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不一样的犹太人
29378400000049

第49章 让孩子认识金钱和驾驭金钱

不一样的思维:

穷人:孩子还小,我们可不能这么早就让他们管钱,孩子的一切费用由父母来消费是理所当然的。

犹太人:对孩子实施早期的金钱教育,让他们懂得如何管理金钱,如何运用金钱,这对他们日后长大有很大帮助。

犹太族群里巨贾富商辈出,这除了他们自身的努力和勤奋外,与他们早期的金钱观念的教育和熏陶是分不开的。

早期金钱观念的教育让犹太人赢得了“天生金融家”的美誉。著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从小就是接受了这样的教育。

洛克菲勒出生在一个典型的犹太家庭里,他的父亲较为传统,经常用《塔木德》里流传的犹太教育方式教育他的几个孩子。从四五岁开始,父亲就让他帮助妈妈提水、拿咖啡杯,然后给他一些零花钱。他们还把各种劳动都标上了价格:打扫10平方米的室内卫生可以得到半美分,打扫10平方米的室外卫生可以得到一美分,给父母做早餐得到12美分。他们再大一点的时候,他的父亲就不给他零花钱了,告诉他如果想花钱,就自己挣!

年少的洛克菲勒经常在农场帮父亲干活。他帮父亲挤牛奶,跑运输,他们把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量化,都算好账。他把自己给父亲干的活都记录在自己的记账本上,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和父亲结算。每到这个时候,父子两个就对账本上的每一个工作任务开始讨价还价,他们经常会为一项细微的工作而争吵。

6岁的时候,洛克菲勒看到有一只火鸡在不停地走动,很长时间了也没有人来找,于是就捉住了那只火鸡,把它卖给了邻居。他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教徒,认为这样是亵渎了神灵,而父亲却认为这是一个好的现象,认为他有做商人的天赋,而对他大加赞赏。

有了这次经历,洛克菲勒的胆子大了起来,不久他就把从父亲那里赚来的50美元贷给了附近的农民,他们说好利息和归还的日期之后,到了时间他就一定准时去讨要。贷款到期时洛克菲勒毫不含糊地收回了53.75美元的本息。这令当地的农民觉得不可思议:这样的一个小孩居然有这么好的商业意识。

早期对商业的敏感促成了洛克菲勒事业的一帆风顺,甚至他一生中重要的几次行动和日后的经营风格在他早年就能看到端倪。

有了孩子以后,他也把这套办法教给他的子女。在自己的公司,他拒绝他的儿女们进入,即使是他的妻子,他也极少让她进入公司。除非有什么急切或者特别事情。

有一次,15岁的二女儿玛利亚因为有事情找他,于是去了他的办公室,恰巧他出去办事不在,等他回来,知道了玛利亚进过他的公司,惹得他居然在家里少有地大发雷霆。这就是洛克菲勒式的教育方法,因为他要让他的子女们知道一切要靠自己的奋斗去获得,而绝不要因为父亲是富翁而让他们有任何的依靠。在他的家里,他搞了一套完整的虚拟的市场经济,洛克菲勒让自己的妻子做“总经理”,而让自己的孩子们做家务,由妻子根据每个孩子做家务的情况,给他们零花钱:他的整个家似乎就是一个公司。

洛克菲勒还让他的孩子们学着记账,他要求他的孩子在每天睡觉的时候必须记下每一天的每一笔开销,无论是买玩具小汽车还是买铅笔,都要如实地一一记录。而且洛克菲勒每天晚上都要查看孩子们的记录,无论孩子们买什么,他都要询问为什么要这些东西,让孩子们做一个合理的解释。如果孩子们的记录清楚、真实,而且解释得有理由,洛克菲勒觉得很满意,那他就会奖赏孩子们5美分。如果他觉得不好就警告他们,如果再这样就从下次的劳动报酬中扣除5美分。洛克菲勒询问孩子花销但绝对不干涉,让孩子们很高兴,他们都争着把自己记录整齐的账本给他们的父亲看。

洛克菲勒经常告诉孩子们要学会过有节制的生活,他在厨房里摆放了6个杯子,杯壁上写着每个孩子的姓名,杯子里面装的则是孩子们一周用的方块糖。如果哪个孩子过多地贪吃了杯子里的糖,那么等到别人喝咖啡放方块糖的时候,他则只有喝苦咖啡了。如果想要得到糖,那就只有等到下周父母发放了。经过这样的几次训练,孩子们都知道了有节制的生活是有好处的,而如果随便消费自己的东西,消费完了等待的就只有苦味了。

犹太人早期的金钱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让孩子认识金钱和驾驭金钱,它包括两方面的能力:一是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二是正确应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这种教育是对孩子知识结构的完善的方式,它的目标是培养孩子正确的观念和基本的理财技巧,这种教育最务实、最实际,它能够解决孩子在实际生活中面临的关于金钱与财富的问题。

对孩子从小正确金钱观念的教育增强了他们判断金钱的敏锐性,以及对怎样才能形成财富的了解。它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实现成功人生的关键。在犹太人的财商教育思维里面已经融入了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个人的一生是其规划的范围,个人追求,个人资源,都有理性规划,其最高目标是幸福的一生,金钱观念是其规划的总体理论。

犹太人这些早期的金钱观念的教育让他们很早就知道怎么投资、怎样获得财富、怎样理财,这些为他们日后的成功积累了重要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