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谁说你懂管人管事
29473700000120

第120章 打成一片管理才有效

管理者要想做好工作,必须与员工打成一片,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

如果把自己放在高不可攀的位置上,制造一种神秘感,让员工仰首而视,敬而远之,上级与下级油水分离,下级对上级俯首听命,这样是绝对干不好工作的。只有关系融洽了,员工才可能更积极主动,把工作做得更好。

有这样一位领导者,他经常不在办公室里,一有时间就到员工中去,今天这个车间,明天那个科室。员工称他为“游击司令”。这个“司令”的脑子里有一部员工的活档案:谁的家庭情况怎样,工作有什么特点,经常闹什么情绪,甚至脾气、兴趣如何,他都一清二楚,与工人谈起话来十分亲切投机,员工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对他讲。假如他高高在上,员工几个月也见不到一次面,就不会有这样水乳交融的场面。

孟子说:“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一个领导者,如果总是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员工从来不知道他想什么,听不到他一句心里话,那他同谁也交不上朋友。只有向员工敞开心扉,把心交给员工,同员工心心相印,无话不谈,员工才能信任他、亲近他,也才能对他交心。领导者可以把本企业面临的形势、工作上的打算、遇到的困难和自己的苦衷,诚恳坦率地告诉员工,让大家帮助出主意、想办法,工作就会做得更好。我们不能搞“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那一套,那是“愚民政策”,同当代的领导原则是格格不入的。

每一个人都希望有人关心,尤其希望得到领导者的关心。有时一句亲切的问候,一番安慰的话语,立刻会使他感到心里热乎乎的,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当一个人思想上有什么疙瘩、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工作上遇到什么挫折时,他都希望领导者给予帮助和体贴。而在感受了领导者的关心之后,他很自然地就会想到:领导这样关心自己,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工作呢?

员工所希望于领导者的,不只是对个人生活的关心,还希望领导能广开言路,倾听和采纳自己的意见与建议。如果一个企业员工有这样的反映:“领导者不让我们讲话”、“我们只有干活的义务,没有说话的权利”,那就糟了。所以应当注意,在制订计划、布置工作时,不要只是领导单方面发号施令,而应当让大家充分讨论,发表意见。在平时,要创造一些条件,开辟一些渠道,让大家把要说的话说出来。如果不给员工发表意见的机会,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感到不被重视,抑郁寡欢,工作也感到索然无味,丧失主观能动性,有的人甚至会发作起来,产生一些矛盾。领导者不仅要通过各种方式主动征求意见,搜集看法,还要从制度和措施上鼓励大家献计献策,正确的及时采纳,突出的给予奖励。如果下属煞费苦心提出的宝贵建议,领导者根本不认真对待,这就会严重挫伤大家的积极性,以后也就不会再有人那样热心了。

有人说,在新时期不提倡“领导手上要有同工人一样多的老茧,身上有一样多的泥巴”。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据此而得出结论,说领导者就不需要深入基层,不需要同员工同甘共苦,那就错了。特别是在一些危急时刻、关键场合,领导者应当出现在那里,带领大家奋战,这样才能与员工建立起生死与共、祸福同当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