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农村中学的变革,必先预测中国农业的未来,估计未来农村对劳动力的需求规格。纵观世界各国,农业发展都无例外地经历了温饱型、综合型、专业型与超集约型四个阶段。温饱型农业主要生产粮食,生产结构单一,劳动者要求会传统农活,简单会计和识字,农村教育只需要初小;综合型农业主要发展商品生产与多种经营,生产者不仅是体力劳动者,同时也是掌握生产技术的“技师”和具有经营管理能力的“老板”,这种新型农民要在“综合中学”进行培养;专业型农业已是资本集约型农业,科学技术起着决定性作用,对生产者的经营管理能力要求很高,需要专业经营知识,生产者应具有技术员以上的学历水平;超集约型农业不再受自然条件影响,有很高的生产力,劳动力要求达到农艺师以上水平,必须受过高等专业教育。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农村以及当前的中西部农村仍处于温饱型阶段;90年代沿海与城郊部分农户进入综合型农业的初级阶段;2000~2010年,全国农村将大部分步入综合型,发达地区进入专业型。2030~2050年,全国农村大致才可进入专业型阶段。这就是说,本世纪的前三十年,中国农村教育的基本任务应是为综合型农业输送大批有文化、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依中国的国力,这一期间的经济只需要5%~10%的适龄青年受高等教育。中国农村的这个比例应在5%以下,加上必要的淘汰,最多有8.65%的农村少年接受“文化型”传统初中教育。
不区分城市工矿与广大农村,泛指中等教育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与为当地经济培养合格劳动者,已经四十年了。但每年仅回乡的初中毕业生就近700万人,他们都是靠付出体力从事简单生产和再生产的近乎原始的劳动力,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因为他们在校所学知识与振兴当地农村经济的需要挂不上钩,英雄无用武之地,于是纷纷外出打天下。这就使中西部农村劳动力的智能素质更为低劣,与发达地区差距日增。现实促使中西部农村中学必须率先改革转向。
二、农科教结合是中国农村奔小康的战略措施
科教统筹是推进农村教育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的需要,是农业和农村形势发展的需要,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一,广大农民开始由温饱向小康过渡。从全国看,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当前的目标就是奔小康。中央十三届八中全会的《决定》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因此,我国农民向小康过渡,就成了全国性的重大战略问题。
第二,我国农业正由温饱型农业向初步现代化的综合型农业转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农民在实践中冲破了传统的束缚,农村已由产品经济转向商品经济,加上科技的推广运用,使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中央十三届八中全会指出:“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仅有农业的现代化,农民向小康过渡也是不可能的。
第三,我国农业正由单纯追求产量向高产、优质、低成本、高效益转变。
现在农村普遍反映,增产不增收。当然,粮价低是其原因之一,但即使粮价再提高一倍,全国普遍亩产双千斤,去掉成本,农民单靠种粮食也实现不了小康。这就要求在保证满足粮食总需求的前提下,在农、林、牧、副、渔,特别是乡镇企业(包括商业、服务业)的发展中,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实行高产、优质、低成本、高效益。
以上农业和农村形势的发展以及中央十三届八中全会的《决定》表明,必须抓紧实施科技、教育兴农的发展战略。农科教结合体现了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训靠教育这样一种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所以,在全国农村发展迅速,成效显著。遗憾的是我国农村中小学基本上还未加入农科教结合的潮流,仍然是单一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升学模式。尽管国家教委倡导的办农村职业初中、普通初中的3+1学制改革以及在农村教育中引入职业技术教育等措施正在捅开这种升学模式,但这种教育一家内部的改革,又受到国家短期内对农村教育投入不多的局限,因而,改革难以扩大深入。因此,农村中学的改革只能走农科教结合的道路,实行农科教一体化。
三、传统办学模式带来农村中学今天的困境
(一)单一升学模式,使千军万马抢过独木桥
农村中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都是围绕升学率而“艰苦努力”的。从领导力量、师资配备到资金、物资使用,一切都是为了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事实上,全国农村初级中学的升学率只有20%,由于升学只是少数人的事,所学知识除了考试升学外,其他用处不大,因而出现了学生思想日趋复杂,违反校规、校纪的人数渐增,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困扰着教学工作。
(二)农村中学厌学严重、失学人数增多
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平均每年流失学生967.42人,流失生与毕业生之比为1∶2.2,其中绝大部分流失生来自农村学校。学生流失是农村教育落后与危机的一个重要表现,它极大地降低了农村教育的质量和办学效益。
(三)农村中学办学条件差,教育经费十分拮据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初中发展很快,几乎乡乡有初中。但由于办学经费紧张,不少师生还在危房中上课,不少学校教师无办公桌,实验室也很少,甚至没有;不少贫困地区教师不能按时发放工资,一拖就是数月。这些都严重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育与经济脱节
教育与经济严重脱节,教育结构单一——只注重文化知识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毕业后,无论思想觉悟、心理素质,还是生产知识、劳动技能,都不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至于市场经济、价值观念、信息利用等等,不是一无所知,也是知之甚少。
四、农村中学办城乡镇农科教基地的地位和作用
农村中学地处乡镇所在地,而乡镇所在地又是全乡镇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是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农村中学作为全乡镇的“最高学府”,全乡镇的高级人才几乎都集中在这里,有明显的智力、文化优势。农村中学学生遍布乡镇各地,包括升学就业离乡者,他们大都眷恋母校,有感情联系的纽带。如果能趁农科教结合的大潮,发挥各方面的优势,采取多种渠道把农村中学办成农科教结合的依托中心或经济实体,即办成乡镇农科教基地,其作用是很大的。
(一)成为人才培养基地
农村中学办成乡镇农科教基地后,其办学方向必然转变,升学教育地位必然下降,主要目标必然是为本乡农村经济的发展培养各类实用人才,也就是乡镇地方经济发展规划所需要的行业人才。必然迫使学校去开设相应的职业课与生产实习基地,把农科教结合通过学生落实到农户和人头。
(二)成为信息中心
改革后的农村高、初中,一方面,可利用学生、家长等各种途径搜集农村需求信息;另一方面,学校的科教人员也可利用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网络以及其他途径,搜集信息为本乡人民服务。
(三)成为科技推广中心
现在农业科研成果有60%~70%推广不开,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尽管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支学科学、用科学的队伍。农村中学办成乡镇农科教基地后,师生成为全乡镇学科学、用科学的主力军,他们利用各种机会,采取各种途径,宣传普及科学,推广运用科学,这样将大大促进科技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四)有利于提高学校及教师的地位
改革后的农村中学,教师将成为科教兴农的骨干,他们运用各种不同专业为振兴农村经济服务。这样,教师不仅使自己所学知识、技能有了用武之地,而且可以通过运用技术,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从而大大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使“尊师重教”成为整个社会的风气。
(五)有利于增强农村中学对科教人才的吸纳能力
每年师范与医学院校毕业生都不愿去农村任教、行医,即使去了,也不安心工作,一有机会就想走,因而很难发挥作用。这除了三大差别和政策原因外,一条重要原因是缺乏科教人才的就业环境。科教人才要发挥作用,扎根农村,需要周围有共同语言的群众存在。农村中学成为乡镇农科教基地后,不仅可使农村中学的科教人才安心工作,而且还可通过”横联”的办法吸引更高层次和更多外乡、外地的科教人才到农村服务,消化高新技术与经营信息。
(六)有利于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中学卷入农科教结合大潮,打破自我封闭后,教师(原有文化课教师以兼职为主的职业技术教师)与农民的各种联系大大增强,这对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破除迷信、赌博、重男轻女、大操大办之类旧思想旧习俗,引导农民合理消费等方面会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
五、农村中学转向乡镇农科教基地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同志早在1978年就指出:“学生学的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不相适应,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是“整个教育专业”的弊病,特别是普通教育更是如此。我们把农村中学办成农科教结合(甚至是一体化)基地的设想,正是从克服农村教育这一痼疾的角度提出的,当然也借鉴了20世纪中叶以来国外教育结构多样化模式的经验。它以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以促进当地农村脱贫致富为办学方向,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办学原则。为了达到这一改革目的,必须在观念上有重大转变。
(一)从传统的“升学教育”观念向新型农民教育观念转变
农村中学也像其他学校一样,以考取中专、高中的多少来衡量教学质量的高低。尽管一些学校多少年来一个学生也未考上中专,升高中的学生也微乎其微,但仍要倾财力、物力、人力,拼命地去奋斗、争取,致使农村中学办学路子越办越窄。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把农村中学教育的立足点转变到培养掌握一定科学技术的新型农民上来,造就一代为发展当地经济服务的“永久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应提倡“不求人人升学,但要个个成才”。
(二)从“文化型教育”观念向“经营技术型教育”观念转变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大都是以传授文化知识为主,有一套传授文化知识的经验和方法,没有科技教育意识,鄙视工商经营技术。要使农村中学办成乡镇农科教基地,就必须实行从“文化型教育”观念向”经营技术型教育”观念的转变,使毕业后留在农村的绝大多数青少年生财有道,致富有术,为家庭及家乡脱贫奔小康做实事、创实业、建实绩。
(三)从教育一家独办向社会多家办学转变是转向改模的前提
长期以来,办好农村中学一直被认为是教育部门一家的事,政府其他部门一般不过问。实际上,教育也是农村发展经济和普及科技的基础,没有教育的发展,科技、经济与精神文明都上不去。如:个体户发家后,热心赌博,搞祭祖等迷信活动,大操大办,讲排场,给人一种暴发户的形象,这只有靠教育治愚来提高其素质,陶冶其情操。同样,科技知识、经营管理方法的传授、普及,也要靠教育。总之,治愚治穷的根本在教育。300多年前,欧洲移民抵达美洲后,就认定凡有乡镇的地方就必须创办乡镇学校,并从人力资本中获益明显;日本人力资源释放出的超常潜能是日本战后飞跃之本。农村中学由教委一家办,变成农委、科委、教委三家办,既在明确教育目的性上有了组织保证,又在师资、物资、财力上保证了农村中学的转轨。当然,乡镇也会由于大批学有所长的毕业生的进入而全面提高生产者的智能素质,农户与地方也随之取得巨大经济效益。
六、农村中学办学模式改革设想
把农村中学办成农科教基地,是全社会共同的事,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内容相当丰富,核心是转变办学方向,改换办学模式,具体地讲,有以下几点:
(一)变单一学制为多样化学制并存互补的综合中学
当前世界学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职业教育在学制体系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西方发达国家从20世纪中叶以来,已摆脱了普教与职教双轨制与单轨制之间的200年徘徊,走上了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采用多样化模式,把职教纳入义务教育的轨道。例如,德国普通中学毕业生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前,接受3年半日制义务职教,并大量举办综合中学,一所综合中学是集文科中学(相当于我国重点中学)、普通中学与实科中学于一身,学生转学十分容易。另一类则是完全的混合性型学校。英美的综合中学也把职教作为重要方面。因此,我国农村中学(包括初中)的办学模式也应是这种综合中学,即普通班、职业班、重点班并存,学生可以互相沟通的中间型混合学校。初二(甚至初一)学生在志愿基础上文考成绩优秀,可以转到重点班(只在区完中内设)学习,在接受文化型教育的同时,适当学习职业教育课程;约90%的学生编人各种职业班学习。
(二)农村中学地方化
首先,农村教育要由乡镇统一负责。乡镇政府统管农村中学,既要为中学提供办学条件,更要统筹农委、科委、商贸卫生、教委在该乡镇的工作,乡镇政府的主要精力要放在科教兴农上,落实在一定期间内把乡镇初中过渡为农科教基地的任务与责任;
其次要制订或重新修改农村中学与乡镇经济同步发展的规划,按照乡镇在1995到2020年前的乡镇支柱产业、拳头产品的规模效益,规划出乡镇中学培养的人才类型与数量;
第三是教学内容乡土化、农技课与一般职教专业课体现地域特点,就是职教班的博雅性文化课也应划出五分之一或更多时间体现乡土特色。例如,把当地社会经济特点与发展规律纳入文科教材,把当地自然环境生态结构纳入理科教材,把科技发家致富案例纳入管理课程……乡土化的实质是实用性,在作为基础理论是实例的同时,这部分教材的增删更新是经常的。另外也要介绍城市对农村发展有关的内容,但着眼于城乡沟通。
(三)按职业化要求改革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