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华养生百科全书
29402700000116

第116章 防止心理衰老的措施

(1)夫妻恩爱、儿女情长。如果老人在外人际关系紧张,或遭受委曲和诽谤、精神上遭受突如其来的打击,蒙受不白之冤,有些老人往往自寻短见,一死了事,死后一切都解脱了,如果家庭美满。和睦,夫妻恩爱难以离去,儿女情长也不忍死别,他们想到这些,虽然在社会。上处境艰难,但回到家中还是感到无限湿暖,这也是精神寄托。不少人对孩子倍加宠爱,许多事看在孩子的面上,老夫妻之间即使有点摩擦也不解自消了。

(2)经常回忆童年趣事。老年人的远记力保持良好,对童稚时代的许多趣事往往记忆犹新,不妨经常“看电影”,回忆童年时代捉迷藏、拍蝴蝶、捉蟋蟀、放风筝,随着父母外出踏青,在外婆家撒娇讨吃、或学唱一段戏曲。这样脑子里经常想到昨天我还是个活泼的小孩,现在还不算老嘛,从精神上保持“鹤发童颜”。

(3)和孙辈殖戏逗笑。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离退休后脱离了集体生活,进入家庭,如果身体条件可以,不妨给子女们带带孙儿孙女,充当托儿所的阿婆。阿爷角色。老人们往往隔代更喜欢,经常和孩子们逗逗笑,说些俏皮话,做个鬼脸,和孩子们一同玩乐,捉迷藏。堆积木。踢皮球、打乒乓球,和孙儿孙女玩在一起,尽享夭伦之乐。当然世可以和青年人结“忘年交”,和他们一起聊无,海阔天空,既可增长知识,青年人的朝气对老人还富有感染力,使自己感到年轻。

(4)拜访童年时代的同学、朋友和老师。青少年时代是人的黄会时代,“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是值得人们回忆的,如果童年时代的同学、朋友离自己不远,不妨经常上门拜访、聊天时多谈——些当年在小学、中学中的学习和生活,找一些相处中有趣的事聊聊,以及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情景,老人还可拜访学生时代的老师,虽然教师可能已是苍苍白发的老人,但是在老师面前,我们总是学生,总感到自己年轻。

(5)倍养一种兴趣和爱好。有些老人喜欢赋诗作词,有的爱好书法绘画,有的喜欢音乐,有的则酷爱写作,许多作家到晚年,仍能写出他的传世佳作。贝多芬由于对艺术执看的追求,能忍受经济贫困、精神孤独。失恋、耳聋等命运的无穷打击。有益的兴趣和爱好,还会使生活显得光明和美好,使人变得积极和开朗,像郑板桥拿起画笔、陈景润钻研数学、福楼拜写起小说那样,彼时彼刻,一切无聊和空虚,一切心理压力都与他们无缘了。

(6)故地重游。如果身体条件许可,不妨回到童年时代居住过的旧居,或去拜访少年时代读过书的母校,故地重游,可以触景生情,童心又可再度萌发,仿佛自己又回到童年,回到学生时代。

(7)写些青少年时代的回忆录。写作时需要动脑筋回忆,脑子要冥思遗想,追忆看那泌去岁月中的生活,青少年时代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又仿佛在脑海中重演,你仿佛又回到青少年时代,自己会这特想:别着我现在双鬓花白、过去我还是个英俊少年哩!

(8)选读一两本有益的书。书是最好的精神食粮,一本好书能抚慰老人孤独的心灵,引人发笑,促人深思,催人奋进。

(9)扩大社会交往。当你心情不悦的时候,不妨借访亲探友散敬心,有人说,朋友是最好的药,找同事、老乡、老战友互相谈谈心,说说心里话,诚挚的友情可以治疗精神上的创伤,消除寂寞和惆怅,冲淡和消除不良情绪。

(10)参加娱乐活动。如果你心中不愉快,不如去看看电视电影,听听音乐或戏曲,通过这些活动可减轻你的痛苦,甚至使自己的痛苦转而同情艺术角色中的市幸遭遇。娱乐既舒畅胸怀,乐而忘忧,又可作为疾病康复治疗的一种手段。右今中外都有娱乐来防治心身疾病的,故形成一种新型的娱乐康复学和锑乐康复疗法。郭沫若说过,凡是使人快乐,侠人感觉得到享受的东西,都可以广称为乐。娱乐疗法的具体内容很多,包括音乐、舞蹈、智力游戏、观看文媒节目,琴棋、诗画、书法等。

(11)短期外出旅游。心境不佳时,可在于女陷伴下作短期外出旅游。祖国山河秀丽,名胜古迹遍布各地,走出家庭小夭地,来到大干世界,心胸可为之一振,那巍峨的高山、莽莽的草原、滔滔的江河。辽阔的平原、浩瀚的地漠。宝石般的湖泪和星罗棋布的岛屿,你如能涉足其中,可使你心旷神怡。壮丽的长江三峡。水墨画似的漓江山水、雄伟的五岳名山,以及其间的苍翠的树木,飞地的流泉,烂漫的山花,绿树掩映在深山伟岩间的禅寺古刹,屹立在山巅的宝搭和亨楼,都会使你心醉,叫你倾倒,此时此刻,你的一切忧愁舌闷早已飞到九霄云外了。

(12)力所能及地发挥余热。从目前大部分离退休的老人看来,他们的身体素质还是不错的,他们在老年阶段尚能保持一定的劳动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离退休后整天闲着没事干,心里会产生种种不适,不少人总想找点事做。大部分离湛休老人都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某些特长,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长处,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通过各种途径来参与——些社会活动和生产技术指导。这是一种积极、利国、利民、利己的好事,世可使老年人精神上有所寄托。一旦老人专心致志于某一事业,往往使一切痛苦和忧愁都置于脑后,心理压力也减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