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不可不知的经济学常识
29456900000155

第155章 期货投资

出生在金融世家的赵处长,从小对投资耳濡目染。不像有些领导者那样在投资时过于担心风险,赵处长一直钟情于高风险投资,在众多高风险投资产品中赵处长最拿手的当属期货投资。

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消息传出后,期货投资者对市场前景极度看“空”,所有商品都在暴跌。但赵处长却觉得这件事让他轻松了好多。当时,沪铜从高峰时的每吨五六万元开始下跌,在沪铜每吨54000到44000元之间,曾接连三个跌停板,为了控制风险期货公司采取强行平仓的办法,赵处长赚了一波出仓。沪铜跌停打开后,赵处长再次杀入做空,一旦盈利就加仓继续做空,直到铜跌至每吨32000元左右,赵处长才平仓离场。

这一次对沪铜期货的投资让赵处长着实赚了不少,然而赵处长还谦虚地说自己对铜的了解不深,自己的长项是农产品。

对农产品的研究,使赵处长相信国家一定会不惜一切保护农民的利益。他预测,国家一定会大量收储大豆,而且会提高收购价。2008年10月,国家收储大豆150万吨,收购价高于期货价。他从大豆每吨3000元时开始建多头仓单,之后一直看“多”。12月底,国家再次收储大豆150万吨。2009年1月,国家第三次收储大豆300万吨。大豆价格一路攀升,春节过后,赵处长平仓时已经赚了1倍多。

赵处长说:“股票所能给你的,期货都能给你。期货太迷人了,简直让人无法拒绝。”期货市场是一个复杂的演进系统,复杂性超乎想像。期货市场能让你一夜之间暴富,但同样也能让你一夜之间一贫如洗,甚至负债累累。这是期货的魅力所在。因此期货投资需要极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以涨喜,不以跌悲。有位金融专家这样评价期货:购买未来,轻松赚钱。这样的说法肯定对领导们很有诱惑力,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期货,了解期货的奥秘。

期货是由英文“Futures”一词演化而来,一般是指期货合约,就是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

期货交易是从现货远期交易发展而来。现货远期交易是双方口头承诺在某一时间交收一定数量的商品,后来随着交易范围的扩大,口头承诺逐渐被买卖契约代替。随着这种契约行为的日益复杂,为了保证交易双方能够按期交货和付款,就产生了中间担保人,于是便出现了1571年伦敦开设的世界第一家商品远期合同交易所——皇家交易所。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1848年,82位商人发起组织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目的是改进运输与储存条件,为会员提供信息;1851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引进远期合同;1865年芝加哥谷物交易所推出了一种被称为“期货合约”的标准化协议,取代原先沿用的远期合同。使用这种标准化合约,允许合约转手买卖,并逐步完善了保证金制度,于是一种专门买卖标准化合约的期货市场形成了,期货便成为投资者的一种投资理财工具。

期货的炒作方式与股市十分相似,但又有十分明显的区别。

期货与股票的主要区别是投资报酬不一样,期货交易由于其保证金的杠杆原理,可以放大收益,四两拨千斤。杠杆原理是期货投资魅力所在。期货市场里交易无需支付全部资金,目前国内期货交易一般需要支付5%的保证金(视情况而定)即可获得未来交易的权利。

由于保证金的存在,原本收益被十余倍放大。假设某日铜价格封涨停(期货里涨停仅为上个交易日的3%),操作对了,投资者的资金利润率达60%(3%÷5%)之巨,是股市涨停板的6倍。保证金制度既体现了期货交易特有的杠杆效应,同时也成为交易所控制期货交易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所谓的保证金制度是指在期货交易中,任何想要参与期货交易的投资者都必须按照其所买卖期货合约价值的一定比例(通常为5%~10%)缴纳资金,作为其履行期货合约的财力担保,然后才能参与期货合约的买卖,并视价格变动情况确定是否追加资金。这种制度就是保证金制度,所交的资金就是保证金。

但也正是因为期货的杠杆原理从而使其具有高报酬、高风险的特点,从这种意义上讲,期货既是天堂,也可能成为投资者的地狱,领导者们要慎重选择。

期货交易是一种大众化的投资工具,任何人均可参与,但期货交易又是一项专门业务,它需按照期货市场的运动规律,在充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巧妙地运用投资技巧,争取成功多于失败,达到保值或获取利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