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谁说你懂管人管事
29473700000039

第39章 应合理控制权力过重部下的权力

部下权力过重,难免会拥“兵”自重,这无论是对管理者本身还是对整个组织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大的隐患。一旦权力过重的部下起了二心,必将带来严重后果。

有一个企业的总经理,对业务部经理的能力很是倚重,不但业务部人员的安排、业务开展等事完全交给他决策,而且有关企业营销战略的重大问题也基本由此人说了算。长此以往,此人拥“兵”自重,后来带领全部业务骨干另创新企业,把原企业的客户一股脑带了过去不说,整个营销模式完全套用原企业的。一个好端端的企业一下子成了空架子。这不能不说是那位总经理管人、分权问题上的重大失误。

这里还有一个古代的例子。异姓诸侯王是西汉王朝建立前后分封的非刘姓的诸侯王。翦灭异姓王,是汉高祖为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所采取的重大方略。

当时的异姓诸侯王共有7个: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卢绾)、长沙王吴芮和韩王信。其中除吴芮和韩王信外,其他5人在楚汉战争中协助汉王刘邦争夺封建统治权力都立有汗马功劳。异姓诸侯王的分封,除了当时实际的政治、军事需要外,还有着相当深远的历史背景。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周代以来的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郡县制。诸子和功臣仅赐以爵禄,不封授土地。然而,分封制的社会基础并未因此而消除,割地封侯的思想还相当普遍地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六国贵族的残余势力纷纷乘反秦之机割地称王。当时,齐国的田儋自立为齐王,魏咎立为魏王,韩广为燕王,武臣为赵王,等等。秦朝灭亡后,反秦武装中力量最强的项羽,为了巩固自己的盟主地位,不仅承认了六国贵族并立为王的局面,还自封为西楚霸王,并继续分封自己的亲信为王。于是,形成了所谓十八路诸侯。在楚汉战争过程中,汉王刘邦为了分化瓦解项羽的势力,一方面拉拢项羽分封的诸王,如张耳、英布、吴芮、臧荼等;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满足其重要将领割地分封的要求,陆续封了一些诸侯王。如汉高祖四年(前203)春,韩信在平定齐地后,请求立为假齐王。刘邦当时处境狼狈,听到这一消息十分气愤,但为了笼络利用韩信,就听从张良的意见,索性封他为真齐王。随后,为了调动兵力围歼项羽,于同年七月封英布为淮南王;次年十月,又划睢阳以北至谷城封给彭越。这些诸侯王因为不是刘姓宗室,故史称异姓诸侯王。到汉高祖五年五月刘邦称帝时,这些异姓诸侯王大抵占据了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大部分疆域。

西汉初年,由于社会经济凋敝,封建统治秩序尚待重建,汉高祖不得不暂时维持现状。但是,对异姓王势力的膨胀也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如垓下之战结束、项羽败死后,刘邦立即夺韩信的兵权,同时将他由齐王徙为楚王,都下邳。汉高祖五年(前202)七月,张耳病死。不久,燕王臧荼谋反,刘邦亲自领兵讨平。剩下的五人中,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对西汉王朝的建立立有汗马功劳,且手握重兵,成为汉高祖的心腹之患。于是,刘邦在吕后的协助下,采取强硬的对策,一一翦除了异姓王的势力,甚至不惜采用肉体消灭的残酷手段。

汉高祖六年(前201),刘邦以韩王信壮武,封国北近巩、洛,南迫宛、叶,东有淮阳,皆天下劲兵处。于是,另以太原为韩国,徙信以王之,为防备匈奴的侵扰,原都晋阳,后徙治马邑。这年秋天,匈奴冒顿单于率大军包围马邑,韩王信多次派使者去匈奴求和。汉高祖怀疑韩王信有二心,赐书责备。韩王信心中恐慌,就索性投降匈奴,并与匈奴相约共同攻汉。次年,刘邦亲自领兵征讨,韩王信逃入匈奴,后来与匈奴联兵侵扰边郡,被汉军杀死。

楚王韩信刚到封国时,巡行县邑,经常陈兵出入,于是被告发谋反。汉高祖采用陈平的计策,借口巡游云梦,会诸侯于陈,乘机逮捕韩信,带至洛阳,贬为淮阴侯。刘邦仍不时与他讨论用兵之道。汉高祖十一年,陈豨谋反后,韩信与陈暗通声气,并于次年乘高祖率军平叛之机,图谋诈诏赦诸官徒奴,袭击吕后和太子,结果为人告发。吕后在萧何的策划下,将韩信骗至长乐宫钟室处死,夷三族。汉高祖听说这消息,且喜且哀之。

陈豨谋反,汉高祖亲自率兵平叛。他向梁王彭越征兵。彭称病,不愿前往,从而引起刘邦的不满。后梁太仆告发彭与其将扈辄谋反,遂逮捕彭越,废处蜀地。途中彭越遇见吕后,向吕后哭诉,自言无罪,请求改徙昌邑。吕后假意许诺,将彭越带到洛阳,对汉高祖说:“彭越壮士也,今徙之蜀,此自遗患,不如遂诛之。”于是指使彭越的舍人出面告发彭越谋反,由廷尉审理后夷越宗族。又命人将彭越尸体剁成肉酱(“肉醢”),遍赐诸侯,于是更引起了其他异姓王的恐慌。

淮南王英布本来是项羽的部下,与刘邦并无渊源。他见韩信被诛,心中本已不安,收到彭越的“肉醢”后,更是惊恐万状,立即私下集合部队,加强警戒。结果被人告发谋反。汉高祖十一年七月,英布起兵谋反。刘邦发兵征讨,并于次年十月平定淮南。

取代臧荼立为燕王的卢绾,与刘邦的关系最为亲密。因为陈豨谋反的事受到怀疑,刘邦派使者召绾。卢绾称病不行。他对幸臣说的一番话倒很能说明问题:“非刘氏而王者,独我与长沙耳。往年汉灭淮阴,诛彭越,皆吕后计,今上病,属任吕后。吕后妇人,专欲以事诛异姓王者及大功臣。”汉高祖得知报告,非常愤怒,认定卢绾谋反。高祖死后,卢绾遂率其众亡入匈奴。其实,卢绾的话并不全面,诛灭异姓王出自刘邦的本意,只是吕后更心狠手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