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要为孩子安排好一切
29481400000087

第87章 从小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现代社会对人们的心理承受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具有心理高承受力,才能避免心理疾患产生,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因此,家长要从小注意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以迎接未来时代的挑战。

让孩子在生活中多经受锻炼和磨难,一旦遇到逆境,孩子才能应付。父母怎样让孩子在生活中多经受波折和磨难呢?以下几条经验可供参考:

首先,应该培养孩子的好胜心和自信心,这是帮助孩子博取成功的第一环。好胜心的培养需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激发孩子的自尊自信;对孩子多正面鼓励,使孩子经常感受到自己的成功,体会成功的喜悦;放手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实践,允许孩子有广泛探索的自由。

为了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叶挺将军常常让孩子们到困难中去磨炼。

一次,学校组织野营,初中的同学都要到城郊住三天,自己架帐篷、做饭。这事让叶挺知道了,希望儿子正大也去。当时,正大才9岁,从未离开过妈妈,什么事也不懂。为了使儿子能有这次锻炼的机会,叶挺特地跑到校长面前一再要求,最后取得了同意。

正大想到要和初中生一块去野营三天,一个熟人也没有,害怕被同学欺侮;如不去,又怕爸爸生气,所以只好硬着头皮去了。

最初,正大害羞,不习惯,不敢和高年级同学讲话,但肚子饿的时候,慢慢地就和同一组的老大哥们说话了。

到了第二天,大家能做的事,他都跟着大家去做。他不再怕羞,并且还学会洗菜、切菜、架帐篷……

叶挺将军教子锻炼的事例值得我们借鉴。

其次,要给孩子提供适度的挫折情境,增强耐挫力。

增强这种能力是进行挫折教育的目的,而要实现这一点,这就需要我们让孩子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磨炼,教育孩子适应和争取改变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挫折。

这里不妨举美国洛克菲勒集团创始人老约翰为孩子提供挫折情境的例子。

老约翰只有一个儿子小约翰。有一次,他张开双臂,叫儿子跨越椅子跳到怀里来,小约翰听到父亲呼唤,高兴地冲过来。但老约翰迅速把双臂移开,小约翰重重摔在地上。对着发怔的儿子,老约翰意味深长地告诫儿子:在生活道路上,什么都会发生。

这里老约翰的做法虽有些过分,但他为让孩子明白和接受挫折,有意在日常生活中创设挫折情境的思考,是值得我们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