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子兵法品读
29566500000048

第48章 占据“衢地”,掌握主动权

○译文

处在几国交界,各国领土犬牙交错,互有影响,谁先到达并占领就可以结交周围列国诸侯,取得多方援助的地区,称做“衢地”。

用间篇 “上智为间”谍战术

用间篇 “上智为间”谍战术

明成祖朱棣

用间篇 “上智为间”谍战术

人们说,打仗靠士气,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没有旺盛的士气,是不能打胜仗的;如果士兵萎靡不振,打起仗来更是必败无疑。然而,所谓士气,通俗地说,就是一种情绪、情感的表现,是人们在不同环境下的复杂心理活动的反映。

在论述中,孙子提出一个重要思想,这就是:越是把军队投入危险的地方,越是能激发士卒们团结对敌的情绪,创造转败为胜、化险为夷的奇迹。

孙子曰:“围地则谋,死地则战。”又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进入“围地”,敌军占据地利,可以以一当十,我军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危险境况,九死一生。因此,孙子强调,必须立即堵塞缺口,阻挡住敌军的攻击,并巧设计谋,出奇制胜,以求死里逃生。

“死地”的形势比“围地”更险恶,甚至连更多的谋划时间也没有。这时候,唯一的策略就是激励全军战士同仇敌忾,殊死奋战,死里求生。

战争不仅是智谋的较量,也是力量的较量,更是意志和决心的较量。有时候,意志和决心所发挥出的能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变力量强弱的对比。在九死一生的被动情况下,利用全体将士的求生欲望,激发他们决一死战的勇气,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反败为胜,这就是历代军事家们所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

“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焚舟破釜”,置之死地而后生,是孙武在《孙子兵法》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战略思想。利用士兵陷于绝境之中的求生本能欲望,以及由此产生的勇敢精神来改变局面,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战争是这样,市场竞争中同样如此,“围地则谋、死地则战”也具有广泛的意义。对于一个企业,尤其是一些经济和技术实力都不是很充足的中小企业,在无法与同行大企业竞争的情况下,就应避免与对方正面交战,而应另辟蹊径,争取转机。当一个企业濒临破产的“死地”时,就应该运用“围地则谋、死地则战”的策略,想办法激发全体职工“同心干”的决心,众志成城,共同渡过难关。

日本电产公司主要生产普通交流电机,在安川电机、富士电机等大企业的围攻下,陷入了绝境。在对电机市场进行周密调查后,经理永守重信果断决策研制计算机用精密马达。永守重信领先一步研制出计算机终端装置所用的磁盘驱动精密马达,目前在国际市场拥有65%的占有率,在国内拥有85%的占有率,使穷途末路的企业又重新获得了生机。

处于“死地”时,痛苦和绝望会慢慢滋长,人越是拒不接受,越会沉浸其中,既然无法摆脱,倒不如勇敢地接受。正如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洛克所说:“当你面对无法避免的打击与挫折时,唯一的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接受它。”

战例

十六国时,夏王赫连勃勃亲率精骑两万攻入了南凉国境,掳获了数十万头牛、羊、马和数不胜数的财物,然后踏上了归途。

南凉国君不甘心财物被劫,亲自统帅大军追赶。部将焦朗献计道:“赫连勃勃治军甚严,我军不如避其锐气,绕道而行,守住险关,再寻破敌之计。”大将贺连讥笑焦朗胆小:“焦将军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军兵多将广,赫连勃勃又为几十万牲畜所累,怕他什么?”赫连勃勃得知南凉大军追来,有心迎战,又担心寡不敌众;有心退却,又舍不得几十万头牛羊和一车车的财物。他思来想去,唯有“置之死地而后生”一计可以两全。

仔细察看了附近的地形后,赫连勃勃选择在阳武下峡与南凉决一死战。当时正是初冬时节,峡中河水已经封冻。赫连勃勃下令将峡中积冰全部凿开,又命令把所有的车辆塞住通道,断绝了将士们的退路,迫使全军将士拼死一搏,求得生路。果然,南凉兵追到阳武下峡时,夏军见退路已绝,人人奋力拼杀,个个以一当十。赫连勃勃左臂中箭,鲜血直流。他大喝一声,将箭拔出,挥动长剑杀入南凉阵中。夏军见国主如此勇武,军心大振。南凉军队兵败如山倒,一个个落荒而逃。赫连勃勃指挥夏军,乘胜追击80余里,南凉士兵一败涂地,只有少数将士逃回,留得性命。

⊙原文

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孙子兵法·九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