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品孙子兵法学管理
29587900000009

第9章 注重超前的战略意识

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可以不认真探讨研究的。

一个国家历史的推演和更替离不开战争,曾经有一位哲人这样说过:“历史是由一次又一次的战争相连而成,人的天赋就是进行永无息止的战争。”怎样看待战争在历史中的作用,是一个军事家、一个战略家首先要明确的问题。

战争是人类社会最残酷的竞争,它是解决政治问题的最后一种手段,它用实力说话,它用流血的方式来最终强迫失败者臣服。战争的结局,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并且是用“生”与“死”、“存”与“亡”这种最惨痛的代价和最极端的选择来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当你在战争中失败,必须接受“死”与“亡”的现实。因此,国家的主宰者、战争的决策者,对战争问题不能有丝毫忽略,必须认真对待。

历史证明,对待战争必须时刻做好准备。“慎战”是孙武对战争的基本态度。仅“察”一字,道出了计划的重要性。

在竞争愈加激烈的现代社会,是否制订了完善的计划,决定着我们能否获得成功。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经说:“我宁可做人类中有梦想和有完成梦想计划的、最渺小的人,而不愿做一个最伟大的、无梦想的、无计划的人。”孙武生活在公元前500多年的中国,纪伯伦在20世纪初期闻名于地中海东岸,两个毫无交结的人却看到了同样重要的一个事实,这就是计划对于人生来说,如同阳光和空气一样,必不可少。

有一群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从哈佛大学毕业了,他们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临出校门,哈佛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计划的调查,结果27%的人,没有计划;60%的人,计划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计划;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计划。

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之士;l0%的人,他们的短期计划不断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剩下的27%的人,他们过得很不如意。

由个人推及到企业组织,竞争决定着企业的生死,这就需要管理者在“察”字上做足文章。管理者只有在科学、全面地分析客观环境的基础上,才能做出最切实可行的决策。商业竞争是一个动态过程,为竞争做好计划,能够使企业抢占竞争先机。

二十几年前,诺基亚还是一家濒临倒闭的地方性小公司,之所以现在一跃成为著名的移动电话生产商,主要是企业管理者很早看到了手机市场的发展前景,预料到世界移动电话的需求量会在不久的将来进入高速增长期。因此,在确定以手机生产为发展战略后,诺基亚把手机之外的所有业务或剥离,或出售,甚至忍痛砍掉了拥有欧洲最大电视机生产厂商之一的电视生产业务。诺基亚管理者们审时度势的超前意识、高瞻远瞩的眼光,使他们最早占领了手机市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每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市场,但是市场又是发展变化的。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不仅仅体现在人才、资本、产品和技术水平上,同时也体现在行动与速度上。俗话说“抢先一步赢商机”,如果不善于谋划未来,就会失去未来潜在的机会,企业的发展就没有后劲。

房地产行业标志性企业万科曾经是一家以电器贸易起家的多元化公司。万科董事长王石曾感概地说:“从海拔8848米的高度俯瞰能看到什么?其实,登顶那天云雾弥漫,可见度很低,啥都看不到。做企业比登山更难。两者不同在于,一个是丈量自己的高度,一个是丈量企业的高度。两者相同在于,在信念和目标下,定位自己的脚步,选择正确的路线前行。”

1992年,当其他企业认为“不能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需要多产业发展,多区域布局”时,王石发现,万科利润的30%来源于房地产。王石认为,将来市场发展趋势是“专业化”,于是只专注于房地产,开始做减法。最终,万科成为行业内的龙头老大。

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管理大师德鲁克说:“管理好的企业,总是单调无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那是因为,凡是可能发生的危机早已被预见,并已将它们转化为例行作业了。”从德鲁克的话中我们可以推导出这样一个结论:好的企业从不寄希望于意外的好运气,也从来不会遇到意外的打击,只要按照计划经营,就可以不断实现设定的目标。

哲学家奥里欧斯曾说:“我们的生活是由我们的计划造成的。”计划上的超前,必然带来行动上的超前,个人发展如此,企业发展更是如此。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每一名企业管理者都应该有超前的战略意识,具备博学善思的素质。要想走在市场变化的前面,就必须提前了解、研究客户和消费者潜在需求,通过不断挖掘市场潜力,拓宽产品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更大的赢利空间,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