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品孙子兵法学管理
29587900000057

第57章 “变”是不变的真理

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的行为。

战争除了实力的对比,最重要的就是计谋,两军对垒“多算者胜”,所以孙武说“兵者,诡道也”。

孙武对于“诡道”的解释很全面,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第一迷惑对方,不让对方摸清自己的真实情况。“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第二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击对方。“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其实,简练点说就是不按常理出牌,这就好比是两个人下棋,如果招招按定势走,对手早有预料防范,恐怕结果是有输无赢了。下棋只不过是思维游戏,战争则是生死存亡的恐怖事件,一点玩笑不得,所以务必招招出乎对手所料之外才可获胜。所谓“诡道”,是敌人万万想象不到的。这就是带兵必胜的妙法,无法事先规定一种定式,只有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敌变我变,敌不变我就要迫使他变,临机应变、神出鬼没。

战争如此,企业管理也是如此。很多时候,按部就班,人云亦云的结果就是满盘皆输,看看那些叱诧风云的成功者,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什么叫“不按常理出牌”。

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变革来适应这种变化,管理者也一样,如果不能主动求变,持续地变化,必然会被世界的变化大潮所淹没,在竞争中出局。管理者持续的创新精神,能够使自己和企业表现出高度的自信,制定出大胆的愿景目标,采取有胆识、有魄力的创新行动,甚至违背企业界的流行做法和谨慎战略,从内部推动企业的不断革新,不断前进,不断改变公司的发展状况,在竞争中获胜。

企业的发展应该是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因为环境在不断变化,管理者以及企业就需要不断地创新。这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管理者只有让企业不断求变,不断发展,才能适应这个变化了的世界。创新是永无止境的,任何管理者都不能指望通过一次创新,就可以一劳永逸地享受创新的成果,只有持续不断地进行大胆尝试和创新,才能保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向前发展。

海德·道格拉斯是美国奥什康什公司的总裁,这家公司在成立之初主要以供应农民穿的围裙为主。在1895年到20世纪70年代将近80多年的时间里,奥什康什公司的围裙销量一直都很大,利润也相当客观,这种产品在当时十分适合需要穿着围裙耕地、挤奶、喂猪的美国农民的需要。

然而,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民大多改用机械化作业了。当海德·道格拉斯接任奥什康什公司总裁后,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市场的这种变化,即穿着围裙工作的农民很少见了。因此,为了扭转公司的发展方向,他在一次高层会议上说:“现实环境已经改变了,我们不应再以五年前的眼光看待问题,而应该认真地分析市场变化,详细地作好战略发展计划,并准确无误地实施它。”1978年,海德·道格拉斯经过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发现了一个正在急剧膨胀的新市场——许多年来公司一直为邮购商店生产一种小孩穿的工装裤。他发现邮购商店一年卖这种商品的数量超过了六七千条,认为这里潜藏着很大的商机。为了证实这种想法,他果断地做出决策,给儿童用品零售商寄发了直销邮件。零售商试销后,反应很不错,于是订单便如雪片般不断飞来。从此,道格拉斯把市场的重心放到了努力拓展童装市场上,很快打开了新局面。

到了20世纪80年代,由于童装市场竞争十分激烈,道格拉斯又一次主动求变,改变了公司的发展方向。经过调查他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童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他为公司制定了新的战略,即以生产做工精细、时髦漂亮的高档童装为主打方向。这一战略调整使公司的效益实现了一次重大的飞跃,公司的规模也不断扩大,终于成为了一家世界级的大公司。

到了20世纪90年代,海德·道格拉斯又发现沃马特、克马特、塔甘等大企业占据了童衣纽扣市场一半的份额。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他毅然决定进军童装纽扣市场,这一措施有力地支持了奥什康什公司的市场地位,保证了公司的长远发展。

管理者应该坚持变化,创新是一种对新思想、变化、风险乃至失败都抱一种欢迎态度的行为方式。这世界上没有不朽的产品,没有永存的企业,唯有变化、唯有创新才能发展,才能生存。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在市场中立足、发展。

日本的“电子之父”松下幸之助就是这样一位富有智慧、善于洞察未来的有为管理者,他成功的秘诀就是永远超前一步的创新思维。

当松下幸之助开始自己的事业时,依靠的就是这种在自己智慧基础上所形成的强烈的超前意识。他的背景和电器制造相隔甚远,而且在那个年代有关电的行业只不过是凤毛麟角。然而,松下幸之助坚信电这种新式能源在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会带来更多的欲望。灿烂的电气时代如同电灯一样将会照亮人类生活的每个角落,因此,他毅然投身电器制造业。尽管在创业伊始,他就受到了许多挫折和打击。然而这种超前的创新意识使他具备了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也正因此,使得松下电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长到今天这种规模。

二战后,松下幸之助又一次主动改变现状,他超前看到“新文明”将带来世界性的“家电热”。而这对于松下电器,既是一次发展壮大的难得机会,也是一次艰巨而又严峻的挑战。于是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机构调整和技术改革,从而使松下电器在新的挑战和机遇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到了20世纪50年代,松下幸之助在第一次访问美国和西欧时发现。必须改变现行的企业体制,提高科技水平,这样才能抗衡欧美企业。而且这更是历史的必然。于是,在回到日本后,便在产业界率先进行了民主体制改革。在政治上给予产业充分的自主权,建立了合理的劳资体制和劳资关系;经济上则改革了日本的低工资制,使员工工资超过欧洲,接近美国水平,并建立了必要的员工退休金制度,使员工的物质利益得到充分满足,没有后顾之忧;劳动制度上则实现每周5天工作日。这在当时的日本还是第一家。松下幸之助认为,这一改革并非单纯增加1天休息,而是为了进一步促进产品的质量,好的工作成就产生愉快的假日;愉快的假日情绪会导致更出色的工作效率。只有这样,生产才能突飞猛进,效益才能不断攀升。

松下幸之助的改革给松下电器带来了又一次腾飞的契机,在他的带领下,松下创造了许多经济奇迹,缔造了一个又一个松下神话。

所有有为的管理者都懂得改变、求发展的道理。环境的变化是一种新的时势、新的发展机遇,无论是地理环境、交际环境,还是职业环境、人文环境,每一次改变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果管理者能敏锐抓住这些改变的契机,主动改革、创新,那么企业必然会在变化中发展得更好。

改变就是从旧模式到新模式的转换,这意味着管理者必须用全新的视角、全然不同的新方式来思考原有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具备这种“创造性的能力”,区别的关键就是无能者任由这种能力被埋没,而有为者则主动去表现自己的能力,打破因循守旧的思维习惯,努力改变现状,带领企业前往更光明的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