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不可不知的经济学常识
29456900000089

第89章 效率工资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华为的掌门人任正非深谙此道,华为奉行的便是高工资、高效率、高压力的“三高”政策,工程师一进公司月薪就为6000元,三年后大概可以涨到12000元,加上其他的补助,拿到手上的数字还要高一些,另外还有股权和其他待遇。

《华为基本法》第六十九条中写道:“华为公司保证在经济景气时期和事业发展良好的阶段,员工的人均收入高于区域行业相应的最高水平。”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你或许会对华为的做法不甚理解:近几年,由于高校大面积的扩招,人才市场明显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即使是重点院校的本科生,起薪大多数也不过2000元左右。华为反其道而行之,岂不是在不必要的情况下增加公司的成本?对于这个疑问,也许经济学中的概念——效率工资能给你答案。

效率工资是指企业支付比市场平均水平高的工资,以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或劳动效率。发展经济学家莱本斯坦最早提出效率工资的理论,他认为生产率与工资水平呈正向关系。但是,真正将效率工资制度提升到理论高度的是美国经济学家索罗,此后,在20世纪80年代,效率工资理论迅速发展。最早实行效率工资制度的是福特公司。20世纪初美国的工人怠工现象及流动现象相当严重,因此1914年福特公司宣布将工人每天的工资由2.34美元提高到5美元,这5美元即为效率工资。于是求职者在福特汽车工厂外排起了长队,希望获得这样的工作机会。该项举措对于缓解工人怠工及流动现象取得了极大的成效。为什么福特公司会主动提高工人的工资?效率工资制度又为什么能够促进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呢?原因很简单:

1.效率工资可以吸引并留住高质量的员工。

效率工资是一种筛选机制,它通过高于市场平均的工资水平挑选出优质员工,并将他们留在企业内部。效率工资实质上是一个信号,这个信号对于企业和员工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企业来说,支付效率工资就意味着企业具有很好的成长性,企业的信誉会持续增长,并且能够将其赋予其员工,这会使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有利地位;而对于员工来说,能够接受效率工资并获得效率工资,则表明其人力资本价值很高,而且将持续增值。因此,效率工资能够将劳动力市场中的不称职的人排除在外,而将有价值的专业人员聚之于门下。

2.效率工资可以降低监控成本,甚至可以在无法监控雇员努力程度的情况下,起到激励和约束作用。

如果有两种工作,一种工资是2000元每月,还有一种是5000元每月。你选哪个?很显然,人们都会选择5000元的工作。但人们也知道,这5000元的工资并不是在哪都能找到的,如果自己不认真工作,偷懒、倦怠,那么自己很可能就会失掉这份工作。这就对员工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员工的干劲和对企业的忠诚度。

事实也证明,福特支付如此高的工资是有利于公司的。根据当时的一份调查报告:“福特的高工资使工人们摆脱了惰性和生活中的阻力……工人绝对听话,而且可以很有把握地说,从1913年的最后一天以来,福特工厂的劳动成本每天都在下降,旷工减少了75%,这表明工人的努力程度大大提高了。高工资改善了工人的纪律,使他们更忠诚,并提高了他们的个人效率。”

3.效率工资可以降低专业人员的辞职率,保证企业竞争力的持续发展。

可以说,人们之所以会辞职,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对企业的工资薪金不满意,而效率工资则可以降低辞职率,将企业所需的高技能的劳动者吸引在企业中。试想一下,如果你给自己下属的工资是同行业中最高的,比如说,同行业的平均工资是2000元,而你付给员工的是5000元,显然,员工自然不会辞职。

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降低专业人员的辞职动机,增强其留在企业中的意愿。而效率工资完全能够做到这点。

正因如此,在人才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依然有一些企业愿意为员工开出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薪水,正如文章开始提到的华为公司。华为开出的高薪的确为自己带来了不错的收益,当然,这里的收益并不单单指金钱上的收益,还包括华为吸引的人才。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要想让企业占据领先地位,没有人才是根本不可能的,而高工资则是吸引人才最有利的法宝。在高薪的推动下,华为为自己聚集了很多优秀的人才,把大量国内名牌大学优秀学生尽收囊中,组成自己强大的研发队伍,为企业推出先进的技术和一流的产品。

反观现在的多数企业,“又想马儿跑得快,又想马儿不吃草”,很多企业的领导者只想尽量少付出人工成本,尽可能多地获得劳动力付出,这样的企业,员工怎会有工作激情,企业的壮大自然也就缓慢了。真正有预见性、有才华的企业家都应该知道,只有“高效率,高工资”这样的制度,才能为公司创造出无法想象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