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时振声中医世家经验辑要——当代中医世家系列丛书
29566200000031

第31章 慢性肾炎复感外邪

慢性肾炎是一种慢性迁延性疾病,病程绵长,预后较差,目前在临床上尚缺少肯定、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该病的发病和病势演进过程中,外邪的反复感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诱发和加重因素。而此类病人往往抵抗力弱,较易感受外邪,罹患外感。如此恶性循环,遂导致病情的逐渐加重。因此,对于慢性肾炎患者,积极防治外感,截断恶性循环,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培根本,阴阳相配

导致外邪不断入侵的直接原因是卫气薄弱、藩篱不固,因此,增强卫气、固密肌表,防止外邪入侵,“御敌于国门之外”,是治疗此类疾病的根本措施,也是“上工治未病”思想的具体体现。然而卫气之虚,其根源又在于脾肾二脏的不足,盖卫气“发源于下焦,滋养于中焦”,是人体元气的一部分。

就脾肾二脏来说,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两脏功能健全,则元气充沛,生化有源,卫气自然强盛。脾肾之间,又有紧密的联系,脾的运化,需要肾中元气的激发,命门真阳的温煦;肾气的充盛,则需脾胃所运化的精微的不断补充。先天后天,实相辅相成,互根互济。因此,二者之中,不论何脏受损,即可导致另一脏器的不足,从而元气消削,卫气随之亦虚。从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实际情况来看,脾肾气虚,阴阳失衡,是较为普遍的客观存在,因此,对此类病人防治外感,当从培补脾肾入手,乃为根本之图。

脾肾之虚,虽有气、血、阴、阳之分,但时振声教授认为,气血相生而互化,阴阳可分而不可离。如张介宾所云:“阴阳原同一气,火为水之主,水即火之源,水火原不相离也,……其在人身即元阴元阳,所谓先天之肾气也。”唐宗海也说:“肾为水脏,水中含阳,化生肾气。”故培补脾肾,注重刚柔相济,阴阳平调,乃介宾“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之意。如补脾气,多用参苓白术散加减,于参、苓、术补气之外,合扁豆、山药、莲子肉等兼顾其阴。补肾气,喜用张景岳大补元煎,张氏称该方为回天赞化、救本培元之第一要方,是生气于精、阴中求阳之剂。在地黄、萸肉等滋补肾阴的基础上加入人参等甘温之品,使阳蒸阴化,从而化生肾气。另外,还应注意到脾肾二脏之间的生化关系。元气的充沛,除了要由肾阳蒸化肾阴得以不断化生外,还要有脾气的运化和输布,才能使肾精滋生有源,肾阴柔而不滞。临床上常见的脾肾气阴双亏的病人,可用参芪地黄汤之类,气阴兼顾,脾肾双补。

二、祛外邪,寒温汇通

培补脾肾为治本之图,然一旦感受外邪,病情急剧变化,又当以治标为务。外邪客体以后,有可能按热病自身的固有规律,由表入里,逐步发展;也可能与内邪相引,使原有的内在矛盾迅速激化,出现风水泛滥、湿浊上犯、水气凌心,甚至引起肝风内动等变证,从而使病情急剧恶化,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和及时治疗。

病人初感外邪,往往出现恶寒发热,或见白细胞升高,医者常以热毒内盛处治,投以大剂清热解毒之品。时振声教授认为不妥,强调外感初起,邪气大都怫郁于肌表,即使有化热入里之势,也不应苦寒直折,反而郁闭气机,冰伏其邪。而须以疏达肌腠、驱邪外出为要,即《内经》“因其轻而扬之”之旨。用药剂量也不主张过重,而是以轻清之品,宣透气机,达邪外出。

具体临证时,可融“伤寒”“温病”之理法,采经方、时方于所需,灵活运用,随证化裁。伤寒、温病的研究对象本为同一客体,即外感热病,只是古代医家研究的角度不同,故得出不同的结论。现代医者在临床上应将二者融汇贯通,而不必强分“寒”“温”,具体辨证时,一般先予定性分析,后予定位分析。具体定性当分风寒、风温、湿热三种类型,定位则主要有邪在太阳、邪在少阳、邪蕴三焦三种情况,兹分别介绍如下。

1。邪在太阳凡感受外邪,出现恶寒发热,而寒热同时存在者,均可定位邪在太阳。如恶寒重、发热轻,或同时伴有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等症者,为风寒客犯,当以辛温解表为法,可用桂枝汤治疗。如兼气虚,可用人参败毒散、参苏饮等益气以祛邪。如恶寒轻、发热重,同时伴有口渴、咳嗽、舌尖红、苔薄黄等,为风温之邪侵袭,须用辛凉解表法,可予越婢汤、麻杏石甘汤之类,麻黄、石膏同用,宣肺而不助热,清解而不郁邪。如同时有水肿者,还可合用五皮饮以宣肺利水。但心虚悸动病人,麻黄则应慎用或不用,防止辛燥劫阴,此时可用浮萍以代麻黄。如风热咽痛,则多以银蒲玄麦甘桔汤加味,以疏散风热。

2。邪在少阳凡外感初起出现发热起伏不定,或呈寒热往来热型者,即可定位邪在少阳。同时尚可有口苦、咽干、不欲饮食、恶心等症,可用小柴胡汤加减,以和解表里;如兼见太阳证,则合用桂枝汤(即柴胡桂枝汤)双解太阳少阴。慢性肾炎患者,多出现土壅木郁的体质,外感后较易呈现此种证型。后期发展到肾功能不全,出现关格症状,如合并外感,除了有寒热往来、恶心、口苦等少阳见证外,尚可有肝阳上亢、浊阴上犯、水气凌心等实邪内扰的指征,此时治疗,当和解达邪于外,同时也须兼以潜阳降浊。

3。邪蕴三焦慢性肾炎患者因脾肾气化失司,水液代谢障碍,常有水湿之邪内停,如遇外感,每呈湿热合邪之证。临床上可见头身困重,身热不扬,汗出不畅,口粘不渴,苔腻、脉濡等症。湿热为患,有时也以发热为主症,热度可达39~40℃以上。若见其高热而不加细辨,往往误用寒凉,直折其热,则非但不能祛邪,而反致湿遏热伏,赋邪难出;亦有误以表寒而以辛温发之;或错为阴虚而以柔腻滋之,非助其热,即恋其湿,时振声教授认为此三者乃为治湿热之大戒。正治之法,当为疏畅气机,宣达外邪,清利水道,使湿热分消。但因三焦部位的不同,临证时又当分别论治,邪偏聚上焦者,常用芳化轻清之剂,疏达宣透,使湿热从表而解,方用三仁汤等;蕴结中焦者,则以苦辛通降之法调畅气机,使清升浊降,湿热自易消解,方用黄连温胆之类;邪结下焦者,则以渗利为法,使邪从小便而解,方如茯苓皮汤等。然湿热为患,往往蕴蒸弥漫,充斥三焦,三部不易截然分清,可三焦同治,芳化清利,用杏仁滑石汤之类;又湿土同类,最易遏伤脾胃,而以中焦为病变中心,故须时时注意脾运,勿使腻滞。

三、兼标本,圆机活法

一般说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同样适合于本病患者,即在缓解期,以培补脾肾为主,治本助卫;外邪感染时,以祛邪为主,救标解表。但有时病人因其原发病变始终存在,一旦感受外邪,则可出现外内合邪的局面;或者原发不变,复加外邪;或者内外相引,导致矛盾的激化,出现各类变证。不论何种情况,均使病机更趋复杂。特别是关格阶段,阴阳气血俱虚,湿浊瘀血交结,如再受到外邪的冲击,易导致病情的恶化。此时如不顾正虚,一味祛邪,无疑会重伤正气,使邪虽去而正亦竭;如放弃祛邪,单纯补正,往往会正未复原而邪更鸱张,均达不到治疗的目的。必须标本兼顾,扶正以祛邪,方保无虞。然此时标本关系十分复杂,往往标中有本,本中有标,与此同时,标本之间,又有轻重的不同。如何把握病机,分清主次,既兼顾标本,又要突出重点,使方药恰中病机,缓急得宜,乃医者求而难精之处。时振声教授认为:素体阳虚,或病久肾阳衰败者,感受外邪,易于寒化,而呈邪陷少阴之势,病人发热常不明显,而以畏寒为主,脉不浮反沉,甚则微细欲绝。此时尚可有嗜卧、嗜睡、精神淡漠等表现。此为坎中无火、肾阳大亏,正气无力与邪气交争,而出现的一种邪胜正却的危象,必须积极救治,常用桂枝加附子汤或参附再造汤等,助阳解表,扶正祛邪。素体阴虚,体内恒蕴内热,感受外邪后,邪火相激,易从热化,此时热耗阴精,精及于气,临床上每呈气阴双亏、邪火缠绵之热。患者既有腰酸膝软,头晕乏力,腹胀纳差等脾肾双亏之象,又兼口干咽痛、低热不退、舌红脉数等风温上扰之征。对此种病人,多采用滋培清解法,以生脉散、二至丸与银蒲玄麦甘桔汤合方,或用参芪地黄汤加银翘散、桑菊饮之类,滋肾培土与清解外邪双管齐下,使正复而不留邪,邪祛而不伤正,可谓标本相得,活法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