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要为孩子安排好一切
29481400000121

第121章 教孩子在社会中善于表现自我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人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社会,人的价值的实现、生命的体验、幸福与享乐都依赖于社会。社会与人就如水与鱼的关系,生死攸关、血脉相连。因此,作为父母,帮助孩子了解社会、适应社会、走入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父母,也许你总是乐意为儿女解脱一切困难,善于替孩子应付各种社会难题。然而,这些做法不仅对孩子的成长没有益处,而且效果还恰恰相反。你是在让孩子脱离社会,置于你的圈子之中,你的好心不仅于孩子融入社会无补,还会使孩子难以自立成人。

为了帮助孩子了解社会、适应社会、走入社会,作为父亲,你应该让孩子懂得入世之道、为人之理。你必须让孩子对社会有责任心和使命感,懂得合作与理解,善于待人接物、交结朋友。在社会中让孩子学会表现自我、勇于探索,在生活中寻找他们自己想要找的答案。

要孩子被社会所接受,与社会相融,父母就要教孩子善于表现自己。因为社会上没有谁愿意与一个不善说话、性格自闭孤僻的人交往。

许多人曾感慨别人家的孩子总是“命里有贵人相助”,然而,如果你的孩子根本就没有“英才”,或是根本不把“英才”展现出来,又怎会有“慧眼”,又怎来“贵人相助”呢?

展现自己不是一种表演才能,父母教孩子学会展现自己,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如见到人要微笑问好,在公共场所讲究卫生,遇到他人困难主动上前帮助等等。人们从你孩子这平日的一点一滴小事中,便看到他的美好品质,特别是这些品质都是一种不经意的自然流露,人们便会想,这孩子连小事都如此,大事就更加认真了。

所以父亲教育孩子要注意两点:一是你的孩子平日的生活细节是否良好,出入是否关门,是否乱扔东西,吃饭是否剩菜,上公共车是否给老人让座,等等,如果没有,你就要加倍小心了。二是你的孩子的平日行为必须是自然而来的,不是刻意伪装出来的,因为伪装只能是一时半刻,自然才可能是一生一世。

“毛遂自荐”也是一种表现自我的方式。用现在的话来说,“毛遂精神”就是瞅准时机,大胆出击,找上门去,“推销”自我。

以《走出女儿国》和《走回女儿国》两本自传为公众所熟知的杨二车娜姆的成功就得益于此。

杨二车娜姆,就是摩梭语“宝石仙女”的意思。十二岁时,杨二车娜姆就到北京参加全国民歌大赛,并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从此开始,她对自己走向社会更加充满了信心。

1983年,娜姆走了七天七夜,到了西昌,找到州文化局长,通过自荐,她成为了州歌舞团的一名正式演员。1985年,将阿妈给的手镯当了140元,跳上火车,赴考上海音乐学院。考试那天,娜姆等了三个多钟头,饿得头晕眼花,于是就决定不管怎样,进去唱完再说,她推门闯进考场,边走边唱。这突如其来的举动令考官们惊愕不已。最后,她终于如愿以偿。

1989年,在上海音乐学院毕业考试完后,娜姆第三十次来到北京,找到了中央民族歌舞团团长蒋大为。蒋大为听了她的几首歌后,认为很不错,但有一个问题,团里没有进京指标。

娜姆听后,说:“进京指标我自己解决,因为我与班禅是亲戚。”其实她当时只是说大话而已。但随后,她竟然真的扣响了班禅家的门,一切又是如愿以偿。

今天的杨二车娜姆已经在美国开创了一番伟业,她的成功正是源于这种主动展现才华、坚忍不拔的精神。

从杨二车娜姆身上,我们看到,培养一个孩子善于表现自己是多么重要。

一个人无论有多少才华,都要尽量展现出来。展现才华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对成功者而言,口才是最好的展现方式,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一言知其贤愚。”事实上,口才是一个人思想品质、文化素养、知识才干、性格气质等综合因素的反映。无论你是否愿意,也无论你是否有心留意,你总在通过语言向外界表现着你自己,别人也正是通过你的说话来了解和认识你。

即便在孩子的生活圈子里也是如此,那些天性开朗,爱聊天、爱交朋友的孩子,他的周围总是围着别人,人们乐于与之交流和相处,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小的时候,口才可以证明一个人的天性,而长大了以后,口才就能证明一个人的头脑。所以,父亲要想让孩子适应未来社会,首先应从培养孩子的口才开始。

过去我们的传统教育是培养“大家闺秀”,是培养“彬彬君子”,让孩子足不出户,让孩子学会内秀,那类诸如“腼腆”、“文静”、“乖巧”之流的语词,已被父母们误解,许多孩子逐渐学会了“沉默是金”,见到陌生人就脸红。

这样的观念需要改一改了,因为在未来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里,不会“推销”自我、展现自己,也就谈不上什么“生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