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品孙子兵法学管理
29587900000022

第22章 注重目标的效益

百战百胜,算不上是最高明的;不通过交战就降服全体敌人,才是最高明的。

在孙武眼中,发动战争必然劳民伤财,即使全胜,也不足以喜;不动一刀一枪,能够获得全胜,才是高明之举。就企业经营而言,我们要注重目标的效益。

目标达到则因成功的决策。决策的成功或失败是以能否实现目标作为衡量标准的。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无法在实施过程中实行控制、进行衡量。随着一个个目标的不断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增加。

1911年,有两支雄心勃勃的探险队,他们要完成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任务,到达南极,成为登上南极第一人!

一支探险队的领队是挪威籍的探险家阿尔德·阿曼森。队伍出发前,阿曼森仔细研究了南极的地质、地貌、气象等问题,还细致地研究了爱斯基摩人以及极地旅行者的生存经验。于是,制定出了一个最佳的行动方案:使用狗拉雪橇运送一切装备与食物,为了与之相匹配,在队员选择上,他们将滑雪专家和驯狗师吸纳进队伍。

为完成到达南极这一伟大目标,阿曼森将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每天只用6小时前进15~20英里,大部分工作皆由狗来完成。这样人与狗都有足够的时间休息,以迎接第二天新的旅程。

为了顺利实现目标,领队阿曼森事先沿着旅程的路线,选定合适的地方储存大量补给品,这些准备将减轻队伍的负荷。同时,他还为每个队员提供了最完善的装备。阿曼森对旅途中可能发生的每一种状况或问题进行分析,依此,设计好周全的计划与预备方案。

这些有备无患的措施,使他们在向南极的挺进中,即使遇到了问题也能很顺利地解决。最终,他们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夙愿,第一个将挪威的国旗插在了南极。

几乎同期出发的另一支探险队是由英国籍的罗伯特·史考特所率领。这支队伍采取了与阿曼森截然不同的做法,他们不用狗拉雪橇,而采用机械动力的雪橇及马匹。结果,旅程开始不到五天,发动机就无法发动,马匹也坚持不下去了,当他们勉强到达南极山区时,马匹被统统杀掉。所有探险队员只好背负起200磅重的雪橇,艰难地行进。

在队员的装备上,史考特也考虑不周,队员的衣服设计不够暖和,每个人都长了冻疮,每天早上队员们都要花费近一小时的时间,将肿胀溃烂的脚塞进长筒靴中。太阳镜品质太差,使得每个队员的眼睛被雪的反射光刺伤。更糟的是,粮食及饮水也不足,每个队员在整个行程中几乎处于半饥饿状态。

史考特选择的储备站之间相距甚远,储备不足,标志不清楚,使他们每次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寻找。更要命的是,原计划四个人的队伍,史考特临出发时又增添了一人,使得本来并不充足的粮食供应更显紧张。

这支探险队在饥饿、寒冷、疲惫甚至绝望中,花费了10个星期走完了800英里的艰辛旅程,精疲力竭地抵达了南极,当他们到达南极时,挪威的国旗早于一个多月前便在此飘扬了。更惨的是,所有队员在顶着凛冽的寒风和饥饿的回程途中,不是病死、冻死,就是被暴风雪卷走了。这支探险队最终全军覆没。

需要注意的是,团队行动策略的制定需要全体成员的共同参与,好的行动策略来自于团队成员的高度参与,以及对目标的理解和对整体系统的积极思考。

另一方面,行动策略必须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必须能产生效益。

所以,一个优秀的行动策略不但来自于团队成员的高度参与,而且是确实可行的,唯有这样的行动策略,才能对团队的行动给予正确的指导。

目标本身不能产生效益,但目标能够促使企业产生效益。要使目标成为组织创造效益的积极因素,管理者需要实施目标管理。

实施目标管理的第一步是,要对目标的数量进行控制。有人说:“两个以上的目标就等于没有目标。”著名的仪器公司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将过去每一个经理的一大串目标逐渐削减、削减、再削减。直到现在,每一季度给每一个产销中心的经理只规定一项目标。

因此,一个管理者,只有在提出明确集中的目标时,才能使执行者将人力、物力集中于一点。一般而言,年度计划中最多有三至五项目标,只要将这些目标理顺了,其他目标也随之可以完成。

实施目标管理的第二步是对目标进行完美表达。有些管理者在进行目标决策时,往往很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却拙于目标的表达。文牍案海铺天盖地压向下属,使他们无法喘息,信息超载使他们丧失了辨别轻重缓急的能力。优秀的管理者能把目标表达得清楚而流畅,因而做事游刃有余。实际上,他们不仅仅使事情保持简单,而且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与人性化的设计。

目前,西方正在兴起“一分钟目标”。所谓“一分钟目标”就是“写在一页纸上,最多不超过250字”,“任何人都可以在一分钟内看完”。这要求目标的表达要简明、集中。

实施目标管理的第三步是对目标进行科学分解。将总目标具体化和精细化,称为目标分解。一项积极、科学的目标是决策的原动力,但是在现实中能够有效运转的目标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由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目标组成的目标体系,它来源于总目标的分解。总目标往往笼统而抽象,不便于测量与操作,这就需要把笼统的总目标分解为具体、精确的小目标。经过分解的目标在执行过程中必须明确服务于总目标,否则就会出现目标置换的现象,从而扰乱整个目标体系结构,同样不利于实现总目标。目标置换是指分目标的执行者把分目标看做最终目的,而不是把它看做实现总目标的手段,因此严格而僵化地遵循着分目标所规定的规章和制度,即使这些规章和制度有悖于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