放下了,心中的烦恼也一下被无相卷走了。此时,慧贤禅师,想到一个偈子:

无去无来亦无住,了却本来自性空。

有时候,你明白这些可以去除烦恼,但是心就是不能解脱放下,这还需要顿悟的时机,悟透了就能解脱了。

在中国佛教的发展史上,也出现了一些具有影响地位的居士。这些文人居士,多的数不胜数。慧能禅师鼓励大家在家修行,这也道出了对于修行,只要借助安宁的心理和环境,便会明心见性。

当然,参悟的过程还是需要心灵的历练和身体的磨难才能真正体悟到佛法的真意。吃苦是人生的一种经历、一种磨难,它能让人变得更坚强,变得更成熟。

《六祖坛经》中曾记载,五祖弘忍禅师在第一次接触慧能时便觉得他很有慧根,但是弘忍禅师却没有让慧能拜在自己门下直接接收自己的教诲,而是不露声色地对慧能说“这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着槽厂去”。意思是说,让他去干杂役了。难道是五祖弘忍禅师认为慧能无法得道才让他去吃苦的吗?当然不是,弘忍禅师的用意正符合了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说法,让慧能多经受些磨炼才是真的。

正如断际禅师的《示法偈》: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断际禅师以傲霜凌雪的“梅花”为喻,指出如果不是经历了那一番寒彻心骨的考验和磨炼,“梅花”又怎么会有扑鼻的芳香?这是喻指做事情只有下苦功才能有望成功。如果舍不得吃苦,怕磨炼,那终将一事无成。

深山的高峰上有两块石头,虽然住在一起,它们却有着不同的想法。

第一块石头对第二块石头说:“我们去经历一下路途的艰险和世事的坎坷吧,没准搏一搏就能创出名堂来呢!”

“不,何苦呢?”第二块石头嗤之以鼻,“谁会放着现成的幸福不享,去经历那些困苦磨难呢?再者说,那艰险的路途与磨难很有可能让我们粉身碎骨的!”

但是,第一块儿石头还是决定去经历那些苦难,因为它不想白来世间走一遭。于是它便随山溪滚涌而下,历尽了风雨和大自然的磨难,义无反顾地奔波着。第二块石头看到后讥笑着它,自己却安然地蹲在高山上享受着安逸和幸福。

许多年以后,饱经风霜、历尽千锤百炼的第一块石头已经成了世间的珍品、石艺的奇葩,享尽了众人赞誉的目光与赞扬。

第二块石头知道后,有些后悔当初,虽然现在它也想投入到世间风尘的洗礼中,获得第一块石头那样的成功和高贵,可是一想到要经历那么多的坎坷和磨难,甚至疮痍满目,还有粉身碎骨的危险,它又一次退缩了。

多年后的一天,人们为了更好地保存珍藏第一块石头,准备为它修建一座气势雄伟的博物馆,建造材料全部用石头。

于是,人们来到高山上,把第二块石头粉了身碎了骨,给第一块石头盖起了房子。

世人往往也是如此。一开始就只知享受的人与一开始就执着奔波、千锤百炼的人最后的结局往往都是后者获得了成功,前者得到了失败。

有一群弟子要出去朝圣。

师父拿出一个苦瓜,对弟子们说:“随身带着这个苦瓜,记得把它浸泡在每一条你们经过的圣河,并且把它带进你们所朝拜的圣殿,放在圣桌上供养,并朝拜它。”

弟子们走过许多圣河圣殿,并依照师父的教导去做。回来以后,他们把苦瓜交给师父,师父叫他们把苦瓜煮熟做晚餐。

晚餐的时候,师父吃了一口,然后语重心长地说:“奇怪呀!泡过这么多圣水,进过这么多圣殿,这苦瓜竟然没有变甜。”

弟子听了,好几位都立刻开悟了。

苦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上的,都是一种磨炼,一种积累经验和增强自身能力的修行。真正能吃苦和敢于吃苦的人,才能从苦中悟出甜、悟出幸福来。

这就好比寺院的高僧,他们遵守的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高僧们将它作为一种磨炼,一种很普通的磨炼,持续着。每日朝起夕憩,食素坐禅,他们并不看重这种磨炼最终会带来什么天大的好处,他们只是在月月年年的修行中平静自己的心灵,洗净自己的灵魂。然而正是这种不计后果的磨炼,他们却不知不觉地提高了境界;在修炼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愉悦,这便是磨炼者的幸福。

佛法在吃苦的磨难中得悟,在亲身实践中得悟。《华严经·菩萨问明品》中所讲:“如人水所漂,惧溺而渴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如人设美膳,自饿而不食,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意思是说,比如有人被大水漂流,因害怕淹溺不饮水而渴死,于佛法不亲自修行,就算懂得再多也是如此。又比如有人安排下美食,自己饿着肚子却不吃,于佛法不亲自修行,就算懂得再多也是如此。

哲学家问船夫:“你懂数学吗?”

“不懂。”船夫说。

“你的生命价值失去了三分之一。”哲学家说。

“你懂哲学吗?”

“更不懂。”

哲学家感慨道:“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一半!”

一个巨浪把船打翻,哲学家掉在河里。

船夫问:“你会游泳吗?”

“不会,不会!”

船夫说:“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全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实践是理论的基础。有些看似高深的理论,实际上都不堪一击,很不实用。

荀子说:“不闻不若见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这句话的大意是:不听不如听之,听之不如亲眼所见,眼见不如认识懂得,认识不如亲手变革的行动。学习达到了会干、会做的程度,就到头了,会做、会干就意味着认识了、懂得了。这段话隐喻了知与行的关系,包含了荀子对实践概念的理解。

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辍,哪会有药学巨着《本草纲目》的问世?如果没有居里夫人夜以继日,潜心钻研,没有她含辛茹苦、反复试验,哪里会有化学新元素“镭”的发现呢?

我们都知道赵括纸上谈兵的笑话,他空有满肚子的用兵之道,临阵时却溃不成军;谁都知道一些灭火的基本常识,但临阵时又有几人拥有稳定的心理素质而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呢?由此可见,要把理论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实践是最重要的催化剂。

要真正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要参加农业生产实践;要掌握游泳的本领,就要敢于“中流击水”;要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就必须反复进行实践。认识是在变革的实践中产生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一分辛苦一分才”;“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都道出了实践的重要性。

真理就位于一口水井的最底部,只有亲身下到水井的底部,才能品尝到甘甜可口的滋味。

一个北方人生活在长白山下,另一个南方人生活在黄山附近。相距五千里,在一个偶然机会,他们相遇了。

南方人和北方人都穷困潦倒,也都仇视那个穷困潦倒。他们不得不外出谋生,一个向北,另一个向南,就在山海关的一辆车上等着发车,两人唠得挺投机。

都是穷困,都不想让对方知道自己穷。穷是被瞧不起的,于是一个对另一个说:“我们长白山,富裕得很呐,别说关东三宝,就是细辛五味子之类的药材,漫山遍野都是,足够养活那一方黎民百姓。”

另一个也不甘受贬:“我们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别说风景了,单是灵芝、黄山茶,只要盯上了,吃穿不尽。”

说者都无心,听者都有意。

南方人乘车去了北方。嗬,长白山名不虚传。单那细辛,在南方上哪找去!南方有什么好的!光秃秃的石粒子,崩星几株病松树。赚钱,得去当挑夫,步步上坎,压死了晒死了!看人家,这儿凉丝丝的多带劲!细辛这玩意儿抠着栽怎么样?抠!

北方人乘车去了南方。果然,黄山好。在长白山钻老林子,可受够那苦了。这儿不冷不热,风景宜人。再一看,果然有灵芝,有茶,心里一热:此时不捞钱,穷死没人怜!

一个在长白山突发奇想竟将细辛栽培成功了。大面积发展,大面积成功,不久便成为细辛栽培大户,一跺脚,方圆几十里颤颤巍巍,看神气的!

另一个在黄山种灵芝,效果十分好,真见了回大钱,又贩茶,更有赚头:低价收入,偷偷运到北方,加上灵芝收入,几年间腰缠数万。

一个与另一个又遇见了,谁也绝口不谈自己现在在哪儿或干什么,让对方知道了简直得报答人家再生之恩!

客套寒暄,酒楼,舞厅,大把大把地甩钱,真潇洒,真有男子汉的风度。

一个想:名不虚传,果真是黄山富庶,幸亏他透露给我信息。那一次见面,千金难买。

另一个想:眼见为实,到底不愧长白山宝地,若不是他告诉我真情,我不得在南方穷死?那一次见面,千载难逢。

两个人都恨相见太晚,所以家搬得不及时,终比不上对方富……这篇充满深刻哲理的小说,通过北方人和南方人相遇后产生的一系列裂变,来揭示人生道理:实践出真知。

每个人都有无数的想法,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大部分人却很少甚至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头脑中的想法总是很美好的,有的甚至完美无缺,但是任凭想法再怎么的完美,没有了行动的证明,也只是空想而已。我们行动了,结果不一定是我们想要的,但是不行动,结果一定不是我们想要的。

可见,佛法不在寺院中,不在静坐中,而是在我们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