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金钱的“主人”,摆脱奴役
如果你把金钱当成上帝,它便会像魔鬼一样折磨你。
——菲尔丁
金钱是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工具。记住!只有你真正地理解了关于金钱的正确观念,你才会积极地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金钱。
钱钟书,是近代一位遐迩闻名、学贯中西的文学大师,他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告诉人们该怎样对待金钱,什么时候该做金钱的“主人”,什么时候该做金钱的“奴隶”。看下面几个故事中钱钟书是如何看待金钱的。
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学府普林斯顿大学邀请钱钟书讲学,开价16万美金,并且免费提供他们在美国的一切生活费用,却被钱钟书拒绝了。因为在国内,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金钱并不能左右他的事业。
英国一家著名的出版社,得知钱钟书有一本写满了批语的英文大辞典,于是派人远渡重洋,找到钱钟书,愿意以重金买这本书,钱钟书当即回绝:“不卖。”
但是有几次,钱钟书对金钱却“另眼相看”。1979年冬天,钱钟书收到四册《管锥篇》的8000元稿费。他把钱分装进两个纸袋,对夫人杨绛说:“走,逛商场去!”钱老昂首挺胸,夫人杨绛宛如保镖护驾,一边走还一边提醒她:“注意提防小偷。”
钱老以豁达的心态看待金钱,做金钱的主人,不只体现在以上某些方面。还体现在他不看重金钱,不计较得失地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
钱老在担任中国社科院院长的职务期间,一次,给他开车的司机因为撞伤行人,找到钱老借医疗费,钱老问明情况,说:“需要多少?”司机答:“2000元。”钱老说:“这样吧,我给你1000元,不算你借,不用还了。”
许多人对钱先生不爱钱的做法很不解,向他请教。
钱老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钱这个东西吗?”当前,为数不少的人工作挣钱并非出于对美好生活的愿望,而是出于对穷困潦倒的恐惧,他们认为钱能消除对贫困的恐惧,所以,他们积累了很多的钱,可是没多久,他们更加恐惧。恐惧会失去已得到的钱,不知不觉又回到从前的孤苦之中,甘心情愿地做金钱的奴隶,永远被金钱奴役着。在一个很大的寺院里面住着一个游方化缘的和尚。有一段时期,这个庙里的香火很盛,经常有人来上供一些好东西。这个和尚因为害怕再过以往那清贫孤苦的日子,就一改初衷,不为佛祖工作了,他要一心一意地为金钱而忙碌。
这个和尚把香客上供给佛祖的各种供品统统偷偷卖掉,积少成多,慢慢地他积攒起一大堆钱。
自从有了这些钱以后,和尚整天疑神疑鬼,无论白天黑夜,他都把这些钱抱在自己的怀里,不敢有一时松懈,生怕丢失或被别人偷走了。无论白天黑夜,他都感到心神不宁,痛苦不堪,直至精神崩溃。钱是一种力量,但更有力量的是有关理财的技能,是控制金钱的能力。金钱来了又去,但如果你了解钱是如何运转的,你就有了驾驭它的力量。正确地使用金钱,能使金钱更好地为你服务。一位提着豪华公文包的犹太老人,来到某银行贷款部前,大模大样地坐了下来。
“请问先生,您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吗?”贷款部经理一边小心地询问,一边打量着来人的穿着:名贵的西服,昂贵的手表,高档的皮鞋,还有镶着宝石的领带夹子……
“我想借点钱。”
“完全可以,您打算借多少呢?”
“1美元。”
“只借1美元?”贷款部的经理惊愕了。
“我只需要1美元。可以吗?”
“当然,只要你有担保,借多少我们都照办。”
“好吧。”这个犹太人从豪华的公文包里取出一大堆股票、国债、债券等放在桌上:“这些做担保可以吗?”
贷款部经理清点了一下,“先生,总共50万美元,做担保足够了,不过先生,您真的只借1美元吗?”
“是的。”犹太老人面无表情地说。
“好吧,到那边办手续吧,年息为6%,只要您付6%的利息,一年后归还,我们就把这些作保的股票和证券还给您……”
“谢谢……”犹太富豪办完手续,准备离去。
一直在一边旁观的银行行长怎么也弄不明白,一个拥有50万美元的富豪,怎么会跑到银行来借1美元呢?
他从后面追了上去,有些窘迫地说:“对不起,先生,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
“你想问什么?”
“我是这家银行的行长,我实在弄不懂,您拥有50万美元的家当,为什么只借1美元呢?要是您想借40万美元的话,我们也会很乐意为您服务的……”
“好吧,既然你如此热情,我不妨把实情告诉你。我到这儿来,是想办一件事情,可是随身携带的这些票券很碍事,我问过几家金库,要租他们的保险箱,租金都很昂贵,我知道银行的保安很好,所以嘛,就将这些东西以担保的形式寄存在贵行了,由你们替我保管,我还有什么不放心呢!况且利息很便宜,存一年才不过6美分……”能轻松理财者,必能轻轻松松地控制金钱。这样,赚钱和花钱就变成一件容易的事。不为金钱所累,轻轻松松地做金钱的主人。
放弃对金钱的贪念
大凡不亲手挣钱的人,往往不贪财;亲手赚钱的人才有一文想两文。
——柏拉图
钱浓缩着人所有的希望!人之所以在不断创造、在不断进取,是因为看到了钱和钱负载的力量和利益。有了钱,人就有了倾注爱的对象;若失去钱,人不只孤单,更否定了自己。
其实,金钱是一种工具,是很有用也没有用的资源。从古至今,金钱成就了很多人但也毁了很多人。关键之处在于掌握金钱的人如何对待这个身外之物。人们熟知的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他出身贫寒,在创业初期,人们都夸他是个好青年。当黄金像贝斯比亚斯火山流出的岩浆似的流进他的金库时,他变得贪婪、冷酷。同时也伤害到宾夕法尼亚州油田地带公民的切身利益——农田被毁,生活不得安宁。有的受害者做出他的木像,亲手将“他”处以绞首之刑。无数充满憎恶和诅咒的威胁信涌进他的办公室。连他的兄弟也十分讨厌他,而特意将儿子的遗骨从洛克菲勒家族的墓园迁到其他地方,并说:“在洛克菲勒支配下的土地内,我的儿子也无法安眠。”
在洛克菲勒53岁时,疾病缠身,人变得像个木乃伊,医生们终于向他宣告了一个可怕的事实:他必须在金钱、烦恼、生命三者中选择其一。这时,他才开始省悟到是贪婪的魔鬼控制了他的身心。他听从了医生的劝告,退休回家,开始学打高尔夫球,上剧院去看喜剧,还常常跟邻居闲聊。经过一段时间的反省,他开始考虑如何将庞大的财产捐给别人。
起初,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捐给教会,教会不接受,说那是腐朽的金钱。但他不顾这些,继续热衷于这一事业。听说密歇根湖畔一家学校因资不抵债而被迫关闭,他立即捐出数百万美元而促成如今国际知名的芝加哥大学的诞生。洛克菲勒还创办了不少福利事业,帮助黑人。从那以后,人们渐渐地理解了他,开始用另一种眼光来看他。他造福社会的“天使”行为,不但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还给他带来用钱买不到的平静、快乐、健康加高寿,他在53岁时已濒临死亡,结果却以98岁高龄辞世。
洛克菲勒曾让金钱带入另一个轨道,幸运的是他及时让自己回复了神智,得到了重获新生的机会。在他死时,只剩下一张标准石油公司的股票。生活是需要平衡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不能稍有偏废。如果过分贪婪,把握不住必要的尺度,就很容易受到伤害。有一则寓言也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同样的道理:从前有个特别爱财的国王,一天,他跟神说:“请教给我点金术,让我把伸手所能摸到的都变成金子,我要使我的王宫到处都金碧辉煌。”
神说:“好吧。”
于是第二天,国王刚一起床,他伸手摸到的衣服就变成了金子,他高兴得不得了,然后他吃早餐,伸手摸到的牛奶也变成了金子,摸到的面包也变成了金子,这时他觉得有点不舒服了,因为他吃不成早餐,得饿肚子了。他每天上午都要去王宫里的大花园散步,当他走进花园时,他看到一朵红玫瑰开放得非常娇艳,情不自禁地上前抚摸一下,玫瑰花立刻也变成了金子,他感到有点遗憾。这一天里,他只要一伸手,所触摸的任何物品都变成金子,后来,他越来越恐惧,吓得不敢伸手了,他已经饿了一天了。到了晚上,他最喜欢的小女儿来拜见他,他拼命喊着不让女儿过来,可是天真活泼的女儿仍然像往常一样径直跑到父亲身边伸出双臂来拥抱他,结果女儿变成了一尊金像。
这时国王大哭起来,他再也不想要这个点金术了,他跑到神那里,跟神祈求:“神啊,请宽恕我吧,我再也不贪恋金子了,请把我心爱的女儿还给我吧!”
神说:“那好吧,你去河里把你的手洗干净。”
国王马上到河边拼命地搓洗双手,然后赶快跑去拥抱女儿,女儿又变回了天真活泼的模样。汤玛斯·富勒说:“满足不在于多加燃料,而在于减少火苗,不在于积累财富,而在于减少欲念。”
再多的金钱也买不来快乐,反而会让你越活越累,何苦如此呢?放弃对金钱的贪念吧,你会因此得到更多的快乐!
欲望越少,生活越幸福
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
——托尔斯泰
一个人如果欲望太多,他就会变得越贪婪,一个永不知足的人是无法感受到幸福的。
人,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寒而欲衣,劳而欲息。幸福与人的基本生存需要是不可分离的。人们在现实中感受或意识到的幸福,通常表现为自身需要的满足状态。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便会产生内在的幸福感。幸福感是一种心满意足的状态,植根于人的需求对象的土壤里。
然而,很多人都是希望自己拥有的再多一些,从来没有满足的时候。民间流传着一首《十不足诗》:
终日奔忙为了饥,才得饱食又思衣,冬穿绫罗夏穿纱,堂前缺少美貌妻,娶下三妻并四妾,又怕无官受人欺,四品三品嫌官小,又想面南做皇帝,一朝登了金銮殿,却慕神仙下象棋,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有上天梯,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九天还嫌低。
这首诗对那些贪心不足者的恶性发展写得淋漓尽致。物欲太盛造成的灵魂变态就是永不知足,没有家产想家产,有了家产想当官,当了小官想大官,当了大官想成仙……精神上永无宁静,永无快乐。
在陕西南部山区有一位还未脱贫的农民,他常年住的是漆黑的窑洞,顿顿吃的是玉米、土豆,家里最值钱的东西就是一个盛面的柜子。可他整天无忧无虑,早上唱着山歌去干活,太阳落山又唱着山歌走回家。别人都不明白,他整天乐什么呢?
他说:“我渴了有水喝,饿了有饭吃,夏天住在窑洞里不用电扇,冬天热乎乎的炕头胜过暖气,日子过得美极了!”
这位农民物质上并不富裕,但他却由衷地感到幸福。这是因为他没有太多的欲望,从不为自己欠缺的东西而苦恼的缘故。
与这个农民相反的是一个卖服装的商人。这个商人有很多钱,但他却终日愁眉不展,睡不好觉。细心的妻子对丈夫的郁闷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不忍丈夫这样被烦恼折磨,就建议他去找心理医生看看,于是他前往医院去看心理医生。
医生见他双眼布满血丝,便问他:“怎么了,是不是受失眠所苦?”服装商人说:“是呀,真叫人痛苦不堪。”心理医生开导他说:“别急,这不是什么大毛病!你回去后如果睡不着就数数绵羊吧!”服装商人道谢后离去了。
一个星期之后,他又出现在心理医生的诊室里。他双眼又红又肿,精神更加颓丧了,心理医生复诊时非常吃惊地说:“你是照我的话去做的吗?”服装商人委屈地回答说:“当然是啊!还数到三万多只呢!”心理医生又问:“数了这么多,难道还没有一点睡意?”服装商人答:“本来是困极了,但一想到三万多只绵羊有多少毛呀,不剪岂不可惜?”心理医生于是说:“那剪完不就可以睡了?”服装商人叹了口气说:“但头疼的问题又来了,这三万只羊的羊毛所制成的毛衣,现在要去哪儿找买主呀?一想到这,我就睡不着了!”
这个服装商人就是生活中高压人群的真实写照,他们被种种欲望驱赶着跑来跑去,疲乏至极,每天睁开眼睛想到的是金钱,闭上眼睛又谋划着权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样的人怎么会享受到幸福呢?
有些欲望是自然而必要的,有些欲望是非自然而不必要的,前者包括面包和水,后者就是指权势欲和金钱欲等等,人不可能抛弃名利,完全满足于清淡生活,但对那些不必要的欲望,至少应当有所节制。
一个人的欲望越多,他所受到的限制就越大,一个人的欲望越少,他就会越自由、越幸福。
名利之心不能太盛
一个人光溜溜的到这个世界来,最后光溜溜的离开这个世界而去,彻底想起来,名利都是身外物,只有尽一人的心力,使社会上的人多得他工作的裨益,是人生最愉快的事情。
——邹韬奋
很多人总是把得失看得太重,把名利看得太重,期望自己位高权重,期望能拥有万贯家财,这样通常会备受名利折磨,轻者身心劳累,重者害人害己。
生活中,很多人拥有金钱,但却没有快乐,他们对金钱垂涎欲滴。整日挖空心思、千方百计想要得到它的人,恐怕永远也不会快乐而且身心劳累。四大吝啬鬼之一的严监生,都快死了,已经讲不出话来了,还是大瞪着两眼,直竖着两根指头不肯咽气。像他这样的人,绞尽了脑汁,“辛苦”经营了一辈子,挣下了万贯的家财,本来是可以带着“成就感”心满意足地去了,可是他却死活不肯咽下最后一口气。旁边的族人皆不明白严监生直竖的两根指头到底是什么意思,最后还是他的小儿媳妇机灵,因为她发现严监生的两眼死死地瞪着桌旁的油灯。油灯里燃着两根灯草,严监生伸着两根指头不就是不满意燃着的两根灯草吗?按照严家的规矩,本着“节俭”的原则,应该熄掉一根灯草才是。于是小儿媳妇赶紧跑过去熄掉了一根灯草。这招真是灵验,一根灯草刚熄,严监生就咽气了。
世上类似于严监生这样临死还被自己无尽的贪欲折磨着的人虽然不多,但是为了名,为了利,整日处心积虑,乃至不择手段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得到了名利也许能给你短暂的满足和快乐,然而名利如浮云,你能够得到它,也会不留一丝痕迹地失去它。生命对每一个人来说就是单程旅行,没有回头路可走,所以,尽量使自己的灵魂沉浸在轻松、自在的状态,这是最好不过的。
严监生还只是小贪,胡长清之流却是大贪。胡长清,身居副省长之要职,却嫌副省长之名太过严肃,也想附庸风雅,来个青史留名。他觉得作为一个领导,到哪儿都少不了给人家题词,这可是留下墨宝、青史留名的好机会,于是他在这方面下起工夫来。社会上不少善于钻营溜须拍马之人摸透了胡长清的心思,在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讨得胡副省长的“墨宝”之后赞不绝口,弄得胡长清飘飘然起来,还真以为他胡长清除了当副省长之外还应该至少当个书法家协会副理事长才行。更为可笑的是,痴于虚名到了极点的胡长清,在锒铛入狱之后,得知自己罪大恶极,民愤极大,不久就要被枪毙,还跪在狱警面前,痛哭流涕地对狱警说他不想死,他愿意坐牢,在牢中他会给狱警们写书法,让狱警们拿着他的“墨宝”去卖个好价钱。瞧,贪得无厌的胡长清,死到临头了还在做梦。他不知道,自他犯事之日起,他以前所有留下的“墨宝”,早不知让别人扔到哪个垃圾堆里去了。可叹一个胡长清,好不容易当上了副省长,却怎么也摆脱不了自己无尽欲望的控制,要钱不怕多,要名嫌名小,最终落得个遗臭万年的可悲下场。
人人都有名利之心,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个人要求富贵,必须得之有道,持之有度。就生活的价值而言,如果我们能够体味人生的酸甜苦辣,没有虚度时光,心灵从容充实,则不管我们是贫是富皆可以满意了。
富贵荣华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如果我们看破了这一点,对于世间的荣华富贵不执著和贪恋,那么我们的心胸自然就会平静如水。
有些人总是费尽心机地追逐金钱和地位,一旦愿望实现不了,便口出怨言,甚至生出不良之心,采用不义手段来为自己谋利,到头来还会因此害了自己,庄子曾说过:“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其乐彼与此同,故无忧而已矣。”这句话大意是说那些不追求官爵的人,不会因为高官厚禄而沾沾自喜,也不会因为穷困潦倒、前途无望而趋炎附势、随波逐流,在荣辱面前一样达观,所以他也就无所谓忧愁。庄子主张“至誉无誉”。在他看来,最大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他把荣誉看得很淡,他认为,名誉、地位、声望都算不了什么。尽管庄子的“无欲”、“无誉”观有许多偏激之处,但是当我们为官爵所累、为金钱所累的时候,何不从庄子的训喻中发掘一点值得借鉴的东西呢?
其实人活着就是为了享受快乐,但生活中很多人由于贪心过重,为外物所役使,终日奔波于名利场中,每天抑郁沉闷,不知人生之乐,所以我们不妨花点时间,平心静气地审视一下自己,是否在心中藏着许多欲求而不可得的小秘密,是否常常被这些或名或利的欲望搅得心烦意乱。心中有点小秘密是正常的,因为每个人总会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欲求,只不过有的人懂得如何正确地面对这些或者正当或者不正当的欲求:正当的欲求,他会尽量去满足,实在凭自己的能力满足不了的,他也会平心静气地面对这样的事实;不正当的欲求,他会为此而感到内疚,感到惭愧,会在心底检讨自己,不会发展到为了这样的欲求而不择手段的地步。但也有人不会控制自己的名利之心,结果贻误了自己,毁了自己的一生。
不要被金钱所累
以功利的眼光去看整个世界,没有任何东西是珍贵的。
——歌德
很多人说:“只有富有了,有钱了,才能买到很多东西,才会感到扬眉吐气和真正的幸福!”这些人上学读书,只是为了毕业出来后找份高薪的工作,他们工作了,赚了钱,就可以支付用餐的昂贵费用、各种各样的账单,买更好的房子和足以炫耀的车子,娶到家境好一点的漂亮女人。在这些人的人生目标中,只有有了钱才能算得上幸福的基本合格。但是如果你觉得自己现在不够幸福,并希望有朝一日能通过金钱让自己幸福起来的话,那么这种希望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早晚你会沉溺于对物欲的贪婪和追求并深陷其中而迷失自我。对待金钱,正确的观念是:把幸福和财富的顺序颠倒过来,告诉自己:“如果我是幸福的,我就能拥有获得财富的机会!”要知道,金钱是永远没有资格和幸福画等号的。
平心而论,金钱确实是可以给人带来快乐的一种强大的力量,但当我们不能正常对待它的时候,当我们对物欲追求永无止境时,它给予我们的只能是烦恼。哲学家史威夫特说过“金钱就是自由,但是大量的财富却是桎梏”。看看作为现代人的你的精彩生活吧:为了体会富有的感觉,你花了许多钱去购买各种各样的也许这一辈子都用不上的物品,并把它们保存起来。可是与此同时你也越来越害怕失去它们,不得不为它们看家护院。本来是让物品来为你服务,可现在你却成了保护它们的奴隶。看看,这岂不是很可笑吗?也正是因为这种压力,凶狠地夺走了你获得更多快乐更多享受甚至是更多财富的机会。这就是得不偿失的具体表现形式。消耗金钱的有效途径就是购买大量的东西。人们往往不觉得损失了什么还为自己能买得起这么多东西而洋洋得意呢!殊不知,这些物品摆明了除了做负担外没有其他的用途。所谓的负担有这样一种特性:它不但自身会不断繁殖压力,同时还会带来各种各样变化了的新负担。你买东西花掉的钱成了死钱,就再也无法创造新的财富了,为了再次让自己积极地投入到赚钱的大军当中并且希望别人再次看到和夸耀、羡慕你的富有,就必须再来一次艰苦的原始积累过程,重新下更大精力和气力去赚钱,然后再次购买给你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的东西,由此而形成恶性循环。这种态势一旦形成,你会感到压力似乎是“子子孙孙无穷匮”地铺天盖地般狂袭而来了。试问,在这样的生活中你能够感受到幸福快乐吗?金钱为了物品而死去,再生的循环体系就此中断了。你也就为金钱所累不得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给它当长工,扛长活了。可见,从现在开始马上着手清理你头脑中的物质欲望对于改善你的经济状况,改善你的人生努力方向和对幸福一词的理解都是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的。
还有一个重要方面,金钱也不是万能的,它带给你的也不过仅仅是种物质的满足。有太多太多的东西是金钱买不来的。曾经见过有些享受得起世间号称极品物质的快乐的人们却患精神病而崩溃;也曾看见有些富得能买一个小国的富翁感叹道花再多的钱也买不来片刻的心情安定。这些人也许永远也无法想通钱不是万能的,也永远相信没有钱的那天一定是上天带来的世界末日,所以老老实实地恪守自己守财奴的本分,所以当穷苦人来向他们祈求布施的时候,不同性别的葛朗台们该是多么的愤怒啊!
然而金钱果然不是万能的,它有时会要了你的命,因为人们心中都有一本“贪”字经。有个富翁在激流中翻了船,爬到溪间的石头上大喊救命。
一个年轻人奋不顾身地荡舟去救他,但是山洪下泻而渐涨的湍流,使他的船行进得非常缓慢。
“快呀!”富翁高喊,“如果你救了我,我送你一千块!”
船仍然移动缓慢。
“用力划啊!如果你划到,我给你两千块!”
青年奋力地划着,但是既要向前,又要抗拒水流的阻力,船速仍然难以加快!
“水在涨,你用力呀!”富翁嘶声喊着,“我给你五千块!”说时洪流已经快淹没他站立的地方。
青年的船缓缓靠近,但仍然嫌慢。
“我给你一万块,拼命用力呀!”富翁的脚已经淹在水中了。
但是船速反倒变慢了。
“我给你五万……”富翁的话还没说完,已经被一个大浪打下岩石,转眼卷入洪流,失去了踪影。
青年颓丧地回到岸上,蒙头痛哭:
“我当初只想到救他一命,但是他却说要送我钱,而且一次又一次地增加。我心想,只要划慢一点点,就可能多几万块的收入,哪里知道,就因为慢了这么一下,使他被水冲走,是我害死了他啊!”青年捶着头,“但是当我心里只有义,而没有想到利的时候,他为什么要说给我钱呢?”迷恋金钱的人只要想到钱,似乎就会失去平常的理智。钱关难过。千百年来的历史证明,谁不做金钱的主人,谁就会变成金钱的奴隶。
谁不能成功地控制金钱,谁就会被金钱所控制,丧失自己。
那么,在这个充满压力与竞争的时代,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境去对待让我们又爱又恨的金钱呢?
这个故事并不是要人们去学习老人那种看起来似乎是“有福不享”的守财奴行径,也不是让你干什么都不能沾上铜臭味,毕竟还是要生存的对吧。而是说,对待金钱,要泰然处之,不要把钱看得太重,不要把金钱的缺乏当作巨大的压力。如果金钱被囤积起来,无疑就是一堆废铜烂铁,而你每天也只能吃得下胃口能装得下的东西,睡一张床。但是,在这个毕竟以金钱多少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时代,你要学会努力赚钱,并且体味成功。不过要注意的是,让金钱发挥它的作用,让它帮助你得到幸福生活的条件,而不是成为生活上的负担!
以下是对待金钱的有效方法,学会运用它,你的生活会变得轻松起来。
①不要预支未来钱
不要贷款搞昂贵的投资,一旦你运气不好很容易负债累累,从而变成金钱和银行的打工仔。
②用现金支付
如果客人都用信用卡结账的话,连锁店简直要乐疯了,因为顾客不用现金结账时,他们平均要花掉双倍的钱。钱包其实是观察个人经济状况最简单的方式。许多富人(甚至是一些银行家)都是坚定的现金支付者,尽管他们不断地在为信用卡做广告。鼓鼓的钱包能带给你富有的美妙感觉,而且它永远不会透支。
③简化你的生活方式
你时刻要注意节俭。将大宗的采购计划先搁置在一边、购买物美价廉的生活用品、不再去餐馆吃饭、不再乘出租车、换一辆小点儿的汽车。总之,放弃所有奢侈的习惯,让自己进入过于平常的日子,这样会给你省下很大一笔财富。
④不要习惯于“赤字”的出现
你现在就要让自己摆脱债务的漩涡。谁一开始就对贷款司空见惯的话,谁就会对收支管理越来越不关心,直至被卷入债务漩涡不能自拔。记住:越早脱身越好!
⑤不要把银行视为敌人
不愿正视所面临的问题,不打开装有账单和银行结账单的信封,这些都于事无补。你应当同你的银行顾问一同制订一个切合实际的计划来偿还债务,没有人会像银行一样对类似的计划感兴趣。你不应该每月到银行一点点地去支付,而应尽可能多地偿还你的债务。
如果你对咨询过程中提到的某些事情没有完全理解,一定要反复询问及对付狡猾的银行顾问的基本原则就是:提问,提问,再提问!你必须对你贷款和账户方面的一切都了解透彻,直至每一个细节。如果有什么疑问,不妨请一位懂行的朋友或是你的税务顾问同你一道去咨询。
⑥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大多数辛苦的上班族会认为,增加收入要比减少开支更重要。其实不然,那些管理金钱的能手都是两者兼顾的。就算你有不错的工作和可观的收入,也不要以过度的花销作为对自己的奖赏。在购物方面你还是应该和以往并不富裕的时候一样,尽量通过节俭为自己积累财富。否则你就会陷入可怕的泥坑。
⑦捐一些钱
你会有这样一种心理:在你捐钱给需要它的人时,你会觉得自己富有。你在捐赠之后会提醒自己,在经济方面保持克制。
如果你吝啬的像个守财奴,你的过度的利己主义会让你受到自身道德意识的惩罚,而当你捐钱给别人时,你会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富有的人——这种感觉是无价的。
⑧正确看待你的经济现状
你会觉得生活在和你作对、金钱在和你做对。有时你会这样看问题:金钱到处流,就是流不到你身边。
把自己视为生活的导演,而不是生活的牺牲品。任何时候都保持一种淡然的态度来对待金钱,你会发现,生活原来是如此轻松,你终于有时间去享受美好的生活了。
总而言之,你如果要做一个快乐的人,一定要记住:金钱不是万能的,不是权力甚至不是任何东西,只是用来达到目的一种工具罢了。若你不注意发展你的人格而只注意赚钱,那么,即使拥有全世界银行金库里的钱也不能买到你的快乐!金钱变为你的生活目的时,怕连你的生活也要保不住了。这个时候,你不放弃生活,生活也会放弃你!所以,不要让金钱带来的压力“连累”你吧!
宁做让利的君子,不做得利的小人
一个伟人享有多高的荣誉,完全取决于他争取荣誉时所采用的方式。
——拉罗什富科
不少人对名利太过热衷,他们甚至不分是非、不计尊严地去夺取,置社会公德于不顾地去践踏别人的利益,不惜让人唾弃。这种人是可悲的。只有见利让利,处名让名,以一副淡雅、低调的心态面对名利的纷扰,才是做人的最佳姿态。
面对名利,就要做让利的君子,而不是得利的小人。名誉对于每个人的诱惑都是很强烈的,这就要看一个人的定力和修养如何了。历史上真正对名利拿得起放得下、知道急流勇退保命安生的,要数范蠡了。他在助越王勾践灭吴之后,认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以共患难,难以同富贵”,就放弃了上将军的大名和“分国而有之”的大利,隐退于齐,改名换姓,耕于海畔,父子共力,后居然“致产十万”,受齐人之尊,拜为卿相后以为“久受尊名,不祥”,就呈缴相印,尽归其财,隐居而从事耕畜,经营商贸,积资数万,安享天年。
另一个共扶勾践成就大业的文种,因为贪恋富贵功名而不听范蠡的劝告,结果果然死在勾践的手里。所以,争名夺利实际上吃亏受害的还是自己,而淡泊名利的却福利双全,可以走向更大的成功。三国时期的大枭雄曹操很注意接班人的选择。长子曹丕虽为太子,但幼子曹植更有才华,文采更是名满天下,曹操有易储的念头。曹丕得知消息,问他的贴身官员该怎么办。对方回答说:“愿你有德性和度量,像个寒士一样做事,兢兢业业不要违背做儿子的礼教,也就这样了。”
有一次曹操率军出门征战,曹植朗诵自己的歌功颂德的文章讨父亲欢心,从而显示自己的才能,而曹丕只伏地而泣,跪地不起,一句话也说不出。问他为何,他便哽咽说:“父亲年事已高,还要挂帅亲征,作为儿子心里又担忧又难过。所以说不出话来。”一言既出,满朝默然,都为太子如此仁孝而感动。反过来大家倒觉得曹植只知为己扬名,未免华而不实,有悖人子之孝道,作为一国之君,恐怕难以胜任。毕竟写文章不能代替道德和治国才能,结果曹丕还是被定为太子。可是曹植不吸取教训,不收敛锋芒,不放低自己的姿态,仍然高调地结交名士,以名炫世,最终被曹丕置于死地。因此,处世低调的人知道在“名利”二字面前揣摩思量,适可而止,有所节制,懂得适度的可贵。“过犹不及”在此仍然适用。太热衷于追名逐利,不仅得不到任何的好处,最终难免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如今有不少的机关单位作风懒散不思进取,一杯茶,一张报纸,一根香烟,伴以闲聊胡侃,常常生出种种是非。某单位晋级评职称,中级职称的指标让科长占去了5个,只留了一个给工作业绩最好的职工。而有6个职工符合要求,其中有3人是同一年份正式入编的,余下的3人则是晚一届。如果按照论资排辈的铁律,这一个指标要在前三位中选一个。这3人之中有一个硕士毕业;有一个学术论文比较多,发表的期刊级别较高;第三个人则一切平平,除了年限到了之外,再无任何优势可言。
第三个人当然也想得到,争了一段时间,眼看毫无指望,便偃旗息鼓,不再争了。第一、第二个人相执不下,但第一位不仅学历较高,且与一位局长私交甚深,还人前人后拼命活动,最后当然得到了指标。消息刚传出来,评上中级职称的员工竟然当着众人面大骂那个与她争评职称的同事。对此,大家自然议论纷纷,除了说她缺乏教养外,更看不起她那种得便宜又耍无赖的面孔。结果,此人的口碑陡然变得很坏。而其他四位,第二年都顺顺当当评上了。那位前一年没评上并获得广泛同情的员工吃了多少亏呢?一年的工资差,不过是几百元左右。倒是那位最先评上职称的员工却因争名夺利对同事恶语相加,丧失了人格和名誉,这损失岂是区区几百元钱所能赎回来的呢?凡是磨炼心性、提高道德修养、行事低调的人,必须有木石一样坚韧的意志。低调做人必须要拥有有一种宛如行云流水般的淡泊胸怀,假如有贪恋功名利禄的念头,就会陷入危机四伏的险地,终将导致身败名裂的悲惨下场。
利用自己的特点赚钱
何以称英雄?识以领其先。
——袁枚
一些有声誉的老店和一些名牌商店,消费者对它产生了信任感,店里的商品价格可以定高一些。这样既提高了商品的价格,也提高了商品的声望。
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峡谷沙漠中有一家麦当劳的分店,游人都喜欢在这里解决肚子问题,其实这儿的价格比其他地方的麦当劳连锁店高出一大截,正如店家标榜的“本店价格最贵”,但人们并不在乎,因为此“贵”非彼“贵”,其贵在有理,且看店堂里醒目的“诚告顾客”:
由于本地常常缺水,所需用水需从60英里以外运来,其费用是常规的25倍,为吸引顾客,我们需支付较其他地方高得多的工资,为了在旅游淡季亦能正常营业,本店还得随季节亏损,又由于远离城市,地处偏僻,本店的原料运输昂贵,所有这些因素使本店的价格昂贵,但我们为的是向您提供服务,相信会理解这一点。
话说到这个份上,理由再明白不过了。游人尽管吃着“最贵”的汉堡包、热咖啡、土豆条,但没人有被“宰”的感觉,反之觉得钱花得“值”,其实,这里定价贵的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麦当劳本身的魅力。1996年美国十大商标中麦当劳超过了可口可乐得第一位。本来以麦当劳“世界各地一模一样”的宗旨,它不应该在地理位置较差的地方提供同样服务而收取更高的价格,这个例外最根本之处是它本身的声誉,这也体现了美国人的精明之处,也是麦当劳之所以敢于宣称“有教堂的地方就有麦当劳”的原因。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人的消费意识和消费品味也趋于从大众化走向个性化。以自己独具个性的产品适合消费者的个性消费,这已是摆在新世纪经商者面前回避不了的课题。所谓个性产品,就是要为自己的产品制造“人无我有”的营销氛围。
在“人无我有”的意识上,再往下引申,那就是为赚钱敢于为他人不为,做他人不做。
现在的商战,就是快鱼吃慢鱼,只要你想得比别人早,动作比别人快,你就能够获得成功!
机会处处都在,只是有些人不敢去想,有些人不敢去做。因此,有的人去想了,也去做了,所以他们成功了。2002年韩日世界杯开战前,当韩国商人指望赚中国球迷的钱时,有一个中国球迷却异想天开,要赚韩元。2002年6月底,他携女友从韩国看球归来时,果真带回1亿多韩元,约合人民币100余万元。看“世界杯”,竟然让他成了百万富翁!
这个不同寻常的小伙子名叫蒋超。
刚满30岁的蒋超是湖南长沙一家电脑公司的销售员。蒋超想,世界杯召开之际,一定有很多商机,但是走许多人想到的发财之路,很难发财,一定要赚别人想不到的钱。
蒋超和女友随旅行团来到了韩国。有心赚韩元的蒋超,果断决定不同女友一起去西归浦看中国队的比赛,而是选择了前往韩国队首场比赛的地点——釜山。
蒋超独自来到釜山。他发现当地商人在出售价格便宜的铜制“大力神杯”。蒋超心中一动:这种铜制品又贵又沉,自己何不用塑料泡沫仿制呢?这样,又便宜又能带入赛场,这样球迷们肯定更喜欢。
说干就干,第二天一大早,蒋超就买回了原料和工具,在宾馆里做起了他的“大力神杯”,做完后用金粉一刷,嘿,还真像那么回事!兴奋之下,他没日没夜地赶工,韩国队与波兰队的比赛开始前,他已经赶制出了152只漂亮的“大力神杯”。
比赛当天,蒋超将这些“大力神杯”拉到了釜山体育场的入口处叫卖,每只1万韩元。但无人问津,蒋超在心里默默祈祷:韩国队,只有你们赢了,我的这些产品才卖得出去啊!
开赛第25分钟,韩国先入一球,体育场内顿时欢声雷动,蒋超凭直觉感到韩国队今天会大胜,便立刻叫雇来的那个人火速去收购商场里的韩国国旗,一共买到了1000余面。蒋超决心放胆赌上一把。
比赛的结果韩国队以2:0干脆利落地击败了波兰队,极度兴奋的韩国球迷们冲出球场,大肆庆祝韩国队的胜利。这时,蒋超摆放在那儿的韩国国旗和“大力神杯”顿时成了抢手货,它们很快便被抢购一空。兴奋的球迷们甚至连价格都不问,拿了东西丢下10万、20万韩元就走。当天夜里,在韩国人排山倒海的欢呼声中,疲惫不堪的蒋超开始盘算他的收益:扣除各项成本,他净赚1000万韩元(约合7万元人民币)。
首战告捷,更坚定了蒋超“赚韩元”的信心。第二天,蒋超立马赶赴韩国队第二轮比赛的城市大丘。在他的鼓动下,女友也改变了原来的游览计划,赶来大丘与他会合。两人夜以继日地赶制塑料泡沫“大力神杯”。眼见韩国队荷兰籍主教练希丁克在韩国的威信日升,精明的蒋超不仅定制了荷兰国旗,还特意找当地人印制了希丁克的画像。他的成本价才25韩元的“大力神杯”,最高甚至卖到了15万韩元一只。
蒋超和女友收获最大的还是在仁川,这次他们多了个心眼,赛前仅出售了一半带来的“大力神杯”和韩、荷两国国旗。他们决定把另一半生意做到比赛现场。
这次比赛,韩国队击败了夺冠大热门葡萄牙队。看台上的韩国人都疯狂起来了。蒋超和女友仅在现场批发、零售希丁克的画像就赚了2000万韩元。
赛后,首次冲进16强的韩国人足足庆祝了三天三夜,而这三天三夜的庆祝又带给了蒋超他们上千万韩元的进账!韩国队八分之一决赛的对手,是曾三夺世界杯的老牌劲旅意大利队。除了韩国人自己,几乎没有人相信韩国队能过这一关。这一次连蒋超也犹豫了。他关在宾馆里反复观看了两队在小组赛的录像。最后,他得出一个让女友都极力反对的结论:韩国队很可能爆冷门战胜意大利队。蒋超决定再赌一把。他收购了赛场所在地大田市场所有商场的“大力神杯”仿制品,同时,自己雇用工人连夜赶制他的得意之作——塑料泡沫“大力神杯”。最后他又动起了脑筋,联想到朝鲜队曾经在1966年以1:0击败过意大利队,而韩朝统一的呼声日盛,那么1966 again(意译为“再现1966年的奇迹”),一定可以赢得韩、朝两国人民的认可。蒋超当即跑去找人印制了印有1966 again的旗帜。事实证明这一招非常成功!赛场里,民族情绪空前高涨的韩国人手里挥舞从蒋超那儿买来的巨幅旗帜和“大力神杯”,又跳又叫的场面让全世界的观众都为之动容。
当比赛进行到最后一分钟,韩国队奇迹般地打进扳平的一球时,全场观众山呼海啸般地喊起了“1966again”,他们疯狂地挥舞着“大力神杯”和“韩国国旗”,连在现场观战的韩国总统金大中,也忘情地挥舞着一只仿制的“大力神杯”。让蒋超倍感骄傲的是,这只“金杯”正是金大中总统的侍从赛前临时以12万韩元的价钱,从他的手中购得的!
在韩国队与德国队进行半决赛时,蒋超又别出心裁地卖起了希丁克的塑像。赛场外,希丁克塑像遭到哄抢,最高卖到8万韩元一只。最让蒋超吃惊的是,三四名决赛后,现场大屏幕上韩国总统金大中手中居然又拿着一件他的作品——希丁克石膏塑像!
2002年6月底,蒋超和女友回到湖南,带回来的竟然是1亿多韩元,折合成人民币有100余万元。看球看成了百万富翁,真是令人惊叹不已!
蒋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叹:“其实世界杯为所有的人都提供了商业契机,只是我们中间的绝大多数人不敢去想、不敢去做而已!”许多人都认为,能否获得机会,主要是看运气的好坏。固然,运气的基本要素是偶然性,但它对于任何人都是一视同仁的。也就是说,所有的人“交好运”的可能性一样多,在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关键在于有的人把握了,有的人没有把握。如果说好运和机会有什么偏爱的话,那就是爱因斯坦所说的,它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争当第一个吃螃蟹的创业者,就是要敢于去尝试创新,敢于利用自己的特点,找出适合自己或企业发展的路;而且还要敢为天下先,永争第一。相反,如果不敢自己尝试创新,等看到别人成功后才步人后尘,企图分一杯羹,许多情况下只会有别人捡了西瓜我捡芝麻的结局。
小生意里有大财富
会赚小钱一样能成大气候
——李嘉诚
做生意不怕小,就怕不赚钱。很多人总看不起一些小生意,好像要赚大钱就得搞房地产、卖汽车。这种想法其实大错特错了,看不起小生意的人最后只会落得个“大钱赚不着,小钱不会赚”的下场。
成功源于发现细节,一桩小生意里很可能暗藏着大乾坤,一个不起眼的小机会说不定就能让你创造奇迹。
范先生选择在欧洲的丹麦自谋财路,混迹生意场几年,他想到利用自己独具特色的手艺可以广纳财源,于是他就开了一家中国春卷店。开始时生意并不好。范先生一番调查后明白了,纯粹的中国式春卷并不合欧洲人的胃口。他重新进行精心选择和配制,不再运用中国人常用的韭菜肉丝馅心,而是采用符合丹麦人口味的馅心。这一独具匠心的改变,外加范先生的不懈努力,原来惨淡经营的小店顾客络绎不绝,慕名而来者云集,积累了资金后,范先生不失时机地扩大生意。范先生就是凭着自己非同寻常的观察视角,利用有利的时机把事业推向高峰的。
他放弃了以前的手工操作,开始采用自动化滚动机新技术来生产中国春卷,并投资兴建了“大龙”食品厂,还建了相配套的冷藏库和豆芽厂。生意越做越大,范先生的春卷开始向丹麦以外的国家出口。他坚持“中国春卷西方口味”这一秘诀,针对欧洲各国人的不同口味,采用豆芽、牛肉丝、火腿丝、鸡蛋或笋丝、木耳、鸡丝、胡萝卜丝、白菜、咖喱粉、鲜鱼等不同原料来制作,生产出来的春卷营养卫生、香脆可口,风格各异,因而深受欧洲各国人的喜欢。
由于大龙春卷价格稳定,又适合西方人口味,范先生的订单滚滚而来,生意扩展到欧洲各国。20世纪70年代末,经美国国会的专家化验鉴定后,美国政府决定每天向范先生订购十万只符合美国人口味的大龙春卷,以供给美国驻德国的五万士兵食用。
1986年,墨西哥正在举办第十三届世界杯足球赛的时候,大批球迷忙于看球连吃饭都顾不上。范先生抓住这个机会,按照墨西哥人的口味习惯,生产了一大批辣味春卷销往墨西哥,结果被抢购一空。
范先生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运用新的设备和技术,由原本默默无闻的小商贩一举成为赫赫有名的大商户。由于他的公司产品质量上乘,服务一流,中国式春卷名声大振。
作为商人,怎样将渴望变成现实,并以小赚大呢?这是功力同时也是智慧的呈现。
许多经商者渴望自己能做大宗买卖,赚大钱,但那毕竟是“大款”的专利,底子薄的人可望而不可即。其实,小生意也可以带来高利润,小东西一样可以赚大钱。范先生就是这样慧眼独具,靠小春卷起家,成了大富翁的。
常常是一些别人熟视无睹的小商品中孕育着大商机,如果你能动脑筋去开发,你就会成为成功者。
西村金助是一个制造沙漏的小厂商。沙漏是一种古董玩具,它在时钟未发明前是用来测算每日的时辰的,时钟问世后,沙漏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而西村金助却把它作为一种古董来生产销售。
沙漏作为玩具,趣味性不多,孩子们自然不大喜欢它,因此销量很小。但西村金助找不到其他比较适合的工作,只能继续干他的老本行。沙漏的需求越来越少,西村金助最后只得停产。
一天,西村翻看一本讲赛马的书,书上说:“马匹在现代社会里失去了它运输的功能,但是又以高娱乐价值的面目出现。”在这不引人注目的两行字里,西村好像听到了上帝的声音,高兴地跳了起来。他想:“赛马骑手用的马匹比运货的马匹值钱。是啊!我应该找出沙漏的新用途!”
就这样,从书中偶得的灵感,使西村金助的精神重新振奋起来,把心思又全都放到他的沙漏上。经过苦苦的思索,一个构思浮现在西村的脑海:做个限时三分钟的沙漏,在三分钟内,沙漏上的沙就会完全落到下面来,把它装在电话机旁,这样打长途电话时就不会超过三分钟,电话费就可以有效地控制了。
于是西村金助就开始动手制作。这个东西设计上非常简单,把沙漏的两端嵌上一个精致的小木板,再接上一条铜链,然后用螺丝钉钉在电话机旁就行了。不打电话时还可以作装饰品,看它点点滴滴落下来,虽是微不足道的小玩意,也能调剂一下现代人紧张的生活。
担心电话费支出的人很多,西村金助的新沙漏可以有效地控制通话时间,售价又非常便宜,因此一上市,销路就很不错,平均每个月能售出三万个。这项创新使沙漏转瞬间成为对生活有益的用品,销量成千倍地增加,濒临倒闭的小作坊很快变成一个大企业。西村金助也从一个小企业主摇身一变,成了腰缠亿贯的富豪。
西村金助成功了,而且是轻轻松松,没费多大力气。可是如果他不是一个有心人,即便看了那本赛马的书,也逃不脱破产的厄运,还很可能成为身无分文的穷光蛋。它给人们一个启示:成功会偏爱那些留心小事物的有心人。
小细节、小机会中藏着致富的机遇,很多时候留心小事物就能抓住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因此小生意不但不能轻视,反而要更加重视。
小钱也能做成大生意
益知天下事当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
——曾国藩
我们要记住,钱是可以生钱的,因此不可以轻视小钱,因为经过良好的运作,小钱同样可以做成大生意。
如果现在给你五千元钱,让你在寸土寸金的闹市区盖起一栋大楼,你一定会认为是天方夜谭,这点小钱怎么可能做成大事?!不过有一个人就凭着这点小钱创造了奇迹。
王君怀揣着五千元人民币只身闯广东,现在,面对平地而起的广厦千间,像面对生日宴会上的蛋糕。他踌躇满志地开始切蛋糕了:留两层自用足矣;一至四层出租,每年坐收租金五百万元;其余十层全部售出,获购房款四千余万元。除去各种费用,他还净赚二千万元。
高楼万丈平地起,王君用的是巧办法。王君初闯广东,适逢房地产热,地价疯涨,要想建房,要么花大价钱买地皮自建,要么出资与当地人合建,然后分成。真可谓:有钱出钱,有地出地,没钱没地靠边稍息。王君没钱又没地,可是他不愿靠边稍息,他想到了租地。
于是,他骑着自行车,到处找可租之地,终于找到了一家即将迁往城外的工厂。王君提出,租地七十年,建巴蜀大厦,建成后,每年交厂方十一万元。他特地向厂方强调:“租期内你们将收入七百七十万元。”厂方听说七百七十万的租金,比卖地还多不少的钱,挺划算的,很快就拍板同意了。
这是王君下的一招妙棋:第一,租地不用像买地那样预付大量的现款,就把别人的地变成了“自己的地”;第二,在租金上占了大便宜。寸土寸金的闹市区,两亩多地每年租金才十一万,与后来他盖起十六层大楼后仅其中四层的租金每年就五百万元比起来,简直是九牛一毛。虽说租期内租金共有七百七十万,但那是要用漫长的七十年作分母来除的啊。厂方得到微薄的租金,失去了七十年的机会。
王君大功告捷,聪明处在于他用浓彩重墨渲染了七百七十万这一庞大数字,瞒天过海掩饰仅仅十一万的年租金。
地皮落实后,他马上又通过新闻媒介向四川各地广而告之:四川省将在广州市建一“窗口”——巴蜀大厦,现预订房号、预收房款,使他轻而易举地集资两千万元。他省钱省事搞到了地皮,又走捷径解决了建房款。建房时,又恰逢建房热急剧降温,建房大军无米下锅,只要有活干、能糊口,亏本也愿接工程。王君把工程包出去,不但不用给承建方工程预付款,而且还要求对方垫支施工,大楼建了一半,承建方已垫支了数百万。
王君未动自身分毫,借鸡生蛋,坐拥广厦千万间。
现在你还认为小钱无用吗?事实证明小钱也能做成大生意,不过这也需要你有头脑、有创意才行。
小男孩拉里·艾德勒才十四岁时,成就就相当杰出了。如今,他经营着三种生意,年收入已超过十万美元。
拉里·艾德勒是在九岁那年开始小本创业的。那年,凭着父亲借给他的十九美元,他开设了一间剪草公司。他独自一个人,靠一部二手剪草机找活干。一年之后,他用赚来的钱投资,又买了一台新机器,第三年,又买了五台机器,生意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了。
拉里·艾德勒经营的剪草公司,还将专利出售给美国、加拿大等国对此项目有兴趣的人,同时,拉里还到处去讲学,教人如何经营剪草公司。拉里的公司除了为客户剪草之外,还兼做扫落叶和铲雪服务。
拉里的第二种生意,是开设了一间儿童用品专卖公司。有一次,拉里进了一万个胶篮,然后把一些糖果装进篮中交给零售店,结果一下子都卖光了。拉里善于组织各种货物,将它们组合后出售,使客源不断。
拉里的第三家公司,是为教青少年如何做企业家提供服务的咨询公司。拉里在公司里教授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人如何经商赚钱,还借给他们本钱,鼓励他们积极创业。
拉里说:“做生意不在乎年龄大小,也不在乎本钱多少,关键要有创意,要用发财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件事,找出它们能够生财的支点来,然后你就知道该怎样做了。”
拉里的目标是,在十八岁时赚足四亿美元。
听到小男孩拉里·艾德勒的故事的人免不了要对“小不点”肃然起敬。不仅是佩服他小小年纪就有雄心大志,更是佩服他独具匠心的创业方式,用小钱做成了大生意。
想赚钱就要不惧钱少,不厌利小,尤其是我们家底薄弱时,更应该对小商品、小利润给以更大的关注,勿以其小而不为,只要你全力去做,小投入也会成大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