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清朝那些人
29447900000073

第73章 姚鼐

读常见之书

姚鼐少年时体弱多病,但嗜学澹泊,有超然之志。其时人皆尚博洽新奇,独姚鼐发愿:“时贤皆欲读人间未见书,某则愿意读人所常见书耳。”由是,在一片诋毁宋儒的风习之中,姚鼐毅然以道自任。曾传书于诋毁宋儒最甚的袁枚,书云:“儒者生程朱之后,得程朱而明孔孟之旨,程朱犹吾父师也。然程朱言或有失,吾岂必曲从之哉?程朱亦岂不欲后人为论而正之哉?正之可也,正之而诋毁之,讪笑之,是诋讪父师也。且其人生平不能行程朱之行,而其意乃欲与程朱争名,安得不为天之所恶乎?”

力倡宋学

姚鼐力捍宋学,与时风甚违逆。“汉学”和“宋学”对峙,“汉学”注重名物制度等实在的、可考的东西,“宋学”则更注重解决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等问题,既卫“宋学”,姚鼐对纪昀和戴震“尊汉抑宋”极为不满,这种分歧还贯穿到了《四库全书》的编修工作中。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乃坚辞回乡,临行雇了五辆马车,满载藏书,过泰安时,应知府朱子颖之邀踏雪登山。文思泉涌,发为雄奇壮观的《登泰山记》。

山长姚鼐辞官回乡,决心开馆授徒。乾隆四十一年(1776),曾经邀请姚鼐登泰山的朱子颖调任两淮盐运使后,在扬州兴建了一座梅花书院,延请姚鼐出任山长;四年后,姚鼐又受聘安庆敬敷书院主讲。此后数年,先后担任了歙县紫阳书院、江宁(今南京)钟山书院主讲,一直到85岁高龄辞别人世。

为文要素

姚鼐在理论上倡义理、考证、文章三者的合一以“相济”;总结出文章的“神理气味”、“格律声色”八大要素;概文章阳刚、阴柔两类风格,继承同乡方苞、刘大櫆、姚范的古文之学,成为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他继承方苞的义法论,说:“文章之能事,运其法者才也,而极其才者法也。古人文有一定之法,有无定之法。有定者,所以为严整也;无定者,所以为纵横变化也,二者相济,而不相妨。”又引申刘大櫆的声气论说:“师古文要从声音证入。不知声音,总为门外汉耳。”

资料来源:《碑传集》、《儒林琐记》、《国史文苑传稿》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号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四库全书馆纂修官等职。后辞官至江南紫阳、钟山书院讲学。治经学及子史诗文,著有《九经说》、《惜抱轩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