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精典教育-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法
29343600000015

第15章 不要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老师

有些父母总是觉得,孩子长大后自然会受到学校里老师的严加管教,便放纵了孩子在家里的言行举止。于是,孩子在家里常常叛逆、不听话,到了规定的睡觉时间了,他仍毫无行动,完全不理会家长的催促和批评。

有些人觉得,孩子的这些行为将来会在学校里得到改善。但是,孩子在家里已经养成了肆无忌惮的坏习惯,我们对他在学校的表现又有多少信心呢?

很多家长总是认为,教育孩子是老师应该完成的任务。我们来研究一下他们这样想的原因是什么。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

“孩子还小,不懂事,长大后他就会明白了。”

“我们要尽力满足孩子,使他无忧无虑,至于教育的事,上学后老师自然会完成。”

“我们应该让孩子享受到爱,而不能责罚他们,让他们自由成长吧!”

“孩子的童年生活应该是自由而充满快乐的,长大了,再去面对那些困难的事吧!”

“自由自在是每个孩子的需求,让他们像小马一样自由快乐地奔跑吧,上学以后自然会有老师来管教。”

“龙生龙,凤生凤,我们反对后天培养孩子的做法,他的个性会自然地发展完善。”

“孩子长大后就会懂事了,也就会渐渐改掉坏习惯。”

这些说法常常在我们的耳边萦绕,很多人都认为,教育孩子本来就是老师的责任。

但是老师就能把孩子教育好,让孩子变得优秀吗?在老师的管教下,在那些放任不羁的孩子身上,会发生什么改变呢?

实际上,那些受过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才最受老师的喜爱和重视。这样的孩子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老师教育起来就更加得心应手,同时也对他们寄予厚望。老师辛勤地教育培养,直至使这些孩子获取成功。

老师对于孩子成功的期望程度一点也不比家长低。但他们不会把孩子的成功当作是自己的荣誉,老师是诚实谦虚的,虽然很多人不承认他们身上拥有很多美德。

老师获得一个受过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就意味着他的教育可以取得成功。在学校里,老师经常会说:“某同学真是聪明又能干,做什么事都能做好,可见他的父母把他教育得多好啊。”从这些话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老师是完全没有把孩子的优秀当成是自己的荣誉。

事实证明,老师只是孩子人生的领路人,他们传授给学生知识,教导孩子学习,但至于孩子将来的前途,只能由孩子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来决定了。

老师想的是,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来学习,该怎样去做呢?家长却在想,老师是怎样教育这些孩子的呢?

我们都知道,无论怎样都没办法让牡蛎和鳕鱼“坐起来”,因为它们是没有脊梁骨的。只有有了脊梁骨,并且这些脊梁骨能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时,才能“坐起来”。

因此,就算是像牡蛎或者鳕鱼一样笨拙的人,有了脊梁骨,也能“坐起来”。要让爬行动物坐立起来,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

但是也有令人称奇的个例。愚笨的学生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处于良好的状态下。一段时间里,即使老师没有再认真教导,他也能持续地进步。

这时候,老师也许会感到很欣慰,家长也或许会这样说:“我就知道,杰克一定会进步的。”但我们还不能就此下定论。

学校生活类似军旅生活,学生会因此而感到枯燥无味,这一时期,习惯的形成显得十分重要,因为这些早期的习惯很可能是伴随他一生的,也将影响他将来的生活。

约翰·布朗先生小时候聪明可爱,天赋过人,而且他还拥有一个富裕的家庭,这些条件都非常有利于他的成长和发展。但是他并没有按人们预想的那样成功。其实以他的个人素质,完全可以功成名就,如果小时候加以合适的教导,他的前途将无可限量。

我们在说“随心所欲”这个词时,常常把它用在不好的事情上,但实际上,我们有时候也可以把它当作褒义词,用在好的事情上。司各特在《爱德华·沃维利》一书中,对“随心所欲”这个词做出了更加正面积极的解释。

爱德华·沃维利是非常聪明能干的。运动员常对老师说,只要让他明白了游戏规则,那么他自己就能做得很好了。知识方面,老师只需要教导他正确合适的学习方法,管教他勤奋不懈地学习,帮助他树立远大志向,鼓励他为之努力即可。

通常情况下,在满足了好奇心之后,人们便失去了学习和前进的动力,失去了克服困难的积极性。尽管爱德华·沃维利天赋异禀,但是他的意志力薄弱,内心也不够强大,所以他只能任由命运的摆布了。

年轻的时候,没能好好学习,增强自身实力去掌握自己的人生,最后只落得四面楚歌的境地。身为一个男子汉,教育并没能使他具备较强的警觉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爱德华·沃维利的一生也经历过很多好事,但这些好事并不是通过他自己的智慧获得的。他和罗斯·布拉德沃迪的爱情的确是靠努力获得的,但女士们对于爱情的态度是漫不经心的。

爱德华·沃维利所获得的一切功绩和财富,其实完全要归功于他人的努力。之后,他的生活很让人满意,成为了一个富翁,而且品行良好,拥有很多朋友。

为了能真正自己掌握人生,他不断地与困难进行着战斗。另外,他的叔叔其实也很富有,广结朋友,生活优裕。

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人生当然不能都像爱德华·沃维利那么顺利。现实中的很多父母不能做到对孩子有求必应,也无力满足孩子想要的生活状态。

因此,小说家说道:“爱德华·沃维利受到的教育并没能使他真正成功,他虽然天资聪颖,但年轻的时候却放纵自己到无理智的地步,没能学会理性地控制自己,做自己理想中的事情。”

很多家长都陷入这样一个误区,想当然地认为,学校能把学生管理得服服帖帖。因此,他们便把管教孩子的任务留给了学校。他们没意识到纪律的作用,在家里,当然也没能很好地利用纪律约束孩子。

当他们把孩子交给老师,想要培养孩子自控自制能力的时候,早已错失了最好的培育时期。

家长的疏于管教和放任自流,往往会造成孩子恶习难改。我们应该重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让他像鸟儿一样轻松快乐地成长。但我们要避免他说谎和厌学。要做到这些,需要我们进行巧妙的努力,让孩子很容易就记住这些做法是多么的不好。

我们并不是认为孩子该完全自然地成长,自然状态下是单纯质朴的,拥有着诗一般的美好意境。这深深吸引着人们,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梦想。

让·雅克·卢梭的自然教育学说获得了很多人的赞同和支持。但我们也经常会见到很多这样的情形:哈里愤怒地要从杰克手中抢回自己的小鼓;不到两岁的小玛乔里耍着性子一定要苏茜的那个布娃娃。这些情况让我们不由得会说,大概这就是人类的天性吧。

我们必须要及早地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尽早采取措施解决。比如我们要教导玛乔里,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该如何更好地去努力争取。

爱德华的母亲是明智的,她说:“孩子从不到一岁的时候,我就要使他明白,要好好听话。”当我们更加明白了孩子与生俱来的品质和可塑性,也会支持爱德华母亲的这种做法。

一岁左右的孩子懂得了顺从,这对于培养他养成良好习惯是很重要的。每年的培养计划要根据情况改动完善,保证不千篇一律。这样做下去,等到爱德华六岁的时候,他的性格已经得到了很好发展,他也不再带着天性中的自私了。

他的父母在成长日记中写道:“上帝保佑,在他六岁生日的那天,他将决心做一个宽容大方的人。”

有些人还在一直坚持本性难移的观点,他们认为孩子的天性,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的。这是由于他们还没能真正意识到,用纪律观念去培养孩子是多么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