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对手:大清擂台上的权力游戏
29471900000017

第17章 管理领导的艺术——和砷VS刘罗锅(2)

纪晓岚看了这事儿,觉得恶心,他家是世代书香门第,古代的文人都是有政治洁癖的。纪晓岚无法容忍自己追随着这么一个皇帝,要冲入天香楼跟乾隆皇帝理论一番,但是大内侍卫本着对皇帝的赤胆忠心,轻松地把纪晓岚拦到了门外。这时候纪晓岚就豁出去了,题笔写了一首诗。这首诗当然也没敢明着骂,拐弯抹角地劝告乾隆皇帝不要在这个妓女扎堆的楼里待了:你出来,最好去考察一下民生吧,拜托!

写下这首诗,纪晓岚已经不打算活了,他回到居所开始写绝命书。我们知道纪晓岚他有一个笔记小说叫《阅微草堂笔记》,除了这个之外他还有几本笔记。纪晓岚有一个特点,他所到之处,都要记一些奇闻轶事,而且他每天都记,记了几年已经厚厚一大本了。他当时就想把今天的这个事记下来,可是当他拿着笔找本的时候,却找不着了,到处找也找不着,哪去了呢?正在纳闷的时候,乾隆传旨命他过去,纪晓岚过去之后大吃一惊,乾隆坐那儿正在翻他怎么也找不着的笔记本。原来乾隆命人取来了纪晓岚的笔记,从头翻到尾,只要有一个字不对心思,那纪晓岚就算完了。可是要命的是纪晓岚写的这些故事非常好玩,搞得乾隆只顾看故事,顾不上挑毛病了。最后乾隆说:你知足吧,这里边有一个字我看不顺眼,你就算完蛋了。今天我不跟你计较了,你一个破文人,不过如妓女之流,你跟我造次,你是不是不想活了?你是不是脑袋想不开了?

这次事件之后,纪晓岚对帝王政治彻底丧失了信心。他未必反思得像我们今人这么深刻,但是他知道不可能再遇到什么明君了。从此纪晓岚淡出历史,进入和砷的得志时代。

(第四章)清朝第一贪之谜

这一节讲的是上司管理学,什么意思呢?因为乾隆皇帝是高高在上的,和砷是在下的,他是从下面这个位置来驾驭在上面的乾隆。事实上,上面小节也提到了,乾隆跟和砷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谜,而且这个谜不光使中国人困惑,欧洲人也困惑,所以法兰西文学院院长阿兰·

佩雷菲特坚信乾隆跟和砷之间有爱情发生。

这不是法国人天马行空的想法,它需要一个解释。为什么乾隆跟和砷关系这么铁?要知道,乾隆把自己的一个女儿固伦公主,嫁给了和砷的儿子。而且在任何时候,能在乾隆面前说上话的只有和砷。满朝文武都在走和砷的路子,为什么?你无论想做什么事,上报给皇帝,要是一句话不留神,那就是满门抄斩;但是和砷他没事,他可以把你的要求递上去,而且帝王不会发怒。

比如,有一个老臣孙士毅,他是乾隆征讨安南时带兵的主将,几万名士兵坑死在安南,孙士毅自己跑回来了。但是他却没有受到任何责罚,为什么呢?因为他跟和砷关系好。而且到孙士毅快死的时候,他有一个心愿,他想让他的家人加入满洲籍,转为旗籍。但是这个要求他不敢提,他提出来很可能有杀身之祸,因为龙有逆鳞、天威难测。但是和砷能控制乾隆,所以孙士毅通过和砷来提这个要求,最后他的愿望圆满地达成了。

还有一件事,在乾隆时期,台湾天地会起事。当时有个总兵柴大纪,独守空城好多天,当时浙江的巡抚常兴被派来攻打台湾,但是常兴不懂作战也不懂军事,是个官油子。他带兵赶到台湾之后,连续吃几场败仗,这时常兴发现情况不对了,就马上给和砷送礼,要求和砷给他换个地方。结果和砷找乾隆皇帝一说,他马上就从这个危险的位置移到了两广总督的位置去了。打了败仗还要升官,全凭和砷的一句话!

在正史和很多笔记小说里,最经常提到的一个段子是,有一个大臣给皇帝进贡,其中有一串精美的佛珠。当和砷看到的时候,就要求把这佛珠送给他,大臣说不行,这是给皇帝的。但是第二天见面的时候,这个大臣大吃一惊,他发现和砷已经戴着那串佛珠了。这说明和砷已经征服了乾隆。

为什么乾隆就看他顺眼?这件事可能有一个人最清楚不过了,他就是帝国的下一任皇帝嘉庆。

嘉庆是乾隆的儿子,当时乾隆做皇帝做得很舒服,就放了一句话说:

如果我能够像我爷爷康熙一样做六十年皇帝,我就心满意足了,我现在向你们宣布,我如果真做了六十年皇帝我就退休。结果他真做了六十年皇帝。

做了六十年皇帝之后,就把皇权移交给儿子,也就是嘉庆的时代来临了。当然,还要扶上马送一程,国家大事还得乾隆说了算,小事就让嘉庆处理处理。但事实上,嘉庆是不敢处理任何事的,因为太上皇的权力太大了,而这个时候,乾隆又只管自己威风,正事也都不管。那么谁在处理这个国家事务呢?是和砷,所以和砷有“二皇上”之称。

(第五章)管理领导的基本技巧

前面讲清帝国的开基皇帝努尔哈赤是一个情商高到了吓人的人,同样,和砷也拥有普通人无法比拟的情商和智商,至少他知道乾隆皇帝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管理者。换句话说,如果你想管理好上司,那么你就必须要了解你的上司需要一个什么人来管理他。所有的大臣在乾隆面前都是忍气吞声说不上话。乾隆曾说过一句话:本朝没有奸臣也没有名臣。什么意思呢?

本朝只有我乾隆,你们只是给我办事的小奴才。正是这句话导致了刘墉这些人的人生悲剧,因为不需要名臣。而且乾隆明确地禁止百姓给官员送万民伞或者敬仰某位官员,如果某位官员赢得了民心,就说明没有听进去皇上的话——民心只能归于皇上。

在前面还讲述过乾隆处理过的几起案子。乾隆的思维非常耐人寻味,他既有帝王的不按规矩出牌的一面,也有作为一个原始人的野蛮自大的一面。如果你想管理好这么一个上司、管理好这么一个领导,你必须掌握这个心理;掌握不了,你就只能被他所管理。

在乾隆时代,中西文化发生了第一次对撞,英国国会议员开了个会,找来了一个人叫马尔嘎尼,对他说:我们的东印度公司准备打开中国的市场,必须派一个人去说服中国的皇帝,我们打算派你去,费用不用担心,全部由东印度公司报账,随意花。

就这样,马尔嘎尼来到了中国,理论上来说他不应该见到乾隆,但是他见到了。他是怎么见到乾隆的呢?

在马尔嘎尼与乾隆相会的整个过程中,充满了奇妙的巧合。最先获知消息的是广东巡抚,马尔嘎尼向广东巡抚递交了国书,广东巡抚找了个翻译来翻译这份国书,翻译完一看,是以两国平等的口吻草拟的。这广东巡抚就对翻译说:你翻译错了,英吉利是蛮夷小国,它得进贡,怎么能算平等的呢?翻译一听明白了,就把这份国书改成了供表,宣称马尔嘎尼来给我天朝下跪来了。广东巡抚一看这个好,于是马上递交了上去。

乾隆见到之后大喜过望,立即吩咐让马尔嘎尼觐见,同时还派出了一个专家学者队伍。什么专家学者队伍呢?最熟悉下跪磕头等礼节的这么一支队伍,去教导马尔嘎尼他们怎么磕头。这支专家学者队伍见了英使之后,就告诉他们该怎么跪,脑袋该怎么磕。马尔嘎尼大吃一惊说:拜托大哥,你有没有搞错,你们中华帝国不尊重人,把人当奴才,我们英吉利不是这个样子,我们也有皇帝,维多利亚女王,但是我们皇帝是为臣民服务的,我们的人格自尊都是存在的,我们不可能做出这种有辱国格的事情。

猜一猜这个专家学者队伍是怎么样向乾隆汇报的?专家学者队伍汇报说,马尔嘎尼经过我们一番调教,已经学习了跪拜礼节,我们胜利地完成了任务。专家学者们为什么这么报告?第一,是不敢说出实情,第二,说完成任务之后,就可以把马尔嘎尼交给接下来的官员了,这颗烫手的山芋就能扔给别人了。

结果,这群不会跪拜的洋鬼子就像击鼓传花一样被传到了和砷面前,和砷一看这个情况掉头就跑。最后实在没办法,和砷就过去跟乾隆说。乾隆一听完,没有责怪和砷,反而哈哈大笑,然后偷偷地给接待官员写了封信,信中说一定要用巧妙的法子暗暗地点拨对方,无论如何也要让对方跪。

在这场谈判中,马尔嘎尼被逼急眼了,说了一句话:行!我们可以跪,但是你们所有人也必须要向我们女王的头像跪。

这时候地方官员就没办法了,下来一道命令:驱逐英使。既然不臣服我天朝,就不见你了。

英使马尔嘎尼只能打好行李被卷,准备离开中国,当他们走到北京城门的时候,使者自后追来,告知他们乾隆皇帝可以接见他们,不需要跪,只需要单膝点地,表示对乾隆权力的尊重就够了。这样,马尔嘎尼他们终于见到了乾隆,并且开出了通商条件,这是中国文明跟西方先进文明的第一次碰撞。

问题来了:乾隆皇帝不是挺凶的吗,为什么使者不跪他也可以接受呢?诸位可以去查历史书,上面写着说,这英使一开始是非常野蛮,坚决不跪,等见到乾隆陛下的时候,吓得全身颤抖,“扑通”就跪下了。我们的历史是这么记载的。

乾隆需要的是一个明君的形象,一个明君的称号,那么所有的坏事由谁来承担?朋友!为朋友两肋插刀都在所不惜,不过就是挨几句骂,小意思。可是有人受不了这个,问刘墉他乐意吗?刘墉肯定不乐意;问纪晓岚他乐意吗?纪晓岚他也不愿意;和砷他愿意吗?和砷他愿意!和砷知道他的上司心里最隐秘的需求,乾隆皇帝要的不是一个能干的人,要的是一个任劳任怨、替他顶雷、替他挨骂的人,所以和砷自从与乾隆产生了近距离接触之后,就义无反顾地扮演了乾隆挡箭牌的角色。而且他的情商智商超高,他不会为一件事当了挡箭牌,就遭人暗算。

和砷的情商高于乾隆,他的智商也高于乾隆,这是上司管理学的一个基本要领。如果你的情商低于上司,那你趁早住手。上司管理学的最基本技巧,第一条是你得知道你上司的心理欲求是什么。是欲求不是需求,需求是简单的,但欲求是难以捕捉的。第二条是你的情商必须足够高,至少比你的上司要高,低了是不行的。第三条是你的智商必须足够用。这几条之中,如果差了一条,那么就只存在上司管理你的学问,绝不存在你如何管理上司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