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拥有一个过人的想象力,这是我们共同的目标;而在此基础上,让孩子借助想象去尝试,去动手,这才是提升想象力的终极目标!所以,我们要鼓励孩子去实践自己的幻想,让梦想照进现实!
让孩子通过好奇去实践,通过实践获成功
[关键词]
学会循序渐进,学会观察,胜不骄败不馁
[想象力指导物语]
“鸟儿为什么会在天上飞?我们可以吗?”——人类由此发明了飞机。
“鱼儿为什么在水中游?我们可以吗?”——人类由此发明了潜艇。
好奇心,是我们了解这个世界的重要动力来源。在好奇心的指引下,我们会得到重要的发现和意想不到的收获。而对于天真无邪的孩子来说,好奇心更是他们身上最显著地特质。在探索未来世界的道路上,好奇心能够帮助我们披荆斩棘。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仅凭好奇心,我们是没有办法取得成功的。现实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成功的发明或科研成果,都无一例外的会经历好奇和实践两个阶段。
好奇心只是一种比较良好的心理状态,要想真正地有所收获,我们必须要在好奇心和现实之间架起一道关键的桥梁——实践。
唯有实践,孩子的想象力才能开花结果!
所以,我们不仅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更要培养孩子实践的能力,这是想象力培养的关键阶段。父母可以指引孩子们先是发现问题,然后再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可以从中收获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它们可以把我们带到成功的面前,到最后,当人们把最初的好奇和所学的知识结合在一起思考的时候,也就迎来了真理的到来。
有很多孩子都有着想象的天赋,但未必肯付诸实践。久而久之,他们变得不愿再幻想,因为空想不能给他带来任何快乐,空想不能让他享受到现实的愉悦。因此,父母就要帮助孩子走出那最关键的一部:避免只想不做。
当然,这个过程并不简单,甚至充满困难。但每个孩子都有着敢于挑战困难的基因,如果父母可以有选择的帮助孩子设立一些难题,反而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成长。只有适应了那些小的挑战,在面对更大的挑战的时候,孩子们才能够面无惧色,从容不迫地把自己的想象力充分发挥出来。
[案例]
知心姐姐卢勤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电视节目,认识了两个中学生。一个男孩儿,一个女孩儿,他们告诉我一个情况,有一位生物学家告诉他们,中国有一种叫白头叶猴的濒危动物,现在全国仅存200多只。为了避免他们的灭绝,他们两个产生了一个梦想:从2003年开始利用这几年的寒暑假去跟踪调查白头叶猴。
当时,有人说:“你们不能自己去啊!其实,你们想出来合适的方法,然后告诉相关专家,这不是更好吗?”
男孩笑了笑说:“我们不可能只停留在幻想的基础上。即使我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但我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我们的想法是否准确。”
就这样,连个孩子依然走上了探索之路。在非常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到处都是不知名的虫子和一些野兽。他们每天睡觉之前都得先抖抖被子看里头有没有蛇,早上起来还要看看鞋子里面有没有蝎子。
白头叶猴很少出现,有一些老猎人一辈子都没看到过,所以他们的追踪行动也就非常辛苦。直到有一天他们实在是太辛苦了,那个女孩,一屁股坐在地上,开始思考自己的行为。
突然,一种奇怪的感觉传了过来:她觉得腿上有东西在唰唰地爬,这时她才发现自己坐在蚂蚁窝上……类似于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可是他们始终没有忘记最初的梦想:一定要研究出白头叶猴的生活习性!
于是两人就这样相互扶持,互相鼓励,3年的寒暑假都在大森林里度过。最后,这两个孩子的论文最近在美国纽约的世界少年科学家大会上获得了一等奖。男孩今年进了清华大学,女孩进了北京大学。
[培养孩子想象力的小技巧]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如果没有这次探索之旅,他们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否准确,自己的幻想能否实现。这,就是探索的意义。它比单纯的想象力更具现实意义。
每个孩子,都应该经历这样的过程,将想象变成实践。那么,父母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帮助孩子呢?
1.凡事都要循循渐进。
在引导孩子进行实践的时候,父母们切记不要急功近利。在刚开始的时候,可以给孩子多安排一些简单的事情,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再安排一些稍有难度的事情,这样就可以引导孩子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激发其真正的想象力。例如,帮孩子准备好小刀,告诉孩子一些注意事项,这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2、让孩子先学会观察。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战,在引导孩子进行实践之前,我们首先要教会孩子潜心观察事物运行的规律,然后再让他去接受一系列的挑战。这样他在面对挑战的时候才能够更加的从容,也更容易投入其中,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回报。
与此同时,在挑战的过程中,父母还可以让孩子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这样才更助于他们想象力的开发,使我们的教育更有现实意义。
3、胜不骄败不馁。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因此,让孩子拥有正确的心态就显得非常重要。最初去解决难题的时候,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失败,父母要教会孩子不骄不馁、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同时还要帮助孩子从失败中积累经验,避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让想象变成小发明
[关键词]
鼓励孩子发明,提高孩子自主性,允许孩子犯错误,为孩子喝彩,正确看待孩子的行为
[想象力指导物语]
很多时候,那些不经意间迸发出的想象力,却闪耀着智慧的火花!
两个镜片放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
热的气体可以有什么用途呢?
运动起来的导体能够产生电流吗?
就是这些当时看上去很奇怪的想象力,却促生了一个个改变世界的发明的出现,天文望远镜、蒸汽机、发电机。这一切看上去都是多么的神奇啊!有的时候,发明就是这么简单:它可以是一次小的创意,可以是一次天马行空的想象,这些发明在古人看来也许是根本没有办法想象的事情,可是正是因为发明家那些丰富的想象,才会有了这一个个惊世之举。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正处于想象力旺盛的时期,而这些想象力的背后,却极有可能是一个又一个的新发明。所以,当孩子的想象力一个个迸发之时,我们为什么不能帮助孩子将它化作小发明?孩子正处于思维能力活络的阶段,只要稍加雕琢,就能够得到质的飞跃。
当然,单凭孩子个人的能力,也许发明是很难实现的。这时候,父母就应该积极地引导和启发,让孩子的想象力更有可行性。这样一来,孩子不仅是一名“想想大师”,更将跻身成为一名“发明家”!
[案例]
在一届中国发明协会颁发的专项奖中,获得金牌的是一项“双尖绣花针”的发明,而其发明者王帆,可以说是一项发明达人。在养成发明的习惯之后,每隔一段时间,他都要搞一些小发明,小创造。而且是屡获奖项。
有一次,王帆到他的姑姑家玩,当时姑姑正在做绣花,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王帆就开始在旁边观察起来,这时候他发现,姑姑绣的时候非常麻烦,需要两只手一直不停地合作,没过多久就需要休息一下手腕。
“为什么不能够用一根不需要翻手腕的针来代替现在用的绣针呢?”
王帆的心里突然有了这个想法,想到这里,他全身又充满了发明的动力,在请教了姑姑一些刺绣的专业知识之后,就专心地投入了发明中了。
经过反复的设想和反复的实验,王帆终于从渔民用的网梭中得到了启发,发明出了“双尖绣花针”,这种针的优点在于根本不需要手腕来调整针头的方向,极大地减少了手部的作用。这样一来,不仅刺绣的速度和质量得到了提高,刺绣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降低。王帆先让姑姑试用了一下,结果得到了姑姑很高的评价。
[培养孩子想象力的小技巧]
其实,王帆姑姑,包括做这个工作的人,谁不愿意却解决这样的问题?可惜,他们没有去想象,该如何去改进;即使有了联想,却没有去尝试,结果只能继续事倍功半地劳动。
然而,一个十岁的孩子,却改变了这一切。他有想象力,更有发明的愿望和冲动,所以创造出了连大人也不敢想的事情。由此可见,每一个想象力的背后都有可能蕴藏着一个非常伟大的发明。
每一个父母,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像王帆一样,成为一名小发明家。那么,我们该如何督促他,让他即有丰富的想象力,又能成为一名发明家呢?
1.鼓励孩子去发明。
“妈妈,积木房子为什么不可以盖成三角形呢?”
“爸爸,玩具车为什么不可以反着装呢?”
当孩子对父母说出这样一些奇怪的想法的时候,父母先不要急着一味地拒绝孩子,不妨多给他们一些鼓励,让他们去真正的尝试一下。如果行得通,孩子就会为自己的发明而充满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如果试验失败,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探究失败的原因,这对孩子来说,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提高。
2.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父母在引导孩子进行发明创造的时候,一定要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其原创性。刚开始的时候,父母可以指导孩子进行发明创造,入门之后,就需要鼓励孩子独立进行思考,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例如,当孩子想要制作一只能烧水的纸水杯时,我们可以将一些浅显的道理告诉他,但具体如何去做、如何避免纸被烧坏,这些都要让孩子亲自去尝试。
只有父母从日常生活中,积极引导孩子养成这种独立思考的习惯,他们的想象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3.允许孩子犯错误。
因为年龄的限制,孩子所发明的东西有时候并不具备很强的实用性,在有的父母看来,孩子这是在“不务正业”,因此总是在第一时间予以阻止。
要想让孩子的想象力得到提高,父母们必须接纳孩子那些东拆拆,西卸卸的行为,看上去他们是在翻一堆破烂,却有可能是在变废为宝!
4.为孩子的每一次发明喝彩。
由于知识储备的不足,孩子的发明大多数情况下是比较简单的,可是即使如此,父母还是应该多多鼓励,不要因为是一些小发明就忽略了对孩子的夸赞,相反,从这些细节中,也是孩子最容易感受到父母关爱的时候,也是能够激发出他们想象力的动力源之一。
想象力也讲究举一反三
[关键词]
让孩子多想一点,让孩子来勾画世界。
[想象力指导物语]
有了丰富的联想,又有了超强的思维能力,这对想象力的培养来说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掌握一种举一反三的能力。
就好比是模仿一样,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去模仿一个人,但是最后我们一定要在借鉴别人经验的同时形成自己的特色,只有这样,你的表扬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这,就是一个举一反三的过程。
在《论语》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其实,这就是古人对于举一反三的理解。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用这种方法去思考问题,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新的东西。在培养孩子想象力的过程中,那些举一反三能力比较强的孩子,想象力也往往会更丰富一些。其实,父母在对孩子这方面的引导上面可以从两方面做起:一种是教孩子从同类型的事物中学会联想;另一种是从相对立的事物中学会联想。例如,一个总是幻想着飞上月球的孩子,先是幻想自己设计宇宙飞船;为了实现这个计划,他会根据客观条件,联想到先设计一个能够帮助飞翔的东西;然后,他会根据风筝,设计出一个让自己飞翔的翅膀……也许,这一系列的进化联想,不一定能帮助他制造出伟大的发明,但一个简单的助理飞行器,就会由此诞生!
这样的孩子,你不喜欢吗?
[案例]
在一次行动中,一个南极探险队接到了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他们要把船上的汽油输送到基地。
历尽千险,排除万难。当他们的破冰船到达基地旁边的时候,却发现带的输油管道太短了!可是他们送的可是基地一个冬天要用的油,可以说是救命油!
面对这场突发情况,大家的心里别提有多着急了,探险队长更是如热锅上的蚂蚁,脑子也在飞快地运转着,思考着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时候,他突然看到了地上结的冰块,突发奇想:“为什么不用冰做管子呢?”
原来,在南极那种低温的天气下,到处都是冰,队长觉得,可以用绷带缠在铁管子上,在上面浇水,待水结成冰后,再把铁管抽出来,冰管子不就做成了吗?
心里面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马上进行了实验,果然获得了成功。
就这样,依靠着着急的想象力,依靠着举一反三的能力,他们把冻了一节又一节的冰管子接成了输油管道,在条件如此艰苦的南极冰地解决了输油的问题。
[培养孩子想象力的小技巧]
正如例子中西崛荣三郎由铁管联想到冰管,进而解决了输油问题一样,联想是非常具有延展性的。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只要了解了他们的内在联系并且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可以把那些相连的事物联系起来。
一个会运用联想思维的人,他们能够把那些看似琐碎的事情联系在一起,就像是一根美丽的丝线穿珠串。善于运用联想思维,一条美丽的链子也就做出来了。那么,父母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训练孩子举一反三的能力呢?
1.让孩子“多想”一点。
对于孩子来说,举一反三的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但是又必须在平常多下功夫。在这方面,父母的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说父母可以经常和孩子玩一种联想游戏:随意拿出家里面的一件物品,然后父母和孩子接力说出和其形状相似的物品,说的最多者获胜。在这种氛围之中,既可以提高孩子的兴趣,举一反三的能力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
2.让孩子来勾画世界。
在培养孩子想象力方面,父母们也可以把地图也可以拿来为我所用。可以带领孩子用一些特殊的符号将各种自然景观或社会经济现象浓缩在一张图上。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在地图上,从一个地方“游历”到另一个地方。每一处发现都意味着加深了对地球面貌的认识,再加上那些名字,就构成了我们丰富的联想资料。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孩子加深记忆,拓展想象力的空间。
立即行动,让创意变成现实!
[关键词]
既要有速度,又要有质量,父母应起好监督作用,效率
[想象力指导物语]
有一句话说得好: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
当今在如此激烈的竞争氛围下,只有动作快的人才能抓住机会,获得成功。一个动作缓慢,缺乏激情的人早晚会被社会淘汰的。只有目标没有实际采取行动的人更惨,当他还在起跑点由于的时候,别人很可能已经在终点庆祝胜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