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娟子
播出时间:2008年;
(出录音:杨宇宁,1952年出生,当过农民,当过工人,当过民办教师,现为忻州市政协常委,忻州市政协委员会主任,《忻州文史》总编。作家协会会员,忻州走西口研究会理事。他在全国有关的媒体上发表了诸多的论文。散文、杂文、随笔、文史资枓集,还出皈了杂文蕖《冷言热语》、《道短说长》、《谈天说地》和《史海捞针》等史料集,他的作品和小传载入了《斩设纪经典文库》史蕖:》山西文艺广播《西口文化现象访谈》嘉宾杨宇宁,以他豁达开朗的语言风格以及对西口文化多年来的潜心研究,今天22:00——23:00将为您揭示忻州商帮走西口的兴衰君示录,敬请收听!》
主持人:晚?。好,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欢迎大家收听《西口文化现象访谈》,今晚作客的嘉宾就是杨宇宁老师。杨老师。您好!
杨宇宁:你好!
主持人:欢迎您走进直播间!
杨宇宁:射谢大家!很有幸和山西文艺广播电台结缘!《西口文化现象访谈》活动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儿。说到走西口,不能不说明淸以来在走西口漫长的岁月中形成的忻州商帮。忻州商帮凸显若“勤夼节俭、诚信明礼、不畏艰险、顽强抗争“的梢神,今天,我们客观地追寻忻商辉煙,严谨地探究忻商梢神,观性地汲取忻商教训,是对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负责,故而意义電大而深远”
主持人:对,杨老师对于西口文化中忻州商帮兴袞史釘荇他独到和专、的研究,有费他自己鲜明的观点下而我们就和杨老师一起定进这段历史。
杨装师,符先想问问您,忻州人当年是较走西的人群之一,忻州人为什么要走西口呢?真的是因为非常穷,活不下去了吗?
杨宇宁:是啊!忻州现在所辖14个县市,资料显示14个县市程度不同地都有走西口的人。粗多数集中在忻州、定襄、原平。代县、繁峙和河肋、保德、偏关等县市东部县地少人多,加之土地被豪强垄断。又且苛捐杂税重,多数人失去了生徉的手段;河曲、保德、偏关三县毗邻,自然条件恶劣,十年儿旱:
主持人:荷一酋呙谣是这样的说的“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说的就是这段历史吧!
杨宇宁:是的9加之与东部县相同的原因,因此生存环境更加恶劣介于这种自然的和社会的原因,为了生存,他们得不想方设法地活下去。因西口外地广人稀。于是大(的内地人便纷纷涌向而口外,谋求活命:所以说走西口这一历史现象是……种无奈的壮举。主持人:杨老师广西口”到底指的楚什么地方?是杀虎口吗?
杨宇宁:是从杀虎口走出去,但是它还不能算西口。一般的说“西口”指的是归化城。即现在的包头市,东口指的是张家但从史学的角度去讲,西口泛指的是内蒙古西部、外蒙古及原苏联西部和欧洲地域,这就是大西口;小西口指的是归化城。从这里走出去以后,到京、渖、笑东一带,东口泛指内蒙古东部及京津关东一带。
主持人:就是现在的北京、天律这一带。
杨宇宁:对!
主持人:忻州人走西口主要途经什么地方呢?
杨宇宁:忻州人走西口的途径很多,但主耍的存两条,——是忻州、定襄、原平东部诸吳主要是经雁门关、宁武关进人雁地。然后经右玉县杀虎口去归绥一带。
主持人:这就是杀虎口,是旱路。
杨宇宁:对!二是河曲、保德、偏关西部渚县,主要是经河肋县的西口古渡、源头湾古渡、娘娘滩古渡和偏关县的老牛湾古渡、保德县的天桥古渡去归绥地域,这是一条水路。
主持人:一条水路,一条旱路是人们走的显多的两条路去那里为的就是谋生,那么走西口1,去后他们主要是以什么方式生存呢?
杨宇宁:他们的初衷就是去谋求活命,谋生的途径不大一样他们背井离乡,远去北漠,其生存手段主要是出卖苦力。有的为当地的富户五爷打工开垦土地,种植芘稼;有的是经商做生意;还有的是挖甘草采药苗等。在漫长的走西口的过程中,逐步地形成了一支经商的队伍,人们称他们是忻州商帮,他们逑铺子、修作坊,成立运输队,逐渐发展壮大,以致成为漠北大地上不可缺少的主要力量,投期下去,融人整个晋商行列,称雄中国商界。主持人:忻州商帮到底是怎样崛起的呢?
杨宇宁:忻州商帮崛起的原因很多,主要归纳为以下儿个方而。
——是优越的地理位贾,忻州处于北方游牧经济文化和中原农耕经济文化的交错地带,
它背靠蒙古大漠,北出大同,经级远、归化可达恰克图;南接太原,过风陵渡可直通南方渚地;西与陕西隔河相连,经西安,沿河西走廊可达新疆、中亚;东壤河北,经张家口可通北京、天津:可谓位扼通衢,连南接北,承东启西,这是其一。
二是商贸市场的设置。这个商贸市场并不娃在走西口的吋候才设置的,來魏时期就有商贸市场了。忻州一带设荷若干交易市,忻州人便与、辽开展互市交易。明初,尽管边镇紧张,但沿内外长城的边镇上仍设有不少交易市场。历代交易市场的开辟,为忻州商人的发展提供了商业活动的场地。特别是明时在境内的三关十八屯荷重兵,庞大的军需,为忻州商人提供了巨大的商机,这是其二。
主持人:商机太重要了’这驵电有重兵,需要给养,忻州商人就是抓住了这样一个重要的商机。那笫三点呢?
杨宇宁:第三点就是“开中法”的推行。
主持人:什么叫做“开中法”呢?
杨宇宁:明推行“开中法”这是一部改革开放的法典‘幵中法”解除了许多禁令,放宽了许多政策,这一法典的推行,使巳在边镇经商的众多忻州人,放开了手脚,利用紧靠边防的优势,捷足先登。同时为了降低纳粮成本,忻州人便在雁门关外垦荒种地,设奋“商屯”从中获得“开中法”规定的盐粮贸易权,这种商屯,实际。匕就成了盐商雜粮草商。随后这批盐商又获得收购、运销食盐的世袭经营特权。
主持人:世代经营权,太苈害了!
杨宇宁:就是一票通吧!忻州人不单走西口,还走东口。忻州人往雁门关外商屯的同时,也商屯于东北,故史籍有“迩时辽东千里,晋人商屯其间,募闰麗”的己载,
主持人:这就说到了辽东,他们在那里也有商电,辽东千里都有忻州商人。
杨宇宁:对,所以现在的海拉尔、东北有许多忻州人的后裔;忻人往东北与满人进行顿繁的贸易活动中,埋下了与清廷官商相连的伏笔,故淸廷人主中原后,北京大型建筑、主要商贸均信赖忻州商人,故宫的靑砖黄瓦多数是忻州烧制的。所以在很多方而淸廷也给了忻州商人史多的特权,为忻州人经商又奠定了很好的褪础。
随莕淸王朝对全的统一,中原与蒙古的贸易较前更为发展。忻州由于地处这两个地区接壤的关键地点,之前已开辟的几条通经蒙古的商路,此时又成了南北物资运输的大通道。忻州商帮利用已葙的商路把闽。粤和江、淮流域的各种物资北运,沿着旧日的军事道路经忻州、原平、代县,出雁门关,一路去东口(张家),——路去西口(归化城)。从西口进人蒙古的物资,可由归化、包头”宁夏、兰州、敦煌到叶尔羌,或由归化、库伦、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哈密、岛魯木齐到塔尔巴哈泰,
主持人:我看到这些史料浩中记载,他们的触角延伸到了西伯利亚、莫斯科到彼得優,进人欧洲市场。忻州商人正是凭借他们的一狴优势,逐渐发展壮大起来。也就是这个吋候出现了十大膂商,而忻州就占七家,对这七大家您也有研究是吧?
杨宇宁:是的往归绥这一带有十大晋商。正如你刚才说,忻州就占到了七家。其中,定襄,代县各两家,河曲、保德、忻县各一家忻州人一开始春去冬归,人称“雁行”,后来他们就渐渐娶妻生子。这里有个小故事,说小南宋村的女人生娃娃是“一茬子”
主持人:这怎么讲?
杨宇宁。这是一句方言。就是土话。意思是她们生孩子要生一起生。几乎是在同一时期生。
主持人:那就是扎堆儿生,一拨一拨的意思。力什么会这样的呢?
杨宇宁:因为小南宋村的男人们大部分都走西口去了他们一走少则一年,多则几年,最长的是12年冋一次家,他们回家的时候是成群结队地回来。要走也是结伴而走,这就是原因。
主持人:从中也能看出当时那些妇女的艰辛啊!十几年的煎熬,在家中独守空房,打理家中的一切,建子黄河绝壁之上的弥佛洞是走西口人祈求神明保佑的神圣之地,走一趟少也得半月二十天,有时候一次就走四十多天的时间,主持人:杨老师治学是非常地严谨,经常会深人下去,因此他往西口文化的研究上荷自己独树一帜的见解。下而我们来说说具荷代表性的晋商吧!
杨宇宁:很多,敁著名的是大盛魁。刚开始是由太谷县的3个人来创办的,创办于1696年。开始叫吉盛堂,后来才改成大盛魁的,1934年歇业,存在了240年左右。
主持人:他们主要经营什么呢?
杨宇宁:老百姓有句话上至绸锻,下至葱蒜要是百姓需要的,什么都经营大盛魁和其他的商业实体不一样,它不是以财东为主体的经菏实体。它是以人力合伙经背的实体。
主持人:不是说大盛魁是忻州商人最最骄做的一个大商号吗,为什么是太谷人创建的呢?
杨宇宁:在大盛魁还不是太景气的时候,鹿了一个小伙计,他是我们忻州代县人,这个小伙计最后竟成为大盛魁的掌柜,一做就是40余年。在此期间,大盛魁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组织机构,分支遍布全国,建立庞大的运输驼队,红极一时,盛极一时,大盛魁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它不仅给人设股,还给狗设股份,当时专门设了一条规定叫“狗股”,这“狗股”也有它的道理。大盛魁的许多分支号铺已经遍布全其中有一个分支号到了俄罗斯。淸朝和民国交替年间,因中俄双方的边界发生了军琪冲突,关系非常紧张,俄方曾长期关闭了交通要道,使大盛魁的生意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出现了经济危机,又加下大雪,商业信息也无法畅通。
主持人:那时候也没有通讯工具,那他们的商业信息怎么传递呢?
杨宇宁:就是靠狗。
主持人:是吗?
杨宇宁:当时大盛魁的掌柜们正愁作一团,有条狗蹲在一边听着,其中的一位掌柜就对这条狗说,莫非你能听储我的话?如果听僅了你就摇两下尾巴。怪了,梁然那条狗就摇了两下尾巴:另一个掌柜就说,也许这狗可以给咱们俄罗斯的商号送信呢,要是能去,你就打个滚儿!嗨,这狗就地打了个滚儿。
主持人:这狗真的很通人性啊!
杨宇宁:所有的人都很惊奇,于是就给狗缝制了一个棉背心,把询问商惝的信缝在中间,还给它带了一点干粮,又用肥肉和大漠馍喂了个八成饱,就打发它上路了。半个月以后这条狗又跑回来了。伙计们解下棉背心一看,回信中不仪交代了中俄边界开放的吋问,还交代了俄、欧方而急耑的商品。以及堆积待傳的廉价货物:就是这个信息挽救了大盛魁,使得大盛魁被掏空的银窖又被填满了。
主持人:这条狗真的是立了大功,帮着大盛魁度过难关!
杨宇宁:为了报答这条狗千甩跨国送急倍的功劳,大盛魁在所有的股金当中增设了“狗股”,同时立了一条规矩,现有的狗生多少养多少,达到一千只的时候还要唱大戏。并且派专人照料狗的生活,所以过去养狗大盛魁是最有名的。
主持人:这个故事太冇趣儿了狗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啊!
杨宇宁: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