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要为孩子安排好一切
29481400000083

第83章 困难是孩子成长中最好的老师

世界是复杂的,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在人生道路上不可能没有任何困难和挫折,因此做父母的必须从小教育自己的孩子,不怕困难,不怕挫折,从小学习正确对待困难的态度。学习不畏挫折的精神,这样才能使孩子日后立足于社会。

然而,现在有不少的家庭,由于过多地包办孩子的生活,使孩子失去了许多经受磨难、战胜挫折的锻炼机会。如此,温室里培养的花朵,怎能经得住大自然的风雨。

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已经刻不容缓,我们必须为孩子多创设一些锻炼他们勇于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境遇;必须更多地教育孩子树立乐观的人生态度,永远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必须教育他们学习多方位的思维方法,以及众多来自实践的克服困难的方法……这就是本章的中心议题。

灾祸的折磨,足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困苦、逆境,仿佛是将人的生命炼成“美好”的铁锤与斧头。惟有逆境困难,才能使一个人变得坚强、变得无敌。

逆境不是我们的仇敌,实际上却是我们的恩人。逆境可以锻炼我们“克服逆境”的种种能力。森林中的大树,不同暴风骤雨搏击过千百回,树干不会长得十分结实。人不遭遇种种逆境,他的人格、本领,也不会走向成熟。一切的磨难、忧苦与悲哀,都是足以帮助我们成长、锻炼我们的。

哲学家斯巴昆说:“有许多人一生之伟大,来自他们所经历的大困难。”精良的斧头、锋利的斧刃是从炉火的锤炼与磨削中得来的。很多人,具备“大有作为”之才质,由于一生中没有同“逆境”搏斗的机会,没有充分的“困难”磨炼,足以刺激起其内在的潜伏能力的发动,而终生埋没无闻。

一个著名的科学家说:当他遭遇到一个似乎不可超越的难题时,就知道自己快要有新的发现了。

初出茅庐的作家,把书稿送入出版社,往往要受“退稿”的回答,但却因此造就了许多著名的作家。

逆境足以燃起一个人的热情,唤醒一个人的潜力而使他达到成功。有本领、有骨气的人,能将“失望”变为“扶助”,像蚌壳能将烦恼它的沙砾化成珠子一样。

鹫鸟一旦毛羽生成,母鸟会将它们逐出巢外,让它们做空中飞翔的练习。那种经验,使它们能于日后成为禽鸟中的君主和觅食的能手。

凡是环境不顺利,到处被摒弃、被排斥的青年,往往日后会有出息,而那些从小就环境顺利的人,却常常“苗而不秀,秀而不宝!”自然往往在给予人一分困难时,同时也增添给人一分智力!

贫穷、痛苦不是永久不可超越的障碍,反而是心灵的刺激品,可以锻炼我们的身心,使得身心更坚毅、更强固。钻石愈硬,则它的光彩愈耀眼;要将其光彩显出来时所需的磨擦也愈多。只有磨擦,才能使钻石显示出它全部的美丽。火石不经磨擦,不会发出火花;人不经历坎坷,生命火焰不会燃烧!

塞万提斯写他的《唐·吉诃德》是在他困处马瑞德狱中的时候。那时他贫困不堪,甚至无钱买纸,在将完稿时,把皮革当作纸张。有人劝一位西班牙成功人士去接济他,那位成功人士回答说:“上天不允许我去接济他的生活,因为惟有他的贫困,才能使得世界丰富!”

监狱往往能唤起高贵的人心中已经熄灭的火焰。《鲁滨逊漂流记》是在狱中写成的,《天路历程》是在彼特福特监狱中写成的。拉莱在他13年的幽囚生活中,写成了他的《世界历史》。大诗人但丁被判死刑,而过着流亡的生活达20年,他的作品就是在这段时期中完成的。

有史以来,被“压迫”,被驱赶,简直是犹太人注定的命运。然而犹太人却创作过许多最可贵的诗歌、最巧妙的谚语、最华美的音乐。对于他们,“迫害”仿佛总是同“逆境”携手而来的。犹太人很富有,许多国家的经济命脉,几乎都是掌握在犹太人手中。

对于他们,“困苦如春日的早晨,虽带霜寒,但已有暖意;天气的冷,足以杀掉土中的害虫,但仍能容许植物的生长!”

席勒为病魔缠扰15年,而他的最有价值的书,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写成的。弥尔顿在双目失明、贫病交迫的时候,写下了他著名的作品。

大无畏的人,愈为环境所迫,愈加奋勇,不战栗,不逡巡,胸膛直挺,意志坚定,敢于对付任何困难,轻视任何厄运,嘲笑任何逆境;因为忧患、困苦不足以损他毫厘,反足以加强他的意志、力量与品格,使他成为了不起的人物。这真是世间最可敬佩、最可艳羡的一种人物了。被人誉为“乐圣”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一生遭到数不清的磨难贫困,失恋,甚至耳聋,几乎毁掉了他的事业。贝多芬并未一蹶不振,而是向“命运”挑战!贝多芬在两耳失聪、生活最悲惨的时候,写出了他最伟大的乐曲。

正如贝多芬给一位公爵的信中所说:“公爵,你之所以成为公爵,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而我成为贝多芬,则是靠我自己。”

过去,成功人士常被人视为天才,或是说他们有奇遇。但在现实世界中自诩的天才,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不然就是经不起逆境的考验,而至于一蹶不振。拥有财富并非出于天才,只是执着而已。拥有财富与逆境常是一体之两面,成功人士也是逆境最多的人。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碰到逆境不要畏惧、厌恶,从某方面说,逆境对我们来说却是一件历练我们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