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时振声中医世家经验辑要——当代中医世家系列丛书
29566200000015

第15章 肾炎的中医病机与治疗规律探讨

时振声教授认为:中医的辨证论治,主要是根据中医病机变化来确定理、法、方、药治疗措施,因此中医病机与中医的辨证有很大关系。《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谨察病机,无失气宜”,即说明了分析病机的重要性。根据分析病机之所得,“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指出了论治的过程,所谓“各司其属”即是按照辨证的内容在治疗方法上有相应一致的措施;有者无者,盛者虚者指病机之属实属虚,加以推求和研究;必先五胜,指分析五脏病位中,何脏起主导作用;疏其血气,调节阴阳之偏性,使归于平。故张景岳《类经·疾病类病机》云:“凡或有或无,皆谓之机,有者言其实,无者言其虚,求之者,求有无之本也……写其盛气,责其有也;培其衰气,责其无也;求得所本,而直探其颐,则排难解纷,如拾芥也。”由此也可看出审察病机在辨证中的重要性。一般分析病机应当包括引起疾病的病因、脏腑定位及病情的性质,另外还要结合病人的体质、周围的环境、四时的变化,因人因地因时地分析每个病人的特殊性。不仅如此,还要从疾病的动态变化中去探讨病机的演变过程。

一、急性肾炎的中医病机

急性肾炎一般多见于小儿及年青病人,其主因与风邪外袭及疮毒有关。《证治要诀》说:“有一身之间,惟面与双脚浮肿,早起则面甚,晚则脚甚,经云:面肿为风,脚肿为水,乃风湿所致。”《医学入门》说:“阳水……或疮痍所致”,指出本病的主因是风邪及疮毒,或兼外湿,或湿自内生,以致浮肿。但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必有肾虚的因素才能发病,如《素问·评热病论》提到肾风的病因病机“阴虚者阳必凑之”,认为与肾阴不足有关,因此必有肾虚之因素,再加之外感风邪或皮肤疮毒引起的肺卫气化功能失调,方发生本病。

急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可以归入中医“风水”范畴,《金匮要略》记载风水的证候是:“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有热,名曰风水,视人之目窠上微肿,如蚕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时咳,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风水”,“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从中医角度分析急性肾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面部或目窠水肿,由于面肿多风,故治宜宣肺祛风。《金匮要略》也有“诸有水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说明其病位主要在肺卫。

《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肺者,气之本”,《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主气,主治节,主要体现在治理调节全身气化功能方面,故有“肺为水之上源”之称。《素问·水热穴论》说:“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帝曰:“肾何以能聚水而生病?”岐伯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肿,肿者,聚水而生病也”,“肾者,牝脏也,地气上者属于肾,而生水液也,故曰至阴,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肿,本之于肾,名曰风水。”说明肾的关门不利在风水水肿的产生中亦占有一定的地位。因而当风邪侵袭肺卫之时,肺气失其宣化肃降功能,治节无权,则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加之肾的气化功能亦受影响,关门不利,致使尿少而水肿。

《金匮要略》有:“寸口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水不沾流,走于肠间”,“少阴脉紧而沉,紧则为痛,沉则为水,小便即难。”寸口指肺脉,风寒外束,脉见弦紧;卫气不行,所以恶寒;“水不沾流”或是“水沾不流”之误,由于肺失宣畅而水气停留。少阴指肾脉,肾主寒主痛,沉主里主水,肾阳不足,寒水不化,故外有身痛,内则小便难,因而病水。以上条文亦说明肺与肾的关系。结合《内经》所述肺肾与风水的关系,可见急性肾炎水肿的病机与肺肾关系比较密切。由于外邪犯肺骤起,虽有肾虚的发病因素,但主要还是属于中医的阳水实证范畴。

《金匮要略》又有:“寸口脉浮而迟,浮脉则热,迟脉则潜,热潜相搏,名曰沉。趺阳脉浮而数,浮脉即热,数脉即止,热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名曰水;沉则络脉虚,伏则小便难,虚难相搏,水走皮肤,即为水矣。”本条文义艰涩,用意难明,大致内容似指肺脾关系而言,寸口指肺脉,浮脉则热说明有表热证,迟脉则潜说明了潜藏之势,热潜相搏说明表热将要内伏,则无外发之机,故曰沉,此沉不是指脉象。趺阳指胃脉,浮而数的脉见于趺阳是指热伏止于脾胃,数脉即止,热止相搏即热有停滞之象,而无运行之势,故曰伏,伏也不是指脉象。沉伏相搏,说明表热内伏于脾胃,热留于内,气不外行,络脉空虚;气滞于中,则小便不利,因络脉空虚则水走皮肤而为水者,似指风水转化为皮水的过程。

急性肾炎除了水肿以外,尚可有高血压、蛋白尿,严重者亦可累及心而发生心力衰竭,或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的发生,可能因肾病及肝,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引起,或是肝郁气滞,水湿不运,寒水内停,寒主收引,脉络拘挛而挟有瘀滞;加之水湿上扰清窍所致,蛋白尿则是肾失封藏所造成。由于脉络拘挛加之心气不足,以及水湿上凌心肺,故见心力衰竭。严重者,由于尿少而致尿闭,湿浊上逆等因素,均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故急性肾炎的病机,可以有风邪犯肺,皮肤疮毒,肺脾气虚,肺肾阴虚,脾肾气虚,肝肾阴虚,三焦气滞诸种,这些因素可以导致水肿、高血压、蛋白尿的形成,如果通过治疗,纠正了这些脏腑病机的失调,则可逐渐趋向恢复。

因此,急性肾炎的转归有三:一是经宣肺利水后,肺的治节与肃降功能恢复,肾的气化功能正常,水肿消退,血压随之正常,蛋白尿逐渐消失。二是水肿加重,高血压难以控制,肝风内动发生高血压脑病;或水气凌心,脉络痹阻,心气不足而出现心力衰竭;或湿浊上逆,尿少尿闭而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上述严重的合并症,如治疗及时得当亦可能转危为安;倘若延误时机、治疗失当则预后不良。三是虽未发生合并症,但水肿反复出现,或尿蛋白长期不消,或高血压不能控制,必迁延日久而为慢性肾炎。

二、慢性肾炎的中医病机

慢性肾炎的主要临床特点是水肿、蛋白尿或有高血压,病程绵长,迁延不愈。中医学认为慢性肾炎的主因与寒湿侵袭有关。《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体重烦冤”“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甚则腹大胫肿。”指出寒湿可致身体沉重,腹大胫肿。慢性肾炎的水肿多属阴水虚证范畴,但是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则属阳水实证范畴,多与外感风邪有关,与急性肾炎的发病相似,如《素问·水热穴论》中提到的肾汗出逢于风,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肋肿,以及《灵枢·论疾诊尺篇》的“视人之目窠上微痈,如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咳,按其手足上,而不起者,风水肤胀也。”《素问·平人气象论》说:“面肿曰风”等是,《景岳全书》中也说:“凡外感毒风,邪留肌腠,则亦能忽然浮肿。”都说明了慢性肾炎急性发作面部水肿是外感风邪所致,慢性肾炎的病因与脾肾虚损有关。正如《诸病源候论》说:“水肿无不由脾肾虚所为,脾肾虚则水妄行,盈溢皮肤而令周身肿满。”《丹溪心法》亦说:“夫人之所以得全其性命者,水与谷而已,水则肾主之,谷则脾主之,惟肾虚不能行水,惟脾虚不能制水,胃与脾合气,胃为水谷之海,又因虚而不能传化焉,故肾水泛滥,反得以浸渍脾土,于是三焦停滞,经络壅塞,水渗于皮肤,注于肌肉而发肿矣”。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二者相辅相成,张志聪《侣山堂类辨》说:“夫有生之后,皆属后天,故藉中焦水谷之精,以养先天之精,复藉先天之元气以化水谷精微,中下二焦互相资益。”且命火可以生脾土,肾气若壮,脾自能运化水谷精微,若肾火不充,脾阳亦衰,则水湿贮留。另外脾土还可以制水,石寿棠《医原》说:“土来制水,水得下降之阳气所制,则知用输泄,不似泛滥无归矣!”土能制水,必脾土健运,若土虚则制水无权,而致水湿泛滥反困脾土。土之所以虚,则又常因命火衰减,故温补命火以生脾土,脾旺则水有所制而肿得消。由此更进一步说明了慢性肾炎的水肿病机,实与脾肾虚损的关系甚为密切。

然而,在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时,与肺也有关系,由于风邪外袭,肺的治节肃降失司,则可加重面部及全身浮肿。另外肝气失于条达,致使三焦气机壅滞,决渎无权而致水湿内停,因而与肝亦不无关系。同时在临床上还应注意气、血、水三者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气归精”“精化为气”是指水能化气。张景岳说:“阳旺则气化,水即为精;阳衰则气不化,而精即为水。”不但指出精水同源,同时也阐述了气能化水的关系。再则,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所以水与气的关系很密切,气之所以调畅,则又赖于肝的疏泄作用。气机郁滞,经脉不利,瘀血内停,亦可水停为肿。唐容川《血证论》说:“血中有气即有水”“又有瘀血流注亦发肿胀者,乃血变成水之证……故称妇人错经而肿者为水化为血,名曰水分,经水闭绝而肿者,为血化为水,名曰血分……观妇人水分血分之说,则知血家所以多肿胀者,亦是水分血分之病也。”由于《金匮要略》有“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之说,《脉经》又有“经水前断后病水,名曰血分”及“先病水后经水断,名曰水分”的论述,所以后世有瘀血水肿之说,亦说明了血能病水,水亦能病血,瘀血之形成与否亦与肝的疏泄功能有关。

关于蛋白尿的病因机理,时振声教授认为,蛋白是人体的精微物质,精微物质由脾生化,又由肾封藏,因此蛋白尿的形成,实与脾肾两脏的虚损密切相关。章虚谷《医门棒喝》说:“脾胃之能生化者,实由肾中元阳之鼓舞,而元阳以固密为贵,其所以能固密者,又赖脾胃生化阴精以涵育耳。”唐宗海《医经精义》也说:“脾土能制肾水,所以封藏肾气也。”说明了脾的作用能帮助肾的封藏。脾能升清,脾虚则不能升清,谷气下流,精微下注;肾主闭藏,肾虚则封藏失司,肾气不固,精微下泄。因此,蛋白尿发生的机制,可以从脾肾气虚,即脾气下陷、肾气不固来理解。临床上由于影响脾肾的因素较多,因此对蛋白尿的治疗又不能单从脾肾来治。

临床上肾性高血压以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者居多,亦有气阴两虚、肝阳上亢者,这是因为肝肾阴虚迁延不愈,阴损及阳,必然同时出现脾肾气虚现象,故见气阴两虚,同时又有肝阳上亢,以致眩晕耳鸣。少数肾性高血压是在脾肾气虚、水湿泛滥的基础上产生的,这是因为水湿上扰清窍,以致引起眩晕。有些肾性高血压患者加入活血化瘀类药物的治疗,可使血压稳定或下降,这是因为肝气郁滞、疏泄失畅的原故。肝阳上亢者,可能有血菀于上的现象,其它各脏腑则相对失于濡润,血不足则气亦不足,运行无力而有瘀滞,故在滋肾平肝的治则下,佐以活血行滞之剂得以获效。水湿上扰者,必有脾虚气弱,也可因运行无力而出现瘀滞,则在健脾益气的治则下,佐以祛湿通瘀之剂可以收效。

慢性肾炎患者,部分出现显微镜下血尿,经久不愈,如属肝肾阴虚者,多因阴虚生内热,以致血热妄行而出血,随精微下泄而有血尿;如属脾肾气虚者,则是脾不统血,气不摄血,以致血不归经而出血,随精微下流出现血尿。既然已经发生出血,则必有瘀滞。如何处理好止血与活血的关系,有助于血尿的治疗。

营血来源于中焦,当慢性肾炎经久不愈,脾气进一步虚损时,由于运化失职,生化无权,必然逐渐发生贫血;肾藏精,精血同源,由于肾气失固,精微不断下泄,故亦必然逐渐产生贫血。因此慢性肾炎如经久不愈,出现贫血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脾肾亏损的情况。

因此,慢性肾炎的病机,在急性发作阶段可以有风邪犯肺、肺脾气虚、肺肾阴虚的情况产生;不是急性发作阶段,有脾虚、脾肾气虚、脾肾阳虚、脾肾气阴两虚、脾肾阴阳两虚、肝肾阴虚以及三焦气滞、气滞血瘀诸种。如果水湿滞留日久又可湿郁化热。一般可以根据病机的演变情况予以辨证治疗,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则更能切合病情。慢性肾炎病程绵长,一般早期治疗,纠正脏腑的阴阳偏胜,则病情趋于稳定,或可痊愈。如果不能及时控制病情,水肿及蛋白尿长期不消,可以导致阴阳衰败,湿浊上逆等危候发生。

三、肾功能衰竭的中医病机

肾功能衰竭有急性肾功能衰竭与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在少尿期相当于中医的癃闭实证,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无尿则属于癃闭虚证,如《景岳全书》说:“小水不通,是为癃闭,此最危最急证也。水道不通则上侵脾胃而为胀,外侵肌肉而为肿,泛及中焦则为呕,再及上焦则为喘,数日不通,则奔迫难堪,必致危殆”,“凡癃闭之证……惟是气闭之证,则尤为危候。然气闭之义有二焉。有气实而闭者,有气虚而闭者,夫膀胱为藏水之府,而水之入也,由气以化水,故有斯有水;水之出也,由水以达气,故有水始有溺。经曰:气化则能出矣。盖有化为入,而后有化为出,无化而出,必其无化而入,是以出入皆由气化,此即本经气化之义,非单以出者言气化也,然则水中有气,气即水也,气中有水,水即气也,今凡病气虚而闭者,必以其阳下竭,元海无根,水火不交,阴阳否隔,所以气自气,而气不化水,水自水,而水蓄不行,气不化水,则水腑枯竭者有之,水蓄不行,则浸渍腐败者有之,气既不能化,而欲强为通利,果能行乎?阴中已无阳,而再用苦寒之剂能无甚乎?理本甚明也。至若气实而闭者,不过肝强气逆,移碍膀胱,或破其气,或通其滞,或提其陷,而壅者自无不去,此治实者无难,而治虚者必得其化,为不易也。”其所指气实而闭者,可能属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气虚而闭者,可能属于慢性肾功能衰竭。

关格是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的中医病名,如《伤寒全书·平脉法第二》“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即是,其症状亦类似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认为与“邪气隔拒三焦”有关。张景岳认为与肾虚有关,《景岳全书》提到:“总由酒色伤肾,情欲伤精,以致阳不守舍,故脉浮气露,亢极如此,此则真阴败竭,元海无根,是诚亢龙有侮之象,最危之候也。

肾功能衰竭是肾失去分清泌浊的功能,使湿浊贮留体内,引起发病,何廉臣称之为溺毒,说:“溺毒入血,血毒上脑之候,头痛而晕,视力蒙,耳鸣耳聋,恶心呕吐,呼吸带有溺臭,间或猝发癫痫状,甚或神昏痉厥,不省人事,循衣摸床撮空,舌苔起腐,间有黑点”。提到溺毒入血已将尿毒症的临床表现描写得甚为细致。脾主运化水湿,脾虚不能运化,湿浊大量产生;肾主分清泌浊,肾虚不能排泄,湿浊得以内留,因此湿浊多少,也可反映出脾肾衰败的情况。酸中毒主要表现在呼吸气促或深长,以及恶心、呕吐,与肺、脾、肾三脏衰败有关。肺气不足而气促,肾气衰败以致不能纳气,动则气喘,呼多吸少。体内酸性代谢产物蓄积亦可归于湿浊之类,总由脾肾衰败,湿浊不能排泌引起。

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因外邪毒甚或其它因素直接伤肾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于病情逐渐发展而来,在疾病发展阶段,病情尚能相对稳定,但可因突然遭受外邪而使病情加重。这是因为肺气失宣,治节失职,三焦水道不利,使湿浊停留增多,加之原有脾肾亏损,猝感外邪,营卫失调,也使脾肾损害进一步加重。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即使猝然感受外邪能够控制,但仍能反复不断地发生外感,这是因为卫气不能卫外所致,《灵枢·营卫生会篇》说:“卫出于下焦”,卫气是由肾间动气所蒸发,因肺的作用而输布全身,肾虚则卫气来源不足,肺气不足则输布无能,因而卫气不足,不能抵御外邪。反复外感的结果,使脾肾损害不断加重,最后不能控制而五脏俱败。

过度劳累亦可诱发慢性肾功能衰竭,如《素问·举痛论》说:“劳则气耗”,《脾胃论》也说:“形体劳役则脾病”,《素问·生气通天论》也提到:“因而强力,肾气乃伤”,强力可以是过度用力超过自己体力的限度,或是过度疲劳,或是房事过度,这些因素皆可使脾肾虚损进一步加重,促使脾肾衰败而病情恶化。

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时,经常会出现心衰,可以认为是心气不足,这是因为湿浊邪毒攻心,或是水肿严重时水气凌心,或是肝疏泄失职、瘀血阻心等所引起。心气不足、脉络痹阻、运化无力,可见四肢厥逆;心气不收可见易惊、怔忡、心神浮越、精神散乱;心病及肺,又可以同时出现咳逆上气、胸盈仰息等症状;如是水邪射肺,亦同样可以发生咳逆喘息,倚息不能平卧等现象。还经常可见手指蠕动,时有抽搐,这是因为水不涵木,阴虚而肝风内动,或者湿浊化热,因热生风所致。由于阴阳互根,脾肾气虚或脾肾阳虚必然要阳损及阴,形成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的局面。同时脾肾还要波及肝、心、肺三脏,如肝肾阴虚者,最后亦要阴损及阳,也是形成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的情况,且肝肾也必然要波及脾、心、肺三脏,最终则五脏俱败,阴阳离决。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机是错综复杂的,往往虚实互见,阴阳失调,寒热交错,湿浊停留可寒化或热化。脾主升,胃主降,湿浊困犯脾胃,使胃应降而反升,故见呕恶纳呆;使脾应升而反降,故见腹胀气陷、便次增多。由于湿邪困脾,脾阳更虚,可促使寒化;浊邪犯胃,使湿郁化热,故亦可热化。寒化是脾肾阳虚之极,湿浊水邪犯肺,可见形寒咳嗽、喘促气急;心虚则可见心悸喘憋;湿浊蒙蔽心包,可致神昏嗜睡;脾不统血,则见呕血黑便;最后阳气衰败,导致无尿或少尿,气息不续而亡。热化是邪热湿浊互结,痰浊壅肺,可见咳嗽气急、痰声漉漉;邪热扰心,则烦乱谵妄、神志昏迷;热灼津伤,虚风内动可见痉厥;邪热入血,血热妄行,则可见出血;邪热耗损肾阴,热闭于下,亦可少尿或无尿,终至死亡。

从上可以看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机,除了正虚以外,还有挟湿浊、挟水停、挟瘀血、挟外感等邪实的一面,从而使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情复杂,千变万化,严重地影响了预后。肾功能衰竭是由肾炎或其它肾脏疾病发展而来,特别是慢性肾炎如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根据病情虚实,或扶正培本,或标本同治,可望病情稳定,并促使其好转;如果不及时治疗,又反复外感而伤于外,饮食七情、劳役房事伤于内,不能注意调养摄护,则必然使病情恶化,最终演变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在此阶段,如再不能控制病情,则必然五脏俱败,预后恶劣。

四、慢性肾炎治疗八法

关于慢性肾炎的中医治疗,在上世纪50年代着眼于温补脾肾,认为脾肾阳虚是导致阴水发病的重要原因,虽然取得一定疗效,但在实践中也认识到慢性肾炎的病机是很复杂的。上世纪60年代中期在重庆召开了全国性的慢性肾炎中医治疗座谈会,与会专家交流了经验,并对慢性肾炎的中医治疗规律进一步进行了深入探讨。1970年开始强调中西医结合治疗,各地在中西医结合研究慢性肾炎的治疗规律时,提出了一些新的治则,如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风胜湿等,扩大了慢性肾炎的中医治则,也使疗效有所提高。现将时振声教授关于慢性肾炎的中医治法,择其要者介绍如下:

1.益气固表法慢性肾炎是免疫性疾病,经常反复外感,导致病程迁延不愈,慢性肾炎患者绝大多数呈现气血不足、阴阳失调,脏腑功能低下,无力驱邪,易招致反复感染,病程迁延不愈等一派虚象。一般虚证多表现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低下,免疫稳定功能失调,在应用中药治疗肾炎或是其它有关免疫性疾病的过程中,发现中药对免疫功能有很大作用。因此,近年来有关中药扶正培本法的研究,很多是重视其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临床上应用补益类中药具有提高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激活淋巴细胞,使小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母细胞,促进T细胞分裂,提高吞噬功能等作用;益气补肾中药,如党参、白术、茯苓、灵芝、黄芪、沙参、麦冬、玉竹、首乌、生地、枸杞子、五味子、女贞子等,都含有生物活性的多糖体,能激活细胞免疫反应,改善机体免疫状态。补阳药,如肉桂、仙茅、菟丝子、锁阳、黄精等,有促进抗体提前形成的作用。滋阴药,如炙鳖甲、玄参、天冬、北沙参、麦冬等,有延长抗体存在时间的作用,直接参与增强体液免疫机能。有报道玉屏风散用于各种类型的肾小球肾炎易于感冒而致病情反复者24例,原来免疫指标正常者无变化,原来免疫功能不良者大多得到纠正和恢复,PEC从17%提高到48%,补体C3从61.3%上升到107mg%,说明了玉屏风散对免疫功能低下者有调节作用。也有观察到治疗前慢性肾炎患者IgG、IgA的测定浓度有70~80%的患者低于正常水平,而有42%的患者IgM较正常值为高,尤以肾病型患者最为显著。经应用玉屏风散治疗后IgG和IgA均明显上升,而IgM明显下降。说明玉屏风散除了对人体的免疫功能有一定调节作用,使原来反复上感的肾炎病人改善了机体状态,从而除了使病情得以稳定外,还可能对肾炎病理有修复作用,使肾小球的增殖性病理消退,随着肾小球功能的改善,蛋白尿减少,更有利于体质的恢复。必须指出的是,慢性肾炎病理改变的修复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因此玉屏风散的服用时间应相对较长,宜用散剂长期服用为好。

玉屏风散的主要药物黄芪,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黄芪含有多糖、甙、黄酮和微量元素多种成分,对免疫系统有广泛的影响。如在体液免疫方面,黄芪对正常机体的抗体生成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临床应用黄芪及以黄芪为主的复方进行治疗观察,发现可使脾胃虚证患者的IgG水平提高,但对某些疾病IgG增高者可下降到正常范围,对抗体形成细胞反应的双向调节效果,可能是它“扶正”的一种特征性表现;对单核巨噬细胞的作用,可以见到黄芪水煎剂给小鼠口服后,腹腔游走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功能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对T淋巴细胞的影响,黄芪水煎剂可使脾虚病人的E—玫瑰花结形成率显著提高,对T—淋巴细胞功能有促进作用;对诱生干扰素的影响,黄芪可以促进小鼠对病毒诱生干扰素的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病毒的繁殖。临床感冒患者在服用黄芪后,周围血白细胞对病毒诱生干扰素能力明显提高,这种能力与患者感冒次数的减少相平行,黄芪水煎剂可增强小鼠自然杀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这一过程与诱生干扰素是同时发生的,自然杀伤细胞可能是T淋巴细胞的前体细胞,黄芪对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同它对T淋巴细胞的活化作用是一致的;黄芪抑菌及抑制病毒作用方面,黄芪对炭疽杆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并可对抗某些病毒的感染,黄芪多糖对结核杆菌感染具有明显的对抗作用,而且发现其它成分,如氨基酸、生物碱、黄酮和甙均具有显著抗滤泡性口腔炎病毒的作用;对核酸代谢的影响,黄芪多糖可以明显增加小鼠脾脏RNA、DNA和蛋白质含量,黄芪皂甙甲可以促进小鼠再生肝的DNA合成,干扰素的诱生同细胞核糖核酸及蛋白质代谢有关,因此黄芪对RNA和DNA代谢的影响,可能对干扰素系统有刺激作用;对内环核苷酸的影响,黄芪煎剂可以明显提高小鼠血浆和组织内环核苷酸cAMP和cGMP的含量,黄芪对体液免疫的调节,可能是以它对免疫细胞中环核苷酸含量之间相互调节为基础的,细胞内的cAMP可促进细胞吞噬功能,免疫细胞的活化,干扰素的诱导,均与cAMP的浓度有关。

2.益气养阴法慢性肾炎病人中气阴两虚是常见的类型,统计结果显示,脾肾气阴两虚占慢性肾炎患者的27%,当然还有肺肾气阴两虚(即既有肺气不足,又有肾阴亏损),脾的气阴两虚(多归入脾气虚损中等)。为何以脾肾气阴两虚为主?这是因为脾气虚损者,在病程发展过程中,必然由脾及肾,偏子寒化者可转属为脾肾阳虚,偏于热化者则向脾肾气阴两虚转化,其原因多由水肿阶段过用温阳药物或服激素引起,亦可久病阳损及阴所致;如果是肝肾阴虚者,则多为由肾及脾,久病转伤气阴所形成。有人也探讨了脾肾气阴两虚患者的物质基础,说明在血浆环核苷酸含量的变化上,脾肾气阴两虚既见阴虚特点,又见阳虚特点,是—个独立的证型。应用益气养阴的方药,如参芪地黄汤、大补元煎等方剂或补气滋肾药物后,可使免疫指标及血浆环核苷酸的双向调节渐趋平衡。脾肾气阴两虚多挟湿热,呈现正虚邪实、寒热错杂的临床表现,并经久不愈,使病程迁延,我们发现至慢性肾功能衰竭阶段,脾肾气阴两虚更为多见,根据我们的统计,其约占58.4%,如何控制慢性肾炎的发展,提高对此证型的治疗效果,是十分必要的。

益气固表、益气养阴可以增强卫外功能,避免感冒发生或减轻感冒症状,有促进免疫功能的作用,或保护机体的正常细胞免疫功能免受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损害有关。

对于久治不愈,下元虚亏,水肿退而不尽,血清白蛋白很低等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一般中西药物不能收效,而大剂量冲击治疗又经受不住者,在健脾开胃的基础上给予阴阳两补,益气补血,填督充精,补益肾气,服用血肉有情之品,可使肾气充沛,抵抗外邪侵袭,并能经受激素、免疫抑制剂之克伐,而得到较佳之效果。

3.调理脾胃法慢性肾炎各种类型都可以出现脾胃症状。脾胃虚弱,化源不足,气血亏虚,防御机能低下,不能抵抗外邪侵袭,又是慢性肾炎反复外感的重要原因。脾虚也是形成水肿或湿浊内生的主要因素,因此对于慢性肾炎患者要注意调理脾胃法的应用。调理脾胃的方法很多,有人归纳为燥湿健脾、化饮健脾、清利(化)健脾、通瘀健脾、温肾健脾、和胃健脾、滋阴健脾、温阳健脾、益气健脾九法,也有人归纳为健脾益胃、甘寒养胃、和胃降逆、理气消导、醒脾化浊、苦寒止利六法,总的说来,调理脾胃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作为扶正培本法,用于脾虚气弱者,通过健脾益气,纠正机体的脾虚状态使病情恢复。现代研究认为健脾培本方剂多有促进免疫功能的作用,保护机体的正常细胞免疫功能,免受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损害,或恢复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获得治疗效果。而且,对于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有特殊作用。肾病综合征有严重的低蛋白血症,可使胶体渗透压降低,形成腹水或胃肠道水肿,导致厌食、腹泻。由于纳食减少,蛋白摄入不足,因而又进一步加剧负氮平衡。虽然低蛋白血症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大量尿蛋白的丢失,肠道丢失仅为小部分,但是低蛋白血症恢复的快慢,却与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密切相关。有呕吐纳差或便溏泄泻者,低蛋白血症常不易得到纠正,因此调理脾胃在肾病综合征治疗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调理脾胃的作用有二个方面,一方面是使脾实健运,便溏腹泻得以控制,使蛋白质在肠道中的丢失减少,增加食欲使蛋白吸收率提高,血浆蛋白水平保持正常,另一方面是减少免疫抑制的胃肠道不良反应,避免脾胃遭受克伐。

二是配合祛邪而标本同治,如脾气虚损兼有瘀血、水停、湿浊等,皆宜在扶正健脾的基础上,合用活血化瘀、利水消肿、化湿降浊等法,以扶正祛邪。

三是改善症状,增进食欲,使脾胃运化功能得以恢复。慢性肾炎病人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或食欲不振、痞满不适等,皆可调理脾胃,如健脾开胃、芳化醒脾、苦辛通降、健脾消导等,使症状消失,血浆蛋白水平可以逐渐提高。如属阴虚病人,服滋腻填精药物碍胃时,也可合并调理脾胃,以利于吸收。调理脾胃虽然作为改善症状来用,也绝不可忽视。

4.活血化瘀法近年来活血化瘀药的应用,多是辨证应用,一般以活血化瘀为基础结合辨证,加入益气、补阳、滋阴、清热、利水等药进行治疗,较过去单纯运用活血化瘀药为优。但随着慢性肾炎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和实验研究的深入开展,对活血化瘀的原理了解越来越深刻而全面,不少研究资料提到活血化瘀与免疫之间的关系,有些起免疫抑制作用,如四物汤加味有抑制免疫性抗体的作用,能预防和治疗ABO新生儿溶血症,肾炎化瘀汤治疗急慢性肾炎、过敏性肾炎,经运用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和免疫荧光检查,提示有抑制细胞及体液免疫作用。但不少资料也证明了活血化瘀药又有增强免疫机能的作用,如血府逐瘀汤在临床上既可治疗高凝,也可治疗低凝,又能治疗纤溶亢进,推论可能有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功能的作用。有研究资料表明:丹参、赤芍、红花有提高机体内cAMP(环磷酸腺苷)水平的作用,已知适量的cAMP有加强产生抗体和干扰素的作用,并能加速淋巴细胞转化率,促进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力,以及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而另一方面,cAMP又可抑制免疫功能亢进,如能抑制白细胞释放溶酶体,提示可能间接地通过调节cAMP的水平而起着免疫促进或免疫抑制作用。有学者认为丹参可能具有干扰素诱发剂的作用,当归有抑制补体减少的作用,三七、紫草等在增强T细胞功能的同时能抑制体液免疫。因此,当它们在治疗肾炎等一些免疫疾病时,或许就是通过此类环节,用它们的免疫激发作用弥补了自身免疫疾病中存在的自身抗体和抑制性T细胞的缺陷,以及补体的缺陷等,从而起到了治疗作用。

活血化瘀药对慢性肾炎高血压的治疗,是近年来比较重视的问题。一般认为在辨证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利水的药物,有助于肾性高血压的下降,肾实质性高血压以气虚血瘀、水湿不化最为多见,以防己黄芪汤与当归芍药散益气活血、通阳利水,可以逐渐撤减西药量。活血化瘀合清热解毒、益气利湿之剂,可使肾血管性高血压恢复正常或下降。慢性肾炎血压升高,多数发生在疾病早期及肾功能正常时,若能在早期及时治疗,可以改善预后。如高血压持续升高,说明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与病理损害严重,预后很差。对血尿的治疗,也可在辨证的基础上,稍佐以活血凉血或温通活血的药物,有助于镜下血尿的消失。根据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高凝状态,其中以肾病综合征和慢性肾功能衰竭最为明显,认为慢性肾炎发病过程中均存在程度不等的瘀血状况,主张在各型中均加用活血化瘀的药物,以提高疗效。也有学者认为在岭南地区,病热者较多,兼血瘀者少,认为血瘀仅是慢性肾炎过程中某一个病理环节,并不贯穿于全过程,因此对瘀血是否存在于慢性肾炎的全过程,目前看法尚未统一,因而对于如何使用活血化瘀药物也存在认识上的差异。活血化瘀的作用机理,主要在于能够扩张肾血管,提高肾血流量,改善肾微循环,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性,减少血小板凝聚,抗凝血,抗变态反应,抗炎及抗感染,减少炎性渗出,有利于增生性病变的转化与吸收,促进已损组织的修复。

5.清热解毒法清热解毒也是近年来多用于治疗慢性肾炎的治法之一。有报道显示,白花蛇舌草能刺激网状内皮系统的增生,使淋巴组织中网状细胞显著增生,细胞大而胞浆丰富,能增强白细胞及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黄连亦有增强白细胞吞噬功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黄柏亦可显著增强初次免疫小白鼠玫瑰花结形成细胞的增生,提高免疫反应能力;黄芩有增强白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并促进健康人淋巴细胞转化;金银花也有促进白细胞吞噬作用和淋巴母细胞转化率及止血作用;苦参清热燥湿,升高白细胞数,增强细胞免疫作用及扩张肾血管,增加肾小球滤过率而有利尿作用。由于许多肾炎的发病或加重都与感染有关,抗原——抗体反应所引起免疫效应也可在肾小球内造成非特异性的炎症,这些都可以认为是热毒,加之清热解毒药对免疫功能也有影响,因此应用清热解毒法治疗肾炎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一般慢性肾炎由于感染的反复存在,使本来属于阳虚或阴虚的证候可以转化为热证,热毒与水湿蕴结则又表现为湿热;长期大量应用激素也可以造成湿热与热毒,故有人认为邪热内蕴常为整个慢性肾炎治疗过程中的一个最严重的干扰因素,因此主张祛邪可以安正,并突出祛邪要以清利为主。也有人将一部分难治的肾炎患者,经长期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继用中药健脾补肾法,病情未愈,尿蛋白仍高,出现类似柯兴氏症候群和中医的湿热见证者,命名为“热毒型”,可见湿热、热毒在慢性肾炎中作为一种兼夹证是客观存在,并应特别重视,在一定条件下清热解毒利湿药物的应用,有助于慢性肾炎的病情缓解。

6.清热利湿法慢性肾炎过程中由于感染而出现热毒,长期大量应用激素或过用温阳药物而化热,加之原有残留水湿与之相合,因而表现为湿热。故有人认为湿热内蕴常为整个慢性肾炎治疗过程中最严重的干扰因素之一,因此主张祛邪可以安正,并突出祛邪要以清利为主。有研究资料报道,通过对原发性肾小球肾病湿热型100例的分析,认为各型肾炎、肾病均可见湿热证,通过脉证表现与西医诊断、检查指标的相关分析,将本病的湿热分为三类:一类拟称“肾炎湿热证”,常有感染病灶,检查可见血尿、高血压或肾功能减退等肾炎综合征的特征。血清C3下降,IgG升高;二类拟称“痰湿热郁证”,多出现在肾病经长期激素治疗后,其湿热是激素副作用的表现,个别少年未用过激素,可能与阳盛体质,病从热化有关。三类拟称“湿浊化热证”,临床表现为口臭尿味、恶心呕吐,检查可见肾功能下降,血清肌酐>3mg%,指出湿热在本病的重要性。用清利湿热法治疗本病,使疗效得到提高。湿热证在慢性肾炎的病程中的确很常见,在治疗中如何把握住标本关系,何时清热利湿,何时扶正治本,何时标本同治,如果能很好地掌握分寸,将有助于提高疗效。

7.祛风胜湿法《素问·水热穴论》云:“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肿,本之于肾,名曰风水”,提出风邪袭肾这一类型,其特点为易受外感或有变态反应性病变。风药能胜湿,又能健脾升阳,凡慢性肾炎脾虚湿重患者,亦可用祛风胜湿法治之。常用羌活胜湿汤或参苓白术散加羌活、独活、防风、升麻、柴胡之类,有的病人除症状消失外,尿蛋白亦见明显减轻。

近年来,临床在应用昆明山海棠及雷公藤治疗肾炎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经验,这两味药原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被用来治疗与免疫有关的肾炎,特别是用其消除蛋白尿具有一定作用,一般能达到尿蛋白完全消退,尿检查蛋白阴性或弱阳性者,约占18~20%。根据实验研究,昆明山海棠主要通过降低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而减少尿蛋白的排出,对肾小球滤过率影响不大。从动物实验中初步看到:本品具有减轻肾小球病变的程度,加速肾小球炎症消退的作用。采用雷公藤治疗,一般近期缓解率可达30%左右,并认为该药对肾炎的疗效可能与该药的抗炎及抑制免疫有关。动物实验认为雷公藤多甙能减轻实验动物蛋白尿的程度,缩短其持续时间,肾小球的硬化程度和细胞数目均有减轻或减少。认为合用泼尼松可有协同作用,雷公藤多甙无减低肌酐清除率的作用。认为雷公藤对原发性肾小球肾病及狼疮性、紫癜性肾炎疗效较好,对慢性肾炎普通型、肾病型的效果较差,对高血压型基本无效。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病中仅对微小病变型有缓解作用。

8.峻下攻水法峻下攻水法近年来很少应用,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过程中常用通腑泻浊法,由于迅速排出体内大量水分,降低了血容量,减轻了心脏负荷和改善肺部及胃肠道的瘀血,使心悸、胸闷、气急等症状好转,对食欲和睡眠也有改进,同时由于排出肠道内积聚的毒性代谢产物,如尿素、胍类、酚类等物质,对减轻尿毒症症状也有一定作用,在慢性肾炎肾病型高度水肿时也可临时应急用之,但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不久肿势仍然会加剧,这也是峻下逐水剂现多不用的原因。

五、存在问题及研究方向

在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研究中,目前各地报道疗效悬殊,疗效高的经验不能重复;由于地区的差异或慢性肾炎的类型不同,各地报道有关中医病机的分析也各不相同;科研方法上不够严密,观察疗效上还不够严格等等,这是当前中医治疗慢性肾炎临床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如何解决?时振声教授认为首先要明确:中医研究慢性肾炎是以中医为主体,以中医理论体系为指导去研究现代医学的慢性肾炎,中医的优势如何发挥?研究对象了解的程度如何?都是必须注意的问题。

发挥中医优势,就是要在临床上利用辨证论治的优势,现在往往是采取固定方剂来观察疗效,失去了治疗个体化的特色,也使疗效受到影响。采取辨证分型治疗,虽然比固定方剂更优越,但如不注意证型的转化,不从动态地观点来看,一型一方固定地治疗,也难免有刻舟求剑之弊。因此,中医的辨证能反映每个病人的特殊性,使治疗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形成了治疗个体化的特色,这种特色有必要保持和发扬。另外,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医认为都是正邪斗争的过程,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指发病学中的正邪斗争,已发病后则在正虚的基础上可以产生邪实,或在邪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导致正虚,此间正邪关系必须很好把握,不可一味强调正虚而扶正,也不可一味强调邪实而祛邪,正确地处理好正邪关系又是中医辨证论治中的另一特色。这些都是发挥中医优势所要注意的问题。

对于研究对象的了解,除了要考虑慢性肾炎有关现代医学的各种检查指标外,还要注意到病理类型的不同,其治疗效果及预后也不相同。如治疗慢性肾炎时,要明确诊断是否确切,如果把尿检查不正常都当作是慢性肾炎的话,难免会把一些慢性肾盂肾炎、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肾结核等一些其它肾脏疾患都包括了进去,因此治疗并不是反映慢性肾炎的治疗规律及其疗效。如果肾病综合征在临床上不分辨Ⅰ型和Ⅱ型的话,作为慢性肾炎肾病型的诊断就可能混入许多原发性肾小球肾病的病例,这两者在疗效上显然有很大差别,因此采用统一的诊断标准是很有必要的。许多报道将急性肾炎与慢性肾炎混在一起统计疗效,这是很不恰当的,因为两者在病理及预后上是不相同的,因此疗效标准也不应相同。即使在慢性肾炎的疗效统计上,各地报道的疗效标准也不相同,而慢性肾炎已经有了全国制订的疗效标准,应当统一按照全国标准进行判断。有学者指出要认清慢性肾炎二个“隐蔽”,力争早期维护肾脏功能的观点很好,因为慢性肾炎常以隐蔽的方式起病,其肾小球功能亦以十分隐蔽的方式减损,肾小球滤过率与临床症状、血浆肌酐及尿素氮浓度之间,均呈平方双曲线关系,当患者的肾功能开始衰退,直至衰退到相当程度,但肾小球滤过率还相当于正常的25%以上时,临床常无明显症状,血浆肌酐、尿素氮水平亦可在正常范围以内,这时易给患者、医者造成一种虚伪的“安全感”。直至此时,血浆肌酐浓度变化才成为肾衰进一步发展的有意义指标。临床上也的确见到不少患者直至发展为肾功能衰竭才来看病,这正是与慢性肾炎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二个“隐蔽”的特征有关,因此时振声教授强调在治疗慢性肾炎过程中,切不要被这种虚假的“安全感”所蒙蔽,要时刻追访病人的肾功能,不能轻易地对慢性肾炎患者下所谓“痊愈”的结论。由国家制定的慢性肾炎疗效标准,将其分为完全缓解、基本缓解、部分缓解及无效四级还是可行的。在衡量慢性肾炎的治疗效果时,现在均认为不仅要观察水肿、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是否得到控制,更重要的是肾功能有无改善。目前临床上常常只注意有无蛋白尿而忽视肾功能,一般如果长期保持肾功能正常,尽管有少量蛋白尿(1g以下/24小时),似可不足为虑,当然应当密切注视,定期复查;相反有些病人蛋白尿虽然减少了,而肾功能却不正常了,则说明病情在恶化,逐渐走向肾功能不全或衰竭了。

时振声教授认为,中医人员的科研素质急待提高,当前中医治疗慢性肾炎还停留在回顾性总结的水平上,从临床治疗中出现的苗头,还没有经过严密的科研设计,进行系统的对比观察验证,寻找其内在规律。治疗个体化与系统观察有无矛盾?实际上按照与治疗个体化的条件相一致的情况下进行系统观察,不但没有矛盾,而且是研究它的规律性的必然途径,是符合唯物辩证法认识论从个别到一般的规律的。另外,在分析疗效时还要注意排除病人自然缓解的因素。多因素治疗时,要注意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不能只突出某一种疗法的作用等,这些都是必须注意的问题。严格的科研设计,有计划地扩大验证,通过实践来证实预测,认识不断深化,不仅在理论上能得到提高,而且也可使临床疗效得到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