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过法国大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吗?主人公是一位年轻美丽而虚荣心极强的洛塞尔太太。她为自家房屋的寒酸、墙壁的粗糙、家具的陈旧、衣料的旧俗而难过。她梦想那些披着古代壁衣的大客厅,那些无法估价的瓷瓶和银器皿,她梦想那些用名贵的盘子盛着的佳肴美味。有一次她接到了教育部长的请帖,于是不惜一切买了新式的衣服,借了项链参加舞会。但是当她离开舞场时,借来的贵重的项链丢失了,于是夫妇两人花了十年之久才还清了这条项链的债务,她的模样大变,以致非常熟悉她的人竟一点也不认识她了。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具有虚荣心,虚荣心理是指一个人借用外在的、表面的或他人的荣光来弥补自己内在的、实质的不足,以赢得别人和社会的注意与尊重。它是一种很复杂的心理现象。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曾经这样说过:“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
虚荣心强的人喜欢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昔日的荣耀经历或今日的辉煌业绩,他们或夸夸其谈,肆意吹嘘,或哗众取宠,故弄玄虚,自己办不到的事偏说能办到,自己不懂的事偏要装懂,一切为了提高自己。虚荣心强的人喜欢炫耀有名有地位的亲朋好友,希图借助他人的荣光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而对于那些无名无,份、地位“卑微”的亲朋则避而不谈,甚至唯恐避之而不及。
测试:你有虚荣心理吗
测试一,你是个爱慕虚荣的人吗
1.你经常停留在商店橱窗前,悄悄欣赏自己的身影吗?是()否()
2.你曾经做过整形手术吗?是()否()
3.你曾经动过整形的念头吗?是()否()
4.你定期花钱保养你的指甲吗?是()否()
5.你喜欢欣赏自己的照片吗?是()否()
6.度假回来时,你会向别人展示纪念品吗?是()否()7.你很注重衣着打扮吗?是()否()
8.你每天梳头超过三次吗?是()否()
9.你喜欢身上戴许多首饰吗?是()否()
10.你偏爱名牌手提箱吗?是()否()
11.你偏爱名牌衣服吗?是()否()
12.跟一个浑身邋遢的朋友走在路上,你会觉得尴尬吗?是()否()
13.你希望自己拥有一些头衔吗?是()否()
14.你花在打扮和保养上的费用超过预算吗?是()否()
15.你喜欢照许多照片吗?是()否()
分析:
每题选择“是”记1分,选择“否”不记分。将各题得分相加,算出总分。
1.分数为10—15:无可否认,你是个虚荣心相当强的人。你自己的外表非常在意,在他人面前,无时无刻不在注意自己的仪容,因为你希望自己永远留给别人最佳的印象。
2.分数为4—9:你有点虚荣心,还好,不算很严重,也许你只是比较在意自己的外表和给他人的印象,你仍觉得人生还有别的事比外表更重要。
3.分数为0—3:你这个人,可以说一点虚荣心都没有。即使有些虚荣的人会觉得你很邋遢,但是你一点也不在乎,宁愿把注意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也不愿花许多时间和金钱在虚无的外表上。
测试二,中学生虚荣心理测试:
对以下各题作出“是”或“否”的选择。
1.喜欢欣赏自己的照片吗?
2.经常花时间与钱财去整容美容吗?
3.喜欢别人称呼自己的头衔吗?
4.喜欢向人介绍自己家庭成员或亲戚中较有地位的人物吗?
5.不愿意同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来往吗?
6.稍有成绩便自吹自擂,唯恐他人不知道吗?
7.考试成绩不佳就常找借口吗?
8.有欺上瞒下、沽名钓誉的行为吗?
9.在与同学谈论中,常强词夺理、文过饰非吗?
10.不顾家庭实际情况,硬撑阔气,摆出一时的“豪爽大方”吗?
11.常常掩盖自己的短处吗?
12.喜欢受表扬且沾沾自喜吗?
13.穿着打扮以及学习用具喜欢讲高档次,并有炫耀感吗?14.对批评耿耿于怀,过分爱面子吗?
15.夸夸其谈,不懂装懂,多次出过洋相吗?
评分分析:
每题选择“是”记1分,选择“否”不记分。将各题得分相加,算出总分。
1.0 -5分:你有一定程度的虚荣心,但比较轻微。
2.6 -10分:你有较严重的虚荣心。
3.11 -15分:你的虚荣心十分严重。
典型病例
一位职场人士,有一定工作能力,但他虚荣心极强,一般大学的本科学历让他觉得没面子,于是在校园附近花200元买了个“北京大学”的假文凭,并凭此混进了一家大公司,四处吹嘘他是北大学子。北京大学毕业生还是比较打眼,但很快公司的同学聚会就让该君像白蛇娘子喝了“雄黄酒”——现原形了。从此,此君狼狈不堪,被迫在北大学子的暧昧眼光中离开了该公司。看来还是应了那句话:“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其实一般本科又何必自卑呢?文凭又不等于水平,可能他还不知道,这家大公司的老板才是个小学文凭呢!
虚荣心理的危险人群
虚荣心理的产生及其强弱与个体心理品质、思想修养有着直接的关系。除此之外,还受个体所处的生活环境及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
1.自尊心过强的人易产生虚荣心理。每个人都有维护自尊的需要,每个人都喜欢听恭维、赞扬的话,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的本性的显现。如果一个人的自尊心过于强烈,渴望获得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尊重和赞扬,而自身又缺乏过人之处,不具备足以令人称道的实力,则不得不寻求其它手段,如借用外在的、表面的,甚至是他人的荣光来弥补或替代自己实力的不足,以此满足自尊的需要。在此过程中,虚荣心理的产生在所难免。
2.私心过重的人容易产生虚荣心理。私心过重的人会时刻考虑个人的利益得失,总希望自己时时处处胜过别人、超过别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常常煞费苦心地营造或借用本来不属于自己的、虚假的荣誉来掩饰个人的缺陷和不足,以抬高自己,显示自己的“过人之处”。
3.缺乏自信的人容易产生虚荣心理。虚荣心理的产生往往是那些缺乏自信、自卑感强烈的人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的一种结果。某些缺乏自信、自卑感较强的人,为了缓解或摆脱内心存在的自惭形秽的焦虑和压力,试图采用各种自我心理调适方式,其中包括借用外在的、表面的荣耀来弥补内在的不足,以缩小自己与别人的差距,进而赢得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和尊敬,虚荣心便由此而生。
4.处于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易产生虚荣心理。
在人际交往中注意“脸”和“面子”,是中国人长期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所谓“脸”,是一个人为了自我完善而通过形象整饰和角色扮演在他人心目中形成的特定形象;所谓“面子”,则是一个人在社会人际关系中依据对“脸”的自我评价,估价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所应有或占有的地位。所以,“脸”和“面子”代表着人的荣誉和尊严。一个人要想有脸面,必须先成就大事,通过他的不平凡的作为而获得人们的褒扬,形象才会随之高大起来。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社会人际交往中注重“脸”与“面子”的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和强化了中国人虚荣心理的产生。
虚荣心理与自尊心理辨析
所谓虚荣心,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是一种追求虚表的性格缺陷,是一种被扭曲了的自尊心。在社会生活中,人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得到社会的承认,但虚荣心强者不是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而是利用撒谎、投机等不正常手段去渔猎名誉。
虚荣心的产生跟自尊心有极大的关系。按照发展心理学的理论,随着生理发育,虚荣心才介入人的情感世界。一般来说儿童少年的自尊心不明显。但是随着社会的影响,青少年的虚荣心的表现也越来越明显,随着人生理与心理的成熟,人的社会认识能力与自我意识也逐步提高,开始了个体的社会化。自尊心强的人,对自己的声誉、威望等等比较关心;自尊心弱的人,一般对这些都不在意,但也不能因此就认为,虚荣心强的人一般自尊心强。因为自尊心同虚荣心既有联系,更有区别,虚荣心实际上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就拿表扬后的情感体验来说,一个人做了好事,受到表扬,心理高兴,这是有荣誉感的表现;珍视自己的荣誉,顾全自己的面子,这也是一切有自尊心的人都会有的正常要求。但是,若对表扬沾沾自喜,甚至为了表扬才去做好事,为了面子不惜弄虚作假,那就不是正确的自尊心了。人是需要荣誉的,也该以拥有荣誉而自豪的。可是真正的荣誉,应该是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应该是经过自己努力获得的,而不是投机取巧取得的。面对荣誉,应该是谦逊谨慎,不断进取,而不是沾沾自喜,忘乎所以,可见,当人对自尊心缺乏正确的认识时,才会让虚荣心缠身。
虚荣心理的表现与危害
虚荣心是不实事求是,不考虑具体条件,追求虚假的声誉,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打肿脸充胖子”。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没有这种类似的表现呢?
有人把虚荣心的表现分为十四个方面。
1.喜欢谈论有名气的亲戚朋友或以与同名人交往为荣;
2.热衷于时髦服装,对西方的流行货倾倒;
3.行事购物喜摆阔;
4.不懂装懂,海阔天空;
5.热衷于追求一鸣惊人的成果;
6.对名著、影片只求一知半解,夸夸其谈;
7.好表现自己,尤其想在大庭广众面前露一手;
8.好掩盖自己;
9.对表扬沾沾自喜;
10.对批评耿耿于怀;
11.表面热情,内心冷淡,讨好别人;
12.找对象过分追求长相门第;
13.婚礼讲排场、摆阔气;
14.讲面子,面子第一。
虚荣心理,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其一是妨碍道德品质的优化,不自觉地会有自私、虚伪、欺骗等不良行为表现。其二是盲目自满、固步自封,缺乏自知之明,阻碍进步成长。其三是导致情感的畸变。由于虚荣给人的沉重的心理负担,需求多且高,自身条件和现实生活都不可能使虚荣心得到满足,因此,怨天尤人,愤懑压抑等负性情感逐渐滋生、积累,最终导致情感的畸变和人格的变态。严重的虚荣心不仅会影响学习、进步和人际关系,而且对人的心理、生理的正常发育,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如何克服虚荣心理
1.改变认知,认识到虚荣心带来的危害。
虚荣心强的人,在思想上会不自觉地渗入自私、虚伪、欺诈等因素,这与谦虚谨慎、光明磊落、不图虚名等美德是格格不入的。虚荣的人为了表扬才去做好事,对表扬和成功沾沾自喜,甚至不惜弄虚作假。他们对自己的不足想方设法遮掩,不喜欢也不善于取长补短。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成熟期,这种虚荣的心态对迫切要求上进,正处于成长之中的中学生是十分有害的。虚荣的人外强中干,不敢袒露自己的心扉,给自己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虚荣在现实中只能满足一时,长期的虚荣会导致非健康情感因素的滋生。
2.端正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自我价值的实现不能脱离社会现实的需要,必须把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建立在社会责任感上,正确理解权力、地位、荣誉的内涵和人格自尊的真实意义。
中学阶段,学生开始为追求一定的价值目标而学习,学习成为自觉、主动而持久的活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加上社会上某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不少学生对生活、前途、人生的态度过分追求外在的虚华,讲排场,摆阔气,大吃大喝,攀比是时髦的象征,否则就会由于跟不上形势而遭讥讽,这都为虚荣心的滋长提供了土壤。只有着眼于现实,把自己的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前途结合起来,通过艰苦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障碍,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抱负。
3.摆脱从众的心理困境。
从众行为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另一面。对社会上的一种良好时尚,就要大力宣传,使人们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从而发生从众所为。如果社会上的一些歪风邪气、不正之风任其泛滥,也会造成一种压力,使一些意志薄弱者随波逐流。虚荣心理可以说正是从众行为的消极作用所带来的恶化和扩展。例如,社会上流行吃喝讲排场,住房讲宽敞,玩乐讲高档。在生活方式上落伍的人为免遭他人讥讽,便不顾自己客观实际,盲目任意设计,打肿脸充胖子,弄得劳命伤财,负债累累,这完全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所以我们要本着清醒的头脑,面对现实,实事求是,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去处理问题,摆脱从众心理的负面效应。
4.调整心理需要。
需要是生理的和社会的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人有对饮食、休息、睡眠、性等维持有机体和延续种族相关的生理需要,有对交往、劳动、道德、美、认识等社会需要,有对空气、水、服装、书籍等的物质需要,有对认识、创造、交际的精神需要。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满足需要中度过的。可人毕竟不能等同于动物,马克思指出:“饥饿总是饥饿,但是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在某种时期或某种条件下,有些需要是合理的,有些需要是非合理的,对一名中学生来说,对正常营养的要求是合理的,而不顾实际摆阔的需要就是不合理的。对干净整洁、符合学生身份的服装需要是合理的,而为了赶时髦,过分关注容貌而去浓妆艳抹、穿金戴银的需要就是不合理的。要学会知足常乐,多思所得,以实现自我的心理平衡。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说:“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他的话虽然未必全对,但至少反映了相当一部分生活的真实。让我们用实事求是的武器,去战胜虚荣心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