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要为孩子安排好一切
29481400000068

第68章 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大胆交往

未来社会需要下一代具有社会交往和活动的能力,然而今天的独生子女恰恰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有着不合群、自私等影响社会化进程的表现。为了保证下一代的良好素质,应当重视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

当孩子长大到能走路玩玩具的时候,家长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带上玩具到邻居或同事家与同龄孩子一起玩,教育他与人相处的起码礼貌和原则。如要爱护玩具,不能强夺、捣乱等。

1~2岁的孩子与同伴接近,常常把对方的身体接触看成是友好的表示,拉拉手、摸摸脸、拥抱一下,也可能推一把、摸一摸,他们还分不清友好的动作和攻击性动作的区别,家长要表示肯定或否定来纠正孩子的错误。

有研究表明,常与父亲接触的孩子社交能力强,因为父亲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源泉。父亲常常具有独立、自信、果断、坚强、敢于冒险、勇于克服困难、进取、开朗、宽容等个性特征。孩子往往有意无意模仿或学习父亲的行为方式与性格特点。不仅男孩,女孩的性格发展也同样受父亲影响。处于儿童期的女孩子,往往观察父亲如何对待母亲,并从中了解到男人应该怎样对待女性。

有研究表明,5岁前失去父亲的女孩,难以了解男性如何生活及与女性的区别,并且在青春期后与男性交往时,常常表现出焦虑、羞怯、无所适从。

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全球经济一体化,社会变革速度加剧,综合国力的较量愈来愈明显地表现为人的素质的较量。在这种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大环境下,人们愈来愈认识到早期培养孩子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性。

从小培养独立自主意识,坚强的意志,敢想敢干,勇于创新、创造的精神,勇于迎接挑战、挫折与艰辛的心理素质才是适应这个时代的教育观念。要鼓励孩子勇敢地走出书斋,走出家庭和社区,放眼世界,放眼未来,树立雄心壮志。

从社交的角度出发,也要发展儿童的个性,因为缺乏个性的孩子是没有竞争力的。当然,竞争不应该是狭隘的、自私的,竞争者应具有广阔的胸怀;竞争不应是阴险和狡诈,暗中算计人,而应以实力和智慧超越。

对于一个学龄期的孩子来说,如果一直缺乏交朋友或维持友谊的能力,这说明他的社交能力较差,或者说明他不善于建立人际关系。

一个孩子如果会欣赏、赞美他人,能和颜悦色地接受批评,懂得如何调节和他人之间的冲突,一定很容易交到朋友,赢得友谊。

当孩子在社交场合遇到不知如何处理的状况时,千万不要当场让他难堪,事后再与他谈,指出他应怎么改进和妥善处理。

如果作为家长老爱挑剔你的孩子和他的朋友,这将使你的孩子很难和他的伙伴建立良好的友谊。父母要为孩子多制造一些让他结交朋友的机会,像加入球队或街区社团活动等。对于孩子和伙伴之间的争吵甚至打架,作为大人,不要大惊小怪,因为他们之间有争吵,也是正常的,过后他们也许就会好起来。做父母的如果太在意,反而会使他们的感情和友谊难以恢复,甚至影响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会产生摆脱各种束缚和各种依赖的独立倾向,其实这是孩子心理发展的一种正常现象。

另外一个方面,与独立性同步进行的是,与人们交往的心理上的需要。他们大都期望得到旁人的理解和同情,盼望着早日迈向成人的社会之中,发展自己的独立性和社会性,这也是孩子达到自我与社会两者同一的一个必要前提,是孩子教育中很重要的内容。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孩子们本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即一切事物都要以自己为中心去认识,而且难以明确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把自己禁锢在自我制造的躯壳中。

孩子怎样才能够摆脱这一自我封闭的躯壳呢?

他们只有一条路——参加社会生活,发展他们的社会性。孩子们只有走进社会,才能够了解他人,才能了解自己以外的其他事物,才能健康地成长。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孩子到3岁时就开始想交朋友了,需要小伙伴,这就是他们的社会性的萌芽。

一个正在哇哇大哭的孩子,母亲怎么哄他也无济于事,如果这时过来了一个小朋友逗他玩,他立即就会破涕为笑的,这是因为小伙伴们之间容易形成一种“共鸣心理”,他们能相互接受对方的影响。

在这里,小伙伴所起的作用是大人所代替不了的。打个比方,孩子和亲人之间的关系是“竖”的关系,和同龄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横”的关系,伙伴们的关系和母子关系不同,他们之间完全是平等的,他们是要求友谊、信赖和合作的。这一关系等他们长到5岁时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这时他们就会有自己的“游戏集团”和“领袖”了。小伙伴们相处,起到了很好的“孩子教育孩子”的作用,他们会逐渐地了解到自己与他人的区别和联系,他们也开始认识到随心所欲、任性和以自我为中心,是肯定无法与其他孩子交往的,他们要严格遵守伙伴中的“法则”,谁违背了法则谁就会被排挤,不受伙伴们的欢迎。

这样,他们就会逐渐从“自我”的思想中走出来,学会谦让和互助,也会了解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小伙伴之间的关系往往都是十分密切的,这不仅满足了他们心理发展的需要,而且满足了整个社会心理的需要,从这里他们发展了一种独立性和社会性,增强了自主能力和社会能力,为他们以后的长大成人,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家长们要尽量鼓励孩子和别的孩子共同玩耍,一起活动,特别是当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发生了争执的时候,更不该感情用事,蛮横地干预。

其实,孩子们打架是难免的,如果他们在打架中碰了钉子,他们就会意识到相互之间应该多忍让。为了使活动能够继续进行,他们很快就会解决这些纠纷,重新言归于好,从而获得了与他人相处的经验。

我们的孩子不正是在打了好、好了又打中慢慢地成熟起来的吗?

家长只需要去指导、帮助孩子,让孩子们自己慢慢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乳燕毕竟是要凌空的!孩子们也只有在与风雨的搏击中,才能够增长才干,才能锻炼成长。

让他们早些脱离家长的羽翼,向着将来,去展翅飞翔吧!世界的将来是属于这些孩子们的。

为了孩子美好的将来,父母应早早地让他们自由地闯荡“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