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清朝那些人
29447900000100

第100章 郭嵩焘

外交能手

郭嵩焘自视外交能手,夸其词曰:“自南宋以来,控御狄夷之道,绝于天下者,七百余年,老朽不才,直欲目空古人,非直当世之不足与议而已。”

远识

伊犁乱事,左宗棠强为用兵,郭嵩焘立即从英国致书李鸿章,中有“经国者务筹久远,主兵者惟取进攻,是以弃地之议,不能出之将帅也”一句,可谓别开生面。

不要开战

郭嵩焘随僧格林沁驻军,拒英法联军于天津。僧格林沁问如何御敌,郭言:“外国人志在通商而已,只需讲求应付之方,不要想着开战。海防无功可言。”僧格林沁默然。这以后,郭先后又上书十七次,表达同样的意思。并说实在要开战,只在狙击而已。如主动出击,多会后悔。僧格林沁不听,及至北塘溃败,见人就叹息连连:“朝官里惟郭嵩焘爱我,能进逆耳之言,我愧无以对,假使早听他的话,何至于此!”又说:“我初击洋人,人皆歌颂,只郭嵩焘以为不可,其后连天炮火中,再也没有肯来我营地者,仍是只有郭嵩焘一人,见难不避,冒死来见,我深愧当时不能听得进他的话啊!”

苦痛郭嵩焘是近代化历程第一阶段的代表性思想家,但其思想又远远超越了同时期洋务派的“中体西用”观。他见识到了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性,更看到了西方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的文明,甚至远见卓识地觉察到了道德、人心、风俗的重要。清醒的人只能痛苦。

他是那个时代的笑柄,晚年主讲于岳麓书院,出题曰“万物皆备于我矣”,有生则挂出“万物皆备孟夫子,一窍不通郭先生”为讥讽。

资料来源:《清朝野史大观》、《清稗类钞》、《眉庐丛话》郭嵩焘(1818-1891),字伯琛,号筠仙,湖南湘阴人。道光进士,后任总理衙门大臣,相继出任驻英、驻法公使。主张学习西方科技,兴办铁路,开矿等工业。著有《养知书屋遗集》、《使西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