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不一样的犹太人
29378400000050

第50章 投资社会,以善为本

不一样的思维:

穷人:钱赚到手了就是我自己的,我可不下那么大的血本,万一收不回来怎么办?赚点钱可不容易啊!

犹太人:要想生意做好,必须有好的客户源。今天投入一份资本,明天可能会十倍的收回。

犹太商人懂得“顾客回报”之道,他们敢于在一些环节上大把大把地用钱。比如他们善行天下,赞助社会公益事业。其目的在于顾客能够回报利润。

犹太商人热心于公益事业,说穿了也是一种营销策略,在为企业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博取消费者的好感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企业巩固已占有市场及今后扩大市场占有率产生深远影响。纵观众多犹太巨商的成功历程,人们都可能注意到,他们有一个共同手法,即在发财致富的同时,慷慨解囊热心于各种善事和公益事业。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俄国银行家金兹保家族在1840年创立第一家银行,后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发展,在俄国开设了多家分行,并与西欧金融界发展广泛的业务关系,成为俄国最大的金融财团,其家族成员成为世界屈指可数一些大富豪。

金兹堡家族像其他犹太富豪一样,在其发迹过程中做了大量的慈善工作。他在获得俄国沙皇的同意下,在彼得堡建立了第二家犹太会堂;1863年,他又出资建立俄国犹太人教育普及协会;用他在俄国南部的庄园收入建立犹太农村定居点。金兹堡家族第二代继续把慈善工作做下去,曾把其拥有的在当时欧洲最大的图书馆捐赠为耶路撒冷犹太公共图书馆。

美国犹太商人施特劳斯,他是从商店记账员开始,步步升迁,最后成为美国最大的百货公司之一的总经理,20世纪30年代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巨富的。在他事业成功的过程中,他也做了大量的慈善活动。除了关于公司职工的福利外,他曾多次到纽约贫民窟察访,捐资兴建牛奶消毒站;并先后在美国36个城市给婴幼儿分发消毒牛奶;到1920年止,他捐资在美国和国外建立了297个施奶站;他还资助建设公共卫生事业,1909年在美国新泽西州建立了第一个儿童结核病防治所;1911年,他到巴勒斯坦访问,决定将他1/3的资产用于该地兴建牛奶站、医院、学校、工厂,为犹太移民提供各项服务。

上述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犹太商人如此乐于做善事,实际上也是一种生意经。他们大量的捐资为所在地兴办公益事业,能够赢得当地政府的好感,对他们开展各种经营十分有利。有些犹太富商由于对所在地区的公益事业有重大义举,获得了国王的封爵,如罗斯查尔德家族有人被英王授予勋爵爵位。有些犹太商人还获得当地政府给予优惠条件开发房地产、矿山、修建铁路等,赚钱的路子得到拓宽。

犹太商人的经营策略把“以善为本”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除了与其民族的历史背景有关外,也是一种促销的好办法。人是群居动物,人与人关系的运用,对事业的影响很大,政治家因得人而昌,失人而亡。

企业家因供应的商品或服务,为人所欢迎而发财。可见,一切离不开人。犹太商人明白这个道理,在一切经营活动中,与人为善,把人与人的关系处理得相当好,这成为他们成功与致富的秘诀。

犹太商人处世之道,是把人类内心深处所潜藏的欲望予以利用。在他们看来,人类都渴望被人注目、受人重视、被人容纳。所以,与人相处,一定不能忘记这一点。对你的长官、同事、下属、顾客、朋友及家人,都要做到让他们知道你在想法满足他们的一切愿望。实现这一目的途经,就是用善意的、亲切的、温和的态度去交往。那么,对方会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你,这岂不是和谐相处吗?有了和谐相处的环境和气氛,彼此之间就好商量和合作,做生意的条件也易于商谈,这就是人们所说和气生财的原因所在。犹太商人还认为,不能与人和谐相处,对别人的缺点和短处不能包容,是一个人乃至一个企业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你以蔑视的态度对人,即使对方不与你针锋相对,亦会对你敬而远之。这样,你的支持者或合作者就不存在了,失去广大的顾客,你的生意便会成为无水之鱼。因此,犹太商人认为做好生意,一定要有社会基础,要有顾客缘,要达到这一点,必须付出,才有回报。犹太人乐意把大把大把的钱投向社会,其目的也在于此。

§§第十章 穷人万事不求人,犹太人借用一切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