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民间文学史
29576800000022

第22章 评书

评书的概念与源流

评书,是由一位艺人以散文叙事语言为主要表述方式向众人讲说故事的说唱艺术。讲述时可以只说不唱,也可以有说有唱,如弦于书、鼓书、弹词、琴书、坠子书等,只要以说为主,就是说书。说书常用醒木、折扇、手帕做道具。北方及湖北、四川等地叫“评书”或“说书”,江浙一带称“评话”,江南又称“说大书”。

说书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说唱艺术。据四川成都天回镇出土的东汉墓穴中的“说书俑”,早在汉代就有了说书艺术。隋唐时期称为“说话”,隋代侯白《启颜录》中记载了众人希望侯白“说一个好话”的事情(据《太平广记》引述),唐代元稹在诗歌《酬白学士代书一百韵》中说:“翰墨题名尽,光阴听话移”,元稹自注,“听话”指听《一枝花话》,即《李娃传》的故事。宋代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说书成为一种发达的艺术活动,在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等书里记载了当时汴京的说书场合勾栏瓦肆林立的情况。在两宋的汴梁、临安等大城市里,职业、半职业的说书艺人大量出现,并分为四种家数:“小说”、“讲史”、“说经”和“说铁骑”。“四家说”首见于耐得翁的《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条:“说话有四家:一者小说,谓之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说公案,皆是搏刀赶棒及发迹变泰(态)之事。说铁骑儿,谓士马金鼓之事。说经,谓演说佛经;说参请,谓宾主参禅悟道等事。讲史书,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元代由于异族统治,讲述现实生活的评书不多,偏于讲史。明代说书活动复兴,达到成熟阶段,出现了柳敬亭这种大说书家。清代说书也盛极一时。现代说书一直是受民众欢迎的曲艺活动,建国后出现了不少新评书。

说书的底本是话本。话本在古代文学史上是一种重要的文学样式,出现了不少经典作品,并对白话小说的形成与发展起过重大作用。

评书的类型

评书可从四个角度进行分类:

一是从题材上,可将评书分为四类:(1)袍打书,又称“大件袍打书”、“袍带书”、“长枪书”,讲述历史上以攻伐征战事迹闻名民间的帝王、将领平定天下、抗击外侮的金戈铁马类故事,如《三国》、(杨家将》、《岳飞传》、《隋唐演义》、《列国志》等。(2)短打书,又称“小件短打书”、“侠义公案书”,讲述绿林英雄行侠仗义、除暴安良、比武打擂、拜山攻寨等内容的故事,或讲述清官秉公破案、惩恶扬善的故事,如《水浒》、《三侠五义》等。(3)神魔书,或称“灵怪书”,讲述以神仙、妖怪、魔法等事迹为主要内容的故事,如《聊斋》、《西游记》、《济公传》等。(4)世情书,讲述现实生活特别是市民生活中的人情世态、悲欢离合等内容,如《啼笑因缘》等。以上主要是传统评书的几种题材。建国后出现了一些新评书,讲述现代战争故事、社会生活故事等,如《林海雪原》、《烈火金刚》、《平原枪声》、《贾科长买马》、《山猫嘴说媒》等。

二是从评书的语言形式上可分为散说体与说唱体两类。散说体是只说不唱的说书形式,过去称为“说话”、“评书”、“平话”、“评话”、“评词”的说书形式,都是散说体。北京评书、湖北评书、四川评书、扬州评书、苏州评书、福州评书等十几个曲种是散说体。说唱体则又说又唱,唱时以弦鼓等乐器伴奏。这种形式以说为主,交代基本情节,又以唱为辅,对某些内容加以强调或做激动人心处的渲染,过去的“变文”、“俗讲”、“词话”、“弹词”、“鼓书”、“弦子书”、“坠子书”、“琴书”、“宝卷”、“道情书”、“木鱼书”等都是说唱体。城市里的艺人说书多取散说体,在农村说书的艺人多取说唱体,两种形式又在某些情况下相互借鉴和转化。

三是从创作主体的区别上可分为“墨刻儿”与“道儿活”。前者又称“墨书”,先有文人创作的话本小说,在此基础上加工、再创作而成口头形式的评书;后者又称“路子书”、“条书”,指纯靠艺人口传或依据艺人留下的底本来说书。在评书的发展史上,两者常互相交叉、转化,文人在艺人“道儿活”的基础上加工为话本小说,又被艺人拿来加工为评书,再由文人加工为新的小说,这一过程可以多次反复。有些艺人文化水平较高,也可自己在说书的基础上创作话本小说。

四是从评书的篇幅上分为大书与小书,篇幅长的称为大书,短的是小书。北方称大书为“蔓子活”,称中篇书为“八大棍儿活”。南方一般篇幅长的为散说体的评话,多讲历史故事、英雄故事,篇幅短的为弹词,多讲爱情故事、世俗故事。

评书的艺术特征

1.内容入情入理

评书内容入情入理,指评书艺人将故事讲得不仅在实质上合于情理,而且还要使书情书理通达透彻,听众在现场就能明白其中情理,不存疑惑困顿。书情,一方面指书中人物的心理与情感,一方面指说书过程中听众接受故事时所产生的心理与情感反应。书理,就是故事的情节逻辑与人物的性格逻辑。要做到说书的入情入理,艺人不仅要讲清楚故事的基本情节,而且要边说边评,不断对故事加以解释和评说,这样不仅使故事“通情达理”,而且加强了艺人与听众的交流和沟通。人情,则动人心;入理,则使人信。

说书艺人很注意书情书理的通达,强调“说透人情,论透书理”。传统评弹艺人讲究评弹要具备“理、味、细、趣、奇”五个方面,“理”居于首位。对情理通达的重视主要是由评书表演的现场性决定的。听评书不能像看小说那样慢慢体会,或返回去复读,它是在现场“一过性”的欣赏活动,需要当时听清楚并获得感情共鸣和审美愉悦。而评书主要靠嘴说,没有丰富的画面、音响等更直接的表现手段,需要把情理解说明白、可信,才能把听众吸引住。听众一边听评书,一边调动自己的经验、知识、观念等储备,在艺人的引导下投入到情节中去,如果不能明了书中情理,就会失去兴味。同时,说书人走南闯北,饱经磨难,对人生世态有着丰富、透彻的经验和见解,在说书时自然就把这些融会其中,与听众随时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所以,艺人不但交代基本情节,而且以讲述人的身分加以穿插和说表,在许多地方都要特意说明人物为何这样说、这样做,或事情为什么成了这样子,也对人物和故事加以合乎人情事理的评判,这些评判往往与听众的观点打成一片。

要使内容入情入理,在讲述时要特别注意描述清楚人物活动的环境和行为细节,一般乍听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只有放在具体环境中、在事情发展的细节性进程中才显得合理、可信。讲究内容入情入理并不排斥故事的传奇因素和浪漫主义创作手法,书情书理与故事的传奇性通常可按一定规律自然地结合起来。

2.情节曲折连贯

评书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艺人的叙说,需要靠曲折生动的传奇性情节来吸引听众,如果故事平淡无奇,缺乏视觉形象表达手段的说书就会变得索然无味。同时,这种口述的艺术形式在交代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时又要注意情节叙述的连贯性,不能使人感到头绪纷乱,所以不能有过多的倒叙、插叙,也不能将多种故事线索交叉叙述,而要“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故事的曲折性是评书的显著特征,在评书内容的五种特色“理、味、细、趣、奇”中,“奇”是一个必要因素。曲折性也就是故事要有尖锐、剧烈的戏剧性矛盾和冲突,并且有若干情节高潮。曲折性主要由三种因素造成,一是丰富的悬念。悬念在评书业又叫“扣子”,南方艺人叫“关子”,北方艺人叫“馈头”,它是艺人设计的扣人心弦的评书结构的一种重要技巧。评书艺人都善于设计扣子,往往在情节进展到关键之处时打住,暂时悬置起来,或者想将某些重要内容提示给听者,却不马上讲出,令听者欲罢不能,急切期待艺人讲述下文,这就是“卖关子”。民间有“看戏看轴,听书听扣”的说法。二是巧合。说书艺人经常用巧合来营造离奇的故事,故有“无巧不成书”之说。三是意外性情节。评书不能使人听了上段就猜出下段,而要设计既在情理之中,又出意料之外的情节和结局。评书里常有的以少胜多、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情节,就能收到出人意料之效。

3.形象鲜明特异

评书吸引人的内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生动离奇的情节,二是鲜明特异的人物。听众对评书的难忘印象,除了其中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人物形象了,而且人物形象往往比情节更能留下较长久的记忆。听过一段优秀的评书如《岳飞传》,多年之后,情节可能都已模糊,但书中的主要正反人物还保留着鲜活的记忆。所以评书设计好主要人物形象也是至关重要的。

评书主要面向普通民众,人物塑造要符合国人爱憎分明、好奇尚异等传统审美心理;评书“一过性”的口头讲述方式,也不容许对人物做十分全面、细腻的描画,必须抓住一个或几个突出的并能打动人心的特征,加以集中、夸张化、渲染性的描绘,使人物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并在听众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这样,评书人物一般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且许多有特异过人之处,是传奇性人物。这些人物的性格往往是类型化的,或者智慧过人,或者武艺超群,或者至忠至义,或者至善至贤,或者大奸大恶,或者憨态可掬,或者美如仙子,等等,同时,又有较强的个性特征,类型化与个性化是和谐统一的。人物性格的塑造,主要通过生动的情节来完成,也得力于艺人富于感情色彩的渲染和评说。

4.语言生动多姿

评书是一种语言表演艺术,其语言表现力极强,主要在于以下五个方面:(1)评书的语言是通俗易懂、口语化的,并运用许多生动传神的口头语汇,易于为广大民众接受。(2)评书的表述常使用浅显而极形象化的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比、拟人等。(3)评书艺人擅长拟声的表达技巧。一是人物的嗓音、说话腔调的个性化,二是善于模拟风声雷声、车声马蹄声等各种音响。(4)在以散说为主的叙述中,不时穿插韵文以做渲染和调节,如人物出场时常用“赞”来描写人物的相貌、穿戴等。(5)评书语言往往庄谐并出。艺人常用紧张情节的渲染调动听众的情绪,紧紧抓住听众的注意力,又不断穿插诙谐俏皮的语句和笑料使讲述妙趣横生,让观众获得放松。四川评书《心心咖啡店》里反面人物徐中玉的出场:

正在这时,只听大厅的玻璃弹簧大门“哗”开了,“噔、噔、噔”地走进来一个人。由于这个人把门推得特别响,皮鞋在地上跺得特别重,大厅里头的人,都掉过头把他盯倒。只见这人:三十多岁,长得伸伸展展,真是“一根葱”的人材,浑身上下除了肚脐眼,没有一个节疤。面孔,刮得千干净净;头发,梳得油光水滑。穿一套“麦尔登”的中山服。大多数的人都认不得这个人。是谁呢?这人是重庆市警察局的局长,姓徐,叫徐中齐。

这段描写能较好体现评书语言的特点:都用口头语汇,修辞、成语的字眼都是口语化的;“‘一根葱’的人材,浑身上下除了肚脐眼,没有一个节疤”,这几句话表现力很强,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而且诙谐俏皮;对面孔和头发的描述是对偶句,可看做简短的韵语。传统评书对人物出场往往用一大段韵文的“赞”来描述,上段评书是现代的段子,故不宜用大段的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