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管思集
29475000000003

第3章 都市类报纸对网络信源的利用

网络的公共性、开放性,使网络成为个人参与社会事务的新平台,也为报纸获取新闻线索提供了渠道。

沙里淘金—挖掘报道线索

网上信息海量,记者必须独具慧眼,对简单、有价值、背景复杂的信息进行重点挖掘。

由于网络媒体的开放性,许多人把论坛作为揭露问题的窗口,因此,网上论坛就成为主要信源之一。

2009年4月20日,温州市纪委证实,温州市旧城改建指挥部原党组书记、副指挥吴权书被双规。这是自2008年10月温州市鹿城区原区委书记杨湘洪滞留法国不归后,第六名官员落马。而揭开这些盘根错节系列腐败案的线索,均发端于温州一家名为“703”的网站。

个人博客也成为很多网民敢讲真话的平台。清华大学教授陈丹青直面中国教育体制的敏感性话题最初是从他的博客上披露的,《中国青年报》跟进并进行了深度报道。2005年6月24日,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在博客上发表了《有关暂停招收硕士生的公开信》,《北京晨报》从网上获得线索后率先报道,形成独家披露的热点新闻。

百折不挠—寻访采访对象

顺利找到采访对象是调查性报道成功的必备条件。在网络时代,可以说没有找不到的人。强大的搜索引擎,为寻找采访对象提供了很大便利。即使是偏远山区或海岛的农民、渔民,名字也很有可能进入网络空间,有可能出现在乡村合作医疗名单中,或者在社保、低保名单之列。即使不能直接找到本人,当地村委会、小学等也可能出现在网络上。

还有一种方法是从调查对象的博客或单位网站、网页上寻找联系方式。

网络信息必须去芜存菁、去伪存真

由于网上信息庞杂,真假难辨,很可能出现假的或片面的新闻。纸媒调查记者必须抱着去芜存菁、去伪存真的原则,对心存疑惑的网上信息追索其信息来源,多问几个为什么。

2005年1月7日《长江日报》报道:“一名家境困窘的女大学生,经常到学校食堂捡别人吃剩的馒头,而且一捡就是近两年。”《武汉晚报》也刊登此报道时称:“据其饭卡消费记录,2004年一年,她才花了8.35元。”

然而,1月15日《北京青年报》深入调查后揭开真相:“这位同学两学年累计共获国家和学校资助1万多元,其中,6400元直接为生活费用补助。根据武汉地区生活水平测算,此同学学习生活经济来源能得到基本保障。”

调查性报道属于事件新闻,最大特点在于现场采访。记者仅凭网络与采访对象进行通信或交谈,就会失去观察新闻现场和获取真实证据的机会,影响调查性报道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构建和谐网络空间,提高报网舆论引导水平

1.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网络空间,积极引导网络舆论。如何最大限度发挥网络舆论监督作用,避免网络暴力的出现,需要政府管理部门、传统媒体、网络经营管理者和网民共同努力。互联网舆论引导是一个全新课题,在保证网民知情权和表达权的前提下,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精神,突破传统舆论宣传的思路与方法,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应从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看待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阵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2.都市报也必须传达主流声音、反映主流内容,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如果一味地为“调查”而“调查”,就会使媒体“调查”的内容变得越来越琐细、零散,离人们的生活重点越来越远,让媒体变得偏激、浅薄、浮躁。主流媒体应当拥有一种大气,即“立足时代,直面社会,不要远离社会生活焦点的琐碎”。

报网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共同营造和谐舆论环境

报纸和网络媒体在进行报道策划时要防止揭露性报道的泛化,在报道的“量”上要适度;在报道的“质”上更要把握好适当的“度”。

一是要有政治敏感性。通过调查报道的形式开展舆论监督,其根本出发点在于推动社会进步,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二是要有大局观。在选题时要考虑到披露的问题是否带有普遍性和全局意义。三是要掌握报道的角度以及批评的分寸,以达到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又不至于使矛盾激化的最佳效果。

(原载《中国记者》2009年第7期、《新闻实践》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