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卓越推广
29389300000022

第22章 渠道推广实务(2)

想自己销售本公司产品的厂商与经销商的意向往往会发生对立,此时厂商应当尽量尊重经销商,并优先考虑其经销商的利益。今后的厂商与经销商关系,已不再是以往那种一边倒支配的情况,而是一种必须彼此建立互相对等关系,一起策划共存荣的新关系,因此必须摒除一时的利益,而以提高长期的合作关系作为第一目标。

3.发布会、招待会

新产品发布会、创业周年纪念、感恩节年会、新年会、促销说咧会、表扬颁奖典礼等各种名称的集会均可用来招待经销商。

展售会或者样品试用展示等纯粹展览商品的方式也常被运用,一般也都备有茶点招待,以作为厂商对经销商的一种激励。在工商界奖励别墅、假期与折扣一样都是重要的推广手段。

“会餐”、“吃喝的聚会”,厂商通常都要花费巨额开支而且也常会受到批评,然而,基于厂商与经销商的常年关系,立即要将这类吃喝的聚会废除,事实上也不可能。在事实不可变的条件下首要问题是将目的予以明确化,使吃喝的聚会成为有意义之举,再展开细腻的相关措施。

有豪华大饭店的饮宴,厂商总以为“既然已为经销商花费这么多预算,他们也应该……”然而对经销商而言,并不会就这样感到满足,也不致因此而“感恩图报”。

事实上现在的经销商很重视其切身利益,厂商应当从这一点考虑才对。发布会及招待会也可作为教育手段,或者是厂商与经销商一起解决问题的场所,这是一个重要的观念问题。因此,对于各种集会的参加者要考虑其素质的整齐,应依其年龄、资历及职位的不同分别安排不同的集会。

再者,各种集会的目的不同,有商品知识的教育、有介绍销售方法的促进活动、有增进厂商与经销商良好关系等。事前要做充分准备,事后我们对这些聚会的反应及效果,应采取若干科学方法进行调查测定,更需要由推销员作事后的跟踪调查工作。所有的聚会对厂商而言都是从第一线经销商取得意见的好机会,更应当借此积极收集情报。

4.印刷品及派遣店员的援助

(1)配送印刷品

配送资料及手册是一种比较可以随意实行的推广措施,所以大部分的厂商都经常采用此一方法,然而究竟经销商对这些印刷品的使用程度如何,似乎较少有人研究,因为一般总以为发完了,事情就算了结了。我们经常发现这类资料未被阅读利用,也未予丢弃,而堆积如山地搁置在那儿,真让人可惜。

对厂商而言,这种情况实际上是一种很大的损失,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就必须要先设计一套能让人乐于使用的整体结构。尤其是本公司业务员的职责更具关键性,对这些印刷品的使用方法、优点如果能给以充分的教育,指导及说服的作用,此一援助措施方可奏效。

同时,我们也希望此一措施能与教育及公司刊物并用,而产生立体的开展效果。

(2)派遣店员

厂商派遣店员援助推广的目的,是希望经销商销售更多本公司产品,也是解决经销店人手不足的一种对策,因此双方利害关系应该一致,以致大家经常乐用此道。其实这也是厂商将经销商场所当作自己公司产品优先销售的处所,而将“派用自己人做生意”的想法借此实现而已。我们预料今后这种作法仍将继续盛行。一般厂商还会借此方式掌握市场及顾客动向、经销店意向、竞争对手公司动向,以至为收集新产品销售参考资料的情报竞争场所。同时也会利用此一方式而将经销场所作为教育场所,对零售店进行实地学习教育的场所,还是公司推销员对消费者实际认识的场所,对推销员教育也大有帮助。

其结果要求扩大“派遣店员”的措施功能,使得各厂商的“派遣店员计划”需要更充分的企划,并加强对推销员教育的准备工作。

由于人事费年年增高,经销店的销售员不能“滥竽充数”,厂商总是希望经销店能拥有可与自己公司推销员相搭配的人才,作为呼应,今后对经销店的店员还应重视其素质提高问题。

四.经销商的教育

对经销商的教育,包括一切有关经营战略的教育,由内容到POP广告文字的撰写等实务性事项,涉及的层面很广。

1.教育重点

从推广的观点看,经销商教育大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商品知识

此为厂商对经销商施行教育的重心,包括商品种类、优点、性能、用途、制造方法、价格、竞争等。

(2)销售技术

不仅包括销售方法、接待技术等狭义范围,也包括商品选购及店铺布置、广告及促销等有关经销店一切营销的教育。

(3)经营技术

凡与销售有关的包括所有财务、人事在内的经营教育,这是一般经销店最感不足的部分,可以说是最迫切需要援助的部分。

(4)有关市场的知识

消费者及顾客的动向、竞争态势、同行业动向、企业界及经济预测等情报需求面的课题。

(5)意愿促进

提高对本公司产品的销售意愿。这些教育不仅要使其具备本公司商品的知识及推销技术,也要能提高其经销的能力。

2.教育原则

对经销商的教育与公司内部教育不同,有几个原则必须注意:

(1)避免强制教育

仅作为单方面指示的教育,易于招致反作用,必先考虑对象的需要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避免用厂商本身的立场与需要给予强迫的教育。

(2)考虑教育对象的素质

一般小规模经销商,其从业人员的学历不同,年龄普遍较低,受教育不多,因此必须“因材施教”。

(3)谋求实务的应用及核审

不仅予以教育,还需要由厂商的推销员或者推广部门人员就教育结果进行核查,再就实务需要予以指导,增进彼此信赖关系。

(4)受训人员的召集

与公司内部的教育不同,仅凭一纸通知就想召集人员接受训练的想法是错误的,除内容之外,开办场所、期限、费用、事前的PR(公共关系)等都需要有周详的考虑。

五.零售补贴推广

1.零售补贴推广概述

在包装类产品领域里,厂商激励零售商积极促销推广的惯用方法,就是零售补贴或称零售折让推广。其运作方式顾名思义为短期特别销售奖励。在通常情况下厂商为鼓励零售商大量进货,会积极配合商品的促销推广活动,给予特别的降低进货价的优待。因此种降价折让,会促使零售店跟着降低零售价,可达到实质上优待消费者的目的。

消费行为调查显示,有25%以上的消费者是属于“折价购买型”,就是在商品打折时才会买,或是等到大拍卖时才会行动,由上述数字得知,为数众多的消费者,无不期待着大减价,以便疯狂大采购,所以说零售补贴对厂商和零售商而言,均是备受重视的超级促销推广术。

很显然零售补贴或折让是针对零售商的优惠活动,除非他们愿意把既得利益转让给顾客,否则消费者只能干瞪眼永不可能受惠。例如,厂商提出零售商整批进货就可享受减价优惠,并希望零售店能因此而降低该商品零售价。但往往事与愿违,商品价格丝毫未变,也没见零售店主尽心竭力,厂商设想周到的零售补贴,就这样平白无故地被零售商给生吞活剥了,被当作意外之财,轻而易举地进了他们的腰包。

下面是厂商进行零售补贴的一些常见实例:

a.包装性商品

厂商提供折价优待,通常直接以发票金额折价。用来说服零售商大量进货,并降价促销以优惠消费者。为取得补贴,零售店必须以柜陈列、做广告、降价销售。

b.家用电器

零售商常根据厂商允许酌“促销补贴”金额,直接由发票应付款中扣除,通常情况厂商均能默认此笔促销的开支。

c.日用品类

当厂商加价出货给零售商时,双方已先取得默契,此多出的金额,日后将会以促销补贴的回扣给零售商。

d.汽车零件

厂商给经销商折扣,并希望经销商也能给予零售商折扣。

e.化妆类商品

厂商支付酬金给展示小姐,柜台售货员,支付专柜费给百货公司,甚至支付零售商的售货小姐特定化妆品的额外销售奖金。

以上五种只是如何设立零售补贴的简单举例,当然面对品种繁多的商品,其对零售商的推广也各自不同。

尽管厂商在运用零售补贴时,常抱有很高期望值,但营销专家发现,此种推广方式常不会达到预期目标。专家分析的结果不见得适用于所有的产品,但对消费性的包装类日用品倒可发现一些颇值参考的技巧。虽然这些促销技巧不一定成效卓著,但如何运用得恰到好处却是值得研究的。

2.零售补贴推广两大类型

(1)无条件补贴

零售补贴有很多种,可归纳为二大类,其中最受欢迎的促销优惠是无条件补贴,即不对零售店做任何的硬性规定,纯粹只是提供折扣,以创造销售业绩。因此,某些零售店会主动降价以优惠消费者,有些则未必以降价优惠。

我们在此假设厂商直接出货给零售商,并未通过中间的总经销或地区代理经销商。当然,绝大部分情况是厂商制定“零售推广方案”,提供给经销商,再到零售商,有时经销商可能会增加商品折扣,有时或是根本没有将折价优惠告诉零售商。在此为了避免双重折让混淆了认知,特以单纯方式阐述,让读者易于明辨。

★购买补贴

所谓“购买补贴”,简而言之是指在某期间内进货即享有折扣优惠。例如厂商提供零售商的购买补贴,为每进货一箱就给1美元补贴。大部分的补贴方式,可从应付款中扣除,或给予进货折让。

通常购买补贴的目的相当单纯,只是达到一定数量的零售点或降低零售价,并且常常用来抵制竞争者,借刺激零售点提前进货以抵制预期可能的竞争品牌的折让促销。因此厂商常没有特殊的限制要求,补贴迅速轻易地实施,零售商获得实质的好处,却无须降价给消费者。因此,在厂商求得零售店塑造价格差异的目的下,零售商因而获取了额外的利润。虽然购买补贴深受零售商欢迎,因消费者受惠不多,对增加购买量并没有实质帮助。

★凭发票扣除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