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关心青少年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29326100000024

第24章 心理疾病的预防(7)

心理学的实验证实,消极的自我防卫,会使生命力大量地消耗在逃避威胁的上面,因而所剩余的精力,就往往难以用在“创造性的适应”上。而正常的心理适应却应当是,不仅能够消极被动地适应环境,而且可以积极主动地改造环境,进行创造性的适应。

消极被动式的心理适应,可以叫做“顺应”。中国有句俗话说“逆来顺受”;基督教宣扬耶稣在被别人打了左边的脸部时,不仅不反抗,反而送上右边脸部,以示耶稣的“宽容大量”的气度;还有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的甘地,曾提出“非暴力抵抗”口号等等,这些看来都可以算做是消极被动形式的心理适应。

为了更好地保持心理健康,在心理上适应周围社会环境,需要采用一些更富有积极主动意义的办法。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方法,就是提高斗志,培养奋发向上的志向。

心理健康专家D·B·克莱因在1944年出版了《心理卫生》专著。他在这本书里,把心理卫生的意义解释为提高士气、促进士气的“士气”。他说:士气是一种经常保持独立自主的态度,有了士气,人们就能乐观地、勇敢地、有效地去面对各种困难与危机。士气的对立面就是失望、忧郁和畏缩。这种士气,在学校可称之为“校风”;在军队里则可称之为“斗志”。这也可以说明心理健康学的意义,主要在于积极地引导人们保持心理健康,增强斗志,而不是消极地防范或治疗心理疾病。

由士气所产生的激发行为力量,往往比由纪律所产生的约束行为力量更加稳定、持久。工业心理学的实验证实,生产效率和士气的关系非常大。工作条件和管理方式对生产效率并不起直接的决定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看来对提高生产效率不是直接相关的“中间媒介”的士气。在集体劳动中,士气就是“风气”、“道义”,道义感比起金钱物质刺激的力量要大得多和持久得多。

西方工业心理学家,曾经不止一次地用“问卷回答法”,列出各种重要的工作诱因等级,让青年工人回答,结果“酬金”一项都不是首位,而“同事友谊”却总是居首位。有些青年工人表示,宁愿同自己喜欢的同事一起工作,或者宁愿在“志同道合”的友好气氛中工作,即使降低薪金也不在乎。从这里可以看出,集体的士气就是自发的凝聚力。有了这种“凝聚力”,能使集体一致合作,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共同努力。因此,可以说集体的士气又是集体的精神、集体的意识。

士气,实际上也就是“信念”。有了信念,就会排除万难,无往而不胜。1921年,法国人维克多·格林尼亚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有人描述他怎样由一个纨绔子弟变为卓越科学家的历程时指出,由于他年轻时遭受别人的羞辱和讥讽后,幡然悔悟,立志要摘掉生活奢侈的、不务正业的、没有出息的“二流子”帽子,在悔恨和羞愧中奋发图强,历时八年便成了著名的化学家,不久后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我国建国以来北京大学培养出来的第一位理学博士,四十二岁的张筑生,谈起他的往事时说:“上小学时,我的作文常名列前茅,可是算术成绩却很糟糕,有一次珠算还不及格。当我走进补考的教室时,脸烧得象熟透的柿子,从那以后,我发愤而起……”

“发愤而起”,就是昂扬的斗志、奋发向上的志向,也就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动力。由此可以得出一条规律性的结论:士气高的标志就是面对困境而不屈不挠;而提高士气的重要因素,就在于展望美好的未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志在四方”、“愿相会中华腾飞世界时”——有了这样一些崇高的、奋发向上的志向,就能激励我们有所前进、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说上面这三句话的是青少年时代的周恩来,周总理光辉战斗的一生,也的的确确地是实现了他为“中华之崛起”和“中华腾飞世界”的崇高志向。

也许有人会说,昂扬的斗志、奋发向上的志向,不一定是人人都能有的。其实,高尚远大的志向,只不过是属于高层次的个体需要,而“需要”,则是人人都会有的本性、天性。在现实生活中,一般地说,每个人都有“我并不比你差”的心理需要。这种心理需要经过有意识的培养、提高,就可能升华为奋发向上的志向。古语说:“人患无志!”只要我们树立了奋发向上的志向、信念;在心理上设立一个积极的、富有吸引力的、优越的奋斗目标,从而点燃起心头上的希望之火,就会保持健康的心理,也就会成为能对社会、对民族有贡献的人。

增进心理耐力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能会发现这样两种迥然不同的情况:面对相同的困难情境,或者是在同样性质的问题面前,有些人会很容易地引起心理挫折,并导致不适应性的行为;而另外一些人却相反,他们能够沉着地对付这些问题或困难,并且冷静地去解决它们。

这种现象说明,对于来自外界的挫折的抵抗力是因人而异的。心理学实验和生活实践也证实,人们对于挫折的“抵抗力”,或者说对于挫折的“容忍力”,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个别差异。这就如同当外界的病菌侵入人体时,对病菌抵抗力强的人不易于发病,而缺乏抵抗力的人,却会很容易地病倒那样。

心理学把对于挫折的抵抗力(容忍力),叫做“挫折耐力”,或简称为“耐力”。这也就是通常所讲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如果再具体些讲,所谓“耐力”就是指一个人在遭遇到挫折的时候,可以防止、避免行为失常的能力;换一个说法,耐力是一个人可以承受来自环境的各种打击,或者是能够经受得住各种挫折,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的能力。

耐力和习惯、态度等十分相似,它也是经过学习、训练而获得的。它和每个人的人格整体有密切关系。如果一个人的挫折耐力低,那么,经过几次挫折的打击后,这个人的人格就可能会失去完整性,甚至会分裂。这样一来,就有可能造成行为失常或产生心理疾病。

最初使用“耐力”这一概念的是,美国性格心理学测验专家罗森茨威格。他给耐力下的定义是:“能够战胜、驾驭心理适应。也就是说,可以抵抗挫折而没有什么坏适应反应的能力。”可见对于挫折的抵抗力,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特征。有耐力的人不会轻易地产生不适应的行为,不会表现为行为失常;他们和周围的人们可以保持与创造和谐的圆满的人际关系;他们的生活是愉快的、轻松的。相反地,缺乏耐力或者丧失耐力的人,则会恰恰相反。因而,耐力是心理健康的一个主要因素、主要标志。

那么,应该怎样培养心理耐力呢?首先可以从缺乏心理耐力的原因讲起,看一看为什么会缺乏心理耐力,从而也就可以了解应该从哪里人手、怎样培养心理耐力。

缺乏心理耐力的主要原因有三条:

(1)“挫折经验的不足”。这可以从那些自幼娇生惯养和过分受保护、被溺爱的孩子身上明显看出来。这类孩子在家里,因为经常可以容易地、而且及时地满足要求,因而当他们到了伙伴集体中时,就往往会经受不住哪怕是稍微一点阻抑个人要求、愿望的刺激。当他们的要求和愿望遭到挫折、碰壁时,就常常会表现为逃避、抗拒、攻击等反常的反应。特别是那些生活条件优裕的独生子女,从幼小时起,父母对他们提出的任何要求,几乎都是“有求必应”,达到了所谓“要月亮不敢给星星”的地步,因而长大后,如果缺乏必要的锻炼,听任他们娇惯任性地恣意发展下去,当他们走向社会,独立生活后,遇到“风风雨雨”或“磕磕碰碰”的时候,就往往会表现为适应能力很差,成为不合群的、被人嫌弃的人。

(2)“挫折经验的过剩”。比如,那些家庭穷困、双亲不和的孩子们,由于父母对他们过分地管制,或者干脆放任不管,他们在物质上、精神上的要求经常受到阻抑,以致使他们从幼小起就具有了较强的防御机制。这些自卫性行为,日久天长地持续下去,就会逐渐地成为习惯,最终难于适应日后的生活。这类儿童长大成人后,往往表现得蛮横无礼、不讲道理;或者作出一些违背社会规范的反常举动,借以引起别人对他们的关注。也有的人与此相反,表现为孤独、内向、阴沉的性格,很少与人交往,情感不易表露,抑郁寡欢。

(3)“挫折经验的断续”。这是指这样一种情况:比如,一些在情绪变化无常、没有准脾气、而又不坚持管教的双亲养育下的孩子,由于同样一件事,父母昨天可能许诺、答应了他们的要求或愿望,可今天又变卦不允许了,致使他们对自己的需求或意愿为什么会受到阻抑,不知就里,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在这种不正当的家庭教育培养、熏陶下的孩子,往往由于莫名其妙地克制自己,思想上不明确规范的标准究竟是什么,于是久而久之就会丧失了耐力。这类孩子长大后,往往会表现为优柔寡断、胆小怯懦、反复无常的不良性格。

针对上述三种不利于培养心理耐力的因素,培养训练心理耐力的办法,主要是要让儿童、青少年经受适量的挫折经验,让他们适当地去“经风雨、见世面”。

这里所谓的“适量”或“适当”,意思是说:如果挫折经验过多、过强,会失去信心,觉得“高不可攀”、“永无希望”;因而,在心理上会经受、招架不住,导致消极不良的后果。相反地,如果挫折经验过少、过弱,会麻痹斗志,引不起足够的重视和注意,往往会养成人们吊儿郎当、敷衍了事的性格倾向。总而言之,挫折经验不可没有,但既不要不足、过多;也不要断断续续地变换不定。

不论是做父母的、或者是当事者本人,掌握这个“适量”的挫折经验的分寸、火候,委实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心理技巧。至于怎样才能做到“适可而止”地不多也不少、不强也不弱的心理抑制状态,留待后面专门讨论。

另外,心理耐力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因为生理上的能量,可以转化为精神上的能量。一个人若想能够妥善地、现实地解决外界的阻力,排除心理上的抑制状态,那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身体的健康状况,这也就是人们经常讲的“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体魄中”的意思。

加强心理攻力

1984年6月17日上午,河南省淮阳县齐老乡大王村二十一岁的女共青团员孙桂梅,在铁路桥上,从火车前一米多处抢救素不相识的65岁的农民刘树林老大爷的事迹传出后,报社记者采访了火车司机,请他谈谈他当时目睹的情况。

这位火车司机激动地对记者说:“列车和姑娘同老人的距离差不多,她怎么能赶到火车的前面?火车虽然滑行,但速度还是不慢;而且前面那座狭窄的铁路桥几乎和机车一样宽,到桥上救人又怎么救法?……孙桂梅仍以最快的速度同列车展开了一场抢救生命的特殊竞赛,终于提前跑上桥头。当她跑到老人(耳聋)身边时,滑行中的列车离她仅有一点五米。只见她伸出双手,用尽全身气力把老人推出铁道,随即向后一个退步,还未站稳,机车推障器就把她撞倒,机车弹簧吊杆又把她推到桥下……”

这位司机在向记者介绍孙桂梅舍己救人的壮举时,所提出的疑问,(即“她怎么能赶到火车的前面?”“到桥上救人又怎么救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也就是说,在通常情况下,孙桂梅的这样行动是很难做到的。从心理学上应该怎样解释这种现象?简单说来,它显示了人们具有心理上的“进攻力”,或者叫做“爆发力”。一般地说,每个人在心理上都储存有足够的这种拼搏进取的“心理能量”。比如,在火灾、地震等危急时刻,或象孙桂梅那样在十分危急情景下抢救别人生命的短暂时刻,人们会显示出异乎寻常的力量。这也就是说,在激烈的应急行动时,心理上也会“壮起”胆量来,所以,这种心理上的进攻力,又可以叫做“应激力”,或者叫做“紧张反应”。

实验证实,当人们产生激情后,大脑皮层会发出信号,加强心脏搏动的能量,增进肌肉的供氧和营养物质,于是就会提高进行高度紧张的工作能力。这也就是人们为什么能够在遇到危险时,时常能做出奇迹般的行动的奥秘。报纸上曾介绍过许多这类感人的事例,诸如:有的青年人在火车就要驰来前,奋力搬走被雨水冲到火车轨道上的几百斤重的大树,从而保护了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十几岁的女孩奋不顾身地扑向叼走婴儿的猛虎,打跑猛虎,救下遇难的婴儿等等。这都是心理上的“应激力”的表现。

心理学上有一种理论,叫做“应激学说”。这种“应激”的理论,是由加拿大的一位名字叫做H·塞利埃(1907年生)的生理学家首先提出来的。塞利埃认为,当人们的身体在接受外来的紧张刺激(压力)后,为了自卫会产生生理上强烈的反应。他认为这种反应,是由于脑下垂体稻副肾所分泌的荷尔蒙(激素)的控制作用而形成的。

在塞利埃提出应激学说之后,很多心理学家们、尤其是一些社会心理学家们,应用并发展了这个学说来解释一些社会心理现象。他们认为在经济危机、社会不安、甚至噪音等等紧张刺激(压力)之下,引起心理上的烦恼、挫折和焦虑等等,就会产生心理上的应激反应。而这些应激反应,往往是引起人际关系纠纷、冲突的起因。而且,如果对这种紧张刺激(压力)的应激状态持续不断,就必然地因积蓄过多,从而产生种种疾病。这些疾病在心理上的表现就是“神经症”;在身体上表现为“心身症”。心身症的典型表现就是高血压、冒溃疡(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风湿症等等。

对应激学说的理解和解释,我们和西方的生理心理学家的一些主张不完全相同,甚至对“应激”这个词,因为理解的不同,也有争议。比如说,塞利埃认为人在接受来自外部的紧张刺激后,为了“自卫”,会产生应激反应,这当然是不错的。但是这仅仅是说出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另外,还有一个事实不容忽视,那就是象孙桂梅那样,虽然自己在生理上并没有遭受任何紧张刺激或威胁,但心理上接受外来的紧张刺激、威胁后,为了“他卫”,也会产生心理上的应激反应。所以说,不能把“应激”单纯理解为机体对紧张刺激做出生理反应,从而发出的一种力量;“应激”还包括对来自心理上的、社会上的紧张刺激,做出心理上的反应所发出来的一种力量。

谈起“应激力”,或者叫它“心理能量”,其实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是物质能量的一种形式。因为人的心理活动,是由神经生理活动过程和肌肉活动过程所构成的,而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人体中的能量是从糖类、蛋白质,脂肪等食物中分解获取的。若是形象一些讲,人体内的能量,往往会自行“炮制”而成小型的“燃料库”——三磷酸腺苷(ATP),以备人们紧急需要时,随时取用。一旦人体面临紧急需要情况的时候,人脑这个最高指挥部,就会发布“紧急动员令”,于是全身会立即处于紧急应战的高昂状态,可以说是I临战的一级战备状态。三磷酸腺苷就会转化为大量的能量,以供应身体的急需,从而使人体进发出一股平日从未有过的特大能量。

“应激力”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学说,虽然是由塞利埃首先倡导提出来的,但是发现人有应激力,并利用这种应激力去医治心理疾病,这在中国古代的医书里,早就有记载了。