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要为孩子安排好一切
29481400000051

第51章 让孩子明白钱的真正意义

孩子通过亲自做些工作,方可知道只有付出劳动,才能得到报酬,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也不会掉馅饼下来。

下面是一位母亲讲述她教子的经过:

明明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因为不到5周岁就上学了,所以一家人只要看他学习成绩还过得去,生活上的事就处处迁就他。因此,他养成了许多毛病:不爱惜衣物,崭新的白球鞋穿上不到半天就沾满泥巴,洒满墨水;回到家衣物到处乱扔;不洗脚就爬到洁净的床上蒙头大睡;还学会了乱花钱,吃零食,甚至把干果壳、糖纸放在枕头底下。我变着法儿说服教育他,什么“自己的事自己做”啦,“讲究卫生身体好”啦,该说的我都说了。可是公公婆婆总不让我说。每当我对儿子说这些话时,他们就打断我的话说:“他还小着呢,急什么?”看着儿子小懒猪似的躺在床上嘿嘿直笑的样子,我暗暗下了决心,要想办法好好教育教育他。冥思若想,终于想出一个妙招:让他给我打工。可丈夫对此作壁上观,沉默不语;公公、婆婆连连摇头,坚决反对。我不管他们态度怎样,决意按自己的主意行事。

机会终于来了,公公婆婆要到南京大伯家去住一阵子。他们走后的当天晚上,我便对儿子说:“从今天起,妈妈我就是家中的老板,儿子你就是打工仔。你的全部零花钱和学费都必须靠给家里干活挣得。不然分文没有。当然,这些家务都是你力所能及的。你有权利根据自己的能力讨价还价。质量不过关,我也可以扣除部分工钱。”明明自信地认为这些能做到。便同意了。

儿子说话算数。第二天就给自己刷起了球鞋。看着他手忙脚乱卖力干活的模样,我又心疼又欢喜。当他用完半块肥皂后,一双不算太干净的白球鞋终于平放在阳台上了。我当场把一枚一元钱的硬币摁到他手中。他拿到自己有生以来第一次“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后,高兴得跳了起来。

儿子尝到了甜头,做事更勤快了。每天早晨他早起十分钟,主动收拾房间,放学回家,认真做完功课后,便及时把自己的东西摆放整齐,还不时询问有什么可做的事情。渐渐地,桌上的桔子皮不见了,墙上钟表的废电池换了,下楼去玩还拎着要扔的垃圾袋……邻居们都夸他手脚勤快,他兴奋不已。一周下来,儿子共收入12元。他细心地收好,舍不得用,说等“关键”时刻再用。

最有意思的是第二个星期天。亲戚家孩子过生日,儿子要去吃午饭。临走时,他连声叹息今天少了“工作”的机会,再三叮嘱:家中的事凡是他能做的,统统留着,让他回来再干。我说他快成了“守财奴”了,他一本正经地说:“报告老板,不全是为了钱。”我和丈夫都被他逗笑了。望着一脸稚气的他,我特地嘉奖“自由活动资金”2元。

从此,他一发而不可收,越来越懂得体贴人、关心人,以往“小皇帝”的霸气荡然无存。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公公婆婆从南京回来后,看到他们的孙子变化这样大,也眉开眼笑,啧啧称赞。

这位母亲用让孩子干家务的办法,将给孩子零花钱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其目的就是:给孩子提供金钱的来源和使用金钱的经历,并从其中锻炼孩子选择和承担责任的能力。要让他们清楚地知道:生活中的一切享受都需要付出努力去换取。

这样一来,孩子们自然就会学会珍惜与节约,进而学会理财,养成一种良好的品德。

当然,对于孩子的正当要求,该给孩子提供的保障,做父母的还是要提供,不能千篇一律都采取这种方式,从而给孩子增添不必要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