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不可不知的经济学常识
29456900000081

第81章 消费者均衡

张阿姨下班回家去菜市场买菜,看看包里只有25元钱,于是她就想晚上需要吃些什么菜。他买了黄瓜,西红柿,鸡蛋共花了15元,还想买些豆腐和豆芽。但是突然想起来,儿子一直想吃肉,可现在自己只剩下了10元,根本不够买肉,于是张阿姨就把鸡蛋退了一些。这样,她就剩下了15元,张阿姨随后买了12元的肉,用剩下的3元,买了豆芽和豆腐。这样,该买的都买上了,张阿姨高兴地回家了。很多时候,我们就像张阿姨一样带着有限的钱到市场上买东西,但不能同时确定自己哪种商品应该多买,哪种应该少买,怎样搭配才能让有限的钱买到所需要的商品,从而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就像例子中的张阿姨一样,这就涉及到了经济学中的消费者均衡。

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当消费者选择商品组合获取了最大的效用满足,并将保持这种状态不变时,则消费者处于均衡状态,简称为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有三个既定的假设条件:

1.物品的价格既定。

由于物品的价格既定,消费者就要考虑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到各种物品的购买与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效用。由于收入固定,物品价格相对不变,消费者用有限的收入能够购买的商品所带来的最大满足程度也是可以计量的。因为满足程度可以比较,所以对于商品的不同购买量组合所带来的总效用可以进行主观上的分析评价。

2.消费者的偏好既定。

这是指消费者对各种物品效用的评价是既定的,不会发生变动。也就是消费者在购买物品时,对各种物品因需要程度不同,排列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比如一个消费者到商店中去买盐、电池和点心,在去商店之前,他对商品购买的排列顺序是盐、电池、点心,这一排列顺序到商店后也不会发生改变。这就是说先花第一元钱购买商品时,买盐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边际效用最大,电池次之,点心排在最后。

3.消费者的收入既定。

由于货币收入是有限的,货币可以购买一切物品,所以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存在递减问题。因为收入有限,需要用货币购买的物品很多,但不可能全部都买,只能买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几种。因为每一元货币的功能都是一样的,在购买各种商品时最后多花的每一元钱都应该为自己增加同样的满足程度,否则消费者就会放弃这种购买量组合,而选择自己认为更合适的购买量组合。

在张阿姨消费的过程中,她带的钱是一定的,但她想要用有限的钱买到自己想要的各种蔬菜,包括肉在内,而起初在黄瓜、西红柿和鸡蛋上花的钱太多,以至于不够买肉的钱了,而在张阿姨本次消费中,肉是一定要买的,于是她只好退了点鸡蛋,把钱重新分配到了肉上,很明显,调整后张阿姨的消费达到了消费者均衡。

当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用于各种物品的购买时,只有合理分配使其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他才会实现心理平衡。而对于企业的领导者来说,怎样让消费者实现心理平衡,则是提高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关键所在。

§§第六章 经营人心,巧驭部属:领导管人用人必知的经济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