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要为孩子安排好一切
29481400000019

第19章 真爱是为了孩子能够自立

父母对孩子的关爱,说到底都是为了孩子长大能自立于社会,能有一个好的工作,能够更好地生存。而一个人的生存能力是需要从小的时候就逐渐培养起来的。这一点,绝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清醒地意识到。现在我国许多孩子是在爷爷、奶奶、老爷、姥姥的照料下成长。老一辈出于对孩子的疼爱,常常对孩子骄惯有加,管教却不足。西方国家在这方面与我们有些不同,他们从小重视对孩子自立能力的培养,从小要求孩子只要是自己能做的事,要尽力自己去做。

在多次国际间的青少年智力比赛,我国孩子的数理化水平总是名列前茅,而在一些生活能力的较量中,我国孩子却常常落后于别的国家。这在综合能力日益呈现重要的社会,不能不引起我们的一些家长足够的重视。

父母不可能包孩子一生。真正的爱是为了培养其独立自主的能力。

外国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四口之家里,有父亲、继母,前妻所生之女和继母带来的女儿。继母一反常态地对前妻所生之女十分娇惯,让她过着悠闲自在、舒适安逸的生活;而对自己所生的女儿却严加管教,让她整天在田地劳作,劳累终日,毫不怜悯。于是,这位继母受到了村邻的崇敬。后来,有一位年轻英俊、聪明勇敢的王子,对继母所生的勤劳善良、心灵手巧、聪明智慧的女儿一见钟情,而轻蔑地拒绝了前妻所生的娇惯、愚笨、游手好闲的女儿的求爱,至此大家才明白了这个不同寻常的继母的用心。

这则故事说明,不同的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继母对前妻之女的爱,实际上是一种溺爱、宽容和放纵,她表面是爱,实则害了孩子,而对自己生的女儿才是真正的爱。

父母在教导孩子时,一定要把爱建立在理智的基础上,要掌握好爱的分寸,同时要把爱和管教结合起来,做到爱而不娇,教而有方,千万不能溺爱孩子,娇惯孩子。要做到:不要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不要培养孩子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不要把好的享受都留给孩子;不能对孩子百依百顾,无限度地去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不能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想干什么就让干什么;从孩子的零花钱到玩具,从吃喝穿戴到亲戚朋友给孩子的礼品,父母都要过问一下并给以限制;不要对孩子实行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让孩子自己干一干,闯一闯,吃点苦,受点累是大有好处的。

真的爱不是无原则的爱,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固然应以鼓励、表扬为主,但是,应该批评指正的事必须进行批评,只要你说明批评的理由,把握好批评的分寸、场合、方式,相信孩子是会接受的。这里可略谈一下批评处罚的分寸:

批评时的语言要简单明确,要心平气和,不要大声吵骂,暴跳如雷。指出错在哪,后果和危害,如何改正即可。批评对事不对人,更不可因一件事否定了孩子的全部。避免孩子的厌烦情绪和对抗心理,对一件错事不可多次批评,轮番处罚。要善于把严格与宽容结为一体。严字当头,主要是对孩子要求要严格,批评要严厉,但要结合宽容,要对孩子的错误予以谅解。在批评和处罚时,必须是一贯的,不可依父母心情的好坏而随意决定和改变;对不同孩子的性格,区分不同的轻重方式,如对胆小内向的,尽量温和,以免伤害;对倔犟的孩子,不可强压,以免孩子更加固执、蛮横。在处罚时,要注意时间与场合,孩子做错了事,要及时批评处罚,不可拖,不要在饭前饭后休息时批评;尽量避免在公共场所批评孩子,以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此外,在批评和处罚之后,还要观察孩子的改正情况,立即给予肯定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