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最励志·最管理·最营销·最理财
29679700000021

第21章 坚持做自己,不要模仿别人 美国文明之父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1)

爱默生集散文作家、思想家、诗人于一身,是确立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美国前总统林肯称他为“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爱默生推崇精神和直觉,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呼吁当时的美国人摆脱传统的束缚,创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被尊称为塑造美国人心灵的一代思想宗师。

金钱只是人们手中的一个工具

金钱,既赢得了无数人的追捧,又遭到了无数人的唾弃。有人千方百计想得到它,有人绞尽脑汁想远离它;有人认为它是幸福的源泉,也有人认为它是祸患的制造者。其实金钱本身并没有任何光鲜或暗淡的色彩,只是人们赋予了它不同的意义。那么,爱默生是如何看待金钱,如何看待财富的呢?

爱默生在他的论财富中对金钱做出了以下三方面论述:

第一,金钱能够反映出金钱拥有者的本性和运气。一个农夫会十分珍视他1美元的票子,因为这1美元不是他从路边捡来的,为了挣到这1美元,他得累得腰酸背疼。他知道,这代表了多少土地、多少风霜、多少阳光。当他拿起这1美元的时候,他就举起了其中所蕴涵的所有的重量。

第二,金钱代表了道德的价值,它具有一种精神上的力量。随着人类的进步和道德标准的提高,金钱的价值也在不断增加。把1美元花费在教育上,要比用在罪犯的身上更有用处;在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里所花费的1美元,要比用在充斥着罪恶的社会里更有意义。

第三,金钱也是一个度量社会风气的风向标。假如人们坚守为人处世的原则,拒绝出卖自己的灵魂,那么便会营造出良好的社会风气,而人们的生活也会随之更加充实。反之,假如人们为了金钱而不惜牺牲自己的良知和道德,那么社会就将变得是非颠倒、黑白不分。

从爱默生对金钱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金钱只是人们手中的一个工具,这个工具到底会发挥什么作用,关键在握有工具的人。金钱好比一把“双刃剑”,有些人天生就能把这把“双刃剑”的威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能为金钱注入生命的活力,让金钱显示出人性友善的一面。但有些人却只知道想方设法得到这把“双刃剑”,却不知道如何用这把“双刃剑”披荆斩棘,造福自己,也造福百姓。

爱默生说,真正的富翁是那些为更多的人创造就业的机会、为广大民众开辟生活之路的经营者们。他们拥有的财富越多,民众拥有的财富也就越多。而公共的财富越多,人们的生活就会越富足。

一个人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富翁,造福一方呢?爱默生的答案是一个人只要将自己的才智和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就能够创造出无穷的财富。人生来便是想要致富的,或者说,只要人尽其才,思想合乎自然规律,便会水到渠成地富有起来。

追求财富者要有清醒的头脑、准确的推理、敏捷的思维以及持久的耐心。但有些人开办公司、设立工厂,一心只盯在财富上面,他们夸夸其谈,采用各种欺骗的手段、编造美好的赢利前景来引诱人们进行投资,最终蒙受损失的还是他们自己。

爱默生指出,每个人都应当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来创造财富,一个人拥有的财富,应当与他的才能和美德成正比。而且一个人应该尽力寻求他所熟悉、并且与他相配的东西,而不要指望异想天开的收获。正如友谊可以换来友谊,公正可以换来公正,军事素质可以换来战场上的胜利一样,诚实的经商便能够换来巨额的利润。勤俭之人的财富会越积越多,而奢侈之徒的财富则会越来越少。

那些一夜暴富的人继承了巨额的遗产,但这并不能够保证他们永久拥有富裕。因为他们并没有经过一个学徒阶段,而且,伴随着庞大财富的突然来临,也将导致他们仓促的需求,他们不知道如何遏制这些需求,结果财富便迅速化为乌有。

一个人单凭节俭与杜绝消费,仍然无法挽救濒临破产的家庭。再丰厚的收入也无法承受一个人无度的挥霍。致富的诀窍,并不在于金钱的多寡,而在于收入与支出的关系。同时,真正具有智慧的理财,应该是一种高层次的财富观念。不仅仅只是节俭,而是要在满足了基本的生活所需之后,进行不断的投资,进一步来创造财富——渴望自己能够将金钱花费在精神创造方面,而不是仅仅用于物质上的自我满足。

真正的经商法则只有一条:吸纳资本,然后投资生财。即便是碎渣废屑也要收集起来,加以提炼。赚得的利润也不应该全部拿去消费,而应当作为资本再用于投资。把钱拿去享乐十分容易,毁灭起来也十分迅速。

追寻生命的力量

每个人身体里都潜藏着一股力量,爱默生指出,生命的意义便在于对这股力量的追寻,这种追寻无处不在。而且,只要一个人真诚、执着地去寻求,他就一定会有所收获。所以,每个人都应当珍视他的经历,珍视他的所有,因为这些经历便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假如他能够将这笔财富转化为力量,他便能够继续去体验、去拥有,生命的步伐也因此继续向前迈进。

一个人要想获取力量,就要关注健康,有一个积极的性格,集中精力做事。

爱默生说,健康是获取力量的首要条件,健康所产生的益处是任何劳动、艺术都无法取代的。它犹如气候一般,可以毫不费力地滋养庄稼。一个身体健康、精力旺盛的人可以心想事成,而且一个身体健康的人也必然会用自己多余的精力去充溢和灌溉他人干涸的生命之泉。

健康是力量,它不仅具有保护力,而且也富有创造力。每一年春天,无论我们是用白蜡来嫁接树苗,还是用黏土来移植树苗;无论我们是用石灰水把树干刷白,还是施钾肥来处理,这一切能否成功,还取决于树木的生命力是否旺盛。一株适应了土壤的优良树木,能够在白天黑夜、在各种气候与各种条件下生长。它不畏灾祸和虫害,甚至无所谓是否得到了修剪和照料。

要想获得力量,除了拥有健康还要有积极的性格。

一个人之所以能拥有巨大的力量,还在于他能积极发起并完成某些伟大的壮举。拿破仑便是如此,他组建了一支六万人的军队,其中几乎一半士兵都曾是偷盗之徒。在和平的状态下,这些人或许正戴着镣铐,在哨兵的监视下蹲在监狱里服刑。然而,拿破仑却将他们一个个拉出来,赋予他们神圣的使命,并且利用他们的刺刀赢得了无数场战役的胜利。

当土着人米歇尔·安吉洛被置于文雅的环境之下、被置于技艺高超的艺术家的面前时,他开始积极行动,用铲子挖出了赭色的、红色的、黄色的泥土,然后用胶和水将它们混合起来。经过了多次的试验以后,他终于感到满意了,于是便爬上了梯子开始画起来。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他画出了女巫、画出了预言者。

无论是拿破仑,还是米歇尔·安吉洛,他们都是通过积极聚集了力量。

一个人要想使自身聚集的力量无可阻挡,在拥有了健康和积极性格的同时,还要集中精力做事。

爱默生认为,在生活中,集中精力是一种明智之举,滥耗精力则是一种有害的行为。无论我们的精力是分散在粗鄙的或者高雅的目标上,还是分散在朋友或者某种社会习俗上,都没有太大区别,都是一种对力量的浪费。因此,我们应该果断地终止那些繁杂多样的活动,将精力集中在某一个或某几个重点上。就好像一个园丁通过严格的修剪,迫使树叶集中到一两个粗壮的枝干上,而不是让它进入全部的树枝内。

最后,要想集中力量,还要反复地练习。在经过了长达七年、遍及英伦三岛的演说之后,科布登成为了一位无与伦比的辩论家。而温德尔·菲利普也在经历了十四年穿越新英格兰的旅行演说之后使自己的讲演技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有些人每天在钢琴边弹奏六个小时,只是为了获得熟练的触键的技巧。有些人每天在画布前挥动画笔六个小时,只是为了驾驭那些复杂的颜料、赭石以及画笔。这足以证明反复练习可以聚集力量。

我们的反复练习并不是将力量浓缩在某一个时刻,而是把等量的力量铺展在相当长的时间上。在西点军校里,总工程师比福德上校用一把铁锤猛烈地敲打一门加农炮的炮耳,直到将它们敲烂。他又连续上百次地速射一门大炮,直到它的炮膛炸裂。那么,究竟是哪一次的敲击破坏了大炮呢?答案是,每一次的敲击。

由此可见,反复练习是大有裨益的,这便是为什么业余爱好者在与行家抗衡的时候会是如此的不堪一击了。

一个人身上的力量是他走向成功的保证,如果我们想要成功,就要聚集这种力量;如果我们想要聚集这种力量,就要拥有健康,拥有积极的性格,拥有反复练习的精神。只要我们拥有了这些,我们就会成为战无不胜的英雄。

做真正的自己

爱默生说:“一个人应当学会去发现在自己心灵深处那稍纵即逝的微光,而不仅仅只会去仰望圣贤的天空中的光芒。”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的想法普通得不值得珍惜,不假思索地抛弃自己的思想。事实上,人身上所蕴藏的力量是十分奇妙的,除了我们自己以外,谁也无法知道我们究竟拥有怎样的本领。

一个人要想挖掘自身的潜能,就要摆脱一些条条框框的束缚。

爱默生小时候,有一位师长总是喜欢向他灌输一些条条框框的教条。

爱默生当时对那位师长说:“如果我是完完全全地按照内心来生活,那么神圣的教会传统与我有什么关系呢?”

那位师长回答说:“假如是这样的话,你生命的原动力就是来自低级的生活,而不是源于一种高层次的境界。”

爱默生反驳道:“在我看来,生命力似乎并不一定非要来自某种高层次的境界,假如我是魔鬼的孩子,那么我也可以从魔鬼那里获取生命的源泉。除了我自己天性的法则之外,并不存在其他所谓的神圣的法则。”

爱默生小时候的例子也正说明,要想挖掘自身的潜能,必须去做那些与我们的生活切实相关的事情,而不是别人认为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不过,要想在物质生活与精神领域当中实施这一准则,需要付出一番艰苦的努力。

爱默生指出,我们之所以不应当去顺从那些僵化的习俗,是因为它们会令我们精力分散,会使我们的人格变得模糊。

爱默生说,假如一个人维护一座僵死的教堂,追随一个大的党派,在这种情况下,他根本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模样。而如果一个人完全追随他自己的内心,他便会感到充实。人们必须认识到,遵从习俗的做法,无异于是在玩一场捉迷藏的游戏,等于是用一块手帕蒙住了自己的双眼,任凭习俗的随意摆布。长此以往,我们就有了一副虚伪的面孔,还会有一种犹如蠢驴一般的温驯的表情。

一个人之所以弱小,就是因为他总是习惯于到身外或者其他的地方去寻找有价值的事物,总是喜欢去感知身外的世界,却从不愿意去相信他自己。其实,一个人只有当他完全抛弃了所有外来的支撑、独自行走的时候,他才是真正强大的,他才能够无往不胜。假如一个人明白了这个道理,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听命于自己的想法,这样他便能够迅速地纠正自己的偏差,让自己处于一个适当的位置,做起事来也会得心应手,并且能够不时地创造出一些奇迹。

爱默生也指出,一个人要想真正挖掘自身的潜力,除了要摆脱条条框框的束缚,还要敢于否定,敢于发表新的言论。很多人总是将言行一致奉若神明,唯过去的言行是从,他们认为别人推断他们生活轨迹的唯一依据便是他们过去的言行。这些人会过于看重自己言行的一致性,不愿意给自己招致言行不一的坏名声。但是为什么要把记忆的死尸拖来拉去呢?为什么要害怕今天在某个公众场合所发表的言论与过去的说法相矛盾呢?即便真的自相矛盾了,那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爱默生说,今天将我们的想法斩钉截铁地说出来,到了明天,再以同样果断的态度将明天的想法表达出来,尽管它可能与我们以前的说法矛盾,可能会遭到人们的误解。难道被人误解真的如此可怕吗?毕达哥拉斯被人误解过,苏格拉底、哥白尼、伽利略也被人误解过,每一个有血有肉、灵魂纯洁的高贵人士莫不是如此。有所成就的人难免会被人误解,但真理总会有大白于天下的那一天。

正如爱默生说的那样,一个人的天赋随时都可以运用他终生修养所积蓄的力量表现出来。然而,对于别人的才华,却只能够临时地、部分地占用。每一位伟大的人物,都是独一无二的。或许此刻的你拥有斐狄亚斯的凿子、埃及人的铲子、抑或但丁的才华,从而能够创造出一番辉煌。然而,你所创造出来的作品,与斐狄亚斯的雕塑、埃及人的金字塔、但丁的《神曲》毕竟是大不相同的。所有丰富而生动的灵,都不可能屈尊地重复它自己。恪守简单而高贵的生命,顺从你自己的心灵,这样你便会重新创造出一个全新的精神世界来。

因此,我们应当紧紧地把握住自己的命运,而不是让命运来牵着我们的鼻子走。有许多人都曾经同命运赌博,他们或者赢得了一切,或者输了个精光。然而,我不会把人生当成是一场赌博。朋友们,务必要凭着自己的意志来行事,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真正地自立于这个世界。从此以后,当你面对命运之神的时候,你就再也不会感到恐惧了。

友谊需要真诚

朋友是我们最重要的财富,除了家人,朋友是最了解我们的人。在我们身陷困境时,朋友会鼎力相助;在我们孤独难耐时,朋友会与我们彻夜长谈。有人把朋友比喻成陈年老酒,酝酿得越久,感情越深。的确,一同走过风雨历程的朋友,胜似亲人。

有朋友的日子里总是阳光灿烂,花朵鲜艳;有朋友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拥有了一切。我们可以失去很多,但不能失去朋友。朋友也许只是我们生命中某段时间的一个过客,但因为这份缘起缘灭,更使生命变得美丽起来,朋友的情感也更加珍贵。

在这个人人都感到压力沉重的社会里,人人都需要友谊,人人都需要朋友,没有人能独自在人生的海洋中航行。爱默生说:“友谊能够将我们的生活点缀得甜蜜而多姿,能够让一个老人再次焕发出青春的激情。

当我们沐浴在友谊的光辉之中,世界也会为之变样,世间不再有黑夜与寒冬,不再有悲伤与厌倦。真诚的友谊不会像那细嫩的青草或脆弱的霜花,而是坚固而可靠的。在与友人的灵魂的相处中所获得的甜蜜而真诚的快乐与宁静,便是友谊的本质之所在。”

爱默生在指出友谊的重要性的同时,也指出了能让友谊地久天长的重要因素便是真诚。

友谊的本质是纯真的,是一种绝对的慷慨与信任。在朋友面前,我们要真诚袒露自己内心最为真实的想法,卸下那些虚伪、瞻前顾后、深思熟虑的伪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