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曹操最实用
29521700000025

第25章 掌握实权才能振臂一呼

名声和威望再大也大不过天子,有真正的实权和资本才是真正的实力。有了实权就相当于有了说话的本钱,那么,想要成事自然不在话下。更不用说实权大过天子,曹操就是这么做到的。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㈤冬,曹操在孙—权的配合下,取得聂樊大捷之后,孙权给曹操上书,称说天命,劝曹操当皇帝,自己情愿称臣。曹操读罢来信,将信出示群臣,说:“这小子竟想让我蹲在火炉上去挨烤啊!” 汉朝以火德王,故这里以火炉比汉朝。曹操的意思是:他如以魏代汉,必然招致来自各方面的反对就像是在火炉上换烤一样。说这话的目的一是为了揭露孙权的真实用心,二是为了试探一下群臣的意向何态度。 群臣对曹操的用意心领神会,于是文官以陈群、桓阶为首,武将以夏侯淳为首,纷纷劝进。这些人劝进自然肯定都有阿附曹操之意,但是对曹操代汉称帝的现实条件的分析,大抵还是比较客观的,比如说献帝只剩下一个皇帝的名号,一尺土地、一个老百姓都不再屑汉朝所有,说的就是事实。但曹操早已成竹在胸,听完大家的建议,冷静地说: “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如果天命在我这里,我就做一个周文王得了!” “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语出《论语·为政》,意思是说只要将《尚书》上说的孝顺父母、友蛋兄弟的风气影响致政治上去,也就是参与了政治,何必一定要做官才参与政治呢? 曹操引用这句话,意在说明只要掌握了实权,不必计较有没有皇帝这个虚名。而他的话给出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在暗示,即使当皇帝时机已经成熟,他也不当皇帝,而要像当年周文王给周武王奠定基业那样,积极创造条件,让自己的儿子去当皇帝。 曹操集权而不做皇帝,实际上的权利早就大过了皇帝。他用霸术并兼用王道的政治谋略,也反映了他热哀于权力,而又看重实际。他敢作敢为,但也够聪明,因为有了实权就可以振臂一呼百夫应,当了皇帝反而背负的骂名更多,困扰也更多。还不如就这样实至名不归,保全了自己,威震了天下,还能保住功名。 建安二十年(公元220午),曹操临死前,他已统一了北方,并在赤壁之战后北方的统治也已经巩固,对内又成功地镇压了刘氏王室集团的反曹势力。曹操的身分也由丞相兼冀州牧,并加赐九锡为表示对大臣的特别尊宠而赐予的九种器物。它往往成为掸—让前的一个步骤),进封为公。建安二十一年,又被南大帝进封为魏王。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四月,献帝命曹操设计只有天子才可以使用的旌旗,进人时像皇帝严密警戒。六月,以军师华歆为御史大夫。 就这样,曹操完成了夺取帝位和世袭权力的一切前奏准备,在通向帝王的道路上,差不多已经走到了终点。曹操不仅已在实际上控制了朝廷的一切大权,使自己成为一个事实上的无冕之王。曹操惟一还欠缺的就是一个皇帝的名号而已。 关于这一点,与曹操同时代的有两个人物可以比较,一是诸葛亮,二是袁术。

诸葛亮是道家人物,刘备三顾茅庐方出山,他奉行的是“功成名就身退”。也就是说诸葛亮是为着帮刘备的忙而出山的,因此,他个人不图权位,因而治军施政从来不做过头事。所谓“诸葛一生唯谨慎”。曹操却截然相反,他所有缜密的心术、手段都是为了权力。这就是曹操的霸道。 袁术其人既无才又无德,只是仰仗四世三公的家门才割据一方。他只知道高才捷足可先登,但他忘了自己的能耐有多大,也忘了天下还有多少英雄好汉,尤其忘了他自己还是汉家臣子。因此,他狂妄到称帝自重,这就注定他要失败。 即使是同一个时代的杰出的历史人物,相互比较,也能够发现优胜者和败退者之间的巨大差别。曹操作为最终的胜出者,却有没有给予自己一个名分上的称号,反而更显出他的智慧和处世权谋。至今,我们仍然能够看到,握有巨大实权的曹操,振臂一呼间百夫从的磅礴气势。 功成名就总是被很多人当做人生的奋斗目标。但是这个越来越让人无法看透的社会,已经不能容许更多的人在名和利间游刃有余了。有时候,鱼和熊掌就是不能兼得。能够看淡名利,将名利背后的实质参透、把握住的人,表面上没有得势,但实际上却已经拥有了无可限量的权势和力量,这样的人就是真正的拥有实权的人,是真正能够用自己的谋略战胜一切、达到成功的人。

“成事之道”实权大过虚名 权至顶峰的人,有的是为了虚名而成为众矢之的,举步维艰,甚至威胁到自己的实权。而有的则是不贪图可有可无的虚名,只要有了实权,就可以行所行之事巩固实权,而无人能拦。 曹操选择了后者。为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他有雄才大略,但他决不是沉于幻想的人。为了打败袁绍,他可以冒死亲率士卒去攻打鸟巢,这样果决,置生死于不顾。为了稳拿既得的胜利,官渡之战后,他将袁军降卒七万人一举坑杀。他集权而不当皇帝,在皇帝的名下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反而更加的方便,充分反映了他的明智与清醒。 霸王之术需要大勇,更需要大智。成就任何事都需要如此。处于权力漩涡的人,会遇到更多的矛盾和阻碍,能够避开可有可无的虚名,避开实权带给自己的祸端,那么,这未尝不是一把很好的保护伞。而且,即使没有名义上的肯定,但是操纵着实权,就不怕任何的威胁和危险,这也是最保险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