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章缄拜皂囊中[1],慄慄朝廷有古风[2]。
元礼去归缑氏学[3],江充来见犬台宫[4]。
纷纭白昼惊千古,鈇鑕朱殷几一空[5]。
曲突徙薪人不会[6],海边今作钓鱼翁[7]。
晚发闷还梳,忆君秋醉馀。
可怜刘校尉,曾讼石中书[8]。
消长虽殊事,仁贤每见如[9]。
因看鲁褒论[10],何处是吾庐[11]。
【题解】
约开成末年作。李给事,即李中敏,字藏之,元和中擢进士第,曾与杜牧同入沈传师江西幕府,入拜侍御史。性严刚,与杜牧、李甘相善。新、旧《唐书》有传。清钱谦益、何焯《唐诗鼓吹评注》卷六:“此因中敏劝早除郑注不听而作也。首言给事皂囊之奏,长有古忠臣之风,惜乎不听乃告归颍阳,则犹李膺之遭党锢而归缑氏已。且郑注见帝于浴室而进谗谀,亦如江充见君于犬台而毁太子,后至甘露之变而纷纭白昼,鈇鑕朱殷,其不致危亡也几希矣。以给事先见而帝不悟,如曲突徙薪而人不备,故中敏见几而作,归钓颍阳耳。使早从其语,岂非国家之福哉!”
【注释】
[1]皂囊:黑色的封套。《后汉书-蔡邕传》注:“凡章表皆启封,其言密事,得皂囊也。”
[2]慄慄:严正的样子。
[3]“元礼”句:原注:“李膺退罢,归缑氏,教授生徒;给事论郑注,告满,归颍阳。”此以李膺比李中敏。缑氏,《文苑英华》作纶氏,是。纶氏属颍川郡,即颍阳。古为纶国,故城在今河南许昌西南。而缑氏本为春秋滑国,为秦所灭,汉置县,以地有缑山为名。治所在今河南偃师东南。郑注,见前《李甘诗》注释[1]。
[4]“江充”句:原注:“郑注对于浴室。”此以江充喻郑注。江充(?-前91),字次倩,本名齐,汉邯郸(今河北邯郸)人。因畏罪逃亡,改名充。以告发赵太子丹事起家。武帝任为直指绣衣使者,负责镇压三辅盗贼,禁察贵贱奢僭,取得武帝的信任。与太子刘据有嫌隙,乘武帝患病之际,诬陷太子行巫蛊,据不自安,举兵收斩充。后事败,刘据亦自缢。事见《汉书·江充传》。浴室,即浴堂,在大明宫内。《旧唐书·郑注传》:“大和八年九月,注进药方一卷。……(文宗)召注对浴堂门,赐锦彩。”犬台宫,汉宫名。此以江充召对犬台宫比喻郑注召对浴堂门。
[5]“纷纭”二句:谓甘露之祸。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宰相李训、节度使郑注谋诛宦官,训先在左金吾大厅设伏兵,诈称后院石榴树上有甘露,诱使宦官仇士良等往观,即加诛杀。士良等至,见幕下有伏兵,惊走,事败。训、注、王涯、舒元舆等皆被杀,族诛十馀家,死者千馀人。史称“甘露之变”。事见《旧唐书·文宗纪》下。此二句诗即谓是事。纷纭,混杂的样子。鈇鑕(fū zhì),古代刑具。鈇是铡刀,鑕是铡刀座。朱殷,赤黑色。
[6]曲突徙薪:《艺文类聚》卷八十引汉桓谭《新论》:“淳于髡至邻家,见其竈突之直而积薪在旁,谓曰:‘此且有火。’使为曲突而徙薪。邻家不听,后果焚其屋,邻家救火,乃灭。烹羊具酒谢救火者,不肯呼髡。智士讥之曰:‘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盖伤其贱本而贵末也。”后常以曲突徙薪喻防患于未然。突,烟囱。
[7]“海边”句:谓李中敏被谪海隅,至今赋闲无事。《资治通鉴》卷二四六《唐纪》:开成五年十一月,“开府仪同三司、左卫上将军兼内谒者监仇士良请以开府荫其子为千牛,给事中李中敏判曰:‘开府阶诚宜荫子,谒者监何由有儿?’士良惭恚。李德裕亦以中敏为杨嗣复之党,恶之,出为婺州刺史。”婺州,今浙江金华。属沿海地带。诗言“钓鱼翁”即指此。
[8]“可怜”二句:原注:“给事因忤仇军容,弃官东归。”谓中敏忤触仇士良,就象汉之刘向忤触石显一样被捕入狱,遭受不幸。刘校尉,刘向(前77-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宣帝时任散骑谏大夫,元帝时因反对中书宦官弘恭、石显,被捕下狱。成帝时更名向,任光禄大夫,为中垒校尉。石中书,石显(?-前32),字君房,汉济南(今山东济南)人。宣帝时以中书官为仆射。元帝时为中书令。为人外巧慧而内阴险,常持诡辩以中伤人,先后谮杀萧望之、京房及斥罢周堪、刘向等人。成帝时,迁长信中太仆,后免官,徙归故乡,途中病死。《汉书》有传。
[9]消长:即增减,盛衰或变化。
[10]鲁褒论:即鲁褒所作的《钱神论》。鲁褒,字元道,晋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以贫素自立,终身不仕。《晋书·鲁褒传》:“元康之后,纲纪大坏,褒伤时之贪鄙,乃隐姓名,而著《钱神论》以刺之。”
[11]吾庐:暗用陶渊明《读山海经》典:“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