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要为孩子安排好一切
29481400000026

第26章 让孩子自立:西方人的家教观

爱孩子,做到真爱有度促其自立,我们的父母也要学习借鉴一些西方人的家教观。

西方国家普通重视培养孩子适应外界环境和生存能力。基于这个观念,一些西方国家的家庭都很重视孩子的自身锻炼。他们认为孩子的成长要靠自身。而独立能力(如劳动锻炼、意志锻炼、吃苦精神等等)来自于从小的锻炼。

西方的家长注重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对孩子采取放手但不放任的方法。所说的放手,即是从孩子出生以后,家长就设法开始给孩子创造自我锻炼的机会。他们根据孩子的年龄让孩子做一些自我服务性的劳动。如美国家庭的孩子,10岁左右的男孩要负责帮父亲割草和打扫庭院;12岁左右的女孩要烘烤点心;8岁左右的女孩要编织一些手工品等等。

另外,西方国家的中小学生还经常勤工俭学。据一家报纸推销站统计,全英国大约有50万名送报童。中学生打工也是很常见的现象。

一个英国朋友说:“孩子到外面打工,家长不但不能反对,还要给予鼓励。因为这样不但节约了开支,还培养了孩子的自立意识……让孩子知道钱是要用劳动来换取的。”

这位英国朋友所说的不放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苦而不骄

西方的孩子,从小就要送报、打工等,这其实就是在吃苦。想一想在寒冷的大冬天,中国的同龄孩子们还睡在自己的热被窝里时,西方的孩子们就已经在雪地里挨家挨户送报纸去了。中国的家长们肯定认为这是对孩子的“残忍”。

(2)富而不奢

西方家庭平均收入比中国多,但西方家长们从不以孩子的零用钱作为奖励孩子的一种手段,这是为了让孩子懂得,他们现在之所以学习是为了以后能成为有用的人。美国的家长对孩子的零用钱极“苛刻”,据一项调查发现,美国有54%的孩子根本没有零用钱,有零用钱的孩子随着年龄增长也没有零用钱了。就拿美国首富洛克菲勒来说吧,其孩子的零用钱少得让人不可相信。他家的账本上对孩子的零用钱有具体的规定:7~8岁时一星期30美分;11~12岁时一星期1美元;12岁以后一星期3美元。零用钱一星期发一次,孩子们要记清自己每笔钱的用途,等下星期领钱时父亲要检查。

(3)严教但不袒护

西方人从不迁就孩子的错误,更不要说是袒护,他们想法让孩子自己知错改错。英国人丝达的孩子打破了邻居的玻璃,丝达夫妇并没有向邻居道歉,他们让儿子自已带上玻璃登门认错。

由于育儿观、育儿方法注重孩子的独立和生存,西方的孩子从小就显示了一些特点,如:

自立能力较强。他们只要到了18岁就不在依靠家长,即使家庭条件很好,孩子打工的也很多。

有经济头脑。养成精打细算、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英国有两个兄弟(14岁、12岁)成立了一个“洗车公司”。他们工作认真,收费合理。就是自已多受些累也要买价格较低的工具、车蜡等,以低收费赢得了很多顾客。

适应社会的能力强。由于从小的磨练,西方的青少年一般都不怕苦,遇事沉着,能和旁人和谐相处,有独立生存的信心和勇气。

与之相比,中国的孩子就和那些西方孩子有很大差距。我们中国的家长应该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