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的第一本想象力训练书
29662600000008

第8章 现在,激活孩子的“想象力”密码(3)

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孩子都经历过这个阶段——爱把玩家里的小东西。爸爸的手机、妈妈的发卡、书里的一个书签……一件件小东西都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他们在玩这些小东西的时候,开动脑子、调动思维、手指也要不停地运转,想象力密码也在这个时候被激活了。

父母不要说不懂得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也不要说不懂得如何激活孩子的想象力密码,因为这件事是这么简单。谁家里没有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小东西,也没必要给孩子买过多的玩具,家里很多小东西都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强的孩子,头脑灵活,富有创意,也会具有很好的想象力。

“玩物未必丧志”,爱玩的孩子其想象力、智力都要好的多,就是因为这些小东西启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一个喜欢小玩意的人都是富有情趣的,同样,一个喜欢小东西的孩子都是具备想象力的,他们长大后也既有可能是一位富于创造力的人。

家里的小东西无处不在,只要父母愿意并加以引导,每个小东西都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父母不要担心孩子弄坏了这些东西,弄乱了家庭的环境,比起孩子的想象力来说,这些都是次要的。

[案例]

伟大的作家鲁迅非常善于用家里的小东西来锻炼孩子的想象力。他总是说:“游戏是儿童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任何一样小东西都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鲁迅的话不是说说而已,儿子海婴出生后,鲁迅给他买了一些玩具,其中一种玩具叫积铁,是一盒用各种金属零件组成的玩具。海婴用这些零件组装小火车、起重机、发动机……装好了再拆,拆了再装,玩得不亦乐,鲁迅总在一旁予以鼓励。

但是那个时候,海婴的玩具不多,所以就经常盯着家里大大小小的东西,想拿来玩一玩。一次,海婴看到爸爸新买了一台留声机,他感到十分新鲜、好奇,刚开始他和爸爸一起摇留声机、听音乐,没过多久,海婴就不满足仅仅观看留声机的外表和听音乐,他想把留声机拆开来看看,看看留声机的里面是什么,为什么它能发出声音?虽然这部留声机价格不菲,但鲁迅并没有阻止海婴拆开它……

海婴在爸爸的默许下,玩了家里很多小东西,甚至邻居家的、朋友的家的小东西,海婴见了都要研究一番,这些小东西满足了他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长大后海婴成了我国顶尖的无线电专家。

[培养孩子想象力的小技巧]

在那个物质相对贫乏的年代,鲁迅就懂得用小东西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何况是物质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每个孩子家里都有许许多多的小东西,只要合理的利用,每一样东西都可以成为孩子想象力的来源。那么父母们应该如何用小东西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呢?

1.给孩子买一些小东西。

如今的孩子玩具都非常多,父母们也基本不会吝啬给孩子买玩具和一些漂亮的有创意的小东西,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多给孩子买一些新奇的小东西,一个小台灯、一把小手枪,一个小镜子,一个小首饰……不管东西多小,只要花样翻新,玩得多,接触的多,孩子的想象力自然就会被不断激发。

2.父母的小东西也可以让孩子玩一玩。

专给孩子买的玩具或小东西总是有限的,孩子也总有玩腻的时候,特别是一些经济拮据的家庭,不太可能专门给孩子买那么多的小东西,那么,父母的东西不妨让孩子玩一玩:爸爸的毛笔、砚台,不妨让孩子来挥毫泼墨;妈妈的相册、画册不妨让孩子翻一翻、看一看,不要因为这些是大人的东西,就不准孩子动,只要孩子感兴趣,就不要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

3.不要怕孩子弄坏了家里的小东西。

孩子玩家里的小东西会弄坏,这是经常有的事儿,因此父母不愿意让孩子动家里的小东西,就连孩子的玩具也是千叮咛万嘱咐:“小心点!不要弄坏了!”这样一来,孩子玩起来就束手束脚,这不仅仅是束缚了孩子的手脚,也是束缚了孩子的想象力。因此,放手让孩子玩,也许弄坏了他才知道了这些东西的原理,尤其是那些能把弄坏的东西再修好的孩子,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太令人称赞了。

给孩子淘气的权利

[关键词]

爱动,淘气中孕育想象力,配合孩子的淘气,给孩子淘气的权利

[想象力指导物语]

孩子爱玩这是正常的,没有父母不允许孩子玩的,但孩子玩得离谱——调皮、捣蛋,却令父母伤透脑筋,这样淘气的孩子很多人都不喜欢。

看有些孩子,屁股上犹如长了钉子,总是坐不住,在家里恨不得上梁揭瓦,出去也是“打打杀杀”,少不了“闯祸”。就连那些不怎么会走路的孩子,也会淘气,你喂他吃一口饭,他吐出来,你再喂一口,他再吐;你把玩具捡起来递到他手里,他扔在地上,你再捡起来给他,他还扔。看着父母无奈,生气,他呵呵笑。不会说话、不会走路,他就会淘。还有一些孩子表面上看着很乖,却是“蔫儿淘”,令父母更是无可奈何,防不胜防。

其实父母们却不知道,这些淘气的孩子很不一般,不一般在哪里呢?他们的想象力比一般的孩子要强。也许父母们不认同、不相信,那么你想一想,孩子坐不住,是他想去寻找好玩的东西,不愿一直呆在一个一成不变、呆板的空间里;那些还不会说话、不会走路就会“逗”父母的孩子,想象力更是不一般,因为他们能够想象出他们的举动能引起父母怎样的表情;至于那些“蔫儿淘”的孩子,想象力更是惊人,他们在不动声色地想象着可能发生的一切。

因此,淘气的孩子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请给孩子淘气的权利!

就连教育专家们认为,孩子的淘气行为往往蕴含着创造,是孩子想象力的表现。

这个道理不难理解,想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唯有那些身在动、心在动、脑在动的孩子才可能有想象力的细胞,而不停地“动”势必被父母们认为是“淘气”,因此,淘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想象力的代名词。

为何大人的想象力不如孩子?因为大人越来越安静、越来越循规蹈矩,越来越不会淘气,因此也就失去了想象力。那些不淘气的孩子学习成绩或许会不错,但想象力、创造力却很弱,长大后也许会找到一份安稳的工作,但不会有创造性的作为和贡献。

因此,不要对孩子的淘气大加干涉,应该给孩子淘气的权利。也许他因淘气毁坏了家里的东西,但却因此激发了他的想象力,激活了他的想象力密码,这是一件有失必有得的事,而且得到的绝对大于失。

[案例]

奇奇淘气,这是亲朋好友众所周知的事,他的淘气行为极其“恶劣”,数不胜数:他把浇花的花洒当成水枪,朝众人四射;他把妈妈的口红当作画笔,在妈妈的化妆镜上画画;他用爸爸的电动剃须刀把小狗的毛递了个精光;他用奶瓶给小狗喂牛奶……

不但如此,家里来了客人,他还捉弄小朋友,寻人家的开心。他的淘气行为引来了他人的不满,纷纷建议奇奇的爸爸妈妈:“奇奇太淘气了,你们应该好好管教管教。”

奇奇的爸爸妈妈却说:“只要不是太过分,只要不伤害他人,我们尽量不干涉他的淘气,你们不觉得他的很多淘气行为都充满了想象力吗?”

是的,谁能想到花洒也可以当作水枪,谁能想到口红也可以做画笔……是丰富的想象力使这些东西超越了它们原本的用途,在奇奇淘气的行为中,他的想象力密码被彻底激活了。

看奇奇是如何回答别人对他淘气行为的质疑的:“我是战士,我是画家,我是理发师,我是小狗的妈妈。”这是多么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和画面,爸爸妈妈怎么可能不给奇奇淘气的权利呢?

[培养孩子想象力的小技巧]

奇奇是淘气的,可奇奇的淘气行为却充满了想象力,一个听话、乖巧的孩子是很难有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行为的。奇奇的父母是开明的、明智的,他们懂得理解孩子的淘气行为,更看懂了孩子淘气行为的背后的真实原因,那就是奇奇丰富的想象力。

那么,父母们该怎样让孩子通过淘气来训练自己的想象力呢?

1.别打击孩子淘气的天性。

如果孩子因为淘气把家里弄得凌乱不堪,因为淘气把你心爱的东西弄坏了,先别急着指责孩子,先表扬一下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然后再提醒他下次淘气的时候要稍微小心点,不可太没分寸。因为你如果粗暴地打击孩子淘气的天性,也同时扼杀了他的想象力。

2.配合孩子的淘气行为。

孩子的淘气行为有时确实有点离谱,例如他要在洁白的墙上作画,他要在爸爸妈妈的脸上画眼镜,他要当爸爸妈妈的服装设计师,如果有条件,请父母尽量配合他们的淘气行为,这并不是妥协和迁就,而是在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孩子一起激活他的想象力密码。

培养孩子的“怀疑精神”

[关键词]

推翻他人的理论,怀疑促进想象,怀疑自我,怀疑他人

[想象力指导物语]

人类社会怎样才能进步?不断推翻前人的理论。无论前人的理论是错还是对,只有敢于提出质疑者,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而那些不断对前人的理论“俯首称臣”者,看到的只是前人的屁股。跪着、蹲着看这个世界的人,怎么可能有前瞻的眼光和非凡的想象力?

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的“怀疑精神”!

“只有怀疑才能判断和论定。”这,是法国文豪蒙田的一句名言。对于孩子来说,如果没有丝毫的怀疑精神,那么他就会越来越循规蹈矩,越来越不愿思考,不愿探索。在这种孩子的眼里,一切都是静如止水,一切都没有探寻下去的意义。

这样的孩子,总是习惯别总接受。这就像一台冰冷的计算机,你打出什么字,它就出现什么字。即使,你写出了很多错别字,即使你写出了许多病句,它也只懂得全盘吸收。试想,这样的孩子,怎么可能充满想象力?

事实上,即使我们现在知道的许多真理,也并非是永远的“真理”。正如流传了数千年的“天圆地方”,到头来却发现不过是一个错误的认知。所以,去培养孩子的“怀疑精神”,就是要让他的想象力激活,敢于去思考,去通过自己的行动发现,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

也许,此时你会有这样一种忧虑:孩子的年纪这么小,他们有可以去质疑的能力吗?会不会,这还将导致他产生其他不好的心理作用?

当然不!有一个故事,我们一定都听说过:一个12岁的孩子,推翻了生物界一个长久以来的认知错误:蜜蜂发音靠的是翅膀振动。当孩子感到事实并非那样时,他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与发现,最终,他证明了这条“真理”,是不折不扣的“谬论”。

如果孩子不敢去怀疑,那么,他能够去发现新的真理吗?不可否认,这条新的“真理”对于他而言,事实上并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因为这一切,都是属于生物学的范畴,和孩子无关。然而,她身上那种勇于怀疑、敢于想象的勇气,却是非常宝贵的。

因为,在这个孩子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下一个爱迪生,下一个爱因斯坦,正在一点点地长大。

所以,父母一定要告诉孩子:不要认为已经形成的都是真理,已经有的答案都是正确的,不要让那个理所当然和唯一答案束缚了你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怀疑精神”,其实就是解开束缚孩子思想的绳索,打开孩子想象力的大门。

青出于蓝一定要胜于蓝,孩子必须要超越父母,现代人必须要超越前人,因此,父母必须从小就培养孩子的“怀疑精神”。由怀疑开始想象,开始激活孩子的想象力密码,中国的孩子才具备腾飞的力量。

[案例]

小哲才10岁,他什么都好,就是有一句口头禅:“我看不一定。”他看什么不一定呢?

“天气阴沉沉的,看来等一会儿要下雨。”他人说。

小哲马上接着说:“我看不一定。”

小哲一边说一边看着天空,乌云随着微风正在慢慢移动,不一会儿,乌云散去了,天又晴朗了,哪里有雨?

同学们都在做数学作业,有一道题很难,大家都做不出来,只有数学课代表做出来了,大家纷纷向他请教,小哲看着它的答案直摇头:“我怎么感觉不太对呢?”

同学们都说:“怎么可能不对,数学课代表什么时候做错过?”

“那不一定,他以前次次正确,不代表他这次就是正确的,没有谁是永远正确的。”

果然,那道题的答案经过老师的批改后证明是错误的。

小哲的“不一定”渐渐被老师、同学所熟知,老师夸他有怀疑精神,并告诉小哲的父母,不要干涉他这种怀疑精神,有怀疑才可能展开想象,才有可能去探索、有进步。

确实,小哲从不迷信别人的答案,无论说什么、做什么,他都有自己的想法,他的头脑是那么的开阔,他的想象力也总是让同学们望尘莫及。

[培养孩子想象力的小技巧]

小哲具有“怀疑精神”,这种“怀疑精神”带动了他的想象力。其实孩子们想要拥有想象力很简单,就是不要被动地去接受知识,而是要有选择地去接受知识,而且要对知识有所加工,这个过程就会让自己展开想象力。

那么,孩子们在生活学习中该如何利用“怀疑精神”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呢?

1.要勇于怀疑自我。

要想培养孩子的“怀疑精神”,首先要让孩子从怀疑自己开始:刚刚写了一篇作文,怀疑自己写的不够好,重新在写;刚刚做完一道数学题,怀疑还有更简便可行的方法,再试着做一做;刚做了一个手工模型,怀疑自己做得不够好,毁掉重新再做。在这些怀疑自我的行为中,是对原来自我的一种否定,重新塑造一种新的自我。在这个重塑的过程中,如果不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则根本不可能超越以前自己所做的。所以,怀疑自我就是培养自己想象力的过程。

2.要敢于怀疑他人。

怀疑自我还是比较容易的,难得是怀疑他人,特别是怀疑权威。权威的正确性总是令众人不容置疑,你要想向权威挑战,必须具有相当大的勇气和能力。比如怀疑一个科学家的实验结果,怀疑学习成绩最好的同学的答案,怀疑父母的想法和做法,都有更大的难度。你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开动自己的创新能力,拿出证据证明自己是正确的,才能说服他人。所以,这个过程更是对自己想象力的高级运用。

多接触新鲜事物,孩子才有想象力

[关键词]

新鲜事物能刺激联想,想象就是事物之间的联想,储存知识,材料加工

[想象力指导物语]

总有很多父母,会产生这样一种疑惑:“我已经很注意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了,可是为什么我依旧觉得他还是像一块儿木头?每天,我都告诉他……”

STOP!

难道你觉得,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单凭几句看似有用的口头教育就可以吗?大错特错!事实上,想象是各种知识、各种事物之间的一种联想,如果头脑中不储存知识和事物,那联想就如空中楼阁,无法建立起来。

因此,脑海里没有任何知识和常识存储的孩子,怎么可能产生丰富的想象力?

那么,我们该如何激活孩子内心深处的想象力基因?方法只有一个——让孩子多去接触新鲜事物。

只有身处新鲜的环境中,孩子才愿意开动思维,展开丰富的想象;只有不断遇到各种新鲜的事物,孩子才愿意去动手做、动脑想,渴望了解它,渴望掌握它。一个细小的好奇心,就会让孩子的想象力如海绵一般迅速吸水、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