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心态培养全集
29495600000008

第8章 积极改变你的现状

一个人,倘若总是处在痛苦、压抑、烦躁的心态之中,那么,即使不得癌症,无疑也会疾病缠身;然而,如果一个人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疾病,哪怕是绝症,那么,他心灵的无穷潜力就会被激发出来,从而坦然接受现实,并努力地改变它,也许就会有奇迹发生。

京城某肿瘤医院近来接连死了两个癌症患者,这使医院的气氛显得压抑而沉重。许多住院病人情绪低落;有的茶饭不思,有的不肯打针吃药。负责这些病人的主治医生很着急,连忙向心理医生求助。

心理医生做了细致深入的调查,他发现很多病人都认为癌症是绝症,无药可治,故此伤心失望。于是,心理医生针对他们消极的心理编了一套“不必伤心”的劝说词:

“癌症并非不治之症。患了癌症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早期患者,一种是晚期患者。早期患者可以根治,你不必伤心。晚期患者也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经过治疗可以治愈,一种是一时未能治愈但还能活上几年。可以治愈的当然不必伤心,能够再活几年的也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今后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可使症状缓解,存活期延长;一种是到时确实医治无效而死。存活期延长的不必伤心,医治无效嘛……不必伤心,因为你已经死了,还有什么可伤心的呢?”听到这里,病人们“扑哧”一声笑了起来。于是,笼罩在病房里的阴霾就这样被驱散了。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因为钻牛角尖,把问题想得太悲观而看不到其积极的一面,从而增加了不少烦恼。与其痛苦地哀叹,不如放松心情,想办法解决问题。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战争中,敌机把家园炸成了废墟。许多人在那里痛哭流涕,悲痛欲绝,而唯有一个男子,默默地从废墟中捡出一块砖,又一块砖,放到一边——这是重建家园所需要的。他的行动影响了众人,大家不再哭泣,也默默地捡起来。

不错,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次退潮,忧愁会成为生命中一时难以承受之重。要去除这沉重,达观安然的哲学态度是一剂良方。另一剂良方就是行动,行动可以有效地转移你的注意力。用行动去积极地改变你的现状,行动会使你找回自信和力量,行动也会直接产生实际成果,从而更加鼓舞你。

一帆风顺只能是人们心中一种美好的期待。“人世难逢开口笑,不如意事常八九。”忧愁烦恼,作为自然的心理反应,在所难免,但切不可沉溺其中。人需要尽快调整心态和情绪,采取积极的行动来改变已遭破坏的生活。当你从困境中走出来,再回头看时,会发现当初似乎要压垮你的困难,不过是一片乌云而已。你会庆幸自己及时地调整了心态,采取了行动。不然,你可能还在那里唉声叹气,而境况依旧,甚至更糟。

总之,在挫折面前你应有的态度是:驱散忧愁的乌云,坦然地应对生活中的一切变故。你一定有过年前大扫除的经验吧。当你一箱又一箱地打包时,是不是惊讶自己在过去短短几年内,竟然累积了那么多的东西?你是不是懊悔自己为何事前不花些时间整理,淘汰一些不再需要的东西,否则,今天就不会累得自己连脊背都直不起来?

大扫除的懊悔经验,让很多人懂得了一个道理:人一定要随时清扫、淘汰不必要的东西,日后才不会变成沉重的负担。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在人生路上,每个人都是在不断地累积东西?这些东西包括你的名誉、地位、财富、亲情、人际、健康、知识等。另外,当然也包括了烦恼、郁闷、挫折、沮丧、压力等等。这些东西,有的早该丢弃而未丢弃,有的则是早该储存而未储存。

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不是每天忙忙碌碌,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以至于总是没能好好静下来,替自己做清扫?对那些会拖累自己的东西,必须立刻放弃——心灵扫除的意义,就好像是生意人的“盘点库存”。你总要了解仓库里还有什么,某些货物如果不能限期销售出去,最后很可能会因积压过多而拖垮你的生意。

很多人都喜欢房子清扫过后焕然一新的感觉。你在拭掉门窗上的尘埃与地面上的污垢、让一切整理就绪之后,整个人好像突然得到一种释放。

在人生诸多关口上,人们几乎随时随地都得做清扫。念书、出国、就业、结婚、离婚、生子、换工作、退休……每一次的转折,都迫使我们不得不“丢掉旧的你,接纳新的你”,把自己重新“扫一遍”。

不过,有时候某些因素也会阻碍人们放手进行扫除。譬如,太忙、太累;或者担心扫完之后,必须面对一个未知的开始,而你又不能确定哪些是你想要的。万一现在丢掉的,将来需要时又捡不回怎么办?

的确,心灵清扫原本就是一种挣扎与奋斗的过程。不过,你可以告诉自己:每一次的清扫,并不表示这就是最后一次。而且,没有人规定你必须一次全部扫干净。你可以每次扫一点,但你至少必须立刻丢弃那些会拖累你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