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对手:大清擂台上的权力游戏
29471900000009

第9章 叔嫂情战——多尔衮VS孝庄(2)

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是一个很精明的军事将领,他最著名的战术就是腿长逃得快,在与清兵无数次交战中,胜的时候很少,但是清兵没有一次能逮到他——他跑得超快。当吴襄在与清兵作战的时候,他的二儿子吴三桂出生了。吴三桂出生时,跟别人很不一样,他生来就哭个不停,就跟死了爹一样哭,哭得吴襄很烦恼,抽刀就要杀这个孩子。可刀一抽出来,却看到这个孩子欢天喜地,当他把刀放回去后,孩子又哭了起来。吴襄忽然弄明白了:这孩子喜欢听到刀的声音。于是他就把吴三桂抱到了演教场上,让他看那些士兵训练,小吴三桂果然欢天喜地。到了吴三桂九岁的时候,他突然失踪了,吴襄很困惑,找半天没找着,这也就罢了,那时候丢个孩子是正常的。过了一年,有一天吴襄回家,忽然发现他儿子房间有灯,进去一看,发现一个身材高大的少年,怀里抱着两个怪东西在那儿沉思。吴襄一看:这不是我失踪的儿子吗?就问他:儿子,这一年你去哪儿了?吴三桂说:我跟师父进山学艺去了。吴襄骂道:你这个小王八蛋一跑一年,你进山学艺?你忽悠谁?吴三桂不耐烦道:你滚,少来烦我,再烦我就揍你。吴襄一听这还得了,拖着吴三桂就出来了,要狠狠揍吴三桂。结果吴三桂一还手,吴襄当时傻了,虽然吴三桂刚刚十岁,但他的武艺跟一个不知名的师父在深山中学成,一出手就比他父亲高出不少倍。

很快吴三桂就进京参加武举科考,他的表现非常优秀,轻松地拔得头名。中了武举之后,就有功名在身了,也就算是一名军官了。于是朝廷把他派到前线去,跟他父亲搭伴一块儿作战。在这期间发生了一件事,有一天他父亲吴襄带着几百个人出城侦查情况,出城不久就听见四面八方蹄声隆隆,四支清军骑兵从四个方向包抄过来,把吴襄团团围在中间。

当时吴襄很恐惧,向清兵发起了自杀式的冲击。可是清兵不交战,吴襄他们往前一冲,清兵就退,但是吴襄他们冲到哪儿,清兵就围着他一直跟到哪儿。这个时候吴襄才明白过来,清兵这是想围点打援。清兵不杀他,而是要引城里人出来救他,一旦城门洞开,清兵正好杀进城去。换句话说,吴襄是得不到城里的救援的,他死定了。就在这危难的时候,吴三桂只身带了二十个人,冲出城来,但他这样做是违抗了将官的命令的。将官是不允许任何人救他的,因为一出去,肯定是有去无回。吴三桂以二十个人为帮手,直接冲入了清军的大队人马中,把他父亲给营救出来,也将这几万名清军骑兵看得目瞪口呆。这件事一直上报了崇祯皇帝座前,崇祯皇帝对吴三桂钦佩有加。单骑救父之举传遍朝野,天下闻名,而那一年吴三桂才十几岁。从此吴三桂就镇守在边关,松山战役吴三桂也参加了,在松山战役中,当时几乎各支部队基本上都被清军消灭了,只有吴三桂把人全部带了回来。逃回来之后,吴三桂就成了辽东的唯一守将,他变成替明帝国抵挡住清军对大明俯冲的中流砥柱、定海神针。就在这漫长的攻守冲突期间,李自成攻入了北京城,逼死了崇祯皇帝,尽管在此之前,崇祯皇帝已经下令让吴三桂放弃辽东,移师去迎战李自成。

当吴三桂接到命令移师回关,刚刚抵达山海关的时候,北京城已经被李自成攻灭,崇祯皇帝也已经吊死煤山。大明帝国灭亡了,吴三桂成为了一支孤军,没有了国家,也没有了后方。之前吴三桂一直在前线作战,而后方的国家一直给他提供补给,如损失的兵器、战马等,但是现在没人给他提供这些了,所谓孤军难立。就在这时,李自成给吴三桂写了一封招降信,要求吴三桂投降。

吴三桂收到这封信之后,就开了一个会,把他手下的将领全招来,对他们说: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我们皇上已经死了,作为臣子,我理应自杀殉国,但是你们追随我这么多年,我死了你们怎么办?现在李自成的招降使者也已经到了,我们是杀了他,然后大家自杀呢,还是接受使者的要求、投降李自成呢?这么大的事我拿不了主意,你们讨论讨论吧。吴三桂手下的将官们商量半天,最后一致说:大明既然已经灭亡了,挣扎无益,那我们也投降吧。

就这样,吴三桂思考了一下,便把部队留在了山海关,自己带领着一些亲信准备进京去见李自成,他完全不知道李自成压根儿就没想过做什么皇帝,他只习惯性地继续在破坏,而这封书信呢,只不过是李自成手下的谋士所为。招降吴三桂是对的,但李自成完全不知道这么做的意义。

就在吴三桂行至半路的时候,突然遇到了他的一个家臣,家臣见到他就大哭一场,告诉吴三桂说:你的父亲吴襄已经被李自成捉起来了,被李的手下用大板子夹脑袋,每天都受严刑拷打,被逼迫交出家里的所有财产。

吴三桂听了哈哈一笑,说,这应该是李自成在考验我,等我投降了,我父亲就没事了。然后他又问了一句:陈圆圆怎么样了?

这个问题可就问在点子上了,陈圆圆是谁呢?陈圆圆原来是扬州的一名演员,唱小曲的,她被人买来送进宫里,想送给崇祯,但是崇祯皇帝是心事重重,根本就没有心思琢磨这事,又把陈圆圆给推出来了。在这种情况下,陈圆圆就跟吴三桂相遇了。当时吴三桂跟陈圆圆是有婚约的,待吴三桂从山海关回来,就要迎娶陈圆圆,而陈圆圆就住在北京吴三桂府上。

可是在北京城陷落之后,李自成手下的大将刘宗敏把陈圆圆掳走了。

当吴三桂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就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选择了。

他是这么分析的:捉我的父亲,那是因为李自成在北京城进行大掳掠,所有的官员都被抓,这也许还说得过去;但是,他又捉走了我的女人,这是摆明了对我的侮辱。他不尊重我已经到了这种程度,我还自己送上门去,他能把我当人看吗?肯定也是把我杀了。在这种情况下,我再投降已经没有意义了,我不能送死。

于是吴三桂返回了山海关,重新把将士们召集起来,一五一十地说明了这些情况。结果辽兵们一致认为:绝对不能投降李自成。因为李自成倒行逆施进行京城大掳掠,这不是治理国家的态度,而是在摧毁一切,即使投降过去,也只会被他杀害。所以一定要竖旗,重新恢复大明。

于是,吴三桂就在山海关举旗反叛——他背叛了李自成。接到这个消息后,李自成竟然亲自统领全部的三十万人,去攻打山海关。这是前所未有的昏招。怎么叫昏招呢?想想山海关是干什么的,是修建来抵挡关外敌人的,可是李自成身为大顺皇帝,却带兵从内部打过来,他去打山海关谁来守山海关抵御关外敌人呢?所以说李自成做事前没有经过任何考虑,他的行动信条是:你不让我痛快,我就不让你痛快。

吴三桂的辽兵当时只有七万人,孤城难守,在双方血战的时候,吴三桂不得不做出决定:去找清人借兵。

(第六章)清兵是如何入关的

就在吴三桂和李自成发生血战的时候,多尔衮正跟孝庄依依惜别,带领了大队人马去回守北京城,他此时还不知道北京城已经被李自成攻打下来了。在行军路上,他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马上召集了两个人——范文程、洪承畴,然后打了一个旗号。这个旗号特别怪异,叫“为大明天子报仇”,好像他跟崇祯皇帝是一伙的。他为什么打出这个旗号?因为李自成全是在掳掠、在破坏,而不管崇祯皇帝以前是多么不堪、不成气候,相比之下,李自成的所作所为更是天怒人怨,所以这个时候不管任何人打出“为大明天子报仇”的旗号来,都会赢得民心。

就在多尔衮打出旗号、带着部队朝山海关行进的时候,吴三桂派的使者来了,要求借兵。多尔衮听到这个消息,第一个反应就是:这是吴三桂在使诈,不答应。吴三桂当天派出了八批使者,多尔衮仍然拒绝。最后范文程看不下去了,向多尔衮建议:吴三桂已经这样了,他绝对是真正的借兵。

但多尔衮还是不答应,除非是吴三桂亲自来见。在这种情况下,范文程亲自赶到山海关,替吴三桂镇守山海关,然后吴三桂腾出空儿,来见多尔衮。

在见多尔衮之前,吴三桂过刀山、下火海、跳油锅,经过了三个难关,见到了多尔衮之后,他就叙述了一下李自成做的事。最后多尔衮表态:大明天子太惨了,以前的事我也不忍说,以后的事我也不必说,我跟你之间就做一个约定,我们清军进入中原后,如果妄取一粒米、妄动老百姓一棵草,我拿命来抵。

但吴三桂还是不放心,希望得到一个保证,让多尔衮立个毒誓。于是多尔衮宣誓说:如果我违背了今天对你的诺言,我到了中原以后做出了对不起你的事,那么等我死后,尸体就被人拖出来,一刀把脑袋砍掉。大致就是死后被分尸的意思。

真是一语成谶,多尔衮的这毒誓后来真的应验了。后来多尔衮带领清军入关,小顺治皇帝把他的家搬到北京城,清兵定鼎中原。这些事实全部违背了他对吴三桂的诺言,而吴三桂也没办法要求他履行诺言,最终落到了汉人眼中卖国贼的地步。

但多尔衮不久之后突然死掉了,死因是连番征战,累死的。他死了之后,顺治皇帝狠狠地为他妈报了一剑之仇,也是召开了会议,宣称多尔衮是个坏蛋,把多尔衮的陵墓铲平,尸体也拖出来砍掉了脑袋。听到这个消息后,吴三桂放声大哭,他感觉这个世道真是太离奇了,大家感觉不会应验的事吧,都应验了;感觉应该应验的事,还没有应验。为什么这么说?

请注意我们所说的对手戏,主导它们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呢?是人性,因为人性是多变的,是难以观察和预测的;正是因为这种难以观察和预测,才导致了历史的复杂多变,尽管同时也有其必然性。历史,就是这样一个进程。

多尔衮与吴三桂达成协议之后,双方就准备合击李自成,这个时候李自成还浑然不知,战役在一片石展开。当时的情况是,三十万的李自成大军狂攻山海关,而到了晚上,山海关大门已经悄然打开,多尔衮的两支辫子军已经悄然进去了。在这个过程中,李自成居然不知道,因为他是流寇,不习惯观察敌情,向来是跑到哪儿算哪儿的。第二天天亮之后,吴三桂再次率军出征,跟李自成展开了血战。按照吴三桂和多尔衮双方的约定,当战事打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吴三桂负责咬住李自成的一字长蛇阵,不让其合拢,而后清军突然杀出,击碎李自成的人马。

但是打到最后吴三桂发现,多尔衮的清兵在城里就是不出来,吴三桂没办法,只好派了使者杀入城中,去催请多尔衮。但多尔衮这时候又提出一个要求,说:咱们前两天定协议的时候太着急了,有一条关键的条款给漏掉了,就是你们辽军得留辫子。留辫子代表着什么呢?就是表示投降清兵。这一招可把吴三桂坑惨了,但是走到这一步就已经没有回头之路,如果他不答应,那么现在只能被李自成活活砍死,而答应了说不定以后还有机会。于是吴三桂就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清军也按约出动了。

霎时间,李自成的三十万大军土崩瓦解,因为他们没有想到会出现辫子军。这场战役充分暴露出李自成的一个思维盲点,即他只知道杀人,而想不到对方会请帮手,以为这个山海关就是世界尽头,不知道关外会有人掺和进来。

到了这一步之后,李自成只能落荒而逃了,一直逃到了北京城。到北京城之后,李自成急急忙忙地登基,建立了大顺朝。可是已经这节骨眼了,还来得及吗?李自成可不管,不但得建立大顺朝,而且还得按照规矩:先是众将领跪下恳请李自成登基,然后李自成板着脸,说些孤何德何能、不能答应之类的话,搞了半天之后终于登基当了皇帝。

当上皇帝之后,李自成便下令开炮,把北京城全部摧为平地,所有的军人杀入城内烧杀掠夺一番之后,便带兵逃走了。他为什么这么干呢?前面已经说过了,李自成就是个破坏大使,能带走的都带走,不能带走的就毁掉,绝不会便宜其他人。他一口气逃回了西安,关门做起了土皇帝。李自成做了皇帝之后,他的管理办法就一条,就是不管任何人,不管犯了什么错,他就一个判决:杀。婆媳吵架了,拉过来捅死;偷了人家一只鸡,拉过来捅死;对陛下不敬,拉过来捅死,来来去去就这一招。

这哪叫治国啊?这分明是祸害。所以当吴三桂跟多铎、阿济格合兵杀向西安的时候,李自成只能弃城而走,渡黄河而逃。清军一直追着他渡过了黄河,李自成遭到了吴三桂他们无数次的袭击,狼狈异常。

后来李自成想了一个办法,他说:清兵一直追着我的大部队,虽然我的人多,他们人少,但他们的战斗力比我的强。现在最好的办法是让大部队吸引他们,我自己带领小股部队从其他路逃走。

这个想法害惨了李自成,实际上清兵就是要把他往这条路上逼,所以当李自成带着小股部队走的时候,遇上了清兵的小股部队,结果一照面就被清兵杀了个精光。最后李自成孤身一人逃亡,最终被一个农夫杀死了。

这里还得提一提李自成的妻子高桂英皇后,这个高皇后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物。我们知道李自成混到最后,是清军也要杀他,明军也要杀他,吴三桂也要杀他,按理说他的皇后的处境也不是太安全的。实际上,高皇后的政治地位是非常高的,李自成死后,高皇后首先带着部队投奔了何腾蛟,何腾蛟对她行的是皇后之礼。后来高皇后带着她的一部分人马在一个山坳里继续抗清,最后被清兵围俘,又送到了北京城,在大宅院里面养老。

高桂英皇后最后活到九十多岁。

之所以要描述高皇后的这一段轶事,实际上是为了揭示历史规则中的一种柔性之美。这是一种什么规则?这是一种男性争斗规则,而在这种男性规则中,女性是有一定的豁免权的,她们可以获得足够的生存空间。这种男性规则也能够容纳她们,比如多尔衮不会往死里逼孝庄,所以多尔衮最终失去了天下,而到了大清顺治朝的时候,他们也不会逼高皇后;但皇太极却逼死了阿巴亥,这是为什么?因为这是冷血、残忍又不讲究丝毫人性的帝王之术,这也正是我们这个民族所深深厌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