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与管理大师面对面:12位世界经济领袖的思想读本
29380000000016

第16章 赢局是一场智慧赌注——卡耐基的强势谋略(2)

第二,我们不擅长做的事并非做不成,关键看我们是否能够灵活自如地掌握用人本领。在与他人合作的时候,如果你能够知人善任、用人所长,你就能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第三,没有一只狗会在打骂中学会站立,没有一个孩子会在批评中产生学习的兴趣,没有一对情侣会在相互的指责中增加彼此的爱意,也没有一对朋友会在嘲笑中增进彼此的友谊。因此,学会由衷地赞赏和鼓励——给别人机会,也同样是给自己机会。

第四,如果你不重视别人的名字,又有谁来重视你的名字呢?如果有一天你把人们的名字全忘掉了,那么,你也很快就会被人们遗忘。记住别人的名字。对他人来说,这是所有语言中最甜蜜、最重要的声音。

然而,钢铁大王卡耐基的时代毕竟与现代有差别。现代组织的领导者,需要更多地关注组织成员精神的需求,并对其成长要素、价值取向、个性特点、性格优势等因素洞察和了解,充分认识和理解个体之间的不同,并在尊重的基础上,因势利导,采取一定的激励手段激发工作热情和对组织的认同,实施积极的领导。强制、机械地控制人的行为,压制人的需求,只可能暂时回避和掩盖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良性的角度解决问题。

现代社会领导行为本身就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双方面的互动,被领导者的态度和行为同样对领导效果和领导者本身产生影响。优秀的领导者在创造目标和价值的同时,也担负创造公正、公平和支持环境的任务,通过聆听成员意见,响应需求,帮助完成目标,促进行为结果;被领导者则充分利用其主观能动性和思考能力。要认清现时代领导者与卡耐基时代的不同之处。

坚持求知,成功目标在即卡耐基小时候的朋友中,有一个人父亲在经营纺织工厂,卡耐基父子一起受雇于这家工厂,卡耐基最早的薪水是每周12元。

卡耐基耐着性子,在如暗室般的狭窄锅炉室中,努力地工作,后来薪水加到2元,而父亲因讨厌机器,受雇后不久就辞去工作。

有一天,雇主问卡耐基:“你会写字吗?”

于是,卡耐基写给他看。

“嗯,挺好的,愿不愿帮我记账?”

雇主停顿了会儿,又补充道:“管帐的人辞职了,我又不擅长记账。”

“当然愿意,让我试试看。”

雇主对卡耐基所记的帐,打心眼里感到满意。

后来有个叫约翰·斐浦斯的挺聪明的少年,告诉卡耐基:“你现在做的帐,只是简单的收支的单式簿记吧?当然,小商店这种就足够了,可是匹兹堡的公司,现在都是采用借贷与损益可一目了然的复式簿记。”

这是一天夜里,大伙儿在斐浦斯的家里聊起来:“我认识一位教复式会计的教师,我们可以利用晚上去上课,学费还挺便宜。”

于是,四个小家伙,晚上开始学习复式会计。

卡耐基在白天劳累一天后,晚上还参加夜校学习,每周3次。这段时期他所学的复式会计知识,成了他后来建立巨大的钢铁王国并使之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1849年冬天,一天晚上,卡耐基上完课回家,得知姨父传来话,匹兹堡市的大卫电报公司需要一个送电报的信差。他立刻意识到,机会来了。

第二天一早,卡耐基穿上崭新的衣服和皮鞋,与父亲一起来到电报公司门前。他突然停下脚步,对父亲说:“我想一个人单独进去面试,爸爸你就在外面等我吧。”原来,他担心自己与父亲并排面谈时,会显得个子矮小,同时,他也怕父亲讲话不得体,会冲撞了大卫先生,从而失去这个难得的机会。于是,他单独一人上到二楼面试。大卫先生打量了一番这个矮个头、高鼻梁的苏格兰少年,问道:“匹兹堡市区的街道,你熟悉吗?”

卡耐基语气坚定地回答:“不熟,但我保证在一个星期内熟悉匹兹堡的全部街道。”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个子虽小,但比别人跑得快,这一点请您放心。”

大卫先生满意地笑了:“周薪25美元,从现在起就开始上班吧!”

就这样,卡耐基谋得这个差事,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这时,他年仅14岁。

在短短一星期内,身着绿色制服的卡耐基实现了面试时许下的诺言,熟悉了匹兹堡的大街小巷。两星期之后,他连郊区路径也了如指掌。他个头小,但腿很勤,很快在公司上下获得一致好评。一年后,他已升为管理信差的负责人。

卡耐基每天都提早一小时到达公司,打扫完房间后,他就悄悄跑到电报房学习打电报。他非常珍惜这个秘密学习机会,日复一日地坚持着,很快就熟练掌握了收发电报的技术。后来他被提升,成了电报公司里首屈一指的优秀电报员。当年的匹兹堡不仅是美国的交通枢纽,而且是物资集散中心和工业中心。电报作为先进的通讯工具,在这座实业家云集的城市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每天走街串巷送电报、嘀嘀嗒嗒拍电报的生活,卡耐基就像进了一所“商业学校”。他熟悉每一家公司的名称和特点,了解各公司间的经济关系及业务往来。日积月累之中,他熟读了这无形的“商业百科全书”,这使他在日后的事业中获益匪浅。因此,卡耐基在回顾这段时期时,称之为“爬上人生阶梯的第一步”。由于卡耐基工作勤快,颇得大卫总经理的赏识。一个月末的一天下午,卡耐基被单独留了下来。当他跨进总经理办公室时,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生怕自己工作中有什么疏忽,做错了事。但大卫总经理却拍拍他的肩膀说:“小伙子,你比其他人更努力、更勤勉,所以从这个月开始给你单独加薪。”卡耐基高兴得差点晕倒。他领了135美元,比上个月多出225美元。对年仅15岁贫苦少年来说,这是笔巨款。

首先,卡耐基勤于工作和学习。在每天长达12个小时的辛苦劳作之后,卡耐基还抽空学习各种技术,以弥补自己正规教育的不足。其次,卡耐基能够很快掌握各种技术的细节,并且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些都是注定他后来成功的基本条件。有的人可能会说,卡耐基那个时代跟现在不同了,他没有机会正经学习,所以得挤时间,可是,现代社会,大部分人都有了学习的机会,而且,大家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卡耐基的这些事迹都是老生常谈了,其实,恰恰是有这样想法的人才更证明了卡耐基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卡耐基坚持学习的精神关键在于:

创造条件学习:能够在学校中学习并好好学习,这是份内的事,至于那些有学习机会还不好好学的,能成功的寥寥无几。而卡耐基却可贵在他根本没有任何的学习机会,他还想尽办法去寻找学习的机会,现代社会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一点呢?做到的人一定是现代社会的强者。

抓住机会学习:现代社会很多人可以做到在学校好好学,拿到好文凭,找个好工作,以后就与学习拜拜了,然而从卡耐基身上,我们应该懂得抓住一切机会学习的道理,不管在哪个行业,都有这个行业值得学习的东西,在工作中,可以学技术,学管理,从同事那里,可以学人之长,把社会当成个大学校,每天都有所获,这才是现代社会应有的学习态度。

不记名利学习:现代社会很多人不断学习,已经不是仅仅为了增长知识了,有的为了学历、文凭,有的为了升职加薪,还有的有用才学。“书到用时方恨少”。很多东西,可能暂时没用,但也许有一天,会成为你成功的关键。机遇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教导员工学习:作为领导者,还应该意识到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对于企业进步发展的重要性,所以要给员工也营造能够不断学习的环境。

做人先于经商之道

卡耐基之所以受到世人的尊敬,不仅是因为他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在事业成功之后,毫不犹豫地将赚得的庞大财富,几乎全部捐献给了社会公益事业。他的后半生,主要致力于慈善事业与世界和平。

卡耐基早在33岁的那一年,就在日记上写了下面的一段话:“对金钱执迷的人,是品格卑贱的人。如果我一直追求能赚钱的事业,有一天自己也一定会堕落下去。假使将来我能够获得某种程度的财富,就要把它用在社会福利上面。”“富人应该为他的无穷财富而感激。在有生之年,当他们支配这笔财富时,应该多做一些捐赠活动,这样社会上的其他人就可以长期从中获益,而他们自身的生命价值也会因此而得到升华。”

在1889年,当美国工业家安德鲁·卡耐基写下这段话时,他认为富有阶层在道义上有责任把自己的钱财捐献出来。这位传奇的钢铁大亨坚持认为,如果个人的全部财富超出了家庭所需,那么就应该把它当作为社会谋取福利的信托基金。此外,他还认为捐资人应该在有生之年捐赠资金,以确保这笔资金发挥最大作用。

1900年,年逾花甲的卡耐基已经功成名就,他踌躇满志,决定心安理得地退休,用自己的巨额财富去做他早已想做的事情。这一年,他在《财富的福音》一书中宣布:“我不再努力挣更多的财富。”于是,他毅然从他那蓬勃发展的钢铁事业中引退,以5亿美元的价格将卡耐基钢铁公司卖给金融大王摩根。然后,他就开始实施他的把财富奉献给社会的伟大计划。1901年,即他引退后的第一年,他首先拿出500万美元为炼钢工人设立了救济和养老基金,以向帮助他取得事业成功的员工们表示感谢。接着,为帮助有志上进而家境贫穷的年轻人,他当年在纽约市捐款建立了68座图书馆。这个图书馆建设事业持续了16年,他总共捐资1200万美元,兴办图书馆3500座。第二年,他捐款2500万美元,在华盛顿创立“卡耐基协会”,由美国国务卿约翰任会长,主要用来发展科学、文学和美术事业。该协会曾建造一艘“卡耐基号”海洋调查船,修正了世界航海图。此外,还在加州山顶上建造威尔逊天文台来观察太空。对这个协会,卡耐基在随后的一些年里一再追加资金,累计捐款达7300万美元。

与此同时,卡耐基在他的第二故乡匹兹堡创办了“卡耐基大学”。该校于1949年与美国另一大享威廉·梅隆创办的工业管理学院合并,成为现在着名的卡耐基——梅隆大学,它的计算机、理学、美术及工业管理专业均堪称世界一流。他后来又在美、英各地捐资创办了各种学校和教育机构。这类用于建造教育设施的捐款,达9000万美元之巨。

在随后的几年中,卡耐基又设立了若干项基金。他捐资500万美元,设立“舍己救人者基金”,对在突发事件中为救助他人而牺牲或负伤的英雄及其家属予以奖励或救济。他捐资3900万美元,设立“大学教授退休基金”,以保障教育家的晚年生活。他还设立了“总统退休基金”和“作家基金”,对美国总统或作家的晚年给予资助。此外,他向11个国家提供了“卡耐基名人基金”,并以1000万美元设立“卡耐基国际和平财团”,专门资助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的人们。

1911年,年迈的卡耐基夫妇由于10年来一直直接参与捐献工作,身心都深感疲惫,因而,卡耐基决定再以仅余的1亿5千万美元设立了“卡耐基公司”,让公司人员代理他们的捐献工作。

直至生命结束之前,卡耐基都在为社会奉献着他的财富,其捐献总额高达3亿3千多万美元。当然,在他身后,“卡耐基公司”及各项卡耐基基金依然在实施他的捐献计划,况且这笔巨款还会不断地增加利息,或赚进红利,实际上他在世界上捐献的数额远大于这个数字。

卡耐基由此开启了(慈善)基金会制度的先河。他对富人的定义影响和激励着此后一批批巨富将绝大部分财产捐出,成立专门基金会,由那些有思想而且认真的人掌握财富,并为大众利益逐年运用财富,根据社会所需进行分配。卡耐基的定义是:“富人应成为生活简朴无华的典范,杜绝招摇与奢侈。他只对亲属提供保证其合理需求的适当费用,并将此外的多余收入视为由他管理的信托基金。他应当精心筹谋,使这些钱对社会产生最佳效果——这样,富人就只是他的穷兄弟的代理者和信托人,用他管理上的超人智慧、经验和能力来为他们服务。”卡耐基在思考管理财富的问题提到关于死后财富有三种方式:

第一,作为遗产由死者家属继承。这种是最不明智的,虽说是人之常情,但却是一种误其子弟的感情,这样做的大部分结果都对子女不利。有识之士说:“我给儿子留下万能的美元,无异于给他留下一个诅咒。”

第二,死后捐赠给公共事业。这种方式的结果是,死者的真实意愿往往不能达到,遗产花得冤枉,最终变成了遗嘱人干蠢事的纪念碑。施舍从不能改变个人或民族的处境,与其把富人的百万家私拿去鼓励懒惰、酗酒和下流,不如把它扔到海里。赚钱需要多大本领,花钱也需要多大本领,如此才能有益于社会。

第三,由活着的所有者进行管理。这种方式,是建立一个把少数人的剩余财富以最佳方法变为多数人财产的理想之国,这笔财富虽由少数人管理,目的却是为了公众利益。大富翁把自己的财产捐献出来,这也算成功么?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如果卡耐基只是成为“钢铁大王”,有人会崇拜他,但也有人会认为他冷酷无情。而卡耐基的捐献则使后人对他的看法只剩下了崇拜和尊敬。关键是:卡耐基对财富的观念影响了后世一代又一代人,将自己的财富用于社会大众,给世界带来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